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統皇帝下詔退位,自此秦始皇創立的皇帝制度在中國大地上正式終結,雖然此後還有一些偶然事件的出現,但皇權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了絲毫生機,被壓抑的中國人民也迎來了新的時代。
而對於清朝的歷史,除了康乾之外,最為大眾所熟知的便是慈禧太后了,這位清朝末年的掌權者,壟斷了長期的政治權力,讓身為皇帝的光緒也始終處於壓抑的情境之下。雖然女性當權在古代社會之中是嚴令禁止的,但奈何每個時代總會有一些例外因素出現。對於慈禧的評價,很多人常常將近代的沒落以及清亡之命運歸結到她的神聖,認為她才是一國衰落的根源。如此之談是否有點勉強,我們先不多說。
而最讓人們關注的除了慈禧的奢靡史之外,更多的便是慈禧和光緒皇帝的關係,尤其是在光緒死亡中慈禧所扮演的角色。
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突然死亡,享年38歲。而在僅僅不到24小時之後,慈禧太后也在寢宮中死去,享年73歲。
以慈禧去世的年歲來看,70歲左右的年紀,也正是正常人的死亡年紀;但是光緒皇帝則是在38歲,雖然一直有關於他身體不好的消息,但是卻是在慈禧死亡前的一天去世,這也正是讓許多人好奇的原因所在。
據一個給光緒帝看病的御醫這樣記載,光緒在死前,肚子疼,疼得滾來滾去的,然後臉是黑色的,而且在公元2008年,經過對光緒皇帝的頭髮的鑑定,上面是有砒霜的。
不過有學者認為,光緒帝是因為被慈禧的打壓之下,身體越來越不好,所以得急病身亡的。
而有一個說法是這樣說的,光緒帝先慈禧一天死,天下的事情沒有如此之巧,外面的人都說這是李蓮英與慈禧密謀的,所以就問宮內人,但是沒有人敢說。
因此,關於光緒皇帝死亡之因眾說紛紜,很多人都認為這必然與慈禧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光緒皇帝死前,慈禧在幹什麼?
1898年光緒皇帝在康有為的支持之下,開始了近代以來的變法,雖然只有短短100多天,但其影響是深遠的。但是因為變法觸動了守舊派的利益,因而他們又請動已經歸政於光緒的慈禧,給予光緒皇帝以懲罰。
最終,變法失敗,光緒皇帝也被禁守中南海瀛臺涵元殿,如果說光緒對於慈禧沒有半點怨恨是不可能的,這也是之後眾多學者猜測慈禧為何針對光緒皇帝的重要原因。
光緒帝的去世實在1908年11月14日的酉時,也就是在凌晨4、5點左右。當時的慈禧太后仍然在「神氣安和」地安排光緒帝的後事,絲毫不像一位即將去世的老太太。第二天也就是11月15號的早上六點,慈禧還召見了慶親王奕劻、醇親王載灃、軍機大臣袁世凱、鹿傳霖、世續,也包括之後的隆裕太后,相必也是安排了一些事情。而在這個時候,慈禧說話的聲音仍然十分洪亮,精神飽滿地主持了一上午的會議。
而他們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便是安排新皇帝的問題,也就是給同治皇帝立嗣,慈禧也才能繼續坐著這太后的位置。慶親王奕劻等主張立溥倫或者溥偉,也有人主張立溥儀,大清朝的權力傳遞就在這裡展開。而慈禧在綜合考量之下,決定立溥儀為新皇帝,其父載灃為監國攝政王。在當時的條件下,皇帝可是不好做的,但是上命難違,也只能這樣辦。而慈禧太后為何選擇了3歲的溥儀,則是因為她可以用他年歲尚小,從而繼續自己的主政。這場會議一直從早上的六點進行到了中午,慈禧也沒有展示出絲毫的疲態。
但是,事發突然,在會議結束之後,慈禧在去吃午飯的途中,突然暈倒,暈倒之後也是很長時間之後才醒了過來,她也明白了自己可能會出什麼問題,因為急忙安排後事。之後體力漸漸不支,進入了彌留狀態,於未正三刻,13:45分去世,這也是當時很多人沒有預料到的。
一代女權者,就這樣迅速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慈禧得了什麼病
據《慈禧外傳》記載:「西曆1908年11月15日太后仍於六點起床,處理朝政。至午時太后方飯,忽然暈去,為時甚久,其根則是由於夏間病痢太久,體氣大傷也,」也就說,慈禧已經有病在身,雖然算不得什麼大病,但也會傷害身體。
光緒三十四年六月之後,慈禧的脾胃之病漸漸加重,據該年六月六日御醫陳秉鈞的記錄:
皇太后寸關漓象漸起,細而帶弦,右部關上尚見滑弦,仍欠衝和之氣。大致厥陰為起病之源,脾胃為受病之所。嘈雜漸減,飽暖頻仍,寤寐尚和,胸肋震響。總核病情,謹擬培脾胃之氣,養肝木之陰調理。
慈禧的胃病已有很久,這可能也是她年紀大了的原因,總之這個時候的慈禧狀態並不是很好,在今天醫療技術如此發達,這種病都十分折磨人,更不用說對於七十多歲的慈禧,這也是讓她的身體抵抗力極度降低。
民間常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的說法,慈禧的經歷也是很相像,但這只是一種說法而已,具體的則是因為長期以來積聚的病身,讓慈禧突然而亡。
也有人分析,說是光緒皇帝去世之後,慈禧認為便無憂慮,這也讓她長期以來支撐的身體放鬆了下來,但是因為疾病太久,一時之間就毫無抵抗力,因而便迅捷而亡。
結語
光緒皇帝的死亡雖有眾多謎團,但很多人還是堅信其中必然與慈禧有關。而慈禧太后則是壽終正寢,並非是他人所害,也沒有什麼意外,只是一生算計的她,終究因為自己晚年的放鬆而逝。
歷史的煙雲從未在今天遠去,剝開歷史的外殼,感受真正的歷史面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