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光緒死後的20小時慈禧就死了,是因病而亡還是另有隱情?

2020-11-22 網易新聞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統皇帝下詔退位,自此秦始皇創立的皇帝制度在中國大地上正式終結,雖然此後還有一些偶然事件的出現,但皇權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了絲毫生機,被壓抑的中國人民也迎來了新的時代。

  

  而對於清朝的歷史,除了康乾之外,最為大眾所熟知的便是慈禧太后了,這位清朝末年的掌權者,壟斷了長期的政治權力,讓身為皇帝的光緒也始終處於壓抑的情境之下。雖然女性當權在古代社會之中是嚴令禁止的,但奈何每個時代總會有一些例外因素出現。對於慈禧的評價,很多人常常將近代的沒落以及清亡之命運歸結到她的神聖,認為她才是一國衰落的根源。如此之談是否有點勉強,我們先不多說。

  而最讓人們關注的除了慈禧的奢靡史之外,更多的便是慈禧和光緒皇帝的關係,尤其是在光緒死亡中慈禧所扮演的角色。

  

  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突然死亡,享年38歲。而在僅僅不到24小時之後,慈禧太后也在寢宮中死去,享年73歲。

  以慈禧去世的年歲來看,70歲左右的年紀,也正是正常人的死亡年紀;但是光緒皇帝則是在38歲,雖然一直有關於他身體不好的消息,但是卻是在慈禧死亡前的一天去世,這也正是讓許多人好奇的原因所在。

  據一個給光緒帝看病的御醫這樣記載,光緒在死前,肚子疼,疼得滾來滾去的,然後臉是黑色的,而且在公元2008年,經過對光緒皇帝的頭髮的鑑定,上面是有砒霜的。

  

  不過有學者認為,光緒帝是因為被慈禧的打壓之下,身體越來越不好,所以得急病身亡的。

  而有一個說法是這樣說的,光緒帝先慈禧一天死,天下的事情沒有如此之巧,外面的人都說這是李蓮英與慈禧密謀的,所以就問宮內人,但是沒有人敢說。

  因此,關於光緒皇帝死亡之因眾說紛紜,很多人都認為這必然與慈禧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光緒皇帝死前,慈禧在幹什麼?

  1898年光緒皇帝在康有為的支持之下,開始了近代以來的變法,雖然只有短短100多天,但其影響是深遠的。但是因為變法觸動了守舊派的利益,因而他們又請動已經歸政於光緒的慈禧,給予光緒皇帝以懲罰。

  

  最終,變法失敗,光緒皇帝也被禁守中南海瀛臺涵元殿,如果說光緒對於慈禧沒有半點怨恨是不可能的,這也是之後眾多學者猜測慈禧為何針對光緒皇帝的重要原因。

  光緒帝的去世實在1908年11月14日的酉時,也就是在凌晨4、5點左右。當時的慈禧太后仍然在「神氣安和」地安排光緒帝的後事,絲毫不像一位即將去世的老太太。第二天也就是11月15號的早上六點,慈禧還召見了慶親王奕劻、醇親王載灃、軍機大臣袁世凱、鹿傳霖、世續,也包括之後的隆裕太后,相必也是安排了一些事情。而在這個時候,慈禧說話的聲音仍然十分洪亮,精神飽滿地主持了一上午的會議。

  

  而他們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便是安排新皇帝的問題,也就是給同治皇帝立嗣,慈禧也才能繼續坐著這太后的位置。慶親王奕劻等主張立溥倫或者溥偉,也有人主張立溥儀,大清朝的權力傳遞就在這裡展開。而慈禧在綜合考量之下,決定立溥儀為新皇帝,其父載灃為監國攝政王。在當時的條件下,皇帝可是不好做的,但是上命難違,也只能這樣辦。而慈禧太后為何選擇了3歲的溥儀,則是因為她可以用他年歲尚小,從而繼續自己的主政。這場會議一直從早上的六點進行到了中午,慈禧也沒有展示出絲毫的疲態。

  

  但是,事發突然,在會議結束之後,慈禧在去吃午飯的途中,突然暈倒,暈倒之後也是很長時間之後才醒了過來,她也明白了自己可能會出什麼問題,因為急忙安排後事。之後體力漸漸不支,進入了彌留狀態,於未正三刻,13:45分去世,這也是當時很多人沒有預料到的。

