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耶路撒冷8月3日電(記者鬱瑋 孟博)「現在防空警報響的次數太多了,我都會有一點幻聽,有時摩託車加速,或者公交車起步的轟鳴,也會誤認為是防空警報又響了……那聲音真的很像,」西明對記者說。
雖然在以色列求學還不到一年,西明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清晨被防空警報聲驚醒。按照學校工作人員在外國留學生安全會議上介紹的避險知識,西明隨身帶上外衣、手機和鑰匙,走向宿舍裡的安全房,也就是新聞中常說的「防空洞」。
西明所在的本-古裡安大學位於以色列南部城市貝爾謝巴,距離加薩走廊僅有不到40公裡,是以色列大學中距離加沙最近的一個,也是受火箭彈侵擾最嚴重的一個。本-古裡安大學今年有十餘名從中國來的交流學生,其中一半以上在此輪巴以衝突升級後,都中止了交流學習,選擇回國。
「與其說火箭彈讓我們緊張,或者害怕,倒不如說,是給生活帶來了更多一些麻煩。」西明給記者舉例:最近幾天差不多每天都要躲三四次防空警報,有時候正在實驗室工作,防空警報一響,手頭的事就被迫打斷,每次進安全房,一般都要等十分鐘左右才可以出來,還要再重新接上剛才的思路繼續。
同樣認為火箭彈「擾民」的,還有以色列旅遊業從業者。由於以色列擁有許多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旅遊業一直是以色列的支柱產業之一。以色列對中國公民個人旅遊籤證開放後,越來越多中國遊客選擇到以色列來旅遊。
嫁到以色列的小程目前就在從事旅遊業工作。軍事衝突開始後,頻頻響起的防空警報,使得兒子幼兒園選擇閉園。為了照顧孩子,她現在只能在家辦公。而且,受戰事影響,最近來以色列旅遊的中國遊客數量大不如前了。
但是,小程所在公司依然接待了一些中國旅行團。「客人們普遍表示,在衝突時間來以色列很『刺激』,或許『戰地主題遊』也是我們可以考慮開發的一個項目,」樂觀的小程這樣安慰自己。
來自江蘇南通的吉師傅現在以色列南部城市斯代洛特工作,由於靠近加沙邊境,經常受到火箭彈威脅,斯代洛特街上到處可見防控掩體。這個城市於是獲得一個雅號——「世界防空洞之都」。
吉師傅來以色列工作已經6年,現在主要做建築生意,給客戶裝修地板。「自己當自己的老闆,工作不多,收入不少,已經覺得很滿意,」吉師傅告訴記者,最近幾天斯代洛特有幾戶人家的房屋因為受到火箭彈襲擊出現了損毀,他承包下幾個房屋維修的項目。
雖說軍事衝突給吉師傅帶來一些生意,但給他帶來更多的卻是擔憂。「我住的地方是個老房子,沒有安全房,我正在跟房東談,房租再貴些也要加個安全房,最近天天要響好幾次防空警報,還是安全最重要,」吉師傅一臉嚴肅地說。
以色列軍隊自7月8日起對加薩走廊發起代號為「護刃行動」的軍事打擊,目前已導致至少1766人死亡,約9500人受傷,其中三分之二為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