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螳螂交配後,母螳螂都會吃掉公螳螂!為什麼公螳螂還不跑?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自然界生物之間的同類相食其實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甚至包括一些哺乳動物在內,但一般僅限於幼崽或者在特定的食物匱乏年代,不過這在昆蟲界確實已經成了常態,比如黑寡婦蜘蛛和螳螂,大家對於蜘蛛交配與相食很少見到,但螳螂見得就多了!

這就是昆蟲之間的性食同類的現象,意思是交配前後雄性會被雌性吃掉,都是下半生動物的雄螳螂,是真心願意的嗎?為什麼螳螂還不跑?

雌螳螂交配時吃雄螳螂,有幾種可能:

儘管雄螳螂和雌螳螂都是捕獵界的好手,那大刀一樣前足直接能將獵戶置於死地!不過兩者的體型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一般雌螳螂大約要比雄螳螂大2-3倍,甚至還可能更大,按昆蟲界體型優勢來看,如果真要決一雌雄的話,那麼雄性除了跑以外,連1%的勝算都沒有,體型決定了輸贏,那麼其他因素呢?

螳螂的雌蟲和雄蟲提醒差異巨大

更容易受精

有一種說法是雄螳螂唧唧哇哇,必須一刀砍掉雄螳螂的腦袋才能讓雄性的精子進入雌性的體內,這種可能性存在嗎?確實非常有道理,螳螂這類節肢動物的神經抑制中心在頭部,腦袋掉了後受精概率會大大增加,但顯然雌螳螂並不只是這個目的,因為這樣的話砍掉腦袋就可以了!

為產卵提供更多的能量

螳螂的卵鞘很大個,與螳螂體型相比,卵鞘甚至比螳螂身體還要龐大,但顯然這個不是一次性排出的,而是有一個複雜的建造過程(過程可以參考去冰淇淋機做一個冰淇淋的過程,只是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即使卵鞘的結構是空泡(類似泡沫)結構,這也將消耗雌螳螂大量的營養和能量,所以吃掉這送上門的食物明顯最經濟實惠!

螳螂的卵鞘和其體型相比是相當巨大的

雌螳螂餓了

生物學家做過一個組實驗,分別將剛餵食過,和半飢餓以及飢餓狀態的雌螳螂三組分別與雄螳螂交配,果然飢餓狀態的雌螳螂還沒讓雄螳螂靠近,一刀就將雄螳螂給結果了,而半飢餓狀態的雌螳螂則完成交配後有部分被雌螳螂絕殺了,有部分成功逃脫!剛投餵過的雌螳螂則對雄螳螂一點感覺都沒有,交配完成後雄螳螂揚長而去!

所以從實驗角度來看,雌螳螂是否飢餓是決定雄螳螂被吃的關鍵,因此雄性在雌性看來並不是能傳宗接代的對象,而是和其他獵物一樣,只要飢餓就會毫不猶豫被吃!

雄螳螂會被雌螳螂吃光嗎?

螳螂與蜚蠊(蟑螂學名)目同屬於網翅總目中的其中一員,據最早發現的西伯利亞螳螂化石來看,它們存在的歷史至少已經超過1.35億年,很難確定螳螂是什麼時候演化出這個性食同類的現象(最早羅瑟·馮·盧森霍夫在其著作《有趣的昆蟲》中描述了螳螂及其同類相食行為),有生物學家認為這可能是演化過程中的一次突變而已,比如在食物匱乏時期的一個亞種變異出了這個本能,而它們倖存了下來,那麼後期將會持續保持這種演化!當然螳螂能存在那麼久,顯然雄性螳螂並沒成為雌螳螂的主食,要不然吃完了大家都得玩完!

在巴西東北部發現的1億1千萬年前的螳螂化石

但同樣有生物學家持反對意見,因為螳螂的武器裝備相當可以,那把大刀的獵殺範圍內,雄螳螂的體型與身體特性,都和螳螂的傳統獵物非常相似,所以雌螳螂不過是執行了列示本能而已,根本無關與演化和所謂的突變!