  一代女權者,就這樣迅速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慈禧得了什麼病

  據《慈禧外傳》記載:「西曆1908年11月15日太后仍於六點起床,處理朝政。至午時太后方飯,忽然暈去,為時甚久,其根則是由於夏間病痢太久,體氣大傷也,」也就說,慈禧已經有病在身,雖然算不得什麼大病,但也會傷害身體。

  

  光緒三十四年六月之後,慈禧的脾胃之病漸漸加重,據該年六月六日御醫陳秉鈞的記錄:

  皇太后寸關漓象漸起,細而帶弦,右部關上尚見滑弦,仍欠衝和之氣。大致厥陰為起病之源,脾胃為受病之所。嘈雜漸減,飽暖頻仍,寤寐尚和,胸肋震響。總核病情,謹擬培脾胃之氣,養肝木之陰調理。

  慈禧的胃病已有很久,這可能也是她年紀大了的原因,總之這個時候的慈禧狀態並不是很好,在今天醫療技術如此發達,這種病都十分折磨人,更不用說對於七十多歲的慈禧,這也是讓她的身體抵抗力極度降低。

  

  民間常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的說法,慈禧的經歷也是很相像,但這只是一種說法而已,具體的則是因為長期以來積聚的病身,讓慈禧突然而亡。

  也有人分析,說是光緒皇帝去世之後,慈禧認為便無憂慮,這也讓她長期以來支撐的身體放鬆了下來,但是因為疾病太久,一時之間就毫無抵抗力,因而便迅捷而亡。

  結語

  光緒皇帝的死亡雖有眾多謎團,但很多人還是堅信其中必然與慈禧有關。而慈禧太后則是壽終正寢,並非是他人所害,也沒有什麼意外,只是一生算計的她,終究因為自己晚年的放鬆而逝。

