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臺雷射器的誕生簡史

2020-12-04 騰訊網

一個科學的理論從提出到實現,往往要經過一段艱難的道路。愛因斯坦提出的這個理論也是如此。它很長一段時間被擱置在抽屜裡無人問津。雷射器的發明亦是如此。

1950年,波爾多一所中學的教師阿爾弗雷德·卡斯特勒同讓·布羅塞爾發明了"光泵激"技術。這一發明後來被用來發射雷射,並使他在1966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雷射器的發明實際上提出了更多的問題。它必須使反射諧振器適應極短的波長。

1951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位教授查爾斯·湯斯(Townes)對微波的放大進行了研究,經過三年的努力,他成功地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微波激射器",即"受激輻射的微波放大"的理論。湯斯在這項研究中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因此他的這項成果被人們起了個綽號叫做"錢泵",說他的這項研究花了很多的錢。

1958年,湯斯和肖洛在《物理評論》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發明"--關於"受激輻射的光放大"(即LASER)的論文。但是在實際中建造雷射器還有許多困難,人們對雷射的性質和作用都還沒有清楚的認識。於是湯斯教授和肖洛並沒有在此基礎上繼續進行研究和實驗,結果這項研究的成果被第三者利用了。這位第三者的名字叫西奧多·梅曼(Maiman)。

梅曼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休斯航空公司實驗室的研究員。在梅曼開始建造他的紅寶石雷射器之前,有人斷言紅寶石絕不是製造雷射的好材料,而肖洛也支持這種觀點。這使得很多人中止了用紅寶石來製造雷射的嘗試,但梅曼卻懷疑這個說法。為此,他花了一年的時間專門測量和研究紅寶石的性質,終於發現上述論斷所依據的基礎是錯誤的,而紅寶石確是製造雷射器的好材料。從此他著手建造那個世界上第一臺雷射器。他的準備工作十分地詳細完備,1960年7月,梅曼在加利福尼亞的休斯空軍試驗室進行了人造雷射的第一次試驗,當按鈕按下時,第一束人造雷射就產生了。這束僅持續了3億分之一秒的紅色雷射標誌著人類文明史上一個新時刻的來臨。

這樣,世界上第一臺雷射器--紅寶石雷射器誕生了。它是一種固體雷射器,它的激勵系統是一支能突然爆發出強光的螺旋形閃光管,雷射物質是一個插在螺旋管中間的4釐米長的圓柱形寶石棒,這種紅寶石的主要成份是混有鉻離子的氧化鋁。在紅寶石棒上纏有閃光玻璃管以便讓晶體受光線照耀紅寶石,經閃光管發出的光照射後,發出雷射,通過光學諧振腔的加強和調節後,便射出一強有力的雷射。

梅曼的社會評價

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可操作的雷射器和兩次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的著名發明家Maiman於2007年5月5日在溫哥華卑詩省逝世,享年79歲。這個消息從他的妻子Kathleen那得到證實。根據在IEEE的虛擬博物館上記載,Maiman被稱為「光電產業之父」,但maiman認為自己是「一個研究興趣在光電,雷射,顯示器和空氣動力學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受聘於美國休斯研究實驗室,擔任科長,從1959年開始研究,到1960年成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用紅寶石作泵浦源的雷射器,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認。據IEEE的上面的記載,他的發明是從Arthur L. Schawlow 和Charles H. Townes兩位學者在他們1958年發表的紅外光子輻射理論中得到啟發,成功的研製了世界上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

雷射是當代科學技術最重要的發明之一。1960年5月,美國加裡福尼亞州休斯飛機公司年僅33歲的梅曼(T.Maiman) 試製成世界上第一臺雷射器。這以後,各種類型的雷射器相繼出現,性能逐步完善,它的廣泛應用,對科學技術的發展起了極其深刻的影響,梅曼的名字和他的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一起垂青科技史冊。梅曼研製第一臺雷射器走過了頗為曲拆的道路,他的這一經歷充滿了創新精神,在數十年後的今天,對人們仍有啟示作用。

