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coin在太空競賽一階段,最為令人意外的就是官方推出的「機器人」模式,該模式是為了模擬真實的交易環境,官方特意在歐洲部署了一個用於發放存儲交易訂單以及接受檢索訂單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的發單速度可以隨著礦工添加承諾存儲的速度而增加。
之所有官方添加訂單機器人,主要是因為官方在此次太空競賽中規定,所有礦工的存儲和檢索成功率要保持在80%以上方可獲得此次競賽獎勵。這一規定在太空競賽期間可愁煞了不少礦工。因為官方頻繁的更新以及頻發的DDoS攻擊導致消息堵塞,讓其無法及時接單,造成成功率總無法提升上去。
如果沒有意外,很多礦工在太空競賽一階段結束的成功率是無法獲得獎勵的,但官方的一通「騷操作」,大量刪除了之前被判斷失敗的交易信息,強行將之前算力排名靠前但成功率掙扎在及格線之外的礦工出線。
在經歷過太空競賽第一階段的礦工們都對訂單機器人「印象深刻」。但最新消息是官方團隊核心人員Why在Slack社群中的回答以及結合之前的官方發布的博客讓大家對太空競賽二階段的機制有了新的理解。
結合之前官方發布的太空競賽二階段規則,我們可以看出接下來官方可能偏向於礦工們產生真實的數據存儲交易。
目前,真實數據唯一可靠的來源就是官方之前公開銷售的數據硬碟。這些硬碟中的數據涵蓋的範圍包括歷史、科學、文學等。這些硬碟中的數據都經過官方認證,而這些數據硬碟也早已售罄。
而在太空競賽中如果官方側重真實數據的存儲,那麼之前銷售的數據硬碟量根本不夠看那麼之前官方提出的「驗證人」的機制很有可能在這一階段出現。而官方對於「驗證人」 的標準有:
l 地理上分散分布
l 名譽良好的獨立個人或機構
l 理解Filecoin應用場景
l 會限制驗證人數量與額度,10個機構左右,100左右獨立個人
為驗證用戶提供提供服務可以獲取更高的獎勵收益,而這些已驗證用戶的「驗證人」擁有真正的數據。官方的設想是通過已驗證用戶吸引更多的礦工為期提供服務。官方發布的經濟模型中提到:「已驗證用戶通過一個分布式驗證者網絡進行認證。」
官方人員Ian表示,已驗證用戶將成為 Filecoin 生態中一組大型可識別實體,但是具體名單不會公開。已驗證用戶的潛在群體有:需要存儲大量數據的非營利組織、學術機構和區塊鏈行業的基金會。
與未驗證數據或者空塊相比,已驗證用戶的數據將獲得更高的獎勵,在之前的測試網絡中,兩者的差異在10倍以上。官方這一舉措的目的真正在於利用高額的收益吸引更多的礦工加入到Filecoin生態系統中。
一直以來,官方都在強調Filecoin網絡的本質是存儲,而在經過第一階段的容量測試後,第二階段肯定有不同方面的測試,而真實數據的存儲必定也會在官方的考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