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常見國產衛星參數介紹

2021-01-13 網易

  

  目 錄

  01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產品級別說明

  02 遙感衛星的分類

  03 國內主要遙感衛星系列

  04 國產衛星

  

  GF-1

  

  GF-2(高分2號)

  

  GF-3(高分3號)

  

  GF-4(高分4號)

  

  GF-5(高分5號)

  

  GF-6(高分6號)

  

  GF-14(高分14號)

  

  ZY1-02C

  

  ZY3

  

  ZY3-02(資源三號02星)

  

  HJ-1A

  

  HJ-1B

  

  CBERS-02B

  

  CBERS-02

  

  CBERS-01

  

  實踐九號A/B星

  

  01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產品級別說明

  ◆ 1A級和1C級產品均為相對輻射校正產品,只是不同衛星選用的生產參數不同。

  ◆ 2級,2A級和2C級產品均為系統幾何校正產品,只是不同衛星選用的生產參數不同。

  其中:

  (1)GF-1衛星和ZY3衛星歸檔產品為1A級,ZY1-02C衛星數據歸檔產品級別為1C級,其他衛星歸檔級別為2級!

  ◆ 歸檔產品是指: 該類產品已經存在於系統中,僅需要從存儲系統中遷移出來.即可供用戶下載的數據。

  ◆ 生產產品是指: 該類產品不是已經存在的產品,需要對原始數據產品進行生產,然後再提供給用戶下載的數據。

  (2)當用戶需要的產品級別是上述歸檔的級別, 直接選擇相應的產品級別,然後查詢即可!

  (3)當用戶需要的產品級別不是上述歸檔的級別, 就需要進行生產.本系統提供GF-1衛星和ZY3衛星2A級的生產產品, ZY1-02C衛星2C級的生產產品,在選擇需要的級別查詢後,無論有沒有數據,在查詢結果頁上方有一個「查詢0級景」按鈕,點擊此按鈕後,進行數據查詢,如果有數據,選擇需要的產品直接訂購,即可選擇需要的產品級別。

  02

  遙感衛星的分類

  通常,根據遙感觀測的對象,從大的方面可以分為對地遙感衛星、月球遙感衛星以及行星遙感衛星。這裡只討論對地遙感衛星。

  根據對地觀測的領域,可以將遙感衛星分為陸地、大氣和海洋三大系列。也就是說,通過採用不同的傳感器針對地球體系中的陸地、大氣和海洋三大領域分別建立獨立的遙感衛星對地觀測體系。這三大系列的簡單介紹如下:

  [1] 陸地資源衛星

  陸地資源衛星是指用於探測地球資源與環境的人造地球衛星,主要用於地球陸地資源調查、監測與評價。陸地資源衛星應用極為廣泛,是對地遙感衛星中的主要類型。

  [2] 氣象衛星

  氣象衛星是指從太空對地球及大氣層進行氣象觀測的人造地球衛星,主要用天氣預報、氣候預測、颱風監測,洪澇災害監測等等。

  [3] 海洋衛星

  海洋衛星是指針對地球海洋表面進行觀測的人造地球衛星,主要用於海洋溫度場,海流、海浪、海鹽等方面的動態監測。

  根據遙感衛星所載傳感器工作的波段不同,又可以分為光學遙感衛星和微波遙感衛星。光學遙感衛星是指採用從可見光到紅外區的光學領域的傳感器採集遙感信息的衛星。微波遙感衛星是指通過微波設備來探測 、接收被測物體在微波波段(波長為1mm至1m)的電磁輻射和散射特性的衛星。微波遙感技術具有全天候晝夜工作能力,能穿透雲層,不易受氣象條件和日照水平的影響。

  另外,根據遙感衛星的運行軌道不同,又可以分為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和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根據通過返回還是直接傳輸的方式獲取遙感數據,又可分為返回型(返回式)和傳輸型衛星。

  03

  國內主要遙感衛星系列

  高分衛星系列(GF)

  高分系列衛星是"高分專項"所規劃的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的系列衛星。它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所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該專項系統於2010年經過國務院批准啟動實施。

  高分系列衛星覆蓋了從全色、多光譜到高光譜,從光學到雷達,從太陽同步軌道到地球同步軌道等多種類型,構成了一個具有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和高光譜解析度能力的對地觀測系統。

  

  [1] 中國資源衛星中心的「陸地觀測衛星數據服務」(http://data.cresda.com:90/#/mapSerach)

  
[2] 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的"自然資源衛星遙感服務平臺"(http://www.sasclouds.com/chinese/normal/ )

  

  風雲氣象衛星系列(FY)