  歷史的煙雲從未在今天遠去,剝開歷史的外殼,感受真正的歷史面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光緒是不是慈禧毒死的?慈禧當時是將死之人,她在考慮什麼
    根據考古專家對光緒皇帝毛髮及遺骨的檢測,可以斷定,光緒皇帝是被毒死的。雖然究竟是誰毒死了光緒皇帝,還有一些爭議,但是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光緒應該是被慈禧毒死的。那麼,慈禧自己都是一個病入膏肓的人,她為什麼在死前,卻還要做毒死皇帝這件事呢?她究竟擔心什麼呢?
  • 光緒到底怎麼死的,化驗頭髮DNA,幕後真兇浮出水面
    關於光緒的死因眾說紛紜,因為慈禧和光緒兩人死亡時間沒有超過24小時,加上風雲詭異的晚清政局,還有慈禧的老謀深算,關於光緒到底怎麼死的,歷史學家存在多種猜測和多種版本的說法,那麼在今天擁有強大的科技力量的前提下,能不能通過驗明光緒皇帝的頭髮看出到底是死於何種原因呢?
  • 光緒臨死一兩天慈禧在做什麼?死因謎團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那麼,在光緒帝臨死的那一兩天,慈禧都在做什麼呢? 後來他聽說以醇親王為監國攝政王,表現出了喜悅的神情,當時已是下午三時,兩小時後醇親王送幼主溥儀進宮。 下午三時,慈禧親自到瀛臺探視光緒帝的病情。當時,光緒已經昏迷不醒,其後趁其稍微有意識時,太監宮女奉命為其穿上了長壽禮服,皇帝雖不願穿,但已無用,到了下午五時,光緒帝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據說,當時有慈禧、皇后、兩位嬪妃,及太監等數人在現場。慈禧沒等給皇帝穿完龍袍就回宮了,並傳下皇帝命新帝登基的遺詔。
  •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女人,慈禧太后是怎麼死的
    鹹豐帝死後,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聯合發動了政變,將鹹豐帝留下的顧命八大臣給剷除了,與慈安太后一起垂簾聽政,也就是東西兩宮。後來慈安太后病逝,慈禧一家獨大,直到她死,皇權都被他牢牢的掌握在手裡,可憐光緒皇帝,一心想要振興大清國,結果「百日維新」以慘敗收場,譚嗣同被砍頭,康有為和梁啓超遠逃海外!
  • 慈禧臨死之前,她做了一件喪盡天良的事,百年後事實浮出水面
    七十二歲的慈禧因病去世,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光緒皇帝也因病長辭,光緒做了一輩子的傀儡皇帝,沒有實權,恐怕死亡對他來說是一種遺憾,也是一種解脫。而慈禧結束了自己將近半個世紀的垂簾聽政,將三歲的溥儀立為皇帝,她選擇這麼小的孩子的時候其實也有私心,因為年幼的溥儀可以更好的控制,但是她不知道的是,溥儀是最後一代皇帝,在他這裡開始,大清王朝正式開始崩潰。
  • 慈禧為何砍掉光緒父親墓地的銀杏樹?
    首先慈禧是光緒的伯母。原來光緒的老爸奕譞是慈禧老公鹹豐皇帝的異母兄弟,即光緒的老爸是慈禧的小叔子。再一層關係就是,光緒的老媽是慈禧的親妹妹,也就是說慈禧是光緒的親姨媽。基於以上的關係,在慈禧和鹹豐唯一的兒子同治皇帝去世後,慈禧選定光緒為兒子的接班人。光緒和同治屬於兄弟關係,符合「兄終弟及」宗法繼承制。同治駕崩後,4歲的光緒登基繼位。
  • 光緒帝去世的真相:不是慈禧謀害,更不是李蓮英所為,而是……
    有史料記載:"光緒帝在死的前一天還是好好的,只是因為一劑藥就壞了,後來才知道,這劑藥是袁世凱使人送來的。"除此之外,還有證據可以顯示袁世凱的嫌疑最大。在森嚴戒備的皇宮裡,別說是毒害死光緒不太現實,即便是有這樣的機會,袁世凱也不敢為之,為何呢?因為如果是在報復的情況下,明目張胆的在敬獻的藥中摻入毒藥的話,那勢必會被追究其弒君之罪。那是要株連九族的,聰明的袁世凱才不會這麼做。所以,想要毒死光緒,又不被慈禧追究責任,那麼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
  • 光緒為何一輩子不能生育?跟慈禧的可恥行為有關,被世人唾棄
    其實,慈禧是有心思坐皇位的,但是又害怕不能讓大臣們臣服。最終,慈禧選擇讓醇親王的次子載恬繼承皇位,而自己則繼續垂簾聽政。  光緒皇帝在位期間,大多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雖然想要有一番作為,但他幾乎沒有實權,憑藉他的實力是沒有辦法和慈禧抗衡的。在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朝和日本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這件事讓光緒感覺十分恥辱。
  • 此人曾是慈禧最愛,死後卻身首異處,棺材只有一顆頭顱和一條辮子
    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慈禧太后的心腹,並因得了慈禧的歡心而左右逢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清朝政府在慈禧去世之後,仍然為李蓮英修建了墳墓。李蓮英是漢族,出生於道光二十八年(公元一八四八年),是河間府(今河北省河間市)人,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二。
