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境可以共享嗎?

2021-02-23 利維坦

© Armada International

共享一個客觀物,比如一部電影、一首歌或者是一道菜,方式是明確的。客觀的含義就是不會被主觀意志所幹擾。但是對一部電影一道菜的感受又是主觀的,好在感受的形成發生於完成共享行為之後。

但是夢的弔詭之處在於,它更像是一個主觀體驗而非客觀物。我可以在睡醒後用語言、圖像等多樣手段向別人描述自己剛做的夢,但卻無法全然表達出自己的感受。這就像那個時常會被提起的疑問:我所看到的紅色,跟你所看到的紅色,是一種紅色嗎?

人們總是說其他人的夢太無聊,但如果這其實是個技術問題呢?無論是否出於故意,語言太容易言不達意,磕磕巴巴,或者被曲解。如果你能向別人展示你的夢境——字面意義上的展示,把夢境從你的腦殼裡抽離出來並且投影到旁邊的屏幕上——那麼下次別人在聽你講述夢境時也許就不會白眼一翻、不屑一顧了。與夢有關的電影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科幻電影的永恆題材,如今隨著大量科幻情節趨近於現實(或者已經成為現實),我們有理由期待一下人類是否即將體驗到與夢有關的那些科幻電影情節了。為此我們聯繫了一群專家,希望得到一個答案。

© Giphy

蘇珊娜·馬丁內斯孔德(Susana Martinez-Conde)

眼科學、神經學、生理學及藥理學教授,其研究將知覺、動眼和認知神經學連接起來理論上,無論是獲取某人夢境中的內容——包括視覺內容、情感內容——還是讀取這些內容或者向其提供相關數據支持都是可能的,且並不存在障礙。我們的夢就是大腦中發生的神經活動,它沒有任何特別之處,也並不會影響到我們在清醒中的任何情緒或感知。並沒有任何一個神經網絡或腦區只在我們做夢時活躍,卻在清醒時保持靜默。最大的限制並不來自技術,而是我們至今仍然不能破解神經網絡的密碼,我們仍然不清楚有意識的體驗是怎樣在大腦中完成編碼的。今天限制我們分享夢境的東西,也限制著我們將意識下載,比如把意識保存在一臺電腦裡。如果我們無法真正理解神經生理學的基礎,那麼相關技術進步的快慢根本毫無意義。今天我們甚至還不能真正破解什麼是體驗(Experience)。該領域不乏理論假說,但我們仍然缺乏根本上的共識。比如前額葉皮質是否對有意識體驗起關鍵作用,類似領域目前仍然存在著激烈爭論。人類距離那一天還很遙遠——我認為這裡說的是相距幾十年之久,而不是僅僅幾年。但是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從生物學角度理解了意識的機制,而且也具備相應的技術,那麼就沒什麼理由能阻礙人類將意識下載到電腦上並達到永生——或者,順便實現了分享夢境。

© Alain Destexhe

羅伯特·斯蒂德戈爾德(Robert Stickgold)

「永遠」是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跨度,但我認為至少對於每一位閱讀這篇文章的讀者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呸,根本沒可能。」

不妨先這樣想想,你幾乎不可能只通過口頭表達就和他人共享你腦中的思想。因為就在你開口的那一瞬間,你又冒出二十幾個全新的思緒,然而你卻只能從中選擇一個表達出來。但是所有這些思緒都存在於你腦海中,都是你「思想」的一部分。那些學者目前能洞察到的「思想」,僅限於把完全清醒的人放到功能磁共振成像儀裡,然後分析他們具體將手中的抽象圖像解讀為人臉還是工具。

從一個更哲學的角度講,你的思想和你的夢永遠都鑲嵌在你的整體記憶網絡、人生經驗裡面。你無法像俗語裡說的那樣直接「站到別人的立場上」(Walk in Someone else’s Shoes),你無法直接套用那個立場然後若無其事地去商場買東西。

© Rebloggy

亞當·霍爾·霍維茨(Adam Hair Horowitz)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研究助理,其研究專注於腦科學

正如科學領域的其他問題那樣,這個問題就像一扇通往更多門的大門。為了分享夢境,我們首先需要定義夢境,在夢這種東西周圍劃出明確界限——定義了夢的東西是視覺感官嗎?當我們試圖分享夢境,我們要分享的東西是視覺感受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在一個已經共享的夢境裡,當我們兩個人共同看到一個我母親的人像,這個畫面能滿足共享夢境中「母親」的這個概念嗎?我認為不能。

