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寢,現存大約有幾十座之多。他們氣勢宏偉、結構精密,歷經多次地震都嶷然不動,完好無損,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相傳在金字塔發明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他「馬斯塔巴」。
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在給埃及法老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他用山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後來,這種梯形的金字塔慢慢的演變成方錐體的了。
金字塔在古埃及文中被稱為「庇裡慕斯,意思是「高」。因為金字塔的外形很像我國漢字「金」字,所以被中國人翻譯為「金字塔」。
獅身人面像位於埃及最高最大的胡夫金字塔旁,它高20米,長57米,是古代埃及的奇觀之一。據說,獅身人面像是應法老的旨意而建造的。
法老胡夫統治埃及之後,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有一次,他到修建現場巡視自己快要竣工的陵墓~~胡夫金字塔時,發現採石場留下了一塊巨石,胡夫當即命令石匠們按照他的臉型雕一座獅身人面像。石匠們冒著酷暑,一年一年的精雕細刻,終於完成了它。
法老為什麼又修建這座獅身人面像雕像呢?它到底有什麼作用?到現在為止,這仍是個不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