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關於夢境的很多說法都帶給人們一些新奇的體驗,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莊子就提出過「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的問題,引發了人們對夢境與現實之間關係的思考。
現代科學藉助於先進的技術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並且試圖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由於該領域存在大量空白,所以科學家人們獲得的線索十分有限。然而,最近有科學家表示,夢境心電感應真實存在。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夢境是記憶的一種重新組合,由於大腦在夜間十分放鬆,一些功能因此受到影響,從而出現了夢境,至於其中很多情節從未存在於現實中的原因,可能歸結於大腦的特殊活動。
但科學家們認為,夢境同樣可以受到他人的影響,並且為此進行了一系列的觀察實驗,相關數據表明,人類具有與正在做夢人溝通的心電感應能力。
實際上,早在弗洛伊德時代,就有很多思想學家提出過心電感應對夢境會有所影響。只不過當時的科技並不發達,該推測無法得到有效的實驗驗證,所以沒有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可。
於是有說法認為,我們完全可以根據現有的科學技術對夢境進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密切關注人類是否具備心電感應。甚至在量子力學的基礎上,科學家們了解到更多信息,更有利於深入分析。
與此同時,也有說法認為,這完全是超自然現象,人類的科學技術無法解釋相關問題。但是此次實驗證明,人類如果在快速動眼睡眠狀態下被叫醒,他們能夠更加準確的回憶夢境內容,通過設計兩個不同空間的人進行心電感應,很大程度上可以影響夢境。至於二者之間如何締結心電感應的關係,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研究。
這個實驗十分重要,有關心電感應的相關理論也將得到進一步的證實,在此基礎上,人們認為未來將有更多可能性發生。
除此之外,有關量子力學就是心電感應的說法也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藉助於發達的科學技術,未來我們同樣能夠找到準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