這是根據化石復原出的史前螳螂圖。

更有化石資料顯示,遠古的螳螂和現代螳螂身體結構上差異並不大,這表示這種昆蟲可能和蟑螂類似,其體型已經趨近完美,不過並沒有證據顯示螳螂已經走到了進化末端!

還有那些動物會同類相食?

黑寡婦蜘蛛和赤背蜘蛛都有這種習性,不過也不是所有的黑寡婦蜘蛛都在交配後吃下雄蛛,比如美國黑寡婦蜘蛛物種裡,只有一種是在交配後表現出同類相食,這就是「南方黑寡婦」蜘蛛,而跳蛛比較有意思,雌蛛會在交配後嘗試吃掉雄蛛,不過很多時候都不會成功!

更變態的是甘蔗蟾蜍,比較大體型的蟾蜍會扭動後腿足趾來引誘幼年蟾蜍,然後將它們整個吞下。而這個同類相食從蟾蜍的幼年期也就是蝌蚪的時候就開始,先孵化的蝌蚪會尋找蟾蜍卵,並肆意捕食它們能找到的黑色滑溜的「球狀物體」,也就是蟾蜍卵,更有性格的是,即使有其它替代食物,蟾蜍卵仍然是他們的首選!

所有甘蔗蟾蜍最大的天敵就是它們之間,不過更詭異的是即使同類相食如此殘暴,但甘蔗蟾蜍還是在澳大利亞泛濫成災了,這是啥物種?估計是上帝派來佔領澳洲的!

