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時間:6月23日
入夏標準:連續5日平均氣溫超過22℃
入夏原因:高氣壓控制+全球變暖大背景
今年6月以來,西藏大部氣溫持續偏高,
出現晴熱少雨天氣,多地日最高氣溫破歷史極值。
6月25日至29日,
拉薩連續5日平均氣溫超過22℃,
達到了我國氣候季節劃分的夏季標準,
標誌著拉薩自1955年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首次入夏。
微博話題閱讀量高達1.6億。來源:微博01你曉得嗎?
拉薩在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一直處於無夏區。
這裡需要提示一下,拉薩氣象觀測從1951年開始,但正式觀測業務是從1955年1月1日開始的。故此前沒有相關的記錄。
夏季平均開始日期分布圖由上圖可以看出:我國青藏高原、雲南東部以及內蒙古中東部等地達不到入夏的標準,在氣象上屬於無夏區,城市中,像西部地區的西寧、拉薩、昆明以及內蒙古的錫林浩特、呼倫貝爾以及漠河等地都是沒有酷暑的地方。
此前,中國冰川學奠基人施雅風綜合分析了冰芯、高湖面及植被變化的記錄,發現在距今4萬至3萬年前,青藏高原經歷了一個普遍的異常溫暖溼潤時期,溫度比現代高2℃至4℃,降水多4成到一倍,這說明這個時期出現了一次特強夏季風事件。
根據西藏不同地區的樹木年輪資料,並以冰川遺蹟等代用資料作為輔助手段,青藏高原氣象學家高由禧對西藏地區近2000年的歷史時期氣候分析發現,從6世紀中葉起,西藏進入溫暖時期,氣溫變化趨勢大體與東部地區一致,在6世紀以後的約500年內,東部地區維持著隋唐時代的溫暖時期。
如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大部分地區≥0℃積溫為500~3000℃,最熱月平均氣溫為6~18℃。按氣候分類,除東南緣河谷地區外,整個西藏全年無夏。
02時隔64年,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從未經歷夏天的拉薩突然入夏,究竟發生了什麼?
氣象監測數據顯示,6月西藏月平均氣溫為13.7℃,較常年偏高1.3℃,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拉薩、日喀則、澤當等7個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2019年6月西藏平均氣溫距平除了氣溫異常!6月西藏降水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月平均降水量為30.5毫米,較常年偏少57%;獅泉河、定日無降水,拉薩等13站月降水量創歷史新低。
持續性晴熱少雨天氣使西藏大部雨季開始偏晚。
其中
1、沿雅魯藏布江一帶大部雨季開始時間較常年偏遲16至26天
2、5月1日至6月30日,阿里地區、沿雅魯藏布江一帶大部連續無降水日數達到15至60天
3、截至6月30日,阿里地區、那曲西北部、昌都、林芝、當雄、帕裡,以及沿雅魯藏布江一帶氣象乾旱等級較高
持續性異常晴熱少雨天氣不僅給人們日常生產生活和出行帶來較大影響,還對非保灌地段冬小麥、春青稞和油菜等作物生長不利。
西藏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西藏數據與應用研究中心遙感監測顯示,6月西藏主要農牧區農作物及牧草長勢較去年偏差,植被覆蓋總體偏差,典型水域面積略小於去年,需要關注異常乾暖氣候對高原生態的不利影響。
2019年6月西藏植被覆蓋監測圖03世界氣象組織認為,2015到2019年將成為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2000年以來,西藏大部氣溫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尤其在是近十年,西藏中東部氣溫偏高尤為顯著。
大的背景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首席預報員高輝介紹,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北半球極端高溫事件發生的頻次更高、強度更強,地處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升溫效應比其他地區更為顯著。全球變暖為近期西藏高溫提供了大的背景。
直接原因西藏自治區氣候中心副主任石磊分析,6月以來,青藏高原上空受高氣壓控制,形成強烈的氣流下沉增溫和輻射增溫,是西藏大部出現持續高溫少雨天氣的直接原因。
04按照《氣候季節劃分》規定
當常年滑動平均氣溫序列連續5天大於或等於22℃,則以其所對應的常年氣溫序列中第一個大於或等於22℃的日期作為夏季起始日。
氣象監測數據顯示,從6月23日開始,拉薩日平均氣溫突破22℃,6月25日至29日連續5日拉薩滑動平均氣溫分別為22.4℃、22.5℃、22.7℃、22.8℃、22.7℃,達到了氣象學定義上的夏天標準,這意味著拉薩進入夏季,入夏的日期為6月23日。
從拉薩1955年1月1日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數據統計分析來看,此前拉薩從未達到入夏標準,此次屬1955年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首次入夏。
對此,網友紛紛表示擔憂!
據西藏自治區氣候中心副主任石磊介紹,「在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確有可能出現短期的個別站點氣溫達到入夏標準的情況。」
劃重點!
石磊表示,拉薩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在6月份,為16.4℃;短期內出現氣溫達到入夏標準的情況屬異常現象,但不具有普遍性,加上西藏四季不分明,拉薩仍屬於氣候季節劃分的無夏區。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本文作者:中國氣象報全媒體記者王亮、查日
圖片來源:國家氣候中心、中國西藏網、百度圖片等
微信編輯:王亮
(原標題:《OMG!「歷史」首次,西藏拉薩擁有「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