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115個易錯易混點!(自然+人文地理+可持續發展)

2021-01-10 小河馬幫你高考上岸

童鞋們你們好呀,對於高三來說高考將至高中地理又有很多易錯易混點,必須要糾正,避免踩到出題老師設計的陷阱所以學姐今天為高中生帶來了高考地理:115個易錯易混點!(自然地理40+人文地理49+可持續發展26)+高考地理答題模板

(考試就能用得上!準高一碼住+準高三高考必備)

<<<<<<<<<<<<<<<<<<<<<<<<<

但是篇幅限制,學姐只能發部分截圖

文末直接領取完整高中地理資料電子版

學姐在北大等泥萌哦

篇幅限制,學姐只能發部分截圖

點擊頭像,私信學姐【地理】領取完整高考地理:115個易錯易混點!(自然地理40+人文地理49+可持續發展26)+高考地理答題模板

需要各科學習方法或者提分技巧的童鞋們也可以隨時問學姐,學姐是過來人

學姐在北大等著泥萌哦

相關焦點

  • 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化問題?
    強烈推薦地理考生關注!關注後立即贈送565個高考地理專題設計,歡迎每天打卡!凡文末點擊在看和留言打卡者,精選後私信小編,有可能再多獲取115個最新整理的高考地理微專題! ——主要來源《經濟參政》 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一、考試內容 (1)城市化對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的影響 (2)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及解決措施 (3)我國城市發展趨勢
  • 乾貨:高考地理21常考點+易錯點+必備點最全匯總!背會至少+20分
    童鞋們好,高中是學生求學階段獲取大量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高中各科的學習具有知識量大、理論性強、系統性強、綜合性強以及能力要求高五個方面的特點。然而,像地理這門學科,知識點是零亂的,不利於記憶和掌握,把它們串起來,形成一個體系,彼此聯繫起來,就有助於知識的掌握了,而且知識本身就是有內在聯繫的。我們需要做的是找到並運用一定的方法(一定的思維方法)作為「紅線」把知識「串」起來。
  • 2017高考地理二輪複習 備考建議
    5、主幹理論框架下的知識構建   高中地理課程闡述的地理理論或原理主要有自然循環性原理、板塊構造學說、城市與產業區位理論、人口遷移推拉理論、中心地理論等,包括地形地質、天氣氣候、水文水系、生物、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關係的循環性原理是自然地理的主幹性理論。區位理論是人文地理的主幹理論。
  • 高考地理易考點、易錯點整理
    地理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地理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地理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專題歸納】地理基本原理分析:人文地理
    與自然地理相比,人文地理相對容易,但內容具有「廣」、 「散」、「雜」的特點,系統性、條理性較差,學習時很難抓住重點和主幹。複習時可採用知識結構法,運用知識的內在聯繫,完善知識結構體系。人文地理以經濟活動和經濟發展為主線,其考查的主幹知識主要集中在:人口和城市、人類活動空間布局的區位分析、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 2.理解基本原理,緊密聯繫實際 理論聯繫實際,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評價、論證實際問題的綜合學習能力是近幾年人文地理高考的主旋律之一。
  •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829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考研——才聰學習網
    2021年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829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考研全套緒論1.1複習筆記一、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特性1.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根據研究對象的側重點不同,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部分(1)自然地理學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特徵、結構、及其地域分布規律。(2)人文地理學以地球表面人類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以人文現象為研究主體,側重於揭示人類活動的空間結構及其地域分布的規律性。
  • 高考地理小專題——氣候對人文景觀的影響
    圖示地區中分布有很具地域特色的傳統民居—— 「蜂巢屋」,一般由3至4個相連的土塔狀建築構成,是當地人利用茅草(或是碎木、麥穗)和泥土築造而成。這樣的民居,既克服了當地物資缺乏,又適應了該地「夏季炎熱,冬季多雨,春秋多風沙」氣候特點,是一種古老而優越的生態民居。(1)描述「蜂巢屋」分布的地理位置。
  • 【區域認知】區域特徵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84個地理知識大盤點!
    最值得分享和收藏的專業地理文章大合集 應廣大讀者的需求,小編整理了一篇關於區域地理的,如果你喜歡這類推文,或者你覺得有用請給我點讚哦! 1.荒漠與荒漠化:荒漠是指氣候乾燥,降水量非常少的地區或自然景觀,它包括沙漠、沙地、戈壁等。