  風雲氣象衛星系列是中國於1977年開始研製的氣象衛星,1988年發射了風雲系列第一顆風雲一號A衛星。

  目前風雲系列衛星已經發展出了兩類四個系列。其中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包括「風雲二號」和「風雲四號」兩個系列,極地軌道氣象衛星包括「風雲一號」和「風雲三號」兩個系列。風雲一號系列氣象衛星是我國第一代極地軌道氣象衛星,已經成功發射4顆衛星;風雲二號系列氣象衛星是我國第一代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已經成功發射8顆衛星;風雲三號系列氣象衛星是我國第二代極地軌道氣象衛星,已經成功發射4顆衛星,可實現全球、全天候、多光譜、三維定量氣象探測;風雲四號系列氣象衛星是我國第二代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可實現多光譜、高精度定量化測量,可獲取高質量多通道地球表面和雲的圖像,實現大氣溫溼度三維結構探測、閃電探測,進行雲圖等遙感產品的廣播。已經成功發射1顆衛星。

  資源系列衛星(ZY)

  資源衛星是專門用於探測和研究地球資源的衛星,可分陸地資源衛星和海洋資源衛星,一般都採用太陽同步軌道。我國已陸續發射了資源一號、資源二號和資源三號衛星。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描述的類似"高分一號"、"資源一號"衛星都不是指具體的單顆衛星,而是指一個星座。所謂星座,就是由一些衛星按一定的方式配置組成的一個衛星網。

  資源一號衛星,又稱為中巴地球資源衛星,代號(ZY-01或者CBERS),於1999年10月14日成功發射。資源一號衛星是由中國和巴西聯合研製,包括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1星、02星、02B星、02C星和04星。資源一號02C衛星和02B衛星實現組網觀測,解析度達到2.36米。

  資源二號主要用於城市規劃、農作物估產、和空間科學試驗等領域。於2000年9月首次發射,2002年10月27日第二發發射成功。資源二號空間解析度可以達到3米。

  資源三號衛星是中國第一顆自主的民用高解析度立體測繪衛星,通過立體觀測,可以測制1∶5萬比例尺地形圖,為國土資源、農業、林業等領域提供服務。

  海洋系列衛星(HY)

  1997年中國第一顆海洋衛星——海洋一號衛星正式立項,拉開了中國海洋系列衛星發展的帷幕。經過20多年發展,中國迄今已成功發射海洋一號A星(退役)、海洋一號B星(退役)、海洋一號C星、海洋二號A星、海洋二號B星、高分三號衛星等6顆海洋衛星,中法海洋衛星是中國最新成功發射的第7顆海洋系列衛星。目前已形成海洋水色(海洋一號衛星)、海洋動力環境(海洋二號衛星、中法海洋衛星)以及海洋監視監測(高分三號衛星)這3個海洋衛星系列。

  環境一號(HJ)

  環境一號是專門用於環境和災害監測的對地觀測系統,由兩顆光學衛星(HJ-1A衛星和HJ-1B衛星)和一顆雷達衛星(HJ-1C)組成,擁有光學、紅外、超光譜多種探測手段,具有大範圍、全天候、全天時、動態的環境和災害監測能力。

  HJ-1A和HJ-1B於2008年9月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一箭雙星」成功發射。HJ-1C於2012年11月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HJ-1具有監測PM10的能力,空間解析度為300米。HJ-1C星配置的S波段合成孔徑雷達,可獲取地物S波段影像信息,空間解析度為5米。

  環境減災衛星

  環境減災衛星於2003年由國務院批准立項,是中國專用於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的衛星。它由2008年9月發射的A、B兩顆中解析度光學小衛星和2009年發射升空的一顆合成孔徑雷達小衛星C星組成,主要用於對生態環境和災害進行大範圍、全天候動態監測,及時反映生態環境和災害發生、發展過程,對生態環境和災害發展變化趨勢進行預測。

  環境減災衛星A、B星是一顆光學星,同一軌道面內,呈180相位,可見光探測將共同完成對地重複觀測2天的觀測能力。紅外探測可形成4天的重複觀測。

  天繪一號

  天繪一號屬於地形地貌測繪類光學基礎測繪衛星,其主要功能是為了滿足中國國民經濟建設對地理影像數據的需要。天繪一號包含三顆衛星,01星、02星、03星分別於2010年8月24日和2012年5月6日2015年10月26日發射成功並組網運行。

  "遙感"系列衛星

  「遙感」系列衛星專指冠以「遙感XX號衛星」的系列衛星,不包含國內的其他系列衛星,如資源,環境等。"遙感"系列衛星自2006年4月27日發射"遙感一號"以來,從"遙感一號"已發展到"遙感三十號",最新的"遙感三十號"衛星於2018年1月25日在西昌發射成功。「遙感」系列衛星在公開的信息中介紹較少,大多用於科學實驗和軍事目的,如遙感5號、遙感12號屬於尖兵八號型合成孔徑雷達偵察衛星。

