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頭蟹蛛的腹部活脫脫像個螳螂的頭。
螳螂頭蟹蛛的腹部明顯比頭胸部大許多。
浙江在線9月9日訊 蜘蛛在野外很常見,可是你有見過腹部呈三角形、活像螳螂頭的蜘蛛嗎?近日,這種蜘蛛在寧波寧海白溪水庫附近的高山上被發現。見到如此怪異的物種,蜘蛛的發現者、我市植物專家林海倫連連稱奇:「我在野外轉悠30多年,如此神奇的物種還是頭一次遇見!」昨天,他告訴記者,這是一種蟹蛛科蜘蛛,從背面看其腹部像一個螳螂的頭,這是蜘蛛在自然界中的擬態現象。
寧海高山發現怪蛛
長著碩大的「螳螂頭」
近日,林海倫到寧海考察植物,在寧海白溪水庫南岸岔路鎮的高山上,一隻奇怪的蜘蛛吸引了他。「這隻蜘蛛的腹部酷似螳螂的頭部,腹部碩大呈三角形,『頭上』兩個角的花紋圖案就像螳螂的一對複眼,下方一角就像是螳螂頭部的口器,額頭部位有兩排凹窩,整體呈棕綠色,直徑約1釐米。」
奇怪的是這隻蜘蛛的身體比例,「螳螂頭」腹部特別發達,前方的頭胸部卻比較細小。「當其縮緊身體時,你看到的就是一隻活脫脫的螳螂腦袋。」林海倫說。
「螳螂是一類兇猛的捕食性昆蟲,多數昆蟲都懼怕螳螂,即使真正的螳螂遇見同類也會主動迴避。這就像給蜘蛛背上貼上了一張『護身符』,保護自己免受天敵的傷害,這就是生物的擬態現象。」林海倫說,會結網是市民對蜘蛛的共識,但是這種蜘蛛卻是例外,他找遍了四周,沒有發現蛛網。
螳螂頭蟹蛛的母蛛躲在葉片背面,守護懸掛著的卵囊袋。
專家翻閱資料發現
這是一隻蟹蛛科的蜘蛛
秋天是很多蜘蛛和昆蟲(記者注:蜘蛛不是昆蟲,蜘蛛是節肢動物門蛛形綱,昆蟲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繁衍下一代的季節,在怪蜘的附近,還懸掛著三隻卵囊袋。
「當時,我先看到蟹蛛的3隻卵囊袋懸掛在樹枝上,有點像植物的果實,湊近後才發現有隻蜘蛛躲在葉片的背面。但是當我看清蜘蛛的腹部居然像只螳螂的頭部,這就讓我驚喜萬分。」林海倫說。
3隻網袋形的卵囊中,其中1隻內有上百頭已孵化的小蜘蛛在爬動,另1隻內有許多未孵化的卵粒,第3隻卵囊內的小蜘蛛已經孵化後出窩了。「用放大鏡觀察剛孵化的小蜘蛛,發現其腹部的比例要比母蛛小許多,但已經具有2個深色的眼斑,且身上都有長長的剛毛覆蓋。」
回到家中,林海倫開始查找蜘蛛相關資料,發現這是一隻蟹蛛科的蜘蛛。「外表與三角蟹蛛比較相近,但目前還沒有見到與這種蟹蛛完全相同種類的報導。」
「其實蜘蛛家族中有不少擬態的種類,背部有像笑臉的叫『笑臉蜘蛛』,的確很像人的笑臉,十分搞怪。不過它們只生長在美國夏威夷的群島上。」林海倫說。
木蜂天蛾擬態成木蜂的樣子,可以在大白天自由地採花。
蚜蠅,又名擬蜂,屬於雙翅目昆蟲,看上去像蜜蜂。
寬尾鳳蝶的低齡幼蟲很像鳥屎,可以很好地騙過天敵的眼睛
銀線灰蝶的4根尾突和斑紋很像頭部,用來迷惑天敵。
動物的擬態
是為了迷惑敵人保護自己
在自然界,一個物種的形態模擬成另一個物種或物體的現象,被稱為「擬態」。擬態現象並不少見,尤其在昆蟲世界中,擬態是常用的隱身法寶。除了三角蟹蛛外,寧波郊外還有哪些常見的擬態現象呢?
「在自然界,著名的擬態例子要數『枯葉蝶』了,其翅膀已經進化得比枯葉更像枯葉,但寧波本地不產枯葉蝶。目前,在寧波野外枯葉堆裡的枯葉蛾,也跟枯葉十分相似。」林海倫告訴記者,還有尺蠖的幼蟲,將自己模仿成一段枯枝,很多鳳蝶的低齡幼蟲偽裝成鳥屎狀、小蛇狀,也是擬態的實例。
「許多蚱蜢和螽斯的翅膀都是呈植物葉片形的,很難在綠葉中找到它們。但仔細分辨起來,它們的翅膀與葉片的形狀還是有較大差別,其隱身效果主要在綠色的保護色上。」林海倫說。
「擬態現象是表明生物主動適應環境的最佳證據之一。比如木蜂天蛾的形態與木蜂比較接近,這種蛾子只在白天活動,原本是很容易受到鳥類等天敵的攻擊。但是,它們選擇與其相同時間、相同活動區域的木蜂作為模仿的外形模板,就具有很好的欺騙效果,加上它們的飛行速度極快,很容易騙過天敵的眼睛。大家知道蜂類昆蟲都是具有毒性針刺和尖牙的厲害傢伙,普通捕食者是不敢招惹它們的,木蜂天蛾是一種成功的擬態實例。」
「同樣,有一種雙翅目昆蟲———蚜蠅,它們的外形也與蜜蜂很相似,因此又被稱作『擬蜂』,其活動場景、時間與蜜蜂高度重疊,但它的真實身份與蒼蠅是屬於一類的,也是不具針刺的物種,有點『魚目混珠』的味道。它模仿成蜜蜂的樣子,在天敵的眼中,它似乎也是蜂類的一種,就被輕易放過了。」
「在自然界,多數的擬態現象是比較粗略的相似,只是大概的或差不多的接近被模仿者。比如鈍尾兩頭蛇的尾部外形與其頭部有幾分相似,仔細看起來還是容易看出其破綻的。但這次在寧海岔路發現的螳螂頭蟹蛛屬於擬態中的高仿真版本,非常難得,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林海倫說。昆蟲擬態對昆蟲生存的意義重大,那就是保護自己,它們的保護色是為了迷惑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