天文學中測量距離的單位,除了「光年」你還知道哪些?

2020-12-04 牛頓砸中蘋果

天文學是如何描述恆星們的距離呢?我們會說從家到學校大約有十分鐘的車程,從教室到食堂大概要跑200米,學校西門出發到家要走兩個路口。那當這些距離,放在望不到邊際的宇宙裡,我們又會怎麼去描述它呢?

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有多遠?地球到夜空中最亮恆星天狼星的距離有多遠?地球到仙女座星系裡的恆星又有多遠?關於宇宙裡距離的描述可以很文藝,但也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命題。如果還有人問一光年是多少年,那肯定是會被嘲笑的。它並不是時間單位,而是用來表示距離,它指的是光在一年時間裡跑過的全部路程。如果真要換算成常用單位,那大概就是95000億公裡吧!猜猜這後面到底跟了幾個零?光的傳播在我們眼裡,從來都是一瞬間的事兒。但放到浩瀚無垠的宇宙裡去,它就派上用場了。

太陽以外,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在半人馬座裡,它和我們相聚4.3光年。銀河系裡的距離,常用光年來表達,這麼做就不用慢慢數一長串零了。而除了光年,其實還有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一個是測量短距離的,一般就在太陽系內,叫做天文單位。另一個是在測量遙遠星系或星團時用的,叫秒差距。

天文單位就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這麼表達能直觀地感受到星體間距離和日地距離間差別。正如我們會說,冥王星與太陽之間約為39個天文單位,那就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39倍。

至於那些遠到無法形容的星系和星雲,我們通常用秒差距來描述它們的距離。秒差距其實是一種很古老,同時也是最標準的用來測量恆星距離的單位。假設一顆非常遙遠的恆星,它與太陽和地球分別連成的兩條線,所形成的夾角剛好為一角秒時,它到地球的距離就被定義為一秒差距。恆星和我們距離越遠,夾角也會越小。而且一秒差距就等於3.26光年,同時等於206265個天文單位。

反正,你們最聽不懂的秒差距,正是天文學家們最常用的單位。可能是想要更多人都可以了解宇宙吧!他們才換算出了像光年這樣通俗易懂的長度單位。所以連光年都會搞錯的朋友們,天文學家聽完估計都要蹲牆角哭了。

