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自然地理

2021-01-20 西北師大就業中心

【境域】東莞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東江下遊的珠江三角洲。因地處廣州之東,境內盛產莞草而得名。介於東經113°31′~114°15′,北緯22°39′~23°09′。最東是清溪鎮的銀瓶嘴山,與惠州市惠陽區接壤;最北是中堂鎮大坦鄉,與廣州市黃埔區和增城區、惠州市博羅縣隔江為鄰;最西是沙田鎮西大坦西北的獅子洋中心航線,與廣州市番禺區、南沙區隔海交界;最南是鳳崗鎮雁田水庫,與深圳市寶安區相連。東莞市處於廣州市至深圳市經濟走廊中間,西北距廣州市中心區59千米,東南距深圳市中心區99千米,距香港中心區140千米。東西長70.45千米,南北寬46.8千米,全市陸地面積2460.1平方千米,海域面積82.57平方千米。

【地質·地貌】東莞市地質構造上位於北東東向羅浮山斷裂帶南部邊緣的北東向博羅大斷裂南西部、東莞斷凹盆地中。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截至2018年底,地貌以丘陵臺地、衝積平原為主,丘陵臺地佔44.5%,衝積平原佔43.3%,山地佔6.2%。東南部多山,尤以東部為最,山體龐大,分割強烈,集中成片,起伏較大,海拔在200米~600米,坡度約30°,銀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是東莞市最高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為丘陵臺地區;東北部接近東江河濱,崗地發育,陸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米~80米,坡度小,地勢起伏和緩,為易於積水的埔田區;西北部是東江衝積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勢低平、水網縱橫的圍田區;西南部是瀕臨珠江口的江河衝積平原,地勢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響較大的沙鹹田地區。

【河流】截至2018年底,東莞市處於東江下遊,96%屬東江流域,東江幹流自市東北部橋頭鎮與惠州市博羅縣交界入境,沿北部邊境西流至石龍鎮石龍頭分流為北幹流和南支流,東江幹流境內長度35千米,北幹流繼續西流至麻湧鎮大盛口注入獅子洋,境內長度42千米;南支流由石龍頭經峽口斜向西南,至沙田鎮泗盛口注入獅子洋,長度39.5千米。北幹流與南支流之間,形成以石龍鎮為頂點的東江三角洲,面積319.5平方千米。境內較大的河流有石馬河、寒溪水及東引運河等。石馬河發源於深圳市寶安區大腦殼山,北流至塘廈鎮沙湖村附近入東莞境內,繼續北流匯合雁田水、觀瀾水、契爺石水、清溪水、官倉水等水系,至橋頭鎮新開河口注入東江,境內長度64千米。寒溪水源於市中南部大屏障山至觀音髻,北流有仁和水、梅塘水、松木山水、東坑水、寮步水、黃沙河水等水系匯入,至峽口注入東江南支流,主流河道長59千米。東引運河於1970年建成,以原有的東莞運河和沙田引淡渠為基礎,上延下伸連接而成,在峽口處連接寒溪水,於仁和水上遊橫瀝、石排鎮地段開鑿人工河抵企石鎮與舊石馬河連接,沿河經15個鎮(街道),最後在獨墩匯入茅洲河,全長102千米。(水務局)

【海洋】截至2018年底,東莞市海域集中分布於獅子洋、伶仃洋東北部,海域面積82.57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12.2千米,擁有海岸線的有中堂、麻湧、洪梅、道滘、厚街、沙田、虎門和長安8個鎮。有威遠島、泥洲島、木棉山島、湧口沙、蝦繒排5個海島,海島岸線長34.67千米,海島面積25.86平方千米。東莞海岸線緊靠獅子洋、伶仃洋的深槽,深水岸線資源突出,境內擁有虎門水道和川鼻水道,且岸線內側陸域土地較為平坦寬廣,建港資源優越,建成國家一類口岸——東莞港。東莞地處南亞熱帶淺海區,水域生境多樣,生物區系複雜,是多種經濟魚、蝦、藻類的繁育場,有魚類88種。東莞海域屬伶仃洋經濟魚類繁育場保護區,並設立全國唯一的黃唇魚自然保護區。東莞濱海旅遊資源特色明顯,以歷史名勝古蹟等人文旅遊資源為主,有鴉片戰爭遺蹟紀念地,也有海戰博物館。2018年,全市海域水質均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海水中主要汙染物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未發生較大海洋環境汙染事故,未發生赤潮和鹹潮。(自然資源局)

