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宇宙的單位「光年」,是如何計算出來的?需不需要「閏年」?

2020-12-04 宇宙科學知識百科

測量宇宙的單位「光年」,是如何計算出來的?需不需要「閏年」?

我們在描繪宇宙範圍當中的距離時,常常會用到「光年」這個長度單位。所謂「光年」,也就是光在一年能夠傳播的距離。1838年德國科學家貝塞爾在自己的論文中,寫下了「光大約需要10.6年才能傳播這麼遠的距離」這句話,也第一次提出了「光年」的概念。

自從貝塞爾提出了「光年」的概念後,科學家們經過不斷地測量真空中的光速,終於測得了真空光速的準確值為299,792,458米/秒。既然「光年」中的「光」速度已經測定,那麼「光年」中的「年」,是不是就是我們常規認識當中的「1年」呢?在計算光年的時候需不需要像日曆中的那樣,每過4年就要計算一個「閏年」?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果真的要計算閏年的話,那麼光在2019年和2020年傳播的距離,豈不是會產生差別,大概在「1光天」左右?(當然實際中是沒有「光天」這個單位的,小編這麼說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雖然對於廣袤的宇宙來說,光傳播1天的距離並不是很遠,但是如果這個數字擴大到了365倍呢?是不是就有了1光年的差距了?

所以「光年」中的「年」其實是有著嚴格的定義的,這裡的「年」不是我們公曆或者農曆中,用來紀年的「年」,而是科學界中,用於科學計算的「儒略年」。我們知道科學界經常用科學家的名字來命名單位,這裡的「儒略」也是一位歷史上的名人,不過他不是什麼科學家,而是幾乎人盡皆知的羅馬大帝——蓋烏斯·尤利烏斯·凱撒。「儒略」是「尤利烏斯」的另一種翻譯,而凱撒頒布的「儒略曆」就是如今公曆的前身。

「儒略年」中1年的定義是365.25天,每天86400秒,算一個乘法的話,就是「1儒略年」=31,557,600秒。而天文學當中經常出現的「光年」,也就是真空中的光速299,792,458米/秒,乘上「儒略年」的31,557,600秒,答案也就是9,460,730,472,580,800米,這個數字也就是光年的準確數據。