  • 為什麼清朝在慈禧死後才開始大亂?
    原創 團隊作者 朝文社作者|我方團隊張嶔《朝文社》(原《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2639,閱讀時間:約7分鐘歷史提問為什麼清朝在慈禧死後才開始大亂,慈禧真的有那麼大的威懾力嗎
  • 慈禧死後陪葬品有多奢華?生前生活有多奢侈?一天花掉四萬兩白銀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去世了,這位統治大清帝國將近50年的女人,讓本來就閉關鎖國的清朝變得更加搖搖欲墜,因為她不僅在國政上屢屢做出錯誤決定,而且個人的生活也十分奢靡,生前生後都耗費了清帝國大量的錢財,以至於在她死後沒幾年,軍閥孫殿英就盯上了她的陵墓,那麼,慈禧的陵墓究竟有什麼呢?
  • 她見過慈禧洗澡,教過光緒英語,還發現了清朝滅亡的秘密
    慈禧太后是誰?那可是清朝實權派的老大啊,她可是清末的實際統治者,可以說她一發怒誰人不怕?連光緒帝都是她廢立的,你說厲不厲害?然而,就有這樣一個人,她見過慈禧洗澡,當著慈禧太后的面,辱罵她是老寡婦,教過光緒英語,還發現了清朝滅亡的秘密。
  • 清朝郡主裕德齡:教光緒學英文 做慈禧翻譯
    這些時裝到底是啥樣,當時的慈禧見了,有兩個印象,第一是驚豔:簡直是三位神仙妹妹;第二是擔心:好是好,就是不乾脆,尾巴太長,你們走路時老是用手挽著衣服,累不累啊?「爾等行時,以手牽衣,曾覺倦否?」  德齡除擔任翻譯工作,還要從事教學工作,學生就是光緒皇帝,課程就是英語。當時的安排是每天教授一個小時英文,德齡誇自己的學生:「天資穎悟,記憶力絕強」。
  • 現代科學技術同偵查結合 用中子轟出光緒死因
    100年前的1908年11月14日,38歲的光緒皇帝死在作為囚禁地的中南海瀛臺。近20個小時後,統治了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也斷氣歸西。光緒和慈禧在政治上勢不兩立,矛盾尖銳,兩人蹊蹺地同時離去,讓很多人懷疑:慈禧在臨死前怕光緒重新掌權,故而先將其害死。  不過也有人認為,光緒一生體弱多病,尤其是去世當年,病情加重,死在慈禧之前,實屬巧合。
  • 太監總管李蓮英陪伴慈禧53年,守孝百日才離宮,死後身首異處
    此時,即使很多王公大臣歧視太監,也罵閹人,希望行動上有各種各樣的喜好,為自己說話。正因為太監的特殊性,自古以來的權力者對太監有很大的防範心理,規定太監不能干政。首先,他在慈禧老佛爺身邊受寵53年。53年啊,很多宦官活不了那麼大的年齡。更何況,這麼長的受歡迎時間,可見他為人處世的手腕,其次慈禧死後,李蓮英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慈禧太后死後失去了最大的保佑,為慈禧守孝百天後離開了深宮大院,安靜地結束了他的餘生。這表明李蓮英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不是依靠自己是老太監,太監的負責人繼續在宮殿工作,這樣的話恐怕到最後自己怎麼死都不知道。
  • 慈禧10月22日去世,但在10月21日做了一件醜事,100年後才被證實
    1908年,冥冥中註定是大清國最非凡的一年,這一年主宰了中國半世紀的慈禧皇太后病故。在慈禧死的前一天,當上一輩子傀儡的光緒皇帝也一命嗚呼,這時的大清王朝早已越來越搖搖欲墜,隨時都會有垮臺的可能,假如慈禧死不了,大清王朝也許還能持續個十多年,可是慈禧去世了,大清王朝也就冥冥中註定了亡國。
  • 慈禧臨死前,突然迴光返照,留下兩道可恥的遺囑後一命嗚呼
    導讀:慈禧,本名葉赫那拉·杏貞,17歲入宮成為鹹豐帝的妃子。起初並沒有得到皇帝的寵幸,但她相當有心機,通過賄賂管事的太監,不僅受到了寵愛,還生下了龍子,即之後的同治皇帝。鹹豐駕崩後,慈禧先是與慈安一起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了朝廷大權。
  • 光緒是歷史上「淡漠、憂傷的影兒」
    他覺得光緒可以「像愷撒那樣豪邁地大筆一揮,威脅他的大總督,罷免他主要的保守派官員,引進中國人所想得到的最全面、最深入的改革」,但,最終,何德蘭看到的是「他卻在一個女人面前落荒而逃,就像鬼在後面追著他似的」。嶽麓書社出版的新書《光緒之死》,作者徐琳玲用非虛構的手法再現了被動坐上龍椅的光緒是如何把臉向著未來,又如何在慈禧面前落荒而逃、死於非命的。
  • 光緒非常寵愛珍妃,為什麼對她親姐姐瑾妃極端厭惡
    光緒有皇帝之名而無皇帝之實,不僅在軍國大事上絲毫不能做主,就連他的私人感情生活,也完全被慈禧左右,是個名副其實的傀儡人物。 光緒十三年(1887年)正月,十六歲的光緒皇帝到了親政的年齡,慈禧迫於現實,只得宣布結束「垂簾聽政」,但卻開始用另一種方式「訓政」來繼續掌管朝政,光緒在朝中做出的所有重大決定和人事安排
  • 慈禧太后權力至高無上,臨死幡然醒悟,定下三條規定
    慈禧太后權力至高無上,臨死幡然醒悟,定下三條規定慈禧在古代的時候,他說我最後一能夠在朝廷連的後面聽國家治事的一個太后,他在古代,可以說是權利特大的,沒有別的女人給他的權利,更大了,在清朝末期的時候,後,我家的權利幾乎全部都在他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