  尖兵系列偵察衛星

  尖兵系列衛星是中國的軍用對地觀測衛星,分為返回型與傳輸型兩大類。主要用戶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二部航空航天偵察局。主要用途為戰略飛彈提供地面固定目標的定位。返回式衛星也用於農作物的太空育種。

  自1967年研製尖兵一號衛星(返回式0號星)以來,中國已經研發出尖兵一號到尖兵十號共12個型號的尖兵系列衛星,公開代號有返回式星、資源星和遙感星。其中最新的尖兵十號為第三代返回式照相偵察衛星,解析度達分米級。

  前哨系列紅外預警衛星

  預警衛星又稱飛彈預警衛星,是反導系統最重要的組成之一,沒有它,對彈道飛彈攔截就無從談起。紅外預警衛星一般發射在地球同步軌道上,衛星上裝有高精度的探測器。紅外預警衛星能夠在對方洲際彈道飛彈發射數秒後,探測到火箭發動機的紅外影像。

  從2009年到2014年,我國相繼成功發射了多顆「前哨」系列天基紅外預警衛星,初步建成了能夠覆蓋全球主要地區的太空飛彈預警網絡,成為繼美俄之後第三個掌握這件「國之重」器的國家。

  國內其他商業遙感衛星資源

  高景一號衛星(SuperView):高景一號總共包含四顆星,01/02衛星於2016年12月28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發射。高景一號01/02衛星全色解析度0.5米,多光譜解析度2米。

  2018年1月9日,高景一號03/04星在太原衛星發射成功。高景一號03/04星與同軌道的高景一號01/02星組網運行,四顆0.5米高解析度光學遙感衛星可實現每軌10分鐘成像並快速下傳,每天可採集300萬平方公裡影像,採集效率更高,具備全球範圍內任意目標一天內重訪的能力。

  吉林一號

  吉林一號衛星是我國第一顆商用遙感衛星,開創了我國商業衛星應用的先河。截止2018年1月19日,「吉林一號」衛星星座在軌衛星數量增至十顆,這十顆衛星均由吉林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負責研製和商業化運營。2015年10月7日,「吉林一號」一箭四星包括1顆光學A星、2顆靈巧視頻星以及1顆靈巧驗證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成功。光學A星解析度全色0.72米,多光譜2.88米。靈巧視頻星(01星和02星)具備獲取4K高清彩色視頻影像能力,解析度為1.13米。靈巧驗證星主要為衛星新技術發展提供技術積累。

  吉林一號視頻03星(又名"林業一號")具有專業級的圖像質量、高敏捷機動性能、多種成像模式和高集成電子系統,可以獲取11km*4.5km幅寬、0.92m解析度的彩色動態視頻。於2017年1月9日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吉林一號視頻04,05,06星彩色解析度為1米,在視頻03基礎上做了升級,具備更強的業務能力。於2017年11月21日在太原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吉林一號視頻07星(又名"德清一號")是由長光衛星為浙江德清縣人民政府、湖州莫幹山高新區政府打造,主要圍繞測繪、交通、水利、環保、農業、統計等多個行業提供遙感應用服務,推動大數據背景下的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

  吉林一號視頻08星(又名"林業二號")是長光衛星與吉林省林業系統深度合作的第二顆衛星,將繼續為林業重點工作提供精準、時間與空間解析度高、覆蓋能力強、響應速度快的衛星數據服務。視頻07星和視頻08星於2018年1月19日在酒泉衛星發射成功。

  珞珈一號

  珞珈一號是國內首顆夜光遙感衛星,由武漢大學團隊與相關機構共同研發製作,2018年6月2日成功發射升空。夜光衛星可提供我國及全球GDP指數、碳排放指數、城市住房空置率指數等專題產品,動態監測中國和全球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為政府決策提供客觀依據。

  碳衛星

  碳衛星是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它於2016年12月22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入軌。中國的碳衛星是繼日本和美國之後的第三顆全球「嗅碳」衛星。

  碳衛星是一顆高空間解析度和高光譜解析度的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試驗衛星,以高光譜二氧化碳探測儀、多譜段雲與氣溶膠探測儀為主要載荷,監測精度為1-4ppm,具備對全球、中國及其它重點地區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監測能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各類衛星,還有很多組織或個人發射的衛星,但總體規模不大,有些已退役,這裡就不逐一列出。

  04

  國產衛星

  GF-1(高分1號)

