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今年多出現路徑詭異的颱風?可能和副高位置北移有很大關係

2020-11-29 地理沙龍號

每年夏秋季節,生成於菲律賓以東廣闊的太平洋洋面的颱風就會來影響我國,我國是受颱風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影響我國的颱風一般有三條路徑:第一條是偏西路徑,颱風生成以後向西以東,穿過菲律賓進入我國南海海域,在海南、廣東、廣西一帶登陸;第二條是西北路徑,颱風生成以後往西北偏西方向移動,登陸我國臺灣省,穿過後進入臺灣海峽,最後在我國福建和浙江一帶登陸;第三條是轉向路徑,颱風生成後多往西北方向移動,然後移動路徑向右偏轉,轉向往日本移動,一般來說對我國的影響較小。

異常的副高

在大多數年份,在7月中旬之前形成的颱風,多走偏西路徑,而在7月中旬至9月中旬形成的颱風,多走西北路徑,到了9月中旬之後形成的颱風,多走轉向路徑。但是今年影響我國的颱風路徑相當的詭異,其中今年第12號颱風「雲雀」就是最典型的一個,雲雀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之後,直接向北移動,然後轉向東北,在日本以東太平洋洋面又轉向西移動,在日本登陸,橫穿大阪、廣島和長崎等城市後,轉向南移動,並在日本九州島以南洋面繞了第一個圈,之後向西以東,進入我國東海並繞了第二個圈,最後一路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在我國上海登陸。

颱風雲雀和安比的路徑圖

當然,出現向「雲雀」那樣路徑詭異的颱風,在其他年份偶爾也是有的,但是今年不僅僅一個颱風路徑詭異。今年的第10號颱風「安比」的路徑也相當詭異,颱風安比生成之後,先向東北移動,轉而向被移動,然後再轉向西北移動,所以就遠離了我國的臺灣,比正常的西北路徑偏北了不少距離,然後在我國上海至江蘇一帶登陸,但是登陸後安比並沒有結束,而是一路向北移動,途徑江蘇、山東、河北、北京、天津、遼寧,最後結束在我國內蒙古。颱風安比使得我國的華北和東北地區都品嘗到了颱風的滋味。

正常年份的颱風路徑

為什麼今年會接二連三的出現走勢詭異的颱風呢?今年的颱風為什麼不按照既定的三條路線來走了呢?當然,影響颱風路徑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一個因素今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就是副熱帶高壓帶的位置分布。副熱帶高氣壓帶是全球性大氣環流三圈環流形成的一個氣壓帶,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每年夏季副熱帶高氣壓帶就會向西延伸影響我國,其位置主要位於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一方面,在強大的副高影響下盛行下沉氣流,給江淮地區帶來持續的乾旱,形成伏旱天氣。

颱風衛星雲圖

另一方面,由於副高的存在,水平方向的空氣會從副高中心流出向四周流動,因此對於颱風路徑會有影響,簡單來說,颱風很難直接穿越副高中心區域,一般只能在副高的壓迫下,繞著副高邊緣移動。那麼,今年副高的位置在哪裡呢?我們發現今年副熱帶高氣壓帶的位置大幅往北移動,其中心位置移動到了我國的華北、東北地區,這麼一來我國的江淮地區就沒有了強大氣團的控制。

副熱帶高氣壓帶位置對比圖

副高的北移,使得我國江淮地區及東海海域成為了一片「真空地帶」,途徑此處的颱風,沒有了強大副高的牽引,就像斷了線的風箏,隨風飄搖,走出了十分詭異的路徑。今年副高明顯北移,表面今年副高的勢力較弱,也就意味著今年夏季的氣溫普遍偏高,暖氣團的勢力較強,所以我們發現連北極圈附近區域的溫度都達到了30℃的高溫。在今年副高位置異常的影響下,說不定還會出現路徑異常的颱風,讓我們拭目以待。

