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歷史紀錄!今年10月有7個颱風生成

2020-12-01 金羊網

平歷史紀錄!今年10月有7個颱風生成

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2020-10-30

影響颱風的天氣系統的強度和位置,以及海溫因素,均有助今年10月颱風「超生」。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

2020年既有「空臺」的7月,也有颱風高產「平紀錄」的10月。記者從廣東省氣象臺獲悉,截至10月30日,2020年10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共生成7個颱風,最新生成的颱風「艾莎尼」還因「秋臺多變」性質存在趨向華南沿海的可能。據悉,影響颱風的天氣系統的強度和位置,以及海溫因素,均有助今年10月颱風「超生」。

氣象部門統計,從2020年10月1日至10月30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先後生成「燦鴻」「蓮花」「浪卡」「沙德爾」「莫拉菲」「天鵝」「艾莎尼」等7個颱風。按10月颱風生成數量計算,已追平1984年和1992年分別生成7個的10月最多颱風生成數量。

相比數量較多,今年10月的颱風路徑也較為一致。「浪卡」「蓮花」「沙德爾」「莫拉菲」等4個颱風,均為西北太平洋或南海生成後,以偏西路徑橫過南海並接近或最終登陸越南。目前在菲律賓以東活躍的今年第19號颱風「天鵝」,其預計路徑也有穿越南海靠近越南的趨勢。

2020年10月,「七臺共舞」示意圖 廣東省氣象臺官方微信截圖

廣東省氣象臺分析指,由於今年副熱帶高壓系統(簡稱副高)強度偏強,副高南側偏東風偏強,與西南季風交匯互旋,再加上高海溫等因素,為颱風的生成提供十分有利的條件。

另外,當季副高的位置偏南,颱風生成緯度偏低,而且颱風生成後貼著副高南側西移,因此10月份的颱風多西行,偏愛越南和海南。

目前活躍在海面的颱風「天鵝」和「艾莎尼」衛星雲圖 廣東省氣象臺官方微信截圖

廣東省氣象臺預計,颱風「天鵝」將會在11月2日進入南海,預計不會直接影響廣東,但「天鵝」會誘導北方冷空氣南下,給廣東帶來小幅降溫,廣東的天氣也將趨于晴朗乾燥,沿海風力也會加大,廣東屆時需防範海上大風和森林火險。

中央氣象臺製作的颱風」天鵝「路徑圖

在「天鵝」東南方,則活躍著今年第20號颱風「艾莎尼」。截至10月30日17時,「艾莎尼」強度為熱帶風暴級。廣東省氣象臺預計,「艾莎尼」目前以每小時2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緩慢加強,未來最強可達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14到16級),未來5天對廣東無直接影響。

受西風槽和冷空氣對副高位置和形態的影響,「艾莎尼」後期的路徑,既存在北上不影響廣東,也存在進入南海甚至趨向華南沿海的可能。預計11月4日前後,「艾莎尼」的後期路徑才會明朗,建議廣東各地留意最新的天氣預報信息。

