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後陪葬品有多奢華?生前生活有多奢侈?一天花掉四萬兩白銀

2021-01-08 七點歷史說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去世了,這位統治大清帝國將近50年的女人,讓本來就閉關鎖國的清朝變得更加搖搖欲墜,因為她不僅在國政上屢屢做出錯誤決定,而且個人的生活也十分奢靡,生前生後都耗費了清帝國大量的錢財,以至於在她死後沒幾年,軍閥孫殿英就盯上了她的陵墓,那麼,慈禧的陵墓究竟有什麼呢?

慈禧陵墓

1928年,駐紮在薊縣的孫殿英發愁沒有軍餉,於是他將主意打到了與駐軍之地僅有一山之隔的慈禧陵墓上,慈禧活著的時候,是出了名的窮奢極欲,死後陵墓裡陪葬的寶貝應該不會少。打定主意後,孫殿英便趁著黑夜,率領幾百名士兵強行炸開了慈禧陵墓,數不盡的寶貝出現在眼前,棺槨裡更是填滿了各種珍奇珠寶,上等絲綢、金絲做成的被褥衣物好幾層,陪葬的什麼翡翠西瓜、玉石馬等數不勝數,用來填滿棺槨縫隙的各種珍珠寶石更是不計其數。

孫殿英盜慈禧陵墓

其中,有兩件物品簡直就是價值連城,一件是慈禧頭上的鳳冠,鑲嵌著上百顆珍珠,其中最大的一顆足有雞蛋那麼大;另一件就是慈禧口中的夜明珠,據說在夜間光芒四射,後來被孫殿英送給了蔣介石,又被蔣介石送給了宋美齡。

大喜過望的孫殿英命人將陵墓裡所有的寶貝運走,大大小小的陪葬品裝了整整二十多輛卡車,可見慈禧生活是多麼的奢華,生前享用還不夠,死後還全部帶進了陵墓想要永世佔為己有。

慈禧鳳冠

當然,在中國傳統的觀念裡,非常講究人死後要厚葬,何況是當時地位尊崇的慈禧太后。比如唐高宗李治,生前特別喜愛王羲之的字,據說死後將《蘭亭序》真跡作為陪葬品帶進了自己的陵墓,作為封建帝王,這本無可厚非。我們說慈禧窮奢極欲,不僅僅是說她死後陪葬品多麼奢華,慈禧生前生活的奢侈程度,更是令人咋舌。

《蘭亭序》

就拿吃飯來說,普通人每天能吃飽就不錯了,而慈禧每日桌上的菜要超過一百多道,還都是各種上好的食材精製而成。御膳房專門為慈禧做飯的廚子就有幾百位,光這些人的住宿,就佔了皇宮八個院子。況且這些菜擺在那兒,離得遠的都快看不見了,她一個人能吃多少?剩下的都倒掉了,浪費至極。慈禧一日三餐的花費最少在幾百兩銀子,最多的時候,一天能花掉四萬兩白銀,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幾百萬,真是不敢想像。

除了正餐,還要有水果啊。慈禧日常的四季鮮果不斷,應有盡有,那時候交通不像現在這麼便利,不說運來這些水果需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光水果的數量,每年就是數以十萬計。那麼,慈禧一個人怎麼需要這麼多呢?

這些水果當然不只是用來吃的,更多是用來聞的,也就是慈禧用來燻屋子用的。慈禧所住的宮、殿裡每天都要換上各種新鮮水果,床頭、茶几、桌子上每一處都不放過,如此鋪張浪費,真是古今第一人了吧。

說完了吃的,就簡單說說用的。慈禧的衣物、化妝品、首飾有多少,有多精緻,不必細說,就說慈禧的襪子,那都是用最好的軟綢精心縫製而成,綢緞沒有伸縮性,所以做的時候不僅要大小正好,縫合的地方也要繡上精美的圖案,耗時耗力不說,製作成本也很高。這樣的襪子慈禧只穿一次,就不會再穿了。還有慈禧專用的坐便器,檀香木製成,外邊包上棉絮,裡邊是裝有香木料、水銀之類,不但舒適,也絲毫沒有異味,可謂是奢華至極。