夢就像記憶的合金,夢是我們對各種含義、意義的內在探索,夢是鑲嵌於每個人私密語境中的各種概念。因此,同一個感官刺激在兩個人的腦海中會帶來完全不同的體驗。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懷疑是否和身邊的人看了完全相同的一部電影,即使當時我們都醒著還坐在同一張沙發上……從哲學角度看這是個很麻煩的問題。

但是從實際角度看,這並沒有那麼複雜。我們已經在某些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比如使用大腦成像技術解碼夢境中的視覺信號。另一些研究顯示我們可以在清醒夢(Lucid Dream)中實現交流,其方法是通過眼球運動實現某些跨越意識水平的交流。而麻省理工學院「流體界面小組」(Fluid Interfaces Group)的研究則表明,我們可以在夢境中醞釀特定的氛圍、主題。

從表面上看,我們正在縮小夢境中個人私密空間與外部觀察者之間的鴻溝。但我認為這一鴻溝將依然以某種類似芝諾悖論的形式存在,因為即使科學家創造出客觀工具捕捉、觀察、創建夢境,「個人體驗」也會持續地在那裡困擾著科學家們——如果要分享一個人的全部夢境,我們根本無法繞開分享這個人全部意識、體驗的問題。

© Giphy

T·W·C·斯託納姆(T W C Stoneham)

除了我們可以談話交流彼此夢境這一層簡單含義以外,共享夢境還包含兩個有趣的含義:其一,同時做著同一個夢,即「共同做夢」;其二,觀察他人的夢境,也許是通過某種先進的技術來實現,即「掃描夢」。

在一些當代非洲文化中我們可以找到共同做夢的例子,在這些文化中,一個人可以「為了另一個人而做夢」,甚至建立一個「三角關係」,即通過做夢者為媒介,將一個人的帶有某些特定信息的夢傳遞給另一個人。與之相似地,這種夢也出現在古代文明中,比如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希臘文明,其中包括另外一種同時做夢的例子,即病人和祭司會在同一個晚上夢到同樣的一個重要的夢(這被視為一種症狀表現)。

在當代西方文化的普遍觀點中,以上述方式共享夢境似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巧合的夢、受暗示的夢,或者掃描一場夢才有可能發生。根據這種觀點,夢在本質上是一種個人且私密的(在睡覺時進行的)體驗,目前它只能通過(在清醒時進行的)交流來共享:這種體驗本身是獨立發生的。

我們的研究表明,西方流行的對夢的這些觀點是錯誤的。它們並不能順利解釋常見的睡眠現象,比如為什麼預知夢可以提前意識到鬧鐘;或者為什麼低級感知、內在感受可以被雜糅編入夢的內容中;甚至為什麼常見的食物也能引發噩夢。與西方普遍觀點相反,我們認為夢主要來源於人在清醒時接觸到的多種源頭——文化影響、社會影響、身體感覺,以及認知、洞察。在我們的觀點中,揭開人們對夢的報告,底層並不存在某種本質上的私密個人體驗。

如果我們的研究是正確的,掃描一個夢並不能揭示太多夢的真相。我們預測,當我們掃描一個做夢者的大腦,我們能獲得的信息與做夢者對夢境的報告只存在鬆散的聯繫,

但是,另外一種共享夢境還是有可能實現的。原則上,為了在多個睡眠者中發起一場「相似」的夢,在這些做夢者睡覺時,研究者可能需要嘗試誘發相同的生理及環境變化。但是來自年齡、健康、飲食、社會因素、文化關聯等方面的差異可能還是會在夢中引發相差甚遠的內容,因此這名研究者可能需要極其謹慎地選擇實驗參與者。

文/Daniel Kolitz

譯/羅羅諾亞·索隆

校對/芥川慈郎

原文/gizmodo.com/will-it-ever-be-possible-to-share-dreams-1845621197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羅羅諾亞·索隆&芥川慈郎在利維坦發布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往期文章: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西文學術書1元起拍,點擊閱讀原文入場

