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王中林院士全球第一!越來越多中國學者做到全球頂尖!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2018年4月初,研究人員根據全球科學家在Google學術搜索引文資料庫中的數據,對h-指數大於100的2610名科學家進行排名,而近日,團隊又僅針對納米科學與納米技術對1808位相關(已公開谷歌學術信息)的科學家的h-指數(≥20)進行排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5/379830.htm

  Google Scholar是一個可以免費搜索學術文章的Google網絡應用。2004年11月,Google第一次發布了Google Scholar的試用版。該項索引包括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出版的學術期刊, 可廣泛搜索學術文獻的簡便方法。您可以從一個位置搜索眾多學科和資料來源:來自學術著作出版商、專業性社團、預印本、各大學及其他學術組織的經同行評論的文章、論文、圖書、摘要和文章。

  h-指數(h-index)是一個混合量化指標,可用於評估研究人員的學術產出數量與學術產出水平,是2005年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物理學家喬治·希爾施提出的。如果一位科學家的出版成果以它們被引生命周期的數字進行排序的話,那麼h-指數就是一個最大值,這個最大值是指每篇論文至少被引了h次的h篇文章。h代表「高引用次數」(high citations),一名科研人員的h-指數是指他至多有h篇論文分別被引用了至少h次。h-指數能夠比較準確地反映一個人的學術成就。一個人的h指數越高,則表明他的論文影響力越大。例如,某人的h-指數是20,這表示他已發表的論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20次的論文總共有20篇。生物學家的h-指數都偏高,表明h指數就像其他指標一樣,不適合用於跨學科的比較。

  相比於之前發布的整個資料庫所有領域的總排名來說,細心的人會發現,相同的科學家兩次的h-指數並不相同,大體的趨勢本次的引用次數較上次較少,這是因為此次排名的數據收集截止時間是2017年11月,而上次的排名相對來說截止時間靠後。值得欣慰的是,本次納米領域的排名中,王中林院士居世界首位,在納米領域各類排名中華人再次佔據榜首!h-指數199,被引頻次161538。排在第二位的同樣是華人,來自史丹福大學的戴宏傑教授,h-指數170,被引頻次159020。本次上榜前100位科學家中,共有18位華人,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內地高校或機構,分別為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王中林、北京大學劉忠範和俞大鵬、蘇州大學何吉歡、國家納米科學中心Jianming Zhang和唐智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沈國震。

 

  值得一提的是,王中林院士在之前的總排名中位列全球第35,h-指數206,引用次數171900。王中林教授致力於氧化鋅納米結構的研究,其關於氧化鋅的發現成為十年來世界在材料領域引用最多的論文之一,單篇引用達3200次,被國際科學引文機構(ISI)在2003年發表的世界納米科技進展總評中列為兩個重點報導之一。近年來,王中林組致力於藍色能源,發表了多篇舉世矚目的成果,目前為止王中林教授已經發表了十幾篇N/S文章,其創辦的國際著名期刊Nano Energy,影響因子也已經高達12.343。而來自北京大學的劉忠範和俞大鵬院士,近年來的研究成果也是多有突破,劉忠範主要從事低維材料與納米器件、分子自組裝以及電化學研究。其發展了納米碳材料的化學氣相沉積生長方法學,建立了精確調控碳納米管、石墨烯等碳材料結構的系列生長方法,發明了碳基催化劑、二元合金催化劑等新型生長催化劑,提出了新的碳納米管「氣-固」生長模型;將有機小分子的自組裝概念拓展到準一維碳納米管領域,建立了多種化學自組裝方法,並開拓了自組裝膜電化學和基於掃描探針顯微技術的針尖化學研究方法。俞大鵬在半導體納米線製備與物性研究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開創性和系統深入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利用簡單熱蒸發方法製備矽納米線、氧化物納米線方面已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重視,形成了較廣泛的影響。另外,俞大鵬除了是北京大學教授以外,幾年前加入了對中國高校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南方科技大學,探索全新的發展道路。

  總的來看,美國還是以絕對的優勢佔據大半榜單,其中萊斯大學成為最大贏家,前100中超過斯坦福等頂尖名校入選7位。下面是Top100詳細榜單:

 

 

  