慈禧所用坐便器

這些僅僅是慈禧在宮裡的生活狀態。要是外出,那排場更是不得了。有次慈禧坐火車去奉天(今瀋陽),先是從寢宮出來坐自己的專列到北京火車站(那時候皇宮裡專門為慈禧修建了一條鐵路,供慈禧觀光遊玩)。在去奉天的火車上,有四節車廂專門為慈禧準備飯食,廚子也帶了一百多位,其中有一節車廂點了50個爐子,每個爐子負責炒兩個菜。

這還不算,本來去奉天只待四五天的行程,就有一節車廂專門用來放慈禧外出的衣服,衣服準備了兩千多套,鞋子呢,沒那麼多,一百來雙,其他物品也是同樣的規格。其實,外出一趟,哪用得了這麼多衣服,慈禧也用不上,但她就認為是必須的,再加上為準備這些東西花費的其他費用,這奢侈程度,誰敢想像?

慈禧衣服

後來到了慈禧六十大壽,她本來想修復被英法聯軍燒毀的圓明園,但是圓明園是經六代皇帝歷時150多年建造的,不說時間來不及,那時候清政府的財政也根本無力承擔這樣的工程。於是慈禧便決定修頤和園。

當時正是甲午中日海戰的前夕,日本為了對付清朝的北洋水師,傾全國之力購買戰艦,而大清,光修頤和園就花掉了3000多萬兩白銀,再加上慈禧壽宴的用度,足夠裝備好幾個世界一流的水師了,可悲的是,北洋水師最終因沒錢買炮彈全軍覆沒,清政府為此付出了向日本割地賠款的代價。後來更是因為慈禧無限度的耗費國力,被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攜光緒狼狽出逃,丟盡了臉面。

慈禧壽宴

慈禧一個人的生活就如此奢侈,那時候清朝已經腐敗到了極點,那些為慈禧辦這些事的太監、官員,都在借慈禧的名義,上行下效,大肆貪汙,清朝有這樣一群以慈禧為首的蠹蟲,百姓的生活哪能好得了?清朝焉能不亡?