  1.簡介

  高分一號(GF-1)衛星搭載了兩臺2m解析度全色/8m解析度多光譜相機,四臺16m解析度多光譜相機。衛星工程突破了高空間解析度、多光譜與高時間解析度結合的光學遙感技術,多載荷圖像拼接融合技術,高精度高穩定度姿態控制技術,5年至8年壽命高可靠衛星技術,高解析度數據處理與應用等關鍵技術,對於推動我國衛星工程水平的提升,提高我國高解析度數據自給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GF-1衛星軌道參數

  

  GF-1衛星有效載荷技術指標

  2. 數據時間

  2013年4月26-現在

  3. 傳感器

  1) PMS:2米全色和8米多光譜相機 2) WFV:16米寬視場相機

  2

  GF-2(高分2號)

  1. 簡介 高分二號(GF-2)衛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顆空間解析度優於1米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搭載有兩臺高解析度1米全色、4米多光譜相機,具有亞米級空間解析度、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態機動能力等特點,有效地提升了衛星綜合觀測效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高分二號衛星於2014年8月19日成功發射,8月21日首次開機成像並下傳數據。這是我國目前解析度最高的民用陸地觀測衛星,星下點空間解析度可達0.8米,標誌著我國遙感衛星進入了亞米級「高分時代」。主要用戶為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和國家林業局等部門,同時還將為其他用戶部門和有關區域提供示範應用服務。

  

  

  2. 數據時間

  2014年8月19日-現在

  3. 傳感器

  PMS:1米全色和4米多光譜相機

  MSS:4米多光譜相機

  3

  GF-3(高分3號)

  1. 簡介

  2016年8月10日6時55分,高分三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高分三號衛星是中國高分專項工程的一顆遙感衛星,為1米解析度雷達遙感衛星,也是中國首顆解析度達到1米的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SAR)成像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

  2. 數據時間

  2016年8月10日-現在

  3. 傳感器

  SAR:1米

  4

  GF-4(高分4號)

  1. 簡介

  高分四號(GF-4)衛星於2015年12月29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是我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遙感衛星,搭載了一臺可見光50米/中波紅外400米解析度、大於400公裡幅寬的凝視相機,採用面陣凝視方式成像,具備可見光、多光譜和紅外成像能力,設計壽命8年,通過指向控制,實現對中國及周邊地區的觀測。高分四號衛星可為我國減災、林業、地震、氣象等應用提供快速、可靠、穩定的光學遙感數據,為災害風險預警預報、林火災害監測、地震構造信息提取、氣象天氣監測等業務補充了全新的技術手段,開闢了我國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的新領域。同時,高分四號衛星在環保、海洋、農業、水利等行業以及區域應用方面,也具有巨大潛力和廣闊空間。高分四號衛星主用戶為民政部、林業局、地震局、氣象局。

  2. 數據時間

  2015年12月31-至今

  3. 傳感器

  1) PMI:50米全色、50米多光譜和400米中波紅外

  2) PMS:50米全色、50米多光譜

  3) IRS: 400米中波紅外

  4) B1: 50米全色

  5) B2: 50米藍色譜段

  6) B3: 50米綠色譜段

  7) B4: 50米紅色譜段

  8) B5: 50米近紅外譜段

  9) PI: 50米全色和400米中波紅外

  5

  GF-5(高分5號)

  1.簡介

  高分五號衛星是環境保護部作為牽頭用戶的環境專用衛星,也是國家高分重大科技專項中搭載載荷最多、光譜解析度最高、研製難度最大的衛星。作為高分專項裡的第五顆衛星,高分五號是世界上第一顆同時對陸地和大氣進行綜合觀測的衛星,它的設計壽命高達8年,因此還是中國設計壽命最長的遙感衛星。

  衛星首次搭載了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主要溫室氣體探測儀、大氣多角度偏振探測儀、大氣環境紅外甚高解析度探測儀、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全譜段光譜成像儀共6臺載荷,可對大氣氣溶膠、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甲烷、水華、水質、核電廠溫排水、陸地植被、秸稈焚燒、城市熱島等多個環境要素進行監測。未來,高分五號衛星將有效支撐氣象業務中溫室氣體、痕量氣體及汙染氣體的監測預警工作。

  2.發射意義

  截至2015年11月底,高分專項累計分發數據約403萬景,數據量超過中國以往遙感衛星歷史數據總和,已全面進入了各主要應用領域。由於高分專項的實施和高分數據的應用,近年來國內市場上國外衛星數據價格大幅度降低,解析度低於2米的國外衛星數據已基本退出國內市場。