 

 

  對於谷歌學術對科學家的排名,很多人會有爭議,比如很多人都會問之前排名全球頂尖一百位材料科學家榜單的楊培東教授等都沒有在榜單前面是不是這個就沒什麼參考價值呢?其實,國外的每個機構一方面是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他們對相同的科學家所進行的數據分析是不一樣的,像谷歌學術只是基於谷歌學術裡面的引用頻次計算h-指數,而web of science資料庫之前的計算方法是跟h-指數不一樣的,所以兩者都有參考價值,但是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比較的價值。能上榜單的科學家說明其論文或是研究一定是獲得了學界的認可,建議大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科學家的研究本身上,至於排名我們放平心態就見仁見智吧!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獲世界能源領域「諾獎」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獲悉,中科院外籍院士、該所所長王中林23日榮獲享有世界能源領域「諾貝爾獎」之稱的埃尼獎(Eni Award),是迄今為止獲此殊榮的第一位華人科學家。該獎與計算機界圖靈獎、數學界菲爾茲獎等並稱為領域性最高獎項。
  • 西電校友王中林院士獲世界能源領域「諾貝爾獎」——埃尼獎,系獲獎...
    2018年7月23日,埃尼獎組委會在義大利羅馬正式宣布:決定將第十一屆埃尼「前沿能源獎」(Energy Frontiers Prize)授予王中林院士,獎金為2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153萬元),以表彰他首次發明納米發電機、開創自驅動系統與藍色能源兩大原創領域,並把納米發電機應用於物聯網
  • 2015諾獎預測:中科院外籍院士、華裔科學家王中林成熱門
    央廣網北京9月27日消息(記者王楷)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近日,全球最大的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湯森路透集團在美國發布2015年度「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在這項被稱為「諾貝爾獎得主預測」的獎項中,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華裔科學家王中林榜上有名。
  • 中科院院士攜國內頂尖學者帶你走近納米材料在能源領域中...
    王中林是中科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國際納米能源領域著名刊物 Nano Energy (IF:15.548)的創刊主編和現任主編。  王中林院士是納米能源研究領域的奠基人。他發明了壓電納米發電機和摩擦納米發電機,首次提出自驅動系統和藍色能源的原創大概念,將納米能源定義為「新時代的能源」。
  • 2020全球頂尖計算機科學家排名發布:兩位華人學者入全球前10
    原標題:2020全球頂尖計算機科學家排名發布:兩位華人學者入全球前10,Top 1000華人學者過百近日,Guide2Research 網站發布了 2020 年度全球計算機科學和電子領域頂級科學家排名。 該排名旨在為學術社區提供更多可見性,讓更多人了解計算機科學領域影響力較大的研究貢獻。
  • 全球的50多名頂尖工程師被選為皇家工程院院士!華人院士共7名
    全球的50多名頂尖工程師被選為皇家工程院院士! 近日,來自全球的50多名頂尖工程師被選為皇家工程院院士,以此表彰他們對該行業做出的傑出貢獻。 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RAE),英國的學術榮譽性機構,是英國工程學界的最高學會。被入選皇家工程院被視作是英國工程師的最高榮譽。 英國皇家工程院成立於1976年,迄今為止共有約1600名院士。
  • 新鮮出爐:谷歌學術全球高被引學者h-指數大於100榜單,材料領域中國...
    2018年4月初,研究人員根據全球科學家在Google學術搜索引文資料庫中的數據,收集了截止4月第一周之前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研究人員(h-指數大於100)。名單按h-指數排名為首要標準,若出現h-指數相同,則以引用次數作為次要標準。
  • 王中林院士斬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網友:華人之驕,世界...
    6月14日,據中國科學院大學官網報導,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揭曉,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終身講席教授王中林院士獲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
  • 中科院院士王中林:摩擦發電機或是未來綠色能源的新選擇
    原標題:中科院院士王中林:摩擦發電機或是未來綠色能源的新選擇  新華網北京3月25日電(李崢巍 張舵)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中林24日在京表示,能源安全將是未來各國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不同於發達經濟體,中國應當將能源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應該探索有別於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能源發展路線。他認為,摩擦發電技術或為這個戰略作出貢獻。