中央氣象臺製作的颱風「艾莎尼」路徑圖

預計10月31日,粵西和粵北市縣多雲間陰,有分散小雨,其餘市縣晴到多雲,氣溫回升。11月1-2日,廣東全省晴到多雲,晝夜溫差大,早晚清涼。

編輯:木青

相關焦點

  • 艾妮莎生成,雙颱風海上共舞:10月颱風個數已追平歷史記錄
    艾妮莎生成,雙颱風海上共舞:10月颱風個數已追平歷史記錄 2020-10-30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颱風來了!10月颱風個數平歷史紀錄!對廣州的影響是……
    北方有冷空氣繼續「光顧」 南方的海面上也並不平靜 今年第19號和20號颱風「天鵝」「艾莎尼」 分別於昨天早晨和夜間生成 雙颱風海上共舞
  • 7月無颱風或將打破歷史紀錄 大數據揭秘為何颱風「缺席」
    自2020年第1號颱風「黃蜂」5月12日形成、2號颱風「鸚鵡」6月14日形成之後,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再無新颱風出現。7月即將結束,目前,菲律賓附近的多個熱帶擾動「胚胎」也正在醞釀之中,但能發展成颱風的可能性卻不大。 如此一來,今年7月是否會成為有歷史記錄以來的首個「空臺」7月?
  • 今年登陸中國颱風數量、強度破歷史紀錄
    今年登陸中國颱風數量、強度破歷史紀錄   據統計,截至目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15個颱風(含熱帶風暴及以上強度)生成,比歷史同期(12.8個)偏多2.2個;其中有6個颱風在中國登陸,比歷史同期(3.9個)偏多2.1個。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介紹,8月登陸中國颱風個數歷史極值為5個(1994年8月、1995年8月均有5個颱風登陸中國)。
  • 今年8月無颱風歷史罕見 或換來9月颱風大爆發
    原標題:今年8月無颱風歷史罕見 或換來9月颱風大爆發   颱風都去哪兒了  今年8月異常寧靜,至今西北太平洋沒有颱風生成  9月,颱風會大爆發嗎  往年的8今年的8月卻異常寧靜,西北太平洋波瀾不驚,8月以來至今,還沒有颱風生成。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說:「這個8月颱風少得吝嗇,少得罕見,創1949年以來最少紀錄。」
  • 廣東7月零颱風不罕見,8月或有2個颱風登陸
    7月31日14時,南海熱帶擾動加強為熱帶低壓。但熱帶低壓還算不上颱風。換言之,今年7月沒有颱風從此前的預測變成了現實。這創下了今年南海和西太出現1951年以來首次7月「空臺」的紀錄,但對廣東不罕見。據廣東省氣候中心預測,今年8月可能有2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省。
  • 7月零颱風?颱風與它的「兄弟們」,今年有點怪!
    時間進入7月下旬,按往常,我國將進入颱風「高影響時段」,但今年的颱風似乎有些反常,到目前為止動靜很小。今年7月會創紀錄一個颱風也沒有嗎?雖然近期西北太平洋沒有颱風生成,但全球其他主要海域卻並不「太平」。
  • 今年的颱風有點「亂來」,10月5個颱風扎堆,未來10天可能還有2個……
    最近的天氣舞臺有點兒熱鬧:北方冷空氣,南方又有颱風。從上周開始,颱風扎堆影響海南,帶來強風雨。10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已生成5個颱風,較常年同期偏多,據中期預報顯示,未來10天還將有2個颱風生成。已經深秋了,冷空氣勤奮一點可以理解,颱風來「衝業績」怎麼回事?
  • 最強10級!今年1號颱風「杜鵑」已生成!對廣州有影響嗎?
    開年我摸魚天氣倒是勤快了起來有多勤快?有些小夥伴都還沒開工呢今年的第1號颱風「杜鵑」卻已經生成了今年第1號颱風「杜鵑」(熱帶風暴級)的中心昨天(2月19日)上午8點鐘位於菲律賓馬尼拉東南方約141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緯7.0度、東經131.3度, 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9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20-200公裡。
  • 今年7月歷史上首次無颱風,重要原因是……
    今年7月註定會成為氣象史上不平凡的一個月,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零颱風。目前,今年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只有兩個熱帶氣旋生成,其中1個登陸我國,與歷史同期相比明顯偏少。其中2號颱風「鸚鵡」於6月14日在廣東登陸,強度為9級,是今年以來首個登陸颱風,生命期較短、強度較弱。從常年來看,7月是颱風「高影響時段」,2019年7月底前,就有7個颱風生成。
  • 7月份颱風「缺席」,或將打破71年歷史紀錄!
