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次發現雌性怪肥腹蛛或者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2021-01-09 焦點千裡眼
趙力發現的雌性怪肥腹蛛

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在四川成都市雞冠山考察時,發現一隻雌性怪肥腹蛛(Steatoda terastiosa)。他表示,該蜘蛛與黑寡婦蛛有「親戚」關係,同樣帶有劇毒。怪肥腹蛛屬於熱帶物種,該次發現這該品種最北的分布記錄,可能和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趙力表示,怪肥腹蛛是一種毒性巨大的蜘蛛,通體呈黑色,有明顯的暗紅色斑點。蜘蛛身體直徑7毫米至8毫米,支腳展開長度在2釐米至3釐米之間。他續指∶「一般認為它的毒性略低於黑寡婦蛛一點,要知黑寡婦蛛的毒性非常強,是響尾蛇的15倍,0.006毫克就可以致死一隻白老鼠。」

趙力又指,這種蜘蛛非常稀少,平時很難被發現,在中國境內一般分布在廣西、雲南等地,四川則是首次發現該品種蜘蛛。怪肥腹蛛屬於蛛形綱蜘蛛目球蛛科,「雖然不是黑寡婦蛛所在的寇蛛屬,而是肥腹蛛屬的,但同屬於寇蛛亞科,所以可以說和黑寡婦蛛有親戚關係」。