  •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中林談新時代能源中的硬科技
    在第二屆全球硬科技大會上,剛剛獲得能源領域「諾貝爾獎」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王中林,分享了他研究的新時代能源——納米發電機。記者 王健 攝什麼是新時代能源?王中林院士稱,未來的能源是發散式、分布式、移動式、不確定數目居多的能源的集成,這就是新時代能源。
  • 王中林院士:講述TENG的誕生記
    中國科普博覽:您覺得摩擦納米發電機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王中林:第一,它使用的是我們生活常見的材料,例如我們穿著的衣料、紙質或一次性材料、我們平時用的陶瓷片、PVC、尼龍都可以。所以它的選材非常廣,價格便宜,具有普適性。
  • 2018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王中林
    2018年10月22日,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在義大利獲頒埃尼獎(EniAward)。埃尼獎是世界能源領域最權威、最負盛名的獎項,被譽為 「能源界諾貝爾獎」。王中林成為迄今為止獲此獎項的首位華人科學家。  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為王中林頒發獎章,高度評價王中林的科研成果,特別是納米發電機和海洋「藍色能源」技術,對世界能源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
  • 今天,這些院士大咖們來到了李政道先生住過的地方,舉辦了一場特殊的論壇
    四十多年後,十餘位在不同領域各有建樹的尖端CUSPEA科學家們重聚上海交通大學,以湯超、王中林、謝心澄三位院士為代表先後分享各自研究成果,共同探討科技發展最前沿問題。本次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CUSPEA學者協會、科思科技促進基金會共同主辦,上海交通大學發展聯絡處協辦。
  • 全球頂尖數學家聚滬論智
    全球頂尖數學家聚滬論智   該國際性的數學家大會每四年舉行一次,這是其首次登陸中國。在5天的會議期間,近千名全球頂級數學家將在上海交大進行跨越太平洋的智慧對話。
  • 她是交大美女博士,今成全球頂尖大學教授,婚姻坎坷有三任丈夫
    她是交大美女博士,今成全球頂尖大學教授,婚姻坎坷有三任丈夫在中國學術圈,錢璐璐的外貌絕對能排進前三,這位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的美女博士,一直是一位頗具爭議的人物。錢璐璐本科畢業於東南大學,這所「雙一流」高校在中國高校中排名也屬於比較靠前了。本科畢業後,錢璐璐又考入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開始碩士和博士階段的求學。2007年,她從上海交大畢業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導師是著名的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賀林。
  • 打造全球創新網絡重要引擎 中關村論壇:向世界發出科創合作「最強音」
    全球頂尖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國際學術機構負責人,在此共議前沿科技和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共商全球創新規則和創新治理。累計收穫超十億人次關注的中關村論壇,向全世界發出了科創合作「最強音」。前沿策源,北京科創舞臺吸引「最強大腦」「很高興能夠回到中關村,繼續追逐我的科學夢想。」
  • 全球頂尖計算機科學家公布,鄭州大學包攬華人第一、大陸第一!
    日前,知名機構Guide2Research公布了2020年世界頂尖1000名計算機科學家排名,其中入選的華人學者超140人,中國科學家45人,美國科學家616名,仍然佔據了主導地位。
  • 全球頂尖科學家排名:美國616位,中國亞洲第一,但不足三位數
    近日,海外權威網站Guide2Research公布了2020年全球頂尖計算機科學家榜單,和往年一樣,此榜單收錄了一千名來自全球各地的頂級計算機學者,並按照國籍、工作單位等多個條件進行了細分。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最感興趣的當屬國籍榜單。
  • 王中林:從農村娃到世界頂尖科學家,他用實力打敗寒門難出貴子論
    1、即使餓著肚子也要堅持上學1961年的一天,王中林在陝西蒲城出生了。王家在喜迎新生命的同時也增添了一絲憂愁,因為家中實在是缺錢,多一個人就多了一張嘴啊!所以,自王中林記事起家裡的頭等大事就是生計!家中所有人都整日為著幾兩銀米錢辛苦操勞。
  • 中科院院士王中林受聘廣西大學「雙聘院士」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南寧12月12日電 日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王中林教授受聘廣西大學「雙聘院士」聘任儀式在大禮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