相關焦點

  • 天文小科普:光年——天文學的距離測量單位
    在天文學中,天體(如恆星和星系)之間的距離非常大。舉個例子,地球和它最近的衛星,月亮之間的距離約有385 000公裡。而太陽距離我們1.5億公裡,我們和最近的恆星比鄰星距離大約40萬億公裡。天文學中常用的距離單位是光年。光年是光在一年內所行走過的距離,即9,460,730,472,581公裡,約10萬億公裡。這個距離單位不是一夜之間產生的。首先要測量出光的速度,才能確定它在一年所傳播的距離。在1676年之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光會瞬間從一個點移動到另一個點。
  • 為什麼天文學家用AU或pc開測量距離,而不是日常單位?
    我知道當我們談論太空中的距離時,我們不會超過到太陽和幾個最近的恆星的距離,用日常的距離測量單位意義不大。我知道1 AU是一個天文單位,那是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大約是1.5億千米。希望我這些是對的。此外,我想知道,在某些情況下是否一個測量單位比其他測量單位更常用,並且實際上更精確而受到天文學專家的青睞呢。用於測量距離的單位並不重要——只是為了方便。 這與你為什麼不用「盎司」來計量你的體重是一樣的,而你也不會用「磅」來衡量——你只需要一個容易解釋的方便的數字。PC是parsec的縮寫,1單位等於3,000,000,000,000,000,000 cm!
  • 天文單位除了光年還有什麼?為什麼要用光年做天文學的單位?
    如何表示它們間的距離?宇宙的奧秘無窮無盡,有待人類探索的地方太多太多。我們知道,宇宙浩瀚而遙遠,那天文上怎麼表示這麼遠的距離呢?答案就是光年為天文單位,所謂的光年,就是指在真空中光一年所走的路程,1光年大約是10萬億公裡。雖然看起1光年所表示的距離很遠很遠,但其實對比浩瀚的宇宙而言,1光年也是微乎其微。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光年不是表示速度,而是距離單位。
  • 為什麼太空人不用常用的測量單位去測量距離呢?
    我知道當我們談論到宇宙中的距離時,我們不用費力解釋到太陽的距離或是到一些最近的恆星的距離,我們知道日常的測量術語在這個環境下沒有什麼意義。我知道一個天文單位(AU)是指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即9300萬裡。我的筆記本電腦中有一款軟體可以讓我使用8" 米德 LX-200天文望遠鏡來窺探宇宙。
  • 你知道光年是什麼單位嗎 光年是時間還是長度
    導語:因為光年看起來像是和年份有關,所以多數人都是人為該單位是用來表示時間的,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你知道光年是什麼單位嗎?也有的人說光年不是時間單位,而是長度單位,那麼,到底光年是時間還是長度單位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 1光年多少公裡?表示宇宙距離的單位
    三個單位來衡量宇宙當我們測量浩瀚宇宙中的距離時,如果我們使用通常使用的單位「km」,它將成為一個非凡的數字。因此,我們使用天文學特定單位。這是以下三個。- 天文單位(AU)-Light year(ly)-Persec(pc)當然,是熟悉的「光年」。除了天文新聞,它經常被用於天文館的評論和星空之旅的導遊。當可以想像光年代表的距離時,夜空中閃亮的星星可能會感覺很熟悉,它可能比現在更熟悉。
  • 科普:天文學中是如何通過視差法測量地球和恆星之間的距離的?
    ,儘管當時還只是佔卜學(或許更多的人認為是偽科學),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天文學和數學是所有科學中最早發展起來的兩門學科(儘管現在的天文學只能算作是物理學的一個較小的分支了)。自從天文學誕生以來,如何測量距離就是天文學中的一個難點。即使到了現在,精確的測量天文學距離依然有著很大的挑戰性,儘管天文學中有著不少的方法用來測量距離。這裡,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視差法是如何用來測量地球(或者太陽系)到其它緊鄰恆星的距離的?當然,視差法有她的使用限制,距離遙遠的恆星,這種方法是無能為力的。
  • 光年究竟是什麼概念?是誰提出了光年這個難以想像的距離單位?
    光年究竟是什麼概念?是誰提出了光年這個難以想像的距離單位?在生活中,你所用眼睛看到傳播速度最快的是什麼?當然是光,光甚至要比聲音的傳播速度更快,雖然在我們眼中光可以一瞬間到達位置,不過光的速度也是有衡量單位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光速,真空中的光速是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真空中的光速為299,792,458米/秒,這個數據是個什麼概念呢?讓光在真空中圍繞地球轉動,那麼經過計算,它可以在一秒鐘轉7.5圈,那光年又是什麼呢?
  • 光年距離單位是這樣計算的
    很多人會將「光年」誤認為是時間單位,因為「年」是時間單位。但「光年」是長度單位,是計量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了一年時間的距離的單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體間的時空距離。  由於宇宙中的天體距離十分的遙遠,比如太陽和地球的距離,織女星和地球的距離等等,這些天體之間的距離計算若是使用千米,米等作為日常的計量單位,那麼人類需要計算數字就太多了,不利於人類的科學研究。  在1838年,德國天文學家弗裡德裡希·威廉·貝塞爾首先使用"光年"一詞,作為天文學測量上的單位。