2018年第13號颱風珊珊

相關焦點

  • 氣象專家解讀今年我國颱風特點:登陸數偏多 登陸點偏北
    今年以來,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其中8個登陸我國大陸,呈生成數和登陸數明顯偏多、登陸地點偏北、路徑複雜多變等特點。目前,因颱風防禦措施得力,登陸我國的颱風影響總體利大於弊,颱風降雨有效緩解了東部和北方地區的高溫和乾旱。
  • 專家揭秘:颱風最北能到哪兒?到東北的有多「瘋」?
    颱風的移向會受副熱帶高壓(副高)、西風帶槽脊、颱風內力(β效應)、高層系統、雙颱風等因素的影響,其中最有決定權的還是副熱帶高壓 。 「巴威」和「美莎克」都是受副熱帶高壓的引導不斷北上,給東北地區帶來了強風雨天氣,「海神」亦然。
  • 颱風為何「偏心」東北?專家稱都是副高異常惹的禍
    包括此前的「巴威」、「美莎克」,這3個颱風強度很大,其中「海神」更是一度達到超強颱風級(17級),這些颱風是否會將海上的能量耗盡,導致9月颱風減少?副高異常偏北導致颱風向北颱風要想登陸東北確實不易,但今年8月,副高的異常恰好滿足了條件。另外,今年7月中旬的長江暴雨也是副高異常導致。
  • 近來颱風為何 「偏心」東北?專家稱都是副高異常惹的禍
    另外,今年7月中旬的長江暴雨也是副高異常導致。回顧8月下旬以來3個颱風的路徑,確實有些「跑偏」了。第8號颱風「巴威」和第9號颱風「美莎克」分別在8月21日、28日生成,隨後馬不停蹄朝偏北方向移動。而9月1日生成的第10號颱風「海神」,初期向西朝福建、浙江方向移動,但在3日忽然轉西北方向,再到後來偏北。那颱風為什麼像事先說好了,直奔東北?
  • 今年的颱風 為什麼老愛往東北跑?
    02 今年的颱風怎麼老愛往東北跑今年的颱風「鍾情」東北地區其實是大尺度環流系統的條件異於往年的情況下,颱風被迫改變往常行進路線所致。颱風形成後,它的移向會受副熱帶高壓、西風槽、颱風內力和高層系統等因素的影響,其中對其移動方向最有決定權的因素是副熱帶高壓。
  • 「鯰魚」颱風路徑北折:高層東風波對其的影響機制
    對於颱風預報來說,那些詭異的,不按常理出牌的颱風路徑是最讓預報員們頭疼的方面之一。
  • 颱風往年在南方登陸的多,為何今年到達東北地區的颱風這麼多?
    據氣象部門公報,目前在太平洋上已經生成了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最大風力已經達到14級,中心距離處在日本九州島南偏東方向約1440公裡的區域,其風速和強度正在逐漸增加,在未來的三天內很有可能會增強為超強颱風級別,並且經過一段時間的西偏北方向運動以後,會徑直北上,在7日夜間或者8日凌晨再次從吉林省進入到我國境內。有朋友不禁要問了,為何今年到達東北的颱風這麼頻繁呢?
  • 影響颱風路徑的因素有哪些?
    颱風年年都有 但是它的行動軌跡太難以琢磨了 到底是什麼在操控它的路徑呢 颱風的路徑 受諸多因素影響 1.副熱帶高壓 副熱帶高壓。
  • 當颱風遇上冷空氣!大數據告訴你秋颱風有多「狠」
    然而,颱風在東北的路徑還存在變數,如果稍有變化,強降雨的落區也會發生很大變化,因此還需臨近時多關注。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邵鵬介紹,「玲玲」與冷空氣「強強聯手」製造強風雨正是秋颱風的一個顯著特點。秋季時,像是西風帶、副熱帶高壓、冷空氣等,這些天氣系統相互博弈,不分勝負,就好比一個「熊孩子」被不同「家長」影響、管制,因此變得忽東忽西、忽南忽北,路徑詭異多變,大大提高了預測難度。而秋颱風「玲玲」實在是因為「副高爸爸」太強勢,所以這個乖巧的孩子便在副高外圍環流的引導下一路北上。
  • 上海終迎無颱風周末 9月還將有兩三個颱風登陸我國
    原標題:終於迎來沒有颱風的周末 9月還將有兩三個颱風登陸我國  送走颱風「魔羯」,又一個周末來臨之際,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微信公眾號「上海防汛」的「颱風路徑」圖上終於出現了「當前無颱風」字樣。不過,仍需警醒的是,根據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最新預測,預計9月,在西北太平洋可能有6個至7個颱風生成,較常年同期(4.9個)偏多,其中2個至3個登陸我國,較常年同期(1.8個)偏多。  今年的颱風,給人的一個感受就是多。
  • 【地理微視】颱風的成因、結構、移動路徑、影響;颱風的移動路徑與副高的關係