來源:laser568

相關焦點

  • 世界上第一臺「超手性光」雷射器誕生!
    世界上第一臺產生「超手性光」的超表面雷射器誕生:具有超高角動量的光。來自該雷射器的光,可以用作光通信中的一種「光學扳手」,或用於對信息進行編碼。領導這項研究的南非約翰尼斯堡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Wits)物理學院的安德魯·福布斯教授說:因為光可以攜帶角動量,這意味著這可以轉移到物質上,光攜帶的角動量越多,它可以傳遞的越多。
  • 1961年我國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誕生-搜狐IT
    1961年8月,中國第一臺雷射器--"小球照明紅寶石"雷射器,在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誕生了。它雖比國外同類型雷射器的問世遲了近一年的時間,但在許多方面有自身的特色,特別是在激發方式上,比國外雷射器具有更好的激發效率,這表明我國雷射技術當時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 自愛因斯坦提出受激輻射到第一臺雷射器的誕生
    如可在金鑽石上穿一小孔,作為金屬拉絲模;它又可穿過眼睛瞳孔熔焊將脫落的視網膜,可用於微外科手術。雷射學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是繼原子能、計算機和半導體技術之後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自誕生第一臺雷射器以後近40年裡,雷射技術已經滲透到生物、化學、物理、醫學領域,形成雷射物理學、雷射化學、雷射生物學和雷射醫學等許多新的邊緣學科。
  • 世界上第一臺鑽石布裡淵雷射器誕生!
    在發表在《應用物理快報·光子學》期刊上的研究,研究人員表明:鑽石中的光聲相互作用特別強。研究人員還展示了第一臺使用鑽石的臺式布裡淵雷射器。這一結果是一項突破,因為它為布裡淵雷射器提供了一種非常實用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性能範圍。與早期布裡淵雷射器相比,鑽石版本的雷射器,無需限制波導中的光波或聲波來增強相互作用。這意味著布裡淵雷射器在尺寸上可以更容易地縮放,並且在控制雷射特性和增加功率方面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 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於情人節
    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就是誕生於情人節這一天。1946年2月14日,這個情人節格外的耀眼,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了,取名 埃尼阿克(ENIAC)。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它是一個龐然大物,用了18000個電子管,佔地170平方米,重達30
  • 記我國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研發者之一:鄧錫銘
    鄧錫銘,男,廣東東莞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光學、雷射專家,他組織研發出我國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並創建了以「神光」系列為代表的高功率雷射裝置。  說到雷射器,就不能不提到一位東莞籍的科學家—鄧錫銘,他是我國的雷射科技之父,光學、雷射學專家。
  • 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另外,真空管的損耗率相當高,幾乎每15分鐘就可能燒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員須花15分鐘以上的時間才能找出壞掉的管子,使用上極不方便。曾有人調侃道:「只要那部機器可以連續運轉五天,而沒有一隻真空管燒掉,發明人就要拍手慶祝了」。
  • 史上今日:1960年1月18日 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
    史上今日:1960年1月18日 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2017-01-18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 1960年1月18日,美國加利福尼亞休斯實驗室的西奧多·梅曼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
  • 雷射器的誕生是哪一年?
    雷射器的誕生是哪一年?從粒子數反轉到雷射器,中間僅僅只有一步之差了。可是這一步卻足足走了二十年。1940年前後,人們在實驗過程中已經觀察到粒子數反轉和激發態原子的受激輻射對入射信號的放大作用。但是,當時並沒有人立即去研究利用受激輻射光。
  • 1946年2月14日 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
    1946年2月14日 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電腦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  另外,真空管的損耗率相當高,幾乎每15分鐘就可能燒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員須花15分鐘以上的時間才能找出壞掉的管子,使用上極不方便。曾有人調侃道:「只要那部機器可以連續運轉五天,而沒有一隻真空管燒掉,發明人就要額手稱慶了」。
  • 世界首臺晶圓級氮化矽異質集成雷射器
    近日, Nexus Photonics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長Tin Komljenovic博士及其科研團隊在矽光子集成研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首次將晶圓級電泵浦光源集成到SiN光子平臺上,並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臺在矽帶隙以下波長工作的GaAs/SiN異質集成雷射器。
  •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電腦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  另外,真空管的損耗率相當高,幾乎每15分鐘就可能燒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員須花15分鐘以上的時間才能找出壞掉的管子,使用上極不方便。曾有人調侃道:「只要那部機器可以連續運轉五天,而沒有一隻真空管燒掉,發明人就要額手稱慶了」。
  • 轉發:世界上第一臺自動拭子機器人在丹麥誕生
    安全高效檢測新冠病毒,世界上第一臺自動拭子機器人在丹麥誕生丹麥駐華大使館 今天最近,南丹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短短四個星期內開發了世界上第一臺自動拭子機器人,而另一家公司Lifeline Robotics正著手將這個機器人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推向市場
  • 世界「最短波長」的緊湊型雷射器誕生
    原創 長光所Light中心 中國光學 收錄於話題#半導體雷射器1個【聽】AI語音朗讀撰稿人 | 趙詩源(巴黎綜合理工學院 博士生)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SEL)是一種快速、高功率的緊湊型半導體雷射器,其雷射垂直於頂面射出
  • 圖說歷史‖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 ENIAC 誕生
    75 年前的 2 月 14 日,比情人節更耀眼的是,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
  • 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
    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2018年06月25日 15:09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
  • 世界上第一臺電驅動「拓撲」雷射器!
    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英國利茲大學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創造了第一臺電驅動的「拓撲」雷射器,該雷射器能夠將光粒子繞過角落並應對設備製造中的缺陷。電驅動半導體雷射器是當今最常見的雷射器,可用於條形碼讀取器和雷射印表機等產品、光纖通信及新興應用,例如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雷射測距傳感器。但其製造過程要求非常嚴格,如果出現任何缺陷,將對雷射器的性能及功能造成很大影響。
  • 國內首套高能雷射器在亦莊誕生
    3月29日,從北京科益虹源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傳來喜訊,由該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生產的首臺高能準分子雷射器順利通過出廠驗收北京科益虹源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研發中心副總經理江銳告訴記者,上層叫做高壓脈衝電源(分)系統,它主要是提供雷射轉化所需的電子能量,這是一個高強度的電子能量,所以這是一個強電模塊;中間這一塊是關鍵的光學核心模塊,它就是把高壓的電能轉化成高強度的光能;底下的就是關鍵的控制模塊和一些支撐模塊,包括配水、配氣等等,它可以說是整臺雷射器的「大腦」,控制著整臺雷射器的運作。
  •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機
    1946年2月14日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埃尼阿克)(英文名全稱The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由美國軍方定製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
  • 世界上第一臺顯微鏡是如何誕生的?晶片的發明有著,怎樣的意義?
    這個發現引起他莫大的興趣,於是他動手做了一個金屬支架和一個小圓筒,把兩塊鏡片分別裝在圓筒兩頭,還安上旋鈕,來調節兩塊鏡片間的距離。這樣,世界上第一臺顯微鏡就誕生了。集成電路晶片的發展,促進了1971年Intel公司第一代微處理器的產生———4004微處理器。金佰利先生發明的第一個單片式集成電路,奠定了現代微電子學領域的基礎,使行業進入小型化和整合的世界,這一趨勢今天仍在持續。而金佰利因參與發明集成電路在2000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