【植被】東莞地帶性森林植被類型為南亞季風常綠闊葉林,組成種類多樣而富於熱帶性,主要由殼鬥科、樟科、山茶科、大戟科、桃金孃科、杜英科、山礬科、梧桐科等種類組成,其中大多數是熱帶亞熱帶分布種,較常見的有樟樹、陰香、鐵冬青、華潤楠、浙江潤楠、假柿樹、銀柴、土蜜樹、鴨腳木、蒲桃等。東莞主要植被分為:常綠針葉林,林下植被常見有桃金孃、橢圓葉豺皮樟、崗松、纖毛鴨嘴草、烏毛蕨、鷓鴣草、蜈蚣草等;針闊葉混交林,林下植被主要有野漆、橢圓葉豺皮樟、三椏苦、山烏桕、鬼燈籠和烏毛蕨等;典型常綠闊葉林,常見種類紅花荷、蕈樹、黃樟、黃杞、青岡櫟、網脈山龍眼等;季風常綠闊葉林,常見種類鴨腳木、烏欖、樟樹等;常綠灌叢,常見種類鴨腳木、銀柴、鼠刺、豺皮樟、九節、梅葉冬青、桃金孃等。其中山地、丘陵及未經開墾的崗地現狀植被以人工林和次生林群落佔優勢,林下以灌木、蕨類植物或草本為主,溝谷等較為陰溼的山地多見攀纏植物。現狀植被反映出由熱帶向亞熱帶過渡而熱帶性較強的特徵,與南亞熱帶氣候特點相適應。(林業局)

【氣候】東莞市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長夏無冬,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氣候溫暖,溫度變幅小,雨量充沛,乾濕季明顯。2018年,東莞天氣氣候主要特點是:年總降水量1766.1毫米,比常年平均值1831.7毫米略偏少3.6%,屬正常年份;年平均氣溫23.1℃,比常年平均值偏高0.5℃;年日照時數1906.8小時,比常年平均值略偏少0.3%,屬正常年份。年內降水分布不均勻,月降水極端化明顯:有5個月降水量偏少30%以上,有2個月降水量偏多50%以上。5月7日開汛,10月15日汛期結束,均比常年偏晚;汛期總降水量為1302.7毫米,比常年平均值偏少12.2%。年平均氣溫偏高,各月氣溫波動較大:全年高溫(≥35℃)日數為15天,年內日極端最高氣溫為36.8℃;全年低溫日數(≤5℃)3天,年內最低氣溫為3.7℃。(氣象局)

【礦產資源】東莞市礦產種類少,礦產地不多,金屬礦產十分短缺;非金屬礦產中建築用花崗巖、鹽礦、芒硝較為豐富;礦泉水水質良好,具備一定儲量,有較好的開發潛力。截至2018年底,發現礦產24種,礦產地(含礦點,下同)73處,其中能源礦產2種,礦產地5處;金屬礦產8種,礦產地32處;非金屬礦產13種,礦產地24處;水氣礦產1種,礦產地12處。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16種,勘查程度滿足工業開採的礦種有鹽礦、芒硝、建築用花崗巖、礦泉水等。其中鹽礦查明資源儲量5907萬噸,芒硝321.1萬噸,礦床規模達到中型;建築用花崗巖主要分布在樟木頭鎮、厚街鎮、大嶺山鎮一帶,查明資源儲量272.2萬噸;礦泉水主要分布在清溪鎮、樟木頭鎮等地,允許開採量1458立方米/日。(自然資源局)

【動植物資源】東莞植物組成具有由熱帶到亞熱帶的過渡性質。截至2018年底,記錄有高等維管植物1630種,本土珍稀植物100多種,包括廣東五針松、三尖杉、穗花軸櫚、短萼儀花等。東莞植物以雙子葉植物綱為主,佔總數的83%。草本種類豐富,僅禾亞科有90種;在物種組成中,被子植物佔絕對優勢,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種類則較少。

