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微視】颱風的成因、結構、移動路徑、影響;颱風的移動路徑與副高的關係

2021-01-19 地理科學研究苑

標星置頂本公眾號才能收到最新的文章哦

臺    風

1.定義:颱風是形成在熱帶或副熱帶(緯度5-20°),海面溫度在26℃以上的廣闊洋面上,是一種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

2.名稱:颱風(在西北太平洋上)、颶風(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

3.形成條件:①熱力條件:較高的洋面溫度

②水汽條件:源源不斷的充沛的水汽

③動力條件:南北兩半球信風相遇的激蕩處,垂直方向上空氣強烈輻合上升,水平方向上強烈受地轉偏向力作用。

思考:低緯度無颱風—地轉偏向力

    高緯度無颱風—緯度高,獲得的太陽輻射少,水溫低

4.發生時間:每年5-10月,尤以7-9月最多。

5.分布地區:主要集中在孟加拉灣北部及沿海地區,中國東南沿海(主要在廣東、臺灣、海南、福建登陸),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加勒比海和美國東部海岸。

6.結構:①颱風眼:平均直徑25km,最大可達60-70km碧空無雲、風和日麗、天氣晴朗(颱風預報中用「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

②漩渦風雨區:破壞力極大

③外圍大風區:

7.移動路徑:①西移路徑:對我國華南地區影響最大

      菲律賓以東洋面→臺灣和臺灣海峽→華南、海南沿海一帶登陸

②西北路徑:對我國華南華東影響很大

菲律賓以東洋面→臺灣和臺灣海峽→華南、華東沿海一帶登陸

③轉向路徑:最多見的路徑,還會影響朝鮮半島,遼魯沿海等地。

菲律賓以東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動→再轉向東北方向→在日本登陸或向日本以東方向移動

8.影響:①有利:帶來豐富降水,緩解高溫酷暑和旱情

②不利:強風、暴雨、風暴潮

9.特點:突發性強,破壞力大

01

颱風的成因、結構、移動路徑、影響

02

颱風移動路徑與副高的關係

往期精選文章推薦

【微專題】競爭力

【微專題】國界線

【微專題】風

【微專題】乾熱河谷

【微專題】河流襲奪

【微專題】涇渭分明

【微專題】巴山夜雨

【微專題】中國4大航天發射基地

【地理微視】土壤的概念、形成和分類

【地理微視】焚風、乾熱風、離岸風

【地理微視】大氣受熱過程、大氣層的作用、大氣輻射和逆輻射的關係!

【地理微視】高低氣壓中心、氣旋與反氣旋

【地理微視】自然災害動態圖

【專題複習】地理選擇題解題技巧

【專題複習】高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模板

【專題複習】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

【專題複習】森  林

【專題複習】土  壤

【專題複習】河  流

【專題複習】降  水

【專題複習】海  嘯

【專題複習】交  通 

【專題複習】喀斯特地貌

【專題複習】都江堰水利工程

【專題複習】農田覆蓋技術

【地理知識】高中地理知識框架圖

【地理概念】產業升級

【地理乾貨】精選易混概念辨析

【地理乾貨】高考地理常考易錯易混點排查

【地理乾貨】地理知識107問

【地理乾貨】地理名詞解釋

【地理乾貨】高考全國卷近三年地理考啥(沙)

【高清地圖】世界島嶼(部分)

【高清地圖】世界地理必備的十張高清地圖

【高清地圖】中國地理必備的各類高清地圖(自然地理)

【高清地圖】中國地理必備的各類高清地圖(人文地理)

【教育資訊】「雙一流」取代「985」、「211」!快看「雙一流」高校有哪些?