相關焦點

  • 夢境真的可以預知未來嗎?
    夢境真的可以預知未來嗎?>雖然預知夢還只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但從這些事例中我們還是可以把預知夢>像渣哥這種情況就是夢會預知事情的發展聽起來很玄學是不是但這個也是可以
  • 夢境中的事物是真實的嗎?若陷入多重夢境中,可以輕易逃脫嗎?
    每個人在晚上都會做夢,在夢境中的事物千變萬化,令大家比較好奇,為什麼在夢境中的景象不一樣呢?甚至每個人都沒有重複夢到一樣的景象。一些人在夢境中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夢境是另一個平行宇宙中反映出來的景象呢?
  • 夢境或是另一個平行世界?只需記住這句話,或可以隨意控制夢境!
    夢境能否自主控制?牢牢記住這句話,或能隨意出入平行世界!每天晚上都會睡覺,當我們進入睡眠後便不由自主地做夢,這些夢境中的場景是千變萬化,在夢境中可以夢到已經去世的家人、朋友等等,甚至還會夢到未來的自己拯救世界。
  • 夢境可以自由控制嗎?實驗證明默念這句話,或許可以實現
    其實小小的夢境也有大大的學問,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會做夢呢?這些夢境來自於哪裡呢?在睡覺的時候這些夢境有的好,有的壞,科學家認為我們之所以會做噩夢,可能是由於白天的壓力過多所導致的,而這些美好的夢境可能是白天極力的想做一件事情卻沒有完成,這件事情已經在你的不斷暗示之下成為了一種潛意識,在晚上睡覺之後身體處於放鬆的情況,這個潛意識就會偷偷的跑出成為我們的夢境。
  • 夢境是可以控制的?掌握這種方法,讓你進入清醒夢境!
    而且在夢裡,我們還特別地自由,可以做許多平時完成不了的事情。在夢裡,你可以飛,可以偷偷地去看喜歡的對象,如果你有自己的愛豆,你還可以在夢裡與他相見。對於現實生活中非常難熬的人來說,夢境裡的世界,可能去了就不想回來。我們經常會在電影裡聽到這個詞:催眠。這是一個非常神秘的詞。當某個人想要催眠另一個人的時候,他會在自己的兜裡拿出一個可以搖晃的東西,一般是懷表。
  • 夢境是真的嗎?薛丁格的貓或許能解釋,夢境有可能是真是存在的!
    你還在質疑夢境的真實性?或許你曾經夢到的,都是真實存在的?對於夢境很多人都心存幻想,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成語和俗語來形容夢境的,比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痴人說夢等等。有很多人認為自己所做的夢境和自己白天一天的經歷有關。
  • 夢境連結為什麼改名夢境重塑
    夢境連結為什麼改名夢境重塑,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遊戲下架事件,讓一個本來大受期待的遊戲瞬間銷聲匿跡了,一起來看看本期攻略,為大家帶來關於夢境連結的最新消息。夢境連結可能會夢境重塑重新上線,taptap已經可以預約了,希望這次回來是真的吧,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 清晰而真實的夢境可以控制嗎?
    白天工作或者學習了一天,精神疲憊,回到家收拾好躺在柔軟的大床上,總期待可以一覺到天明。但很尷尬的是,白天越累晚上有時候也更累,光怪陸離的夢境,毫無邏輯的劇情讓人整夜精神緊繃,好不開心。所以人為什麼會做夢呢?讓我們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表象的本質」看一看。
  • 他人可以進入你的夢境?科學家實驗證實,夢境心電感應真實存在
    筆者:三體-小遙 關於夢境的很多說法都帶給人們一些新奇的體驗,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莊子就提出過「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的問題,引發了人們對夢境與現實之間關係的思考。
  • 南方有喬木主題曲清醒夢境在哪裡可以聽? 清醒夢境歌詞
    浙江衛視《南方有喬木》曝「清醒夢境」版宣傳片!時俊青稚嫩青澀,安寧讓他長出了黑色的翅膀;時樾成熟神秘,南喬幫他找回了當年的陽光。很多網友想知道背景音樂叫什麼?是誰唱的?陳偉霆獻唱主題曲據悉,《南方有喬木》主題曲《清醒夢境》是由男主陳偉霆暖心獻唱。
  • 你的夢境被疫情「感染」了嗎?