東莞動物記錄有爬行動物41種,隸屬於2目8科30屬,龜鱉目淡水龜科1種,其餘40種為有鱗目,其中蜥蜴亞目鬣蜥科1種,壁虎科5種,石龍子科5種;蛇亞目蟒蛇科1種,遊蛇科22種,眼鏡蛇科5種,蝰科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種,即蟒蛇;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種,即三線閉殼龜和大壁虎。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極危等級物種1種,即三線閉合龜;易危等級物種3種,即蟒蛇、舟山眼鏡蛇和眼鏡王蛇。屬於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的物種有5種:三線閉殼龜、蟒蛇、滑鼠蛇、舟山眼鏡蛇和眼鏡王蛇。兩棲類18種,隸屬2目7科13屬,包括有尾目蠑螈科1種,無尾目角蟾科2種,蟾蜍科1種,蛙科3種,叉舌蛙科4種,樹蛙科1種,姬蛙科6種。鳥類151種,隸屬於13目41科,佔全省已記錄鳥類的24.1%,其中雀形目91種,鸛形目10種,其他鳥類11目50種;個體數超過1000隻的種群有樹麻雀、紅耳鵯、白頭鵯和暗綠繡眼鳥,在市域廣泛分布。其中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11種,有黑耳鳶、普通鵟、蛇雕、遊隼、領角鴞等;被列入CITES附錄I的有1種,即遊隼,附錄II的有蛇雕、紅隼、普通鵟、畫眉、紅嘴相思鳥等11種。獸類30種,隸屬於食蟲目、翼手目、鱗甲目、食肉目、偶蹄目和齧齒目等6目15科,其中食蟲目包括鼩鼱科1種;翼手目包括狐蝠科2種,菊頭蝠科1種,蹄蝠科1種,長翼蝠科1種,蝙蝠科4種;鱗甲目包括鯪鯉科1種;食肉目包括鼬科3種,靈貓科2種,貓科1種;偶蹄目包括豬科1種,鹿科1種;齧齒目包括松鼠科2種,竹鼠科1種,鼠科8種。(林業局)

【旅遊資源】東莞市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城市」「中國十大特色休閒城市」。既有濱海、水鄉、森林、溼地等自然風光,也有林則徐銷煙池舊址、虎門炮臺舊址和蠔崗貝丘遺址等歷史人文景觀。截至2018年底,東莞市境內有國家A級旅遊景區25個,其中有鴉片戰爭博物館、松山湖景區、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龍鳳山莊影視旅遊區、粵暉園旅遊景區、東莞市香市動物園、東莞展覽館、東莞市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東莞市清溪銀瓶山森林公園、南社·塘尾明清古建築群、可園博物館、東莞市逸頤藝社博物館、寮步香市文化旅遊區、常平隱賢山莊等15個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2018年新增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大王山森林公園、牙香街文化旅遊區、鑫源食品文化體驗區、黃大仙公園等5個國家級AAA旅遊景區。東莞市是聯合國環境署認可的「國際花園城市」,全市建成開放森林公園14個、溼地公園16個,其中東莞市面積最大的森林公園——銀瓶山森林公園被評為「全省十大最美森林」、廣東省四星級森林公園,主峰銀瓶嘴海拔898.2米,為「東莞第一峰」,素有「小九寨溝」之美譽;被評為廣東省四星級森林公園的還有大嶺山森林公園、大屏障森林公園。除此以外,東莞市還有珠三角地區首個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東莞生態園溼地景區;有企石鎮江邊村、茶山鎮南社村和超朗村、石排鎮塘尾村、寮步鎮西溪村、塘廈鎮龍背嶺村等中國傳統村落;有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臺舊址、卻金亭碑、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蠔崗遺址、廣九鐵路石龍南橋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石碣檀香島樂活生態農場、麻湧菇菇花果園、東坑農業園、中堂百香島等國家級、省級休閒農業與鄉村農業示範點。還有東莞千角燈、龍舟製作技藝、樟木頭舞麒麟、木魚歌、「賽龍舟」、莞香製作技藝、寮步香市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節慶活動內容豐富,有東坑「二月二賣身節」、橋頭「荷花藝術節」、道滘「美食節」、寮步「香市旅遊文化節」等,有200多年歷史的「康王寶誕」活動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東莞碌鵝、東莞臘腸、蠔皇蟹餅、道滘肉丸粥、虎門麻蝦等地道美食。(文廣旅體局)