相關焦點

  • 光年距離單位是這樣計算的
    很多人會將「光年」誤認為是時間單位,因為「年」是時間單位。但「光年」是長度單位,是計量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了一年時間的距離的單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體間的時空距離。  由於宇宙中的天體距離十分的遙遠,比如太陽和地球的距離,織女星和地球的距離等等,這些天體之間的距離計算若是使用千米,米等作為日常的計量單位,那麼人類需要計算數字就太多了,不利於人類的科學研究。  在1838年,德國天文學家弗裡德裡希·威廉·貝塞爾首先使用"光年"一詞,作為天文學測量上的單位。
  • 光年是一種長度單位,那麼1光年有多遠?又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首先你需要了解光年是個長度單位而不是什麼所謂的時間單位,1光年也就是光一年內傳播的距離,光的速度在真空中每秒大約30萬千米,1年約等於3000萬秒,由此可以算出1光年約等於9萬億千米。也許用數字講,你根本無法理解這樣的距離。我們來舉個例子,太陽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這是什麼概念呢?
  • 光年是怎麼一回事? 光年如何計算?
    光年是怎麼一回事? 光年如何計算?時間:2017-04-25 11:55   來源:怪羅科普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光年是怎麼一回事? 光年如何計算? 雖然宇宙的大部分仍然保持神秘且未探索過,但我們知道這是真的:空間廣袤無垠。
  • 宇宙的年齡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關於宇宙年齡是如何得到的,最簡單的方法可以通過哈勃常數來計算。早前的大多數人認為宇宙已經存在了無限長的時間,並且保持穩恆的狀態。到了二十世紀初,哈勃的一系列發現徹底改變了人們對宇宙的認識。首先,哈勃發現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 光年是什麼單位,一光年等於多少米?
    很多人會因為光年中有個年字而誤以為它為時間單位的一個,光年是什麼單位呢,其實光年在地球並行不通,它是宇宙中衡量距離的單位
  • 如何測量天體間的距離?光是如何定義的?一光年到底有多遠?
    前言:如何測量天體間的距離?光是如何定義的?一光年到底有多遠?宇宙對我們地球上每個居民來說是廣闊無窮的,渺小的人類處於茫茫的宇宙之中如一粒米般的大小,以宇宙中的各種天體作為參照物來看人類完全是微不足道的。
  • 銀河系直徑20萬光年,光都需要運行20萬年,我們怎麼測量出來的?
    20萬光年的概念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在衡量兩個點之間的距離時,主要是運用直線測量或者通過勻速物體的速度與所經歷的時間乘積進行計算,而對於宇宙空間來說,由於天體之間的距離數值實在是過於龐大,運用通常的長度單位,比如公裡就顯得效率很低,也不便於計算和展示,於是引入了光年的概念。
  • 天文小科普:光年——天文學的距離測量單位
    天文學中常用的距離單位是光年。光年是光在一年內所行走過的距離,即9,460,730,472,581公裡,約10萬億公裡。這個距離單位不是一夜之間產生的。首先要測量出光的速度,才能確定它在一年所傳播的距離。在1676年之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光會瞬間從一個點移動到另一個點。
  • 1光年多少公裡?表示宇宙距離的單位
    三個單位來衡量宇宙當我們測量浩瀚宇宙中的距離時,如果我們使用通常使用的單位「km」,它將成為一個非凡的數字。因此,我們使用天文學特定單位。這是以下三個。一光年是光在一年內行進的距離,約為9.5萬億公裡。天文單元是用於測量太陽系內部的便利單元。順便說一下,代表宇宙距離的單位之一,「天文單位(AU)」,是測量太陽系內部的便利單位。
  • 光年究竟是什麼概念?是誰提出了光年這個難以想像的距離單位?
    我們日常用的米和千米來作為計量單位,光的計量單位已經如此之高了,那麼我們來測量宇宙中的天體豈不是是個天文數字,由於非常不方便,光年這個單位就誕生了,年是一個時間單位,不過在光後加一個年字卻不是時間單位,而是光速在真空中傳播一年的距離,也就是9.4605284*10^15米。光年的好用處在哪裡呢?
  • 兩次哈勃常數測量結果不一致,如何計算宇宙隨時間膨脹的速度?
    兩次哈勃常數測量結果不一致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結果來看,宇宙的實際擴張速度和我們之前所預期的並不一致,這同時也意味著:一些新的物理學內容,需要天文學家們納入關於宇宙運作的相關理論中。修訂之後的宇宙擴張速度,比之前大爆炸後不久所觀測到的宇宙軌跡預測速度要快10%左右。
  • 一光年等於多少公裡呢?是如何定義的?
    光年並不是一個時間的長度,而是距離的長度。那麼一光年到底有多長呢?光的速度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光年光年一般是用來衡量天體之前的距離的,比如我們會說太陽系與比鄰星的距離是4.22億光年,因為宇宙中的距離實在是太遙遠了,不能以地球的單位來衡量,所以需要發明一個更大的單位。顧名思義,光年的意思就是指光在宇宙中沿著直線能夠經過一年的距離。一光年是9,460『7304』7258『0800米,也就是相當於9.46萬億公裡。
  • 農曆的「閏年」和「閏月」如何設置?需要先澄清對「農曆」的誤解
    閏年和閏月,在中西方曆法中都有。從實際來看,中西方的早期置閏方式都比較接近,周期基本都是「十九年七閏」,大概隔三四年就會置一個閏年。 從以太陽為參考的陽曆(公曆)來說,閏年和閏月很好解釋,為了方便闡釋「農曆」,我們需要簡單地概括一下。
  • 天文學裡一光年是多長的距離?
    光年是宇宙學裡用來計算距離的常用單位,它是代表光在一年裡所走過的距離。在對夜空恆星和星系的測量中科學家發現,我們的宇宙實在是太大了,夜空中一顆普普通通的恆星,比如夜空最亮的恆星天狼星離我們足有81362282000000km…… 這只是一顆離我們很近的恆星,而在它外面還有更多更遠的恆星和星系……很顯然,在宇宙學裡計算天體距離時,過去的常規距離單位完全不夠用了,科學家需要一個更大的距離單位。
  • 930億光年,可觀測宇宙的大小是如何得出來的?
    往往談到宇宙,就離不開討論那些天文數字,動不動以「億」來計算,這會在字面上給人一種不願相信的感覺,總感覺數字是科學家猜出來的,到底是不是猜出來的呢?當然不是了,不僅不是,在計算可觀測宇宙的大小,在計算宇宙的年齡,計算過程是相當嚴謹可靠的,是理論與實際觀測相結合的結果,是科學的。根據目前的科學成果,宇宙的年齡在138.2億歲左右,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在920-930億光年左右。在討論宇宙大小是如何被計算出來的之前,先需要明白什麼是可觀測宇宙。
  • 光年既是大尺度距離單位,也與時間相關,那一光年等於多少公裡?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原標題:一光年大概有多少公裡?這又是一個簡單的計算題,只需要通過光速乘以對應的時間就能輕鬆的計算出來,就是所得的數值有點嚇人而已。大家都知道,光年是距離單位(說成長度單位也不為過),它表示光在一年中所行走的路。現已知光速約為300000公裡每秒,而一年則有24*60*60*365=31536000秒,用光每秒行走的距離乘以一年的3153.6萬秒,即300000公裡/秒*31536000秒=9460800000000公裡,讀作9.4608萬億公裡。
  • 一光年是時間單位?不!它代表的距離人類用盡一生都走不完!
    引言:一釐米很短,一米很近,一千米也不遠。但是,若將單位改為「光年」,一光年遠不遠?不少人或許以為「光年」是時間單位,事實上,它是距離單位,遠得我們難以想像,個人無法在有生之年走完。你知道一光年是多遠嗎?
  • 天文學中測量距離的單位,除了「光年」你還知道哪些?
    天文學是如何描述恆星們的距離呢?我們會說從家到學校大約有十分鐘的車程,從教室到食堂大概要跑200米,學校西門出發到家要走兩個路口。那當這些距離,放在望不到邊際的宇宙裡,我們又會怎麼去描述它呢?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有多遠?地球到夜空中最亮恆星天狼星的距離有多遠?
  • 光年是怎麼來的?還有比光年更大的單位嗎?科學家:有,而且更準
    科學家:有,而且更準在探索無邊無際的宇宙時,人類能夠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對於廣闊無邊的宇宙來說,人類甚至連塵埃都算不上,所以人類在地球用來計量距離的單位用在宇宙的探索中就會非常的不方便,要記錄一個天體與地球的距離太陽系內還能用千米來表示,但是太陽系外的就需要使用光年來進行計算,否則就會是非常龐大的數據。那麼,光年一詞是怎麼來的呢?還有更大的距離單位嗎?
  • 宇宙當中的星系距離,動輒就是數十億光年,到底是如何測量的?
    宇宙當中的星系距離,動輒就是數十億光年,到底是如何測量的?現在的宇宙距離概念,我們都是可以憑著科學家的科學理論和測量從而得知的,宇宙當中的星系距離,動輒就是數十億光年,科學家到底是怎麼測量星系之間的距離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