    6.結構:①颱風眼:平均直徑25km,最大可達60-70km碧空無雲、風和日麗、天氣晴朗(颱風預報中用「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②漩渦風雨區:破壞力極大③外圍大風區:7.移動路徑:①西移路徑:對我國華南地區影響最大      菲律賓以東洋面→臺灣和臺灣海峽→華南、海南沿海一帶登陸②西北路徑:對我國華南華東影響很大菲律賓以東洋面→臺灣和臺灣海峽→華南、華東沿海一帶登陸③轉向路徑:最多見的路徑
  • 2019颱風楊柳登陸位置預測 海南颱風實時路徑持續更新
    中央氣象臺8月28日18時繼續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今年第12號颱風「楊柳」(熱帶風暴級)的中心今天下午5點鐘位於海南省陵水縣東偏南方大約580公裡的南海中部海面上,就是北緯17.0度、東經115.3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50-300公裡。
  • 今年10月有7個颱風生成
    今年10月有7個颱風生成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2020-10-30 影響颱風的天氣系統的強度和位置,以及海溫因素,均有助今年10月颱風「超生」。
  • 專家解析今年颱風特點成因,9月預計還有兩三個颱風登陸中國
    颱風登陸點偏北,滬浙地區異常偏多。今年有4個颱風登陸上海、浙江,較常年在滬浙地區登陸的颱風數(1個)異常偏多,為1949年以來最多的年份。颱風「雲雀」於8月3日上午在上海金山沿海登陸,受其影響,華東多地出現強降水。圖為浙江省海鹽縣普降大暴雨。  中國氣象網 圖颱風登陸時平均強度偏弱。
  • 科普閱讀:為什麼9月颱風仍活躍 秋颱風威力會更大嗎
    編者按秋颱風指出生於9月至11月的颱風。9月2日至3日,西北太平洋的三個颱風胚胎中,有兩個生成了今年第13號颱風「玲玲」和第14號颱風「劍魚」。雙颱風和多胚胎颱風是怎麼形成的,颱風之間又有哪些相互牽制和影響?秋颱風威力比夏颱風更大嗎?
  • 颱風「海神」預計9月8日移入吉林 半個月內三到東北地區 今年颱風...
    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和第9號颱風「美莎克」先後影響東北地區,尤其是「美莎克」影響範圍廣、風雨強度大。今年颱風為何總去東北?來源:中國氣象局網站颱風怎麼移動?我們常能看到對颱風路徑的預報,像是未來颱風將向什麼方向移動,會在什麼地方登陸。到底什麼影響著颱風的移動走位?為什麼能對它進行預報?
  • 「副高」,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
    就像喜歡冬眠的動物那樣,冬天,副高蜷縮成一團,強度和範圍都會減小。隨著氣溫慢慢升高,副高逐漸擴大地盤,位置不斷向北移動,尤其到夏天來臨的時候,它會變得更加雄壯有力,「圈地」範圍甚至可以佔整個北半球面積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大多情況下呈東西扁長形狀,中心有時有數個,有時有一個,它的強度、範圍和結構的變化對我國的天氣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2.
  • 今年的颱風有點亂來!
    「沙德爾」路徑仍存在一定的變數 路遇貴人相助(高空槽把副高切斷) 也有可能走得更北一些「沙德爾」前期處於鞍型場,移速減緩,偏北分量加大 後期副高重新加強西伸,會再次引導「沙德爾」西行 秋颱風複雜多變,預報時效較長,請關注最新預報信息!
  • 颱風最新消息:颱風玉兔或登陸廣東 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股
    綜投網(www.zt5.com)10月29日訊  據中國氣象局報導,今年第26號颱風「玉兔」來勢兇猛,10月22日08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後,一路向西偏北方向移動,保持超強颱風級別已經達四天。
  • 透視颱風「瑪莉亞」:為何強度強移速快
    「瑪莉亞」向西北移動時,低層有非常好的氣流匯入,高層有很好的抽吸作用,這樣對流發展持續,甚至出現了快速加強和長時間維持超強颱風級別的情況。    在「瑪莉亞」向西移動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處於西伸加強的過程中。副高與颱風的關係就好像抽陀螺,副高就是鞭子,鞭子力量越大,陀螺轉的就越快,所以導致「瑪莉亞」移動速度特別快。此外,它還是一個結構比較緊湊的颱風,一般來說,颱風結構越緊湊強度就會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