相關焦點

  • 美國國家地理學習與東莞華特教育籤約,達成定製項目戰略合作
    2020年12月1日(星期二)下午,美國國家地理學習與東莞華特教育於廣東東莞華特教育南城校區舉行籤約儀式,雙方籤訂了幼小全系列基於《Welcome to Our World》及《Our World》的華特World系列教材定製項目,《See the World》,《Know the
  • 深圳觀瀾大水田,毗鄰東莞,看看當地的風景
    北邊是東莞的一個鄉鎮,西邊是觀瀾高爾夫球場,是深圳和東莞交界處的一處,到這裡可以欣賞到大水田無限的自然風光。由於大田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從這裡經過的大路比較少,很多都是抄近路,很多時候,這裡的環境還是比較安靜的。
  • 松山湖憑什麼比東莞城區還「貴」?
    有了機遇,自然就會吸引人才的流入。但其實不管是人口還是人才,在解決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就是婚戀需求和住房需求,而這些都是剛性需求,而且購買力會比較強勁!這股「力量」是房地產市場所不能忽視的。作為東莞市的東大門,謝崗憑藉絕佳的地理優勢和豐厚的資源優勢,成為東莞市拓展與優化城市發展空間發展試點和產城融合的先行示範區——粵海銀瓶合作創新區。在東莞市十三五規劃中,銀瓶創新合作新區被列為東莞經濟新三大增長極之一,也是東莞市四大戰略平臺之一。
  • 東莞的均質城市化
    在東莞地理信息與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文勝看來,各村鎮就像諸侯國,不遵守市裡的統一規劃。他無奈地告訴本刊記者:「前幾年市規劃局劃出一塊地準備建一個大型的汙水處理廠,結果各鎮都不同意建在自己的區域裡。你去各村鎮交界的地方看看,有多少斷頭路?土地使用、地下管道走向,都不按照市裡的統一規劃,造成基礎設施重複建設、土地粗放利用、功能區劃破碎、整體布局無序等問題。」
  • 自然地理
    (圖片取自國家測繪局網站)   地理位置低級臺階的東南邊緣多屬水深小於200米的淺海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中國地形格局多以山脈為基楞線,走向及成因不同的山脈往往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全國可分為三大自然區:①以流水作用為主的東部季風溼潤地貌區;②以風蝕、冰蝕與流水作用混營的西北乾旱地貌區;③以冰凍、風蝕作用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地貌區。
  • 《國家地理》紀錄了自然,LACOSTE 將自然融入了時尚
    對於我們來說,神奇的自然一直都是我們當之無愧的靈感繆斯。小到一朵花,大到一座山,它的色彩、形狀都能給我們帶來極其強烈的靈感啟發。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伴隨著人類的「文明」進程,自然生態環境卻逐年惡化。有數據表明,在 21 世紀結束之前,至少有 1600 種動物將會面臨滅絕的危機。
  • 180年前,東莞是灣區胚胎的中樞
    再造東莞,正逢其時。吃水深的外國商船按規定停泊在位於澳門東南凼仔島的泊地。在得到粵海關監督的批准後,商船才能在澳門引水人的領航下,駛入漫長而低淺的珠江航道。在珠江航道,所有船隻都需先經過珠江口東岸的東莞虎門的稅館。虎門稅館核對船長姓名等信息,給引水人頒發行船執照。
  • 東莞著名商業街,昔日繁華人頭攢動,如今破舊不及小縣城
    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東江下遊珠江三角洲的東莞市, 因地處廣州之東,境內盛產莞草而得名,是我國的「「粵劇之鄉」,廣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更重要的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成為我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得益於政策和地理優勢,成為我國先富裕起來的地方,享有「廣東四小龍」的美譽。
  • 東莞中小學生競技天文知識 探索宇宙奧秘
    東莞陽光網訊(記者 鍾榴青)11月14日,「東莞市中小學生天文知識競賽」在東莞科學館舉行,沙田中心小學、厚街開賢學校分別榮獲小學組和初中組特等獎,本次比賽順利落下帷幕。活動以豐富校園科普活動為內容,推動天文知識在東莞中小學生中進行普及,激發青少年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引導學生了解科學、學習科學、熱愛科學。  本次天文競賽由預賽(筆試)、半決賽(搶答)和決賽(搶答)組成,參賽選手為在校在籍的中小學生,分為小學組和初中組。
  • 大科學裝置「扎堆」東莞?
    東莞近年來發展越來越快,不僅被列入新一線城市,而且目前還被納入了深圳都市圈的發展規劃。東莞在大灣區起到了城市先進位作的重要位置,任重而道遠,為此松山湖突飛猛進也不是沒有原因,東莞的科技創新高地也吸引大了一大波的企業,國家裝置也不例外!
  • 《尋味東莞》將登廣東衛視 解鎖「世界工廠」的美食地圖
    《尋味東莞》海報呈現東莞人最愛的海鮮美食羊城晚報記者 王莉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稻來傳媒出品的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近日定檔,將於6月21日在廣東衛視首播,騰訊視頻和新浪微博聯合獨播。節目將通過東莞的地道風味折射一方水土,管窺廣府美食文化,帶領觀眾探索風味流轉背後的歷史更迭與時空碰撞。漁民在翻滾的海浪上張網捕撈,遠處是依稀可見的林立高樓……《尋味東莞》的定檔海報將東莞的地理位置和飲食特色展露無遺。