  • 天文學上為麼要用光年來計算距離
    我們日常生活中一般都用米釐米或尺寸來作為計算長度的單位。如果是計算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米這單位就顯得太小了。這時我們就得用一個比較大的單位公裡了,例如北京到上海,火車走的全程是1,469公裡。天文學上有的地方也用公裡作單位,例如用來說明星球的直徑大小的如月亮的直徑是3,476公裡,用來作距離單位的,如月亮離地球是384,400公裡。但是拿公裡來作為計算恆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的話,這個單位就顯得太小太小了,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 光年是什麼單位,一光年等於多少米?
    很多人會因為光年中有個年字而誤以為它為時間單位的一個,光年是什麼單位呢,其實光年在地球並行不通,它是宇宙中衡量距離的單位
  • 天文學裡一光年是多長的距離?
    光年是宇宙學裡用來計算距離的常用單位,它是代表光在一年裡所走過的距離。在對夜空恆星和星系的測量中科學家發現,我們的宇宙實在是太大了,夜空中一顆普普通通的恆星,比如夜空最亮的恆星天狼星離我們足有81362282000000km…… 這只是一顆離我們很近的恆星,而在它外面還有更多更遠的恆星和星系……很顯然,在宇宙學裡計算天體距離時,過去的常規距離單位完全不夠用了,科學家需要一個更大的距離單位。
  • 光年是怎麼來的?還有比光年更大的單位嗎?科學家:有,而且更準
    科學家:有,而且更準在探索無邊無際的宇宙時,人類能夠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對於廣闊無邊的宇宙來說,人類甚至連塵埃都算不上,所以人類在地球用來計量距離的單位用在宇宙的探索中就會非常的不方便,要記錄一個天體與地球的距離太陽系內還能用千米來表示,但是太陽系外的就需要使用光年來進行計算,否則就會是非常龐大的數據。那麼,光年一詞是怎麼來的呢?還有更大的距離單位嗎?
  • 測量宇宙的單位「光年」,是如何計算出來的?需不需要「閏年」?
    測量宇宙的單位「光年」,是如何計算出來的?需不需要「閏年」?我們在描繪宇宙範圍當中的距離時,常常會用到「光年」這個長度單位。所謂「光年」,也就是光在一年能夠傳播的距離。1838年德國科學家貝塞爾在自己的論文中,寫下了「光大約需要10.6年才能傳播這麼遠的距離」這句話,也第一次提出了「光年」的概念。自從貝塞爾提出了「光年」的概念後,科學家們經過不斷地測量真空中的光速,終於測得了真空光速的準確值為299,792,458米/秒。既然「光年」中的「光」速度已經測定,那麼「光年」中的「年」,是不是就是我們常規認識當中的「1年」呢?
  • 你知道光年是什麼單位嗎 支付寶螞蟻莊園10月28日答案
    你知道光年是什麼單位嗎 支付寶螞蟻莊園10月28日答案 2020年10月28日,在今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更新了一個很有意思關於我們和地球的問題,問題是「歌曲《光年之外》一度很流行
  • 天文學長度單位中最古老,最標準的距離單位——秒差距
    提到星體與星體的距離,我們通常都用「光年」這個單位來描述,可宇宙那麼浩瀚,只用光年來描述距離簡直太抽象了,其實宇宙中常用的距離單位並不是只有光年。光年只是讓人們更好的理解「遙遠」的含義,因為光都要走一年的路程,這在人的腦海裡是可以想像的非常遠,可實際數據上通常使用「天文單位」和「秒差距」兩個單位來描述詳細距離。
  • 宇宙學研究的基礎是距離測量
    因為恆星的亮暗還和它的距離有關,距離越遠就會越暗。所以一顆星星亮,不一定是因為它大,還有可能是因為它近。你看,這個時候宇宙學原理是不能亂用的。除非,我們把距離因素消除掉,把亮度還原到距離為0的時候。天文學裡還給這種0距離的亮度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光度。你可能會問了,恆星都那麼遠,我們怎麼能知道它的光度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只要知道距離就能算出來。
  • 一光年的距離是多少?光年之外有多遠,美國第1飛行器告訴你!
    光在每年的前進的距離用光年來表示,在這裡對光年進行一下解釋,光年是一個屬於長度的單位,但是是測量大距離的通常指在一些天文學上才會用到。而且光年是一個長度單位。光年說的就是光在經過一年之後的距離。那一光年究竟是多長呢?其實計算一下就可以得出是9.46萬億公裡。在美國有一艘名為太空旅行者1號的飛行器。
  • 恆星距離我們如此遙遠,科學家是如何測量恆星到地球的距離
    我們都知道恆星和恆星之間的距離是非常遙遠的,單位長度都以光年進行計算,比如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也相距我們4.22光年之遙,那麼問題來了,天文學上是用什麼方法測量出恆星之間的距離的呢?下面就帶大家認識一下天文學上的一些恆星測量方法:恆星三視差法在這個方法之前,帶大家了解一個概念——視差,簡單的說就是從一定的距離的兩個不同觀測點觀察同一事物的所產生的方向差異。
  • 光年既是大尺度距離單位,也與時間相關,那一光年等於多少公裡?
    大家都知道,光年是距離單位(說成長度單位也不為過),它表示光在一年中所行走的路。現已知光速約為300000公裡每秒,而一年則有24*60*60*365=31536000秒,用光每秒行走的距離乘以一年的3153.6萬秒,即300000公裡/秒*31536000秒=9460800000000公裡,讀作9.4608萬億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