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冠軍侯霍去病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他是漢武帝時期的一代軍神,年方二旬便封狼居胥,打的匈奴無還手之力。
可是天妒英才,作為中華民族少有的騎兵天才將領,竟然在24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對於霍去病的戰績以及他死後的哀榮,《史記》記載的非常的詳細,可是對於霍去病的死因,他只用了一個字卒。
太史公的這一個字背後,可讓我們這些後來者傷透了腦筋。 霍去病是怎麼死的呢? 有人說是得了瘟疫,是在草原上落下的病根。我認為這個說法很不靠譜。
首先霍去病最後一次掃蕩匈奴,距離霍去病的死亡有一些年頭,哪種瘟疫能夠在人體內潛伏這麼長時間呢?如果有的話一定能夠改寫世界醫學史。
其次,瘟疫這個東西是有傳染性的。就像讓歐洲人聞之色變的鼠疫,如果霍去病死於瘟疫爆發的話,我們那些和霍去病同去草原打仗的那些兵士們應該也有相當一部分的人感染了這個可以在人體內潛伏很長時間的怪異瘟疫。
而且由於這些人的地位低下得不到良好的治療,相信將會出現大量的死亡。可是關於這個信息史料上並沒有記載,所以霍去病的死因是瘟疫這個說法應該是站不住腳的。
再者霍去病作為一個大將身體倍兒棒,個人認為也不可能是什麼心血管類的疾病,要了他的命。 所以我覺得霍去病的死很有蹊蹺。他很有可能死於政治鬥爭。
在當時的朝廷裡霍去病的舅舅衛青作為大將軍,衛子夫作為皇后,衛子夫的兒子是太子,衛家有很大的勢力。很多人都投奔在衛青的門下,軍隊裡不少人由於跟隨衛青打仗而封了侯,這些人對於衛青可謂是死心塌地。
眼看著一個嶄新的外戚家族即將崛起,而且是一個軍功外戚,一旦讓他們做大,對於漢朝皇權的危害是極大的。漢武帝對此頗為忌憚。為了打造一個能夠與衛家分庭抗禮的集團,漢武帝採用了分化的措施。
他重點提拔了霍去病,霍去病的官職累加到了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在朝堂上擁有了和衛青平起平坐的權利。漢武帝的舉動釋放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許多嗅覺特別靈敏的人,感受到了漢武帝的用意,紛紛脫離了衛氏集團而投靠霍去病。
原本從屬於衛氏集團的霍去病擁有了不亞於舅舅衛青的實力。做大之後的霍去病還做了一件讓舅舅很不舒服的事情,他帶頭率領文武百官向漢武帝上述要求,漢武帝冊封最喜愛的三個兒子為王,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太子樹立了三個潛在的競爭者,侵害了衛家的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衛家和霍家之間的關係就出現了裂痕。在這個時候,作為舅舅的衛青不得不站在家族利益的高度來重新考量和霍去病的關係。 衛青很有可能做了一些傷害霍去病感情的事情,讓霍去病感到了心寒。
霍去病是個很重感情的人,從他把自己的老爹,以及弟弟霍光接到長安來的舉動,可以看出這個小夥子非常的重視家庭。而且他的個性非常的張揚,這樣的人如果遇到了挫折,往往就會出現一個180度的大轉彎。
我想霍去病很有可能一直在彌合他和舅舅之間的裂痕,但是由於家族利益的問題,昔日對他照顧有加的舅舅,如今端著架子擺著臭臉,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傷透了小夥子的心。
在這個時候,如果有心人有意引導的話,霍去病很有可能走上絕路。 或許正是因為知道霍去病之死後面有著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這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最後無論如何,霍去病的英年早逝對於我國來說都是一大損失。以霍去病的鋒銳,天若假年,說不定他真的能夠消滅匈奴,將整個草原地區劃入中原王朝的版圖。困擾中原王朝千年之久的,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很有可能就被他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只可惜霍去病的人生永遠定格在了24歲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