  •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829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考研——才聰學習網
    2021年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829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考研全套緒論1.1複習筆記一、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特性1.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根據研究對象的側重點不同,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部分,或分為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三部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經濟地理學。
  • 大連自然地理
    大連自然地理
  • 教師資格證筆試大綱《地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
    3.運用空間思維等地理科學的方法觀察、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二)地理教學知識與運用能力1.了解初中和高中地理課程的性質、地位、理念、設計思路和主要內容。2.掌握地理教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3.會初步運用地理教學的基本理論分析、解決地理教學的實際問題。
  • 古村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造就了如世外桃源一樣的東莞逕聯古村落
    逕聯古村原名「逕背村」,由羅氏族人於南宋時期〈1238年〉在此立村。 離開「進士府」順著麻石古村道往前行走,又見一處半圓形很大的水塘,眼前的景色如詩如畫,突感進入了「世外桃源」之境,不由得駐足原地,讓視覺感受這寧靜中的自然和諧之景!
  • 高考地理:115個易錯易混點!(自然+人文地理+可持續發展)
    童鞋們你們好呀,對於高三來說高考將至高中地理又有很多易錯易混點,必須要糾正,避免踩到出題老師設計的陷阱所以學姐今天為高中生帶來了高考地理:115個易錯易混點!(自然地理40+人文地理49+可持續發展26)+高考地理答題模板(考試就能用得上!
  • 2014年東莞金牌地產樓盤參選名單
    東莞目前為止,首個「生長」在7000畝植物園的房子,獨享東莞自然生態「綠寶石」,負氧離子含量高達10000多個/平方米。高層單位擁有最好的距離和角度來全方位觀賞植物園。戶型設計戶戶面朝植物園。、黃牛埔森林公園、寶山森林公園、清泉水庫郊野公園四大自然森林公園,清泉水庫、蝴蝶地水庫、烈士水庫、黃京坑水庫、黃牛埔水庫五大水庫,27平方公裡群山環繞,項目特有的雙湖景,天水一線,內湖就天鵝湖,約9萬平米,湖水來源於山體自然溪流,純淨無汙染。
  • 東莞這裡藏了個「白鷺天堂」?是真的
    生活在東莞的你有沒有發現?!東莞的鳥兒多起來了野鳥都不怎麼怕生了拍攝鳥類也比以前容易了近幾年,東莞的鳥類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有所增加。東莞有多少鳥?據普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東莞共記錄到鳥類268種。到了今年10月份,東莞市觀鳥協會記錄到,東莞鳥類272種。數據顯示,今年鳥類數量比2017年新增了100多種!「新面孔」還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
  • 東莞這裡藏了個「白鷺天堂」?是真的!
    >近幾年,東莞的鳥類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有所增加。東莞有多少鳥?據普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東莞共記錄到鳥類268種。人們被「鳥島」的自然風光迷住,尤其是在春天,這裡處處生機勃勃,大大小小的鳥巢「點綴」在榕樹枝椏上,可謂是榕樹深處白鷺飛。「白鷺天堂」裡住的多是小白鷺、中白鷺和夜鷺。這些鳥兒靈敏俊美,常棲息於稻田、沼澤、池塘間,喜歡吃小魚、蛙、蝗蟲等。
  • 東莞有多少種鳥?268種!
    近年來,東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目前已建成森林公園20個,溼地公園23個,自然保護區6個,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吸引來了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呈現出自然生態與工業文明共存共榮的優美畫卷。去年以來新增23種近日,據民間組織——「東莞市觀鳥協會」整理統計,近年來東莞市觀察記錄到的鳥類種類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