相關焦點

  • 母螳螂吃公螳螂時,公螳螂為啥不跑?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大自然中,存在著許多法則,我們無法去改變它,所以只能去適應這個世界,在動物界他們也存在著許多殘忍的習俗,就比如母螳螂吃公螳螂,這到底又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一下吧,在動物界像母螳螂吃掉公螳螂這種事情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著名的黑寡婦蜘蛛,甚至是在夏夜浪漫美麗的螢火蟲,他們也會有這樣的行為,那麼母螳螂吃公螳螂時,公螳螂為啥不跑?
  • 螳螂交配後,公螳螂都會被母螳螂吃掉?了解真相才知被騙很多年!
    大自然是很奇妙的,也有很多現象或者動物的一些行為,讓人類都不能夠理解,有些人看了電視後會發現一個很神奇的現象,那就是母螳螂和公螳螂在進行交配行為後
  • 科普:為什麼母螳螂交配後會吃掉公螳螂?
    而螳螂便是一個很知名的例子。母螳螂在交配時會把公螳螂吃掉,但這是為什麼呢?母螳螂此舉的目的是為了刺激公螳螂射精,並確保精液持續注入其體內。因為公螳螂神經系統的抑制中心在頭部,一旦丟掉腦袋,抑制機能也隨之失去,精液就會流入母螳螂體內,確保卵子受精。母螳螂一邊交配一邊從公螳螂頭部向尾部吃去,一直吃到腹部為止。這時,母螳螂不僅吃飽了,而且體內卵子也充分受精,可以將獲得豐富營養的卵子產下。
  • 母螳螂吃公螳螂時,公螳螂為啥不跑?其實根本就跑不掉
    母螳螂吃公螳螂時,公螳螂為啥不跑?其實根本就跑不掉自然界的生存法則是比較殘忍的,有些動物為了能夠下去,不得不去進行一系列的廝殺,而且一些動物在交配之後也會失去自己的生命,就比如說公螳螂,在交配完後,它們只要讓母螳螂將自己吃掉,那麼母螳螂吃公螳螂的時候,公螳螂為什麼不跑呢?其實根本就跑不掉,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螳螂在交配完成後,為什麼母螳螂要把公螳螂吃掉?
    在小編小時候看動畫片《黑貓警長》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令小編至今難忘的場景,那就是有一個情景是螳螂夫婦交配完之後,母螳螂就把公螳螂給吃掉了,這個事情在小編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螳螂在交配完之後,母螳螂要把公螳螂給吃掉呢?而今天的答案絕對令你大吃一驚!
  • 公螳螂被母螳螂吃掉,是繁衍本能嗎?是一種必然行為嗎?
    ;公螳螂在與母螳螂進行交配時,會被母螳螂殺死並整個吃掉,聽上去很殘忍,可是這是為什麼呢?結果發現有一點餓的母螳螂,會在與公螳螂交配時或交配後,將公螳螂吃掉;非常飢餓的母螳螂,則直接將公螳螂吃掉,並未與公螳螂進行交配;第三種母螳螂與公螳螂進行了交配,並且沒有吃掉公螳螂。
  • 為何螳螂交配時母螳螂要吃掉公螳螂?其實他的犧牲是螳螂繁衍的關鍵!
    螳螂在交配時會自相殘殺是有據可查的,但對於為何如此則是科學家爭議的地方。《皇家學會報告》的新研究報告顯示,把公螳螂吃掉的母螳螂比沒有吃的母螳螂還要產出更多的卵,此外,公螳螂的犧牲其實可以繼續提供養分給他的後代,即使他已經死掉了。
  • 母螳螂吃公螳螂時,公螳螂為什麼不逃跑?不是不想跑是根本跑不掉
    在自然界裡面有很多的動物,在交配完之後都會吃掉另一半,比如我們熟知的黑寡婦蜘蛛雌性的黑寡婦蜘蛛會在交配完之後吃掉雄性的黑寡婦蜘蛛,同樣的,雌性的螳螂也會在交配完之後吃掉雄性的螳螂,一般來說螳螂的身體裡面都有體現同性的寄生蟲,不過寄生蟲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可怕,當然了,這種寄生蟲寄生在螳螂體內
  • 母螳螂的「殺夫」行為,公螳螂是自願的嗎?
    公螳螂說:你以為我是自願被吃掉的嗎?你以為我不想跑嗎?關鍵是母螳螂體型碩大,被它抓住就跑不掉了。在動物世界中雌性在交配前、中、後某個階段被雌性吃掉,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被稱為性食同類,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螳螂吃老公了」。
  • 你知道螳螂交配時母螳螂為什麼要吃掉公螳螂嗎? 這才是正解
    大家都知道螳螂在交配時,母螳螂會吃掉公螳螂,乍看之下十分殘忍,但最近有個新的研究指出,公螳螂的犧牲其實有著對繁衍很顯著的優勢。螳螂在交配時會自相殘殺是有據可查的,但對於為何如此則是科學家爭議的地方。《皇家學會報告》的新研究報告顯示,把公螳螂吃掉的母螳螂比沒有吃的母螳螂還要產出更多的卵,此外,公螳螂的犧牲其實可以繼續提供養分給他的後代,即使他已經死掉了。
  • 母螳螂吃公螳螂時,公螳螂為什麼不跑,絕不是因為愛情