    往年一到夏天就頻頻上熱搜的颱風,都去哪兒了?截至7月29日,距離上一個颱風「鸚鵡」生成後,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已經沉寂了超過40天。這個7月是否會成為有歷史記錄以來的首個「空臺」7月?造成颱風活動受抑制的主要原因是什麼?颱風會不會躲在哪裡「憋大招」呢,8月將有幾個颱風生成?藍藍天工作室請到了中國氣象局專家,為您解析颱風「缺席」的原因和未來趨勢。
  • 最強10級!今年1號颱風「杜鵑」已生成!對佛山有影響嗎?
    開年我摸魚天氣倒是勤快了起來有多勤快?有些小夥伴都還沒開工呢今年的第1號颱風「杜鵑」卻已經生成了今年第1號颱風「杜鵑」(熱帶風暴級)的中心(2月20日)上午8點鐘位於菲律賓馬尼拉東南方約134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緯6.6度、東經130.1度, 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90百帕。預計,「杜鵑」將以每小時14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21日中午前後在菲律賓東南部沿海登陸。
  • 史上最晚7月臺?破天荒最熱6月,氣象專家:颱風發展關鍵時間點
    史上最晚7月臺?中央氣象局氣象專家指出,歷史上7月份最少都有一個颱風生成,最晚的是1975年7月27日的瑪美(Mamie)颱風,也就是說今年7月第一個颱風生成如果落在7月28日就破紀錄了,且「目前看起來這個機率相當高。」
  • 為何今年高溫破紀錄,7月颱風不生成?氣象專家:太平洋高壓太強
    中央氣象局氣象專家表示,今年6-7月太平洋高壓異常的強勢,勢力範圍已經完全壟罩到臺灣、華南甚至南海一帶,西南季風難以吹送到臺灣附近,臺灣的梅雨季早在6月初就已結束,開始天天都是高溫酷熱的日子。此外高壓霸佔低緯度海面,也讓熱帶擾動難以發展,7月到目前為止的颱風生成數量持續掛0,越來越有機會達成7月無颱風的紀錄。氣象專家解釋為何今年高溫破紀錄、颱風不生成、季風來不了的原因。事實上,在正常情況下,太平洋高壓平均的勢力範圍大概在中緯度的洋面,低緯度讓出空間讓颱風可以發展,西南季風進入南海,梅雨鋒面則依照時節南北擺動。
  • 歷史首個無颱風7月,就是你啦
    01 歷史罕見! 7月無颱風創造歷史 從常年來看,7月屬於颱風活躍期,甚至已有不少颱風登陸我國。如2019年7月共有4個颱風生成。
  • 10月上旬仍將有颱風生成 常年國慶期間平均每4.6年有颱風登陸我國
    本文轉自【中國天氣網】;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9月21日)下午,今年第12號颱風「白海豚」生成,或將影響日本沿海。預計,10月上旬,南海或西北太平洋面還將有1~2個颱風生成。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表示,1949年來共有16個年份颱風在國慶假期登陸我國,平均每4.6年國慶期間就有颱風登陸我國一次,最近一個年份是在2015年10月4日,颱風「彩虹」登陸廣東湛江沿海。截至2020年9月2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2個颱風生成,較多年同期平均(18.1個)偏少6.1個。
  • 2020年7月颱風最新消息
    颱風雖然具有破壞性,但在盛夏時期生成並影響我國的颱風,往往帶來大風降雨,一定程度上能讓炎熱地區帶來清涼。但從今年天氣形勢看,至7月中旬也僅有一個颱風登陸我國。中央氣象臺預計,如果7月接下來仍無颱風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一項創出歷史紀錄的現象將誕生。
  • 7月「空臺」成真,進入8月颱風高發期!
    7月「空臺」  今年以來(1-7月),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僅孕育出「黃蜂」和「鸚鵡」2個颱風,較常年同期平均(8.2個)明顯偏少6.2個,為1951年以來同期生成颱風數第二少。最少的年份是1998年,有且僅有1個颱風生成。
  • 又有颱風生成!浙江局部將有大到暴雨
    又有颱風生成!8月中旬高溫成績單 8月中旬全省平均氣溫30.5℃,較歷史同期偏高2.4℃,位於歷史第二高。多個縣(市、區)8月中旬平均氣溫、連續高溫日數破(平)當地歷史紀錄。 這份「滾燙的成績單」讓我們對涼爽的渴望愈發強烈。今天是24節氣當中的處暑節氣,浙江可以出暑了嗎?
  • 10月上旬將有颱風生成 常年國慶期間約平均每4.2年有颱風登陸我國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9月21日)下午,今年第12號颱風「白海豚」生成,或將影響日本沿海。預計,10月上旬,南海或西北太平洋面還將有1~2個颱風生成。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表示,1949年來共有17個年份颱風在國慶假期登陸我國,約平均每4.2年國慶期間就有颱風登陸我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