相關焦點

  • 四川首次發現怪肥腹蛛!身小含劇毒
    成都山區竟然隱藏著如此毒物。我說的不是烙鐵頭,而是這個黑底紅斑的傢伙。」6月30日,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通過其朋友圈,回溯了自己的驚魂一夜。6月30日,紅星新聞聯繫上趙力,趙力透露,前一天晚上10點左右,自己在四川崇州雞冠山考察時,發現了一隻雌性怪肥腹蛛,是一種毒性巨大的蜘蛛,在國內分布於廣西、雲南等地,這一次是在四川地區的首次發現。
  • 四川首次發現怪肥腹蛛:身小含劇毒,與黑寡婦蛛是親戚
    成都山區竟然隱藏著如此毒物。我說的不是烙鐵頭,而是這個黑底紅斑的傢伙。」6月30日,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通過其朋友圈,回溯了自己的驚魂一夜。6月30日,紅星新聞聯繫上趙力,趙力透露,前一天晚上10點左右,自己在四川崇州雞冠山考察時,發現了一隻雌性怪肥腹蛛,是一種毒性巨大的蜘蛛,在國內分布於廣西、雲南等地,這一次是在四川地區的首次發現。
  • 四川首次發現黑寡婦蛛親戚——怪肥腹蛛!身小含劇毒
    6月30日,紅星新聞聯繫上趙力,趙力透露,前一天晚上10點左右,自己在四川崇州雞冠山考察時,發現了一隻雌性怪肥腹蛛,是一種毒性巨大的蜘蛛,在國內分布於廣西、雲南等地,這一次是在四川地區的首次發現。
  • 四川發現黑寡婦蛛親戚怪肥腹蛛!身小含劇毒
    6月29日晚上10點左右,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在四川省成都市雞冠山考察時,發現了一隻雌性怪肥腹蛛。趙力介紹,怪肥腹蛛(Steatoda terastiosa),是一種毒性巨大的蜘蛛。 在趙力提供的照片上,記者看到怪肥腹蛛通體呈黑色,有明顯的暗紅色斑塊。
  • 氣候變暖北遷? 成都周邊又現「印章蜘蛛」
    李智勇發現的裡氏盤腹蛛尾部像印章,還有一張「人臉」,繼11月眉山市洪雅縣、12月成都市邛崍市發現這種「印章蜘蛛」後,昨日,眉山市青神縣市民李智勇告訴成都商報記者,12月6日,他在自家地裡也發現了這種蜘蛛。
  • 川內首次發現!犀角巨蟲現身青城山 或因全球變暖一路向北
    趙力推測說,四川發現的熱帶昆蟲,也可以進一步證明全球變暖對昆蟲遷徙造成的影響。我國體型第二大甲蟲  主要分布熱帶地區「它的特徵很鮮明,一眼就能夠看出來,這是一隻四川以前從未發現過的巨型甲蟲——細角疣犀金龜(學名Eupatorus gracilicornis)。」
  • 南極氣溫首次突破20℃!全球氣候變暖已成事實,萬年遠古病毒或將洩漏
    南極氣溫首次突破20℃ 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地球產生了很多生態問題,比如全球冰川在加速融化,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一些低海拔的國家如吐瓦魯、斐濟、諾魯等都已經面臨被海水淹沒的危險,吐瓦魯甚至已經制定了舉國遷往澳大利亞的計劃;全球變暖還導致高海拔地區出現了植被,比如科學家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6000米的山區發現植被覆蓋率大幅度增加,非常反常;氣候變暖還導致地球的極端氣候更加頻繁,比如地球的厄爾尼諾現象與拉尼娜現象發生的頻率更加頻繁,美國加州大火和澳大利亞大山火就是最好的證明
  • 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有什麼方法可以遏制全球氣候變暖嗎
    但是這兩點都十分的難以達到,或者說想要做出成績,要付出極大的犧牲。就比如如果人類全面放棄化石燃料,那麼人類的日常生活和科學發展肯定會受到重大的影響。而且全球變暖是全球性的問題,需要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進行溝通協商解決,不是某一個國家就能改善的。
  • 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有什麼方法可以遏制全球氣候變暖嗎
    加劇溫室效應,應該是和人類焚燒化石燃料以及一些工業基地有關。並且還與現在過度砍伐植被有關,地球上的植被數量少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能力不強,才導致了溫室效應。根據這兩點原因來看,如果想要改善溫室效應,就不用化石燃料,然後多多植樹造林。
  • 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破壞的嗎?
    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沒有燃燒煤炭和石油的排放,有記錄的15個最暖年中有13個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圖註:全球變暖的10個跡象。任何農民都可以看出,自然的氣候模式已經改變。我們知道,過去曾發生過變暖和降溫,而且遠未人類出現。
  • 談談全球氣候變暖問題
    近十年來,氣候學家們已經逐漸取得了比較一致的認識,即今後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趨勢是變暖,而其原因是人類自身造成的。  觀測發現,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含量在顯著增加。這主要是由於人類大量使用石化燃料(石油、煤、天然氣)後向大氣中排放的廢氣,另方面也由於地球上大量的砍伐森林,使原來可以被大氣吸收的二氧化碳未被吸收。
  • 如果氣候繼續變暖,靠溫度決定性別的動物會不會孤獨終老?
    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很多人對全球變暖帶來的生存威脅持懷疑態度。殊不知,在澳大利亞的大堡礁地區,一場由全球變暖引發的危機正在劇烈上演。 近期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不斷上升的氣溫幾乎使大堡礁所有的綠海龜都變成了雌性。
  • 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 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
    全球變暖是我們正在面臨的問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是什麼,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吧。  全球變暖的原因  1、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者是大量砍伐森林並且將其焚燒,從而產生了二氧化碳等多種溫室氣體
  • 地質專家楊槐新作談「全球氣候變暖」的科學真相
    嘉賓  楊槐,「地球巨量膨脹」發現者,「地球非對稱膨脹學說」建述人。1939年生於南京。四川地球起源演化研究所所長、四川地質學會會員,成都理工大學客座教授,其理論在美國《大自然探索》雜誌發表。1996年出席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登上這一有著地質學奧林匹克盛會之稱的講臺。
  • 全球變暖的原因 全球氣候變暖原因及危害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自然現象。
  • 全球氣候變暖?南極虎鯨已經感受到了
    但是杜爾班與他的同事鮑勃·皮特曼(Bob Pitman)等人從虎鯨身上提取皮膚樣本,分析DNA,最後發現虎鯨有五個不同物種,它們都有各自不同的獵物偏好、狩獵技巧以及棲息地。杜爾班等人甚至認為,它們可能都是互不相關的物種。這意味著,每種虎鯨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適應氣候變化,有些適應性可能更強,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們的食物供應。
  • 全球氣候變暖,烏賊可能要躺贏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夏天真是熱得不行。陸上難熬,那泡在海裡的動物會好受嗎?一群科學家在關注海裡的觸手怪——烏賊——的情況。新的科學研究表明,儘管地球正在經歷劇烈的氣候變化,烏賊們還挺好。它們不太會從真實世界中絕跡,甚至可能會比人類還存活得更長久。
  • 拉薩史上首次「入夏」:全球氣候變暖致西藏升溫效應顯著
    6月25日至29日,拉薩連續5日平均氣溫超過22℃,達到了我國氣候季節劃分的夏季標準,標誌著拉薩自1955年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首次入夏。微博話題閱讀量高達1.6億。根據西藏不同地區的樹木年輪資料,並以冰川遺蹟等代用資料作為輔助手段,青藏高原氣象學家高由禧對西藏地區近2000年的歷史時期氣候分析發現,從6世紀中葉起,西藏進入溫暖時期,氣溫變化趨勢大體與東部地區一致,在6世紀以後的約500年內,東部地區維持著隋唐時代的溫暖時期。
  • 是什麼導致了6000萬年前的全球氣候變暖?
    在這一場發生在遠古時代被稱為「古新世-始新世大升溫(簡稱PETM)」的「全球變暖事件」期間,陸地遭受了強烈的傾盆大雨,而海洋酸化與溫度升高,導致許多海洋物種滅絕。同時,陸地動物也即將滅絕,取而代之的是體形矮小的物種,開始奪取陸上霸主的地位。如今,我們已經在北極地區發現大量目前常見於佛羅裡達地區的鱷魚、巨型烏龜與植被遺蹟,且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高出約300英尺。
  • 南極洲海底首次發現大量甲烷洩漏,或令全球變暖趨勢雪上加霜
    科學家首次發現南極洲海底甲烷氣體大量洩露。由於甲烷是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能加速氣候變化,比二氧化碳更能使地球變暖,因此甲烷大量洩露可能會加速全球變暖的進程。這一發現於周二發表經同行評審的《皇家學會學報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科學雜誌上。 洩露點最早是在2011年由潛水者意外發現,科學家直到2016年才回到原地展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