    在自然界中,我們會發現許多新奇古怪的現象,就比如說它們的生存方式,還有就是繁殖問題,一般都是雌性動物繁殖,但是在海洋界的一種生物竟然是由雄性的動物來生小寶寶,那就是海馬,並且一般都是兩隻真心相愛才會在一起孕育自己的兒女,但是在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的一種動物竟然還將自己的丈夫給吃掉了,難不成這些動物之間還有出現了自相殘殺,自己捕食的獵物不夠香嗎
  • 為什麼公螳螂甘願被母螳螂吃掉,而不逃跑?
    只有那些生活在水域附近的螳螂才容易被鐵線蟲感染,因為這種寄生蟲的生存離不開水。螳螂的另一個特點是「性食同類」,當雄性螳螂與雌性螳螂交尾時,雄性螳螂往往會被雌性螳螂吃掉。那麼,為什麼公螳螂甘願被母螳螂吃掉,而不逃跑?公螳螂知道交尾之後會被母螳螂吃掉嗎?關於螳螂的性食同類行為,科學家曾經做過一系列的實驗。
  • 為什麼螳螂交配後,公螳螂會被吃掉?公螳螂是甘心奉上小命嗎?
    有時,沒有交配的時候雌性吃雄性才更厲害,反倒是交配的時候,母的或許還能「饒了」公的一命。沒養過螳螂的人不知道它們互相吃有多麼厲害,比如說你養了十幾隻在一個容器裡,只要你不管,最後肯定只剩一隻。小的時候大家差不多大,所以不分公母,互相吃就好。
  • 為什麼母螳螂吃公螳螂時,公螳螂不知道跑?與黑寡婦一樣無法逃脫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動物植物#系列徵文原標題:為什麼母螳螂吃公螳螂時,公螳螂不知道跑呢?3、螳螂生性殘暴好鬥,且一旦缺食時經常出現以大吞小或雌吃雄的現象,特別是在剛剛完成交配後經常上演雌螳螂吃雄螳螂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為什麼昆蟲界有雌性捕食雄性的行為?
  • 為什麼母螳螂要吃掉公螳螂,原來是這麼回事!
    很多書籍都提到螳螂每次交配,母螳螂就會吃掉公螳螂。                             這是因為這些書籍都是參考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所寫的《昆蟲記》,在《昆蟲記》中詳細描述了母螳螂是如何吃掉公螳螂的。                                       所以很多人都誤以為,螳螂在交配過程中母螳螂吃公螳螂是必然行為。
  • 科學家終於找出母螳螂交配後吃掉老公的原因,看完你會覺得公螳螂死的值了
    以螳螂為例,公螳螂在與母螳螂交配過後,有很大的機率會被吃掉,科學家卻對原因有很大的爭議,但根據最新一份研究報告的實驗結果證明,原來公螳螂真的不死不行! ▼《皇家學會報告》的研究報告指出,交配過後將公螳螂吃掉的母螳螂,可以產出比沒有吃掉公螳螂的母螳螂更多的卵。公螳螂在被進食後會成為提供後代發育的養分!
  • 為什麼螳螂交配母的會吃掉公的?原因讓人難以理解
    儘管不同的物種繁衍後代的方式可能會不相同,但是大多數物種還是靠雌雄交配來繁衍後代的。螳螂就是需要通過雌雄交配來生育後代的物種,但是,螳螂交配之後,為什麼母的會吃掉公的呢?原因讓人難以理解。對於螳螂交配後母的吃掉公的的現象,有人認為是螳螂的一種習性,是為了繁殖下一代,給下一代提供足夠的營養。這樣說可能比較讓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然而它們並不是為了繁衍下一代。
  • 為什麼螳螂交配時,母的要把公的吃掉?
    為什麼螳螂交配時,母的要把公的吃掉?小時候看過黑貓警長的小夥伴,一定對一個情節印象深刻,螳螂夫婦結婚後的第二天,新郎莫名其妙地失蹤了,最後發現竟然是「新娘」吃掉了「新郞」,可以說是許多人的童年陰影了。那麼為什麼交配時,母螳螂要吃掉公螳螂呢?實際上螳螂是個什麼都吃的餓貨,只要能抓到,不管是蜘蛛、蟋蟀、青蛙都來者不拒,甚至比它們體型大很多的老鼠都敢挑戰,看來成語「螳臂當車」的典故還是相當有根據的。
  • 母螳螂為何會吃掉自己的丈夫?
    小時候看動畫片《黑貓警長》,其中有一集就是母螳螂在交配之後將公螳螂吃掉,看到這一幕的時候,著實在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一絲陰影。在片中最終交待了母螳螂吃掉公螳螂的原因,那就是為了保證母螳螂在交配以後,能夠在身體內儲備更多的能量,來確保下一代的正常發育和順利出生,為此不得不吃掉公螳螂。
  • 為何螳螂交配「母的要吃掉公的」?其實不是為了下一代
    不少8090後的童年回憶中,對《黑貓警長》這部動畫片有著深刻的印象,不僅是那耳熟能詳的主題歌,還有其中充滿恐懼感的故事情節,其中讓人難以忘記的一幕就是母螳螂吃公螳螂,許多小朋友對物競天擇,自然界的殘酷性的初次理解就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