  高分專項自2010年正式啟動以來,為國家經濟建設、國家安全、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其中,天基系統高分一號、高分二號兩顆衛星分別於2013年、2014年成功發射,已正式投入使用,高分四號於2015年12月29日成功發射;航空觀測系統完成5型載荷立項及初樣研製;地面系統完成了與天基系統實施進度匹配,建成了滿足現階段任務需求的地面設施;應用系統基本形成了高分一號到五號衛星行業示範能力,開展了18個行業應用示範和兩個區域示範應用,成立了高分專項應用技術中心和21個省級區域數據與應用中心,建立了高分應用綜合信息服務共享平臺;制定並下發了衛星遙感數據管理辦法、地面系統運行管理辦法等政策措施。高分專項在行業應用、產業化推廣、應急救災、國際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6

  GF-6(高分6號)

  1.簡介

  高分六號是一顆低軌光學遙感衛星,也是中國首顆精準農業觀測的高分衛星,設計壽命為8年。

  2018年6月2日12時13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專項高分六號衛星。

  高分六號衛星將與在軌的高分一號衛星組網運行,大幅提高對農業、林業、草原等資源監測能力,為農業農村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需求提供遙感數據支撐。高分六號還實現了8譜段CMOS探測器的國產化研製,國內首次增加了能夠有效反映作物特有光譜特性的「紅邊」波段。

  高分六號衛星與高分一號衛星組網運行後,將使遙感數據獲取的時間解析度從4天縮短到2天。國防科工局將聯合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應急管理部等主要用戶部門,利用衛星獲取的數據,積極在農業資源監測、林業資源調查、防災減災救災等行業以及首都圈、新疆等區域開展應用示範。

  2.功能特點

  高分六號是一顆低軌光學遙感衛星,也是我國首顆精準農業觀測的高分衛星,具有高解析度和寬覆蓋相結合特點。

  高分六號衛星具有高解析度、寬覆蓋、高質量成像、高效能成像、國產化率高等特點,設計壽命8年。

  3.數據時間

  2018年6月2日至今

  4.傳感器

  PMS:2米全色和8米多光譜相機

  WFV:16米寬視場相機

  7

  GF-14(高分14號)

  1. 簡介

  2020年12月6日11時58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高分十四號衛星,是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安排的光學立體測繪衛星,可高效獲取全球範圍高精度立體影像,測制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生產數字高程模型、數字表面模型和數字正射影像圖等產品,將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基礎地理信息保障。

  8

  ZY1-02C

  1. 簡介

  資源一號衛星02C星(簡稱ZY-1 02C)於2011年12月22日成功發射。ZY-1 02C衛星搭載有全色多光譜相機和全色高解析度相機,主要任務是獲取全色和多光譜圖像數據,可廣泛應用於國土資源調查與監測、防災減災、農林水利、生態環境、國家重大工程等領域。

  02C星具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配置的10米解析度P/MS多光譜相機是當時我國民用遙感衛星中最高解析度的多光譜相機;二是配置的兩臺2.36米解析度HR相機使數據的幅寬達到54km,從而使數據覆蓋能力大幅增加,使重訪周期大大縮短。

  
ZY-1 02C 軌道參數

  
ZY-1 02C 衛星主要載荷指標

  2. 數據時間

  2011年12月22-現在

  3. 傳感器

  1) HRC:2.36米高解析度衛星

  2) PMS:5米全色和10米多光譜

  9

  ZY3

  1. 簡介

  資源三號衛星(ZY-3)於2012年1月9日成功發射。該衛星的主要任務是長期、連續、穩定、快速地獲取覆蓋全國的高解析度立體影像和多光譜影像,為國土資源調查與監測、防災減災、農林水利、生態環境、城市規劃與建設、交通、國家重大工程等領域的應用提供服務。

  資源三號衛星是我國首顆民用高解析度光學傳輸型立體測圖衛星,衛星集測繪和資源調查功能於一體。資源三號上搭載的前、後、正視相機可以獲取同一地區三個不同觀測角度立體像對,能夠提供豐富的三維幾何信息,填補了我國立體測圖這一領域的空白,具有裡程碑意義。

  
ZY-3衛星軌道參數

  
ZY-3衛星有效載荷參數

  2. 數據時間

  2012年1月9日-現在

  3. 傳感器

  1) NAD:2.1米正是相機

  2) MUX:6米多光譜相機

  3) TLC:三線陣相機(含前3.5米,正2.1米,後視相機3.5米)

  10

  ZY3-02(資源三號02星)

  1.簡介

  資源三號02星(ZY3-02)於2016年5月30日11時17分,在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02星發射升空。這將是我國首次實現自主民用立體測繪雙星組網運行,形成業務觀測星座,縮短重訪周期和覆蓋周期,充分發揮雙星效能,長期、連續、穩定、快速地獲取覆蓋全國乃至全球高解析度立體影像和多光譜影像。