    科學家們利用人工智慧技術(AI)對這800多人的夢境進行了分析,發現這些人的夢境可以歸為33個夢境集群(Dream clusters)。其中有20個夢境集群是噩夢,在這些噩夢中又有55%含有與疫情相關的特定內容,比如社交疏離、病毒傳染、個人防護和世界毀滅等主題。
  • 可以控制夢境的儀器終於被發明出來了
    有時候人們的夢境可以無限接近於真實,自古就有莊周夢蝶的傳說。莊周夢境的真實度,使他即便是醒來也感嘆到「不知是我夢為蝶,還是蝶夢為我」。在夢境中時間,空間和現實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假如我們可以像電影中一樣z自由操控自己的夢境,那麼就等於打開一道新世界的大門。
  • 你的夢境和現實有過相似的地方嗎?
    你的夢境和現實有過相似的地方嗎? 大家有過這樣的瞬間嗎?
  • 造夢機來了,潛入大腦、控制夢境,MIT研發定向夢境孵化設備
    在科幻電影《盜夢空間》中,盜夢者們能夠潛入人的夢境,人為地改變被潛者的所思所想。其主角曾在電影中說道:「最具有可塑性的寄生生物是什麼?是人的想法。在夢中,人們一個簡單的念頭就可以創造出一座城市。」該設備形似手套,裝有傳感器,可以輕鬆地戴在手上。當一個人戴著 Dormio 設備入睡時,設備將通過一個與之相聯的 app 向入睡者播放音頻線索。
  • 「定向孵夢」機器讓夢境也可以定製
    編譯 張睿馨編輯 魏瀟著名科幻電影《盜夢空間》(Inception) 講述了一個築夢者潛入他人夢境並重塑夢境環境的故事該系統包含能夠檢測體徵的手部可穿戴設備,以及用來和使用者交流並記錄夢境報告的應用程式。它利用人的睡眠臨界態(hypnagogia),在這一階段重複展開語音提示,讓相關的記憶融入到夢境之中。以往大量針對睡眠的研究表明,我們睡覺時,大腦仍在繼續對感覺進行處理和加工,例如聽覺、體感、前庭平衡覺和嗅覺。
  • 夢境可以這樣控制,現實版「盜夢空間」
    科學家認為只要採取正確bai的方法,人類du也是有可能可以控制自己夢境的。有一zhi種夢叫做清明dao夢,意思是在夢中可以保持清醒,並且知道自己正在做夢。在清明夢中,你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行動,也可以任意控制夢境的內容,甚至夢中的其它人也完全由你來控制。
  • 王者榮耀夢境修煉去哪了 夢境修煉怎麼沒了
    王者榮耀夢境修煉去哪了?王者榮耀夢境修煉怎麼沒了?王者榮耀夢境修煉還能進去嗎?在王者榮耀這一遊戲中,包含有非常多的活動,而夢境修煉便是其中一個活動。有不少的小夥伴們都想知道吧,下面王者榮耀夢境修煉沒了的原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 真的是「鬼魂」通過夢境在交流嗎?
    難道真的是他們在「另一個世界」通過夢境與我們溝通嗎?夢境是人類處於睡眠時的一個神奇狀態,在夢中經常發生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而最為神秘的便是「託夢」了!實際上,「託夢」大概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在親人或朋友去世後,尤其是最開始的一段時間,在夢中夢到他們並與之進行一定的交流;另一種便是一些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比如觀世音菩薩等神仙,對自己人生的一些預示。
  • 人類跌落夢境和人類一敗塗地一樣嗎?有什麼區別/是一個遊戲嗎
    人類跌落夢境即將於12月17日正式上線啦!人類跌落夢境和人類一敗塗地一樣嗎?相信不少玩家都已發現,這款遊戲和此前麵條人之稱的人類一敗塗地太像了,他們是一個遊戲嗎?這裡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說明。
  • 夢境會被「盜」嗎?專家稱儀器可檢測異常腦電波
    實習生 李耀宇       好萊塢大片《盜夢空間》中,先進的夢境機、匪夷所思的盜夢手段,都給人們的視覺和思維帶來了極大衝擊。那麼,在現實中,人們真的可以進入到他人夢境中,去獲取其心裡的秘密嗎?從最初的視覺衝擊中漸漸冷靜下來後,我們不禁開始思考,通過高科技以及其他方式,我們真的可以了解他人的夢境嗎?  人們對夢的了解依然有限   在古代,人類對於夢的理解源於他們對於宇宙和靈魂的看法。古人往往把夢看成是神的指示或是魔鬼在作祟,古人也常常以夢算命,而在一些宗教的教義裡,夢則是連結靈魂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