  • 高考地理知識點:太陽直射點的變化
    高考地理知識點:太陽直射點的變化 2012-10-18 17:4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地理微視】颱風的成因、結構、移動路徑、影響;颱風的移動路徑與副高的關係
    臺    風1.定義:颱風是形成在熱帶或副熱帶(緯度5-20°),海面溫度在26℃以上的廣闊洋面上,是一種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土壤的概念、形成和分類【地理微視】焚風、乾熱風、離岸風【地理微視】大氣受熱過程、大氣層的作用、大氣輻射和逆輻射的關係!
  • 高考地理小專題——描述地理環境特徵
    (2)從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角度,分析甲島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1)請結合三沙市的地理環境特徵設計一條旅遊廣告詞。(2)列舉三沙市可開發的旅遊項目,並說明理由。典型例題六:(2017·福建師大二附中高二期中)中亞是我國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合作夥伴,深入理解中亞地區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狀況,有助於認識我國與該地區經濟合作的重要性。讀圖回答問題。(1)分析中亞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 藝考文化課丨高考地理二輪複習策略,高分必備
    1、側重方法,夯實基礎 高中地理三大板塊即區域地理(包括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區域地理的複習具有基礎性和常識性的特點,又有綜合性的特點。藝術生在複習的時候應從區域地理出發,最後再回到區域內。 同時,區域具有綜合性的特徵,任何一個區域都是由多個自然和社會、經濟要素構成的綜合體,區域地理自然成為綜合考試命題的出發點,而高考涉及的社會熱點本身就具有地域性。
  • 人文地理23個核心知識點
    其次要分析是什麼原因促進和限制了它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找出某個城市的主要區位因素。因此分析、評價城市的區位特點要運用綜合思維,從影響城市區位的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人文因素)及其發展變化來進行。在這兩大因素中,社會經濟因素相對於自然因素髮展變化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稱為靜態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可以稱為動態因素。
  • 高中地理 | 14個經典易錯點,一輪複習攻下來!速看!
    原標題:高中地理 | 14個經典易錯點,一輪複習攻下來!速看! 易錯點2 等值線彎曲狀況判斷不準 易錯分析 同學們易對影響不同等值線彎曲的因素沒有理解和掌握,且不能根據題目中給出的條件來分析問題而出錯。
  • 高考地理知識點:日界線
    高考地理知識點:日界線 2012-10-18 17:46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高考地理小專題——生態價值
    (3)分析我國新疆伊犁河谷引種薰衣草非常成功的有利自然條件。(4)中央電視臺「走邊疆」節目曾對伊犁薰衣草產業現狀作過「產業低端,薰衣草難飄香」的報導。請就此為伊犁薰衣草產業發展提幾點合理化建議。近年來,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已成為經濟支柱。(1)圖示川藏公路沿線區域的地形特徵是________。川藏公路沿線易出現滑坡、泥石流災害的原因有________。
  • 權威發布丨2018年高考考試大綱(地理)+名師解讀
    工業區位因素,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農業或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繫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人地關係思想的歷史演變。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協調人地關係的主要途徑。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 高考地理小專題——雲、雷電
    冰雹是強對流天氣條件下發生的一種固態降水現象,常伴隨雷雨大風和短時強降水,具有影響範圍小、發展迅速、持續時間短等特點,是天氣預報的難點。冰雹發生除特定的天氣條件外還與地形的複雜程度有關。川西高原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峽谷為主,冰雹是該區發生頻率較高的重要災害性天氣之一,以5月冰雹日數最多,且冰雹粒徑以小雹(直徑小於5毫米)為主。
  • 高考地理小專題——整體性原理的應用
    滬渝沿江鐵路,東起上海,經南京、武漢至重慶和成都,橫跨我國上海、江蘇、安徽、江客、湖北、四川、重慶等七個省市,全長2116km,(1)武漢市長江流域「三大火爐」之一,分析每年7—8月武漢市民感到非常悶熱的原因。(8分)(2)分析洞庭湖比鄱陽湖更容易受到長江泥沙淤積的自然原因。
  • 能力考察越來越突出:從上海一道地理高考題看地理高考趨勢!
    關於當今地理高考現在的地理考察越來越擯棄了死記硬背的內容,改為越來越重視能力考察,彰顯了地理的核心素養。考生如果還是停留在死記硬背階段,那麼,面對具體問題就會感覺無從下手,也是很難全面優質解決問題的。本文以2019年上海高考地理試題為例,簡要加以分析。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