  資源三號02星前後視立體影像解析度由01星的3.5米提升到2.5米,實現了2米解析度級別的三線陣立體影像高精度獲取能力,為1:5萬、1:2.5萬比例尺立體測圖提供了堅實基礎。雙星組網運行後,將進一步加強國產衛星影像在國土測繪、資源調查與監測、防災減災、農林水利、生態環境、城市規劃與建設、交通等領域的服務保障能力。

  

  ZY-3 02 軌道參數

  

  ZY-3 02 傳感器指標

  2. 數據時間

  2016年5月30日-現在

  3. 傳感器

  1) DLC

  2) NAD

  3) PMS

  4) TMS

  5) MUX

  11

  HJ-1A

  1. 簡介

  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A、B、C星(HJ-1A/B/C)包括兩顆光學星HJ-1A/B和一顆雷達星HJ-1C,可以實現對生態環境與災害的大範圍、全天候、全天時的動態監測。環境衛星配置了寬覆蓋CCD相機、紅外多光譜掃描儀、高光譜成像儀、合成孔徑雷達等四種遙感器,組成了一個具有中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和寬覆蓋的比較完備的對地觀測遙感系列。

  HJ-1A/B星於2008年9月6日上午11點25分成功發射,HJ-1A星搭載了CCD相機和超光譜成像儀(HSI),HJ-1B星搭載了CCD相機和紅外相機(IRS)。在HJ-1A衛星和HJ-1B衛星上裝載的兩臺CCD相機設計原理完全相同,以星下點對稱放置,平分視場、並行觀測,聯合完成對地刈幅寬度為700公裡、地面像元解析度為30米、4個譜段的推掃成像。此外,在HJ-1A衛星上裝載有一臺超光譜成像儀,完成對地刈寬為50公裡、地面像元解析度為100米、110~128個光譜譜段的推掃成像,具有±30°側視能力和星上定標功能。在HJ-1B衛星上還裝載有一臺紅外相機,完成對地幅寬為720公裡、地面像元解析度為150米/300米、近短中長4個光譜譜段的成像。HJ-1A衛星和HJ-1B衛星的軌道完全相同,相位相差180°。兩臺CCD相機組網後重訪周期僅為2天。

  HJ-1C衛星於2012年11月19日成功發射。星上搭載有S波段合成孔徑雷達,S波段SAR雷達具有條帶和掃描兩種工作模式,成像帶寬度分別為40公裡和100公裡。HJ-1C的SAR雷達單視模式空間解析度為5米,距離向四視解析度為20米。

  

  表1 HJ-1A/B衛星軌道參數

  

  表2 HJ-1C衛星軌道參數

  

  表3 HJ-1A/B/C衛星主要載荷參數

  2. 數據時間

  2008年9月6日-現在

  3. 傳感器

  1) CCD:

  2) HIS:100米高光譜相機

  12一

  HJ-1B

  1. 數據時間

  2008年9月6日-現在

  2. 傳感器

  1) CCD:

  2) IRS:150/300米紅外相機

  13

  CBERS-02B

  1. 數據時間

  2007年9月10日-2010年9月10日
2. 傳感器

  1) CCD:20米光學相機

  2) WFI:258米寬視場成像儀

  3) HR:2.36米光學相機

  14

  CBERS-02

  1. 數據時間

  2002年10月10日-205年10月10日
2. 傳感器

  1) CCD:20米光學相機

  2) WFI:258米寬視場成像儀

  3) IRS:78米紅外相機

  15

  CBERS-01

  1. 數據時間

  1999-10-10至-2002年10月10日
2. 傳感器

  4) CCD:20米光學相機

  5) WFI:258米寬視場成像儀

  6) IRS:78米紅外相機

  16

  實踐九號A/B星

  1.簡介

  2012年10月14日,實踐九號(SJ-9)A、B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實踐九號衛星是民用新技術試驗衛星系列規劃中的首發星。實踐九號衛星A星搭載的光學成像有效載荷技術試驗項目為高解析度多光譜相機,解析度為全色2.5米/多光譜10米;B星搭載的光學成像有效載荷技術試驗項目為解析度73米長波紅外焦平面組件試驗裝置。SJ-9 圖像數據可廣泛應用於國土資源調查與監測、農業、林業、水利、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防災減災等領域,滿足用戶對高解析度數據的迫切需求。

  2.參數

  

  

  文章來源:達北雲。

  緊急通知

  鑑於目前仍有大量測友需求

  「攝影測量員」增開一期

  (有且僅有一期)

