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編小時候看動畫片《黑貓警長》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令小編至今難忘的場景,那就是有一個情景是螳螂夫婦交配完之後,母螳螂就把公螳螂給吃掉了,這個事情在小編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螳螂在交配完之後,母螳螂要把公螳螂給吃掉呢?而今天的答案絕對令你大吃一驚!
在農村或者野外我們都可以見到螳螂,螳螂還是農業害蟲的重要天敵,且螳螂還是陸棲捕食昆蟲,它們常常會捕捉蠅、蚊蝗、蛾蝶類的卵、幼蟲等等,甚至蟬、飛蝗等大型昆蟲也是它們的捕食對象。它們對於人類來說也是一種有益的生物。那究竟是什麼導致螳螂在交配完後母螳螂會把公螳螂給吃掉呢?
那是因為在野外螳螂捕食時都是喜歡獨自行動,而每次在外捕食時所獵取的食物又不夠吃,螳螂又對食物來之不拒,母螳螂還不會分辨眼前的生物是自己丈夫還是食物。因此,母螳螂和公螳螂在交配完之後,由於飢餓感很容易就把公螳螂當成食物給吃掉。這也說明,如果母螳螂不餓的情況下是不是不會把自己的丈夫吃掉呢?
因此,母螳螂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六親不認」的形象。難道公螳螂就甘願被母螳螂吃掉嗎?其實不是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公螳螂接近母螳螂的時候都會非常謹慎,一般都是從背後慢慢的靠近母螳螂,迅速跳到母螳螂的後背上。而如果公螳螂被母螳螂發現了,它們就會想盡一切辦法逃走,避免被母螳螂吃掉。
但是在交配完之後公螳螂也是十分有心機的,它們會立馬逃跑,但還是會逃不掉被母螳螂吃掉的命運。由此可見,公螳螂為了繁衍後代也是做出了犧牲生命的巨大貢獻呀!你們覺得這個原因是不是令人大吃一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