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想到埃及時,很多時候會跟金字塔緊密連結。旅遊時候也特別想去看看傳說中的金字塔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那麼金字塔究竟為了什麼而建造?又是怎麼建造出來的呢?
眾所周知的是,金字塔屬於古代法老王的陵墓。但是在古埃及早期,金字塔並不是法老們的靈魂安息所。在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法老王的權利並不是很大,因此沒有辦法修建如此宏偉龐大的建築。到了第三王朝的第二法老橋塞爾時,國家日益強盛,他認為這樣體現不出法老們皇室的地位。所以他下令讓聰明的伊姆荷太普修建一座宏偉的王陵。伊姆荷太普起在塞加拉附近,建造了一座六步臺階的金字塔,高達61米,外面包裹著白色的石灰巖,四周建起了高大的祭祀殿堂,這就是早期的金字塔雛形。同時,祭祀的禮儀和木乃伊的製作也得到了法老王的認可。
到了古埃及第四王朝時,隨著建築水平的提升,出現了三座規模較大的金字塔,他們是有胡夫、哈夫拉、孟考拉。其中,胡夫的金字塔最為出名,因為他是目前最大規模的金字塔。原高146.59米,佔地面積5.29萬平方米,塔身約有230萬塊巨石雕砌而成,平均一塊2.5噸,最重的達到160噸。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巨石之間是沒有任何縫隙的。隨著現代更深度的了解金字塔,英國一位名叫約翰的天文學和數學家,他曾對金字塔的數據進行了細緻分析。得到了驚人的答案。那就是塔高與塔基的周長比是地球半徑與周長的比值,然後使用底邊兩倍除於塔高,就能算出圓周率。難道這只是一種巧合嗎?我們無從得知。另外他還證明了古埃及人知道地球是圓的,而且還知道地球的半徑與周長,這在當時西方的「地心說」是截然不同的一個說法。
另外,不少的研究學者發現,更多的巧合與胡夫的金字塔想吻合。如,塔高乘以10的9次方等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而我們是知道的,現在的公曆就是從古埃及額太陽曆演變而來,說明古埃及人對於太陽的照射和日出日落的時間是有一定的研究的。越來越的數據證明出金字塔不僅包含著長度 的單位,還包含著計算時間的單位。
目前金字塔的建造方式與方法已經無法找到,具體的建造過程我們也無從考究,金字塔留給後人的太多神秘。只有許多流傳下來的文獻中發現,金字塔在古埃及人眼中並不只是陵墓那麼簡單。它不僅是法老的陵寢更是一個通往天堂的階梯,古埃及人深信法老是人間的神,可以引領古埃及人走向天堂。有一句西方的諺語:「美好的青春懼怕時間,而時間懼怕金字塔」,通過這句話,我們可以感受得到,金字塔在古埃及人們眼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