  本周五(12.21)截止,僅有幾天

  報考條件簡單,網課,下證快

  中/高級攝影測量員證

相關焦點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持續加大衛星氣象科普工作力度
    目前中心科普教育參觀場所有: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天井、氣象衛星運行與控制機房和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機房。  隨著我國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氣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氣象衛星遙感是天基觀測獲取大氣物理參數的主要手段,許多人對它還並不十分了解,因此對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氣象衛星和衛星氣象的科普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 各種衛星影像主要參數介紹
    國科創(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衛星被送上太空,那麼,如何才能快速的了解這麼多的衛星影像呢?在此,本文整理了一下各種常用衛星的主要參數,供大家參考。國科創(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遙感事業部提供多尺度、多解析度、全覆蓋的遙感影像數據產品服務,擁有多光譜、高光譜、雷達衛星、無人機影像等遙感數據,可提供環保、國土、農業、水利和林業等應用領域的人工智慧目標識別、圖像分類、正射糾正、圖像處理、解譯、諮詢服務,以及基於多源影像的綜合應用解決方案。
  • 豐臺少年二號科普衛星課題啟動
    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孫競) 在第二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豐臺少年二號暨少年夢想二號」科普衛星課題啟動儀式昨天在錢學森青少年航天科學院舉行。 去年11月,我國第一顆由中學生參與研製的科普衛星——「豐臺少年一號暨少年夢想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搭載長徵11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在昨天的儀式上,大家回顧了「豐臺少年一號暨少年夢想一號」科普衛星的研製過程。參加一號衛星研製的北京12中學生於婧瑤將一號衛星備份星轉交給二號衛星課題組成員劉夢澤。
  • 高分五號衛星參數介紹 高光普解析度高達0.5納米
    高分五號衛星的本領為何這麼強?衛星上搭載了哪些「神器」,又能發揮什麼作用?  高分五號衛星將填補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汙染氣體的空白  高分五號是一顆什麼樣的衛星?  高分專項工程總設計師、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童旭東說,高分五號是高分專項(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規劃的唯一一顆陸地環境高光譜觀測衛星,是世界上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高分專項中一顆重要的技術試驗星。  專家介紹,高光譜遙感是當前遙感技術的前沿領域。
  • 原創 | 科普·手機·飛行模式和衛星定位與行程卡的關係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藍色小字「擺譜人」加關注 可免費收到推送[老朋友]點擊右上角 ··· 轉發或分享本內容    《擺譜人》公眾號發表了文章:原創 | 科普本文介紹兩個手機裡面與行程卡相關聯的知識點,一是飛行模式,二是衛星定位。   飛行模式。顧名思義,是飛機行進中進行的模式。眾所周知,為了保障飛機飛行的安全,特別是起飛和降落階段,民航部門是禁止手機開機的,這個開機主要是防止手機發出無線電信號與基站通信,萬一幹擾到飛機通信或控制。
  • 時空信息傳輸的守護者——國產高精度GNSS接收機的逆襲
    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電磁信息與衛星導航研究所電子信息室主任許原介紹,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衛星)、地面段(監測站)和用戶段(終端)三部分組成,高精度GNSS接收機屬於用戶段,通過對衛星信號的跟蹤、處理和量測可以實現導航定位、地質測量、時間同步等功能。
  • B站6月擬發射一顆科普視頻衛星 官方帳號將全程直播
    」的遙感衛星,衛星所獲的遙感視頻、圖片數據將用於B站科普。B站表示,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就像從太空看世界的「眼睛」,它會在距離地面500多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俯視地球,可每天環繞地球15圈。衛星具有三維立體成像功能,可實現高精度對地遙感觀測,捕捉夜晚城市微光,觀測地球極光變化,還可對月球、土星等空間天體進行觀測。目前「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官方帳號已正式在B站上線,6月下旬將對衛星發射全過程進行獨家直播,今後還將在衛星拍攝的海量遙感視頻、圖片數據基礎上定期更新科普視頻,內容將包含科技、人文、歷史、地球、公益、教育等多個領域,並為B站用戶定製拍攝任務,用衛星航拍美麗地球。
  • 運用地球同步衛星參數計算地球質量