轉發也是一種支持,我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影響颱風路徑的因素有哪些?
    簡稱副高,是位於副熱帶地區的暖性高壓系統,也是夏季影響我國大陸天氣的主要天氣系統之一,颱風的移動路逕往往都會受其影響。 就像「葉子被水流帶動」 位於南北緯大約20度左右的颱風 主要被副高引導著向西移動 一般情況下 如果海上的副高強而穩定 颱風會沿正常的路徑移動 但當附近的氣流處於調整
  • 為什麼今年多出現路徑詭異的颱風?可能和副高位置北移有很大關係
    影響我國的颱風一般有三條路徑:第一條是偏西路徑,颱風生成以後向西以東,穿過菲律賓進入我國南海海域,在海南、廣東、廣西一帶登陸;第二條是西北路徑,颱風生成以後往西北偏西方向移動,登陸我國臺灣省,穿過後進入臺灣海峽,最後在我國福建和浙江一帶登陸;第三條是轉向路徑,颱風生成後多往西北方向移動,然後移動路徑向右偏轉,轉向往日本移動,一般來說對我國的影響較小。
  • 「鯰魚」颱風路徑北折:高層東風波對其的影響機制
    就比如說2010年的第13號「鯰魚」颱風,它在經過菲律賓北部進入南海之後,就像收到了召喚似的,放棄了繼續向西北移動,來了個近90°的急轉彎,直奔我國福建省。鯰魚颱風路徑的這一大轉變是因為什麼呢?通過觀測表明,在「鯰魚」颱風存在期間,其東側高層存在一個具有冷心結構的東風波系統(圖1)。
  • 颱風米娜實時路徑 2019年18號颱風米娜最新消息路徑圖
    9月28日下午17點,位於菲律賓以東的颱風米娜已經來到了我國臺灣省臺北市東南方向約1230公裡的西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為8級,熱帶風暴級。從下午的衛星雲圖上看,颱風米娜中心附近的對流雖然還比較旺盛,但受到幹空氣的影響,其實對流其實還是有一些空缺。
  • 最新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2020年第1號颱風黃蜂路徑
    2020年第1號颱風黃蜂最新消息(5月13日):今年第1號颱風「黃蜂」未來120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  2020颱風黃蜂最新消息衛星雲圖:第1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weatherman_信欣:【颱風黃蜂增強奔菲律賓】颱風黃蜂今晨8時加強為強熱帶風暴,未來還會繼續增強,15日可能以颱風級別強度登陸菲律賓,之後北上,再轉為東北行,並將在臺灣島以東洋面減弱消失。
  • 西移路徑、西北路徑和轉彎路徑,是影響我國颱風的主要路徑
    影響我國颱風的主要路徑颱風是指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通常是指中心附近風力在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中心附近風力超過14級的稱為「強颱風」,中心附近風力超過16級的稱為「超強颱風」,而中心附近風力在10至11級的稱為「強熱帶風暴」,8至9級的稱為「熱帶風暴」,7級以下的稱為「熱帶低壓」。
  • 颱風最新消息:颱風玉兔或登陸廣東 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股
    綜投網(www.zt5.com)10月29日訊  據中國氣象局報導,今年第26號颱風「玉兔」來勢兇猛,10月22日08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後,一路向西偏北方向移動,保持超強颱風級別已經達四天。
  • 再見,颱風「利奇馬」!颱風活動路徑有規律可循嗎?
    颱風活動是否有規律可循?颱風基本上是順著副熱帶高壓邊緣氣流而移動的,就像水中漩渦隨河流移動一樣。處於副高南部時向西移動為主;在副高西部時北移;在副高北部時東移。西移路徑:颱風從菲律賓以東海面一直向西移動,經我國南海,在華南沿海和海南島、越南沿海一帶登陸,主要影響我國華南地區。
  • 13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今天 颱風「鯨魚」對我國沒有任何影響
    天氣網訊 今年第13號颱風「鯨魚」已於今天(27日)8時加強為熱帶風暴級,目前颱風「鯨魚」正以每小時30公裡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預計將在30日前後在西北太平洋的海面上逐漸減弱消亡。另外,本次颱風將不會對我國帶來任何影響。
  • 今年第23號颱風「米雷」生成,未來移動路徑詭異
    這就導致官方預報機構對於「米雷」未來的移動路徑和移動速度意見分歧非常大。中央氣象臺最新發布的結果認為「米雷」將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在8日上午左右靠近我國48小時颱風警戒線。中央氣象臺11月3日09時發布23號颱風「米雷」未來移動路徑日本氣象廳在5天的路徑概率預報中概率圓標註地非常大,一方面說明他們對「米雷」未來的路徑沒有很明確的把握,另一方面也說明「米雷」的移速可能比較慢
  • 颱風貝碧嘉實時路經圖_颱風貝碧嘉移動路徑
    颱風貝碧嘉實時路經圖,今年第16號颱風貝碧嘉即將生成,特別是沿海一帶需做足準備,接下來一起來了解下颱風貝碧嘉移動路徑吧!   預計今年第16號颱風「貝碧嘉」即將於15日夜間到16日早晨,在廣東電白到海南文昌一帶沿海登陸,預計登陸強度為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
  • 超強颱風「海神」成今年風王 移動路徑是這樣的……
    超強颱風「海神」成今年風王 移動路徑是這樣的…… 2020-09-05 13:3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颱風路徑不確定,受什麼影響?
    影響颱風移動路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轉偏向力、副熱帶高氣壓帶的位置、冷空氣的影響等因素都會影響颱風的移動路徑,所以對於一個具體颱風的路徑是很難準確預報的,因為影響因素時刻在發生變化。當然,根據多年的氣象數據積累,我們歸納影響我國的颱風路徑主要有三條,分別是西移路徑、西北路徑和轉彎路徑。
  • 專家解析今年颱風特點成因,9月預計還有兩三個颱風登陸中國
    第4號颱風「艾雲尼」在華南沿海迴旋打轉,三次登陸華南,其中兩次登陸廣東、一次登陸海南;第12號颱風「雲雀」以「Ω」路徑移動,繼登陸日本後再登陸我國,並分別在日本南部海域和東海迴旋打轉兩次;第16號颱風「貝碧嘉」在廣東西部近海迴旋兩圈,先後在海南瓊海(熱帶低壓)、廣東陽江(熱帶低壓)和雷州(熱帶風暴)三次登陸。
  • 颱風「利奇馬」8日起影響上海,其移動路徑仍存變數
    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已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正向華東沿海逼近。據中央氣象臺預計,「利奇馬」將以每小時5公裡左右的速度緩慢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最強可達颱風級或強颱風級(12-14級,35-45米/秒),逐漸向我國東南沿海靠近。據上海氣象部門預計,「利奇馬」將在8月9日登陸臺灣,之後穿過臺灣,進而影響福建和浙江。
  • 20號颱風最新路徑消息今天 颱風「艾莎尼」明日到達南海強度加強
    天氣網訊,是不是覺得今年的19號颱風和20號颱風過了這麼久還在呢?事實也確實如此,這兩個秋臺的移動速度很慢,而且20號颱風艾莎尼還一直在原地迴旋,所以直到今天還未登陸哪個地區,不過據20號颱風最新路徑消息今天,颱風「艾莎尼」明日到達南海強度加強,距離登陸不遠了。
  • 「潭美」或穩步增強到超強颱風,路徑變數較大,有影響我國可能
    ▲今年第24號颱風"潭美"生成後沿著西偏北方向移動。9月21日20時,今年第24號颱風「潭美」在關島西北部海域正式生成。「潭美」未來或許不具備今年第8號颱風「瑪莉亞」和22號颱風「山竹」快速躥升為超強颱風的條件,但是在它未來幾天天的移動路徑上,無論是海溫或海洋熱容量還是垂直風切,都非常有利於它強度繼續穩步地增強。目前預計「潭美」在接近我國颱風24小時警戒線前,即到達臺灣東部海域附近時能達到超強颱風等級。
  • 颱風為何「偏心」東北?專家稱都是副高異常惹的禍
    副高的位置和南北移動是影響我國天氣的關鍵,包括華南汛期、江淮梅雨等,副高都是一個主要的影響系統,比如今年7月中旬的長江暴雨也是副高異常導致。颱風的位置和移動與副高密切相關,西北太平洋的颱風多在副高南側形成,並受副高氣流牽引移動。副高的氣流在北半球是順時針旋轉,因此颱風在副高南側一般向西或西北方向呈弧形移動,並且在西脊點附近開始拐彎。
  • 22號颱風溫州颱風網颱風路徑圖 環高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最新路徑...
    天氣網訊,雖然颱風艾莎尼已經消失了,但是海面上的颱風還是依舊很活躍,很顯然今年的颱風季還沒有徹底結束,而且在今天(9日)21號颱風艾濤也生成了,另外還有一個颱風胚胎也正在醞釀當中,也有著很大的概率會影響我國,下面就去看看22號颱風溫州颱風網颱風路徑圖和環高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最新路徑預測吧!
  • 2019颱風楊柳登陸位置預測 海南颱風實時路徑持續更新
    氣象專家提醒,今年第12號颱風「楊柳」是否登陸海南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其風雨影響不容忽視。目前颱風「楊柳」移動速度快,海南、廣東、廣西等地公眾需密切關注其動態,及時做好防颱風準備;南海、西沙和中沙群島、北部灣、瓊州海峽及華南沿海的船舶、海上作業平臺需防範大風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