    首先提醒大家,我講的不是科普,正相反,我講的內容是與現有的科學理論不同的觀點,請大家保持清醒的頭腦,站在批判者的角度來思考、分析、判斷。因為百家號版本不支持數學公式,只能以圖片形式銜接,請讀者連接、諒解。
  • 天通一號國產衛星電話!
    簡介關於天通一號國產衛星電話:天通一號怎麼來的?有哪些衛星手機?衛星電話怎麼使用?如何選購一臺適合自己的衛星電話?衛星物聯網有沒有前途?去哪裡辦理天通一號衛星電話卡?全文導讀目錄衛星電話很複雜麼?中國以前沒有通信衛星麼?天通一號有幾顆衛星?分布在哪裡?
  • 漸開線齒輪參數介紹
    2.3 在介紹齒輪參數前,需要先介紹下分度圓(Referencce Circle)概念。在科普之前需要各位先立三個Flag。1. 分度圓是設計參數,不需要測量。2. 已知周節p(Pitch)和齒數z,求分度圓直徑?
  • WorldView1衛星參數簡介
    國科創(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WorldView-1衛星於 2007年9月18日成功發射,能夠提供50公分超高解析度的全色影像。WorldView-1 在496 公裡的高度運行,平均回訪時間為1.7 天,可更快獲取影像數據。
  • 國產衛星系統北鬥,你對它的了解有多少?對我們生活會有什麼改變
    導語:國產衛星系統北鬥,你對它的了解有多少?對我們的生活會有什麼改變國產的衛星網北鬥已經全部發射組建網絡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很多人還是不太明白這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很多人對北鬥網絡還是沒有太多了解,今天就為大家好好科普一下這個我們的國產衛星網絡。
  • B站回應發射衛星失利:計劃不停 將再次發射視頻衛星
    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7月10日,B站回應在酒泉發射視頻衛星失利一事時表示: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的發射計劃不會停止,還將再次發射衛星。 中午12時17分,嗶哩嗶哩(B站)視頻衛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升空後,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
  • 中國哪些國產手機支持使用北鬥衛星地圖?
    中國哪些國產手機支持使用北鬥衛星地圖?除了接收衛星的導航信號外,實現導航還需要地圖,為了提高定位精度,經常採用基於網絡的差分定位技術。它們結合後再結合相關軟體,才能實現完全導航。3、接收北鬥衛星信號並不困難, GPS和北鬥衛星信號的頻率差異較小,實際操作更容易一些。此外,北鬥與 GPS混合解算算法已不再是難題,北鬥相關文檔也十分完善。行動電話在導航的過程中會實時接收到天空中可以看到的衛星,優先利用最理想的信號區域。因為加入了北鬥系統,使中國成為導航衛星覆蓋範圍最廣、精度最高的地區。
  • 提高國產陸地遙感衛星應用效能,衛星遙感應用年會舉行
    中新網湖州9月10日電 10日—11日,衛星遙感應用年會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舉行,來自中國各地相關行業領域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圍繞衛星遙感系統技術、衛星遙感國土資源監測、衛星遙感地質礦產調查等方面開展研討。據悉,衛星遙感是人類獲取地球空間信息的重要手段,而衛星遙感能力和應用水平則是一個國家對地觀測能力的直接反映。
  • 《珠峰測量——中國科技「定義」世界新高度》科普活動舉辦
    《珠峰測量——中國科技「定義」世界新高度》訪談類科普直播節目,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徐義剛,2020珠峰測量雪深雷達南方GNSS模塊集成技術負責人、南方測繪集團南方衛星導航副總工程師丁永祥為觀眾科普珠峰測量,廣州市天河區車陂小學等中小學校觀看直播。
  • 提高國產陸地遙感衛星應用效能 衛星遙感應用年會舉行
    衛星遙感應用年會現場 白羽 攝衛星遙感應用年會現場 白羽 攝中新網湖州9月10日電(施紫楠 董華)10日—11日,衛星遙感應用年會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舉行,來自中國各地相關行業領域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圍繞衛星遙感系統技術
  • 衛星接收天線調整的三大參數
    衛星接收天線調整的三大參數2008/8/26/10:56來源:衛視中文站    衛星廣播電視從模擬到數字,從C波段到Ku波段,從傳輸到直播的發展非常迅速,我國有線電視的信源多數來自於衛星。利用衛星傳送技術進行覆蓋是我國廣播電視傳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中利用衛星信號進行覆蓋的就佔了很大的比例。為此,衛星接收是廣電機構技術人員所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     要進行衛星接收,關鍵點是衛星接收天線的定位,它包括:天線的方位角、仰角和饋源的極化角這三大參數。
  • 貼片鉭電解電容極性標識及參數介紹
    貼片鉭電解電容極性標識及參數介紹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08-11 10:31:30 貼片鉭電容作為電解電容器的一員,在我們的日常中廣泛存在,關於它你了解多少呢
  • 中國青少年科普衛星有了「太原號」
    生活晨報全媒體記者 高強 太原報導 11月6日11時19分,中國青少年科普衛星工程「太原號」科普衛星(八一03星)搭乘長徵六號衛星進入預定軌道,衛星太陽翼順利展開,在軌運行穩定,狀態良好,標誌著衛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