對於慈禧的奢侈,大家還知道哪些?歡迎來討論。

相關焦點

  • 慈禧太后死後,口中含著的夜明珠究竟值多少錢?真相令人心動不已
    在同治去世光緒繼位後,慈安太后(孝貞顯皇后)不久也去世,所以慈禧就獨掌了大權,從此清朝在慈禧的帶領下越走越差,最後無奈滅亡,但這並不妨礙慈禧奢華高調的生活。在1908年慈禧去世的時候,陪葬品更是數不勝數,要數最廣為人知的,當然還是慈禧口中的那顆夜明珠,那這顆珠子放到現在究竟值多少錢呢?
  • 為什麼清朝在慈禧死後才開始大亂?
    那是不是可以說,倘若慈禧再能「長壽」幾年,大清就能多撐幾年?當然不是。首先一個要明確的真相是,「有眼光」「有手腕」的慈禧,始終也沒改變一個痼疾:有權任性。她的「任性」,單看她「庚子國難」後狼狽的逃亡路,就叫人唏噓不已:明明是扔下京城,被八國聯軍打得西逃。可她逃跑這一路上,依然維持著驕奢淫逸的生活。
  • 為什麼清朝在慈禧死後才開始大亂,慈禧真的有那麼大的威懾力嗎?
    諸如「廢科舉」「練新軍」「興辦商務」乃至「預備立憲」等內容,樣樣對中國近代史有深遠影響。那是不是可以說,倘若慈禧再能「長壽」幾年,大清就能多撐幾年?當然不是 首先一個要明確的真相是,「有眼光」「有手腕」的慈禧,始終也沒改變一個痼疾:有權任性。
  • 甲午海戰:慈禧花1000萬兩白銀過生日,日本天皇一天只吃一頓飯
    甲午海戰:慈禧花1000萬兩白銀過生日,日本天皇一天只吃一頓飯 諭令一下,為慈禧祝壽成為壓倒一切的全國性政治任務,為討老佛爺歡心,光緒帝帶頭,大清文武百官開始籌備慈禧六十大壽,無所不用其極,花費不計其數。據《皇太后六旬慶典》記載,僅中央一級財政支出就耗費白銀600萬兩,至於各級地方和各類隱性開支,更無從考究。
  • 慈禧臨死前,突然迴光返照,留下兩道可恥的遺囑後一命嗚呼
    導讀:慈禧,本名葉赫那拉·杏貞,17歲入宮成為鹹豐帝的妃子。起初並沒有得到皇帝的寵幸,但她相當有心機,通過賄賂管事的太監,不僅受到了寵愛,還生下了龍子,即之後的同治皇帝。鹹豐駕崩後,慈禧先是與慈安一起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了朝廷大權。
  • 慈禧出殯屍臭散滿街?金絲楠木防腐絕不可能,真正臭氣源頭是這裡
    要說國人罵的最多的人,慈禧絕對是可以排個前幾名的,很多人提到她都是咬牙切齒,恨不得時刻問候她家祖輩。慈禧在世的時候,對她有怨言的人就不少,死後更是招來無盡唾罵,說她是個遺臭萬年的人物,應該沒人反駁。因為痛恨慈禧,連帶著她的許多事情,也都被人為扭曲,關於慈禧的傳言那是多到難以計數,不得不佩服諸位的腦洞。有人說慈禧出殯當天屍體惡臭難聞,甚至有人還說,孫殿英盜慈禧墓的時候,還對她做過什麼不可描述的事情。有人說慈禧死了二十年還能保持原樣,以至於讓孫殿英都動了色心,這話顯然是不可信的。
  •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女人,慈禧太后是怎麼死的
    當年慈禧歸政於光緒,一心想要有所作為的光緒皇帝,當時正經歷著甲午海戰後失利的局面聽取了康有為等人的建議,維新變法,強大中國。可是維新不易,變法更難。最終僅僅百日,以維新派的失利而告終。康有為等人遠逃,光緒帝也被囚禁,直到臨死的一天,都沒能走出那片牢籠! 光緒帝帶著悔恨和遺憾駕崩了。
  • 為何慈禧死後一年才下葬,出殯當天臭氣燻天,只因「黃道吉日」
    中國史上有諸多的歷史人物妄想「長生不老」,但是長生不老對於一個身體會隨著時間慢慢衰老的肉體來說簡直就是遙不可及,除了秦始皇有過這種念想之外,臭名昭著的慈禧也有過此種妄念,可是為何慈禧死後一年才下葬,出殯當天臭氣燻天,就只是因為「好日子」嗎?
  • 慈禧得了一種「病」,不敢找太醫,只好偷偷地找宮外的大夫
    若是說起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的人,那就不得不提起慈禧太后了,她的一生可以說十分的傳奇,把持清朝幾十年,而這幾十年,對中國來說是十分關鍵的幾十年。但是慈禧太后卻只知道享樂,對於國家的發展和百姓的死活則可以靠邊站站。
  • 慈禧一生嬌奢,最愛吃兩道菜,一道用料噁心,差點把這動物吃滅絕
    對於慈禧大家的熟悉度可能是非常高的,她是清朝的太后,一生專權,奢侈嬌貴,愛享受榮華富貴甚至不惜賣國,死後陪葬極盡奢侈,最後墓穴被孫殿英盜了,落得悽慘下場,這次就來說說慈禧最愛吃的兩道菜,完全可以看出她到底有多奢侈,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極其浪費。
  •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神秘事件?
    這些玄之又玄的東西,都給中國上下五千年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然而有句話說得好,「你可以不信,但是你得要敬畏」。是的,無神論者可以不信這些他們眼裡所謂的"迷信",但是必須得學會敬畏,畢竟多點敬畏總是不會錯的。本來就來聊聊中國歷史上的四起神秘事件。
  • 此人曾是慈禧最愛,死後卻身首異處,棺材只有一顆頭顱和一條辮子
    在各種歷史劇中,只要涉及到宮廷生活,就必然會有太監的出現。可以說,太監是封建王朝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群體。可能,他們的出身非常不好,但是,受到皇帝的提拔之後,他們也會有一定的權力,更有甚者,甚至能左右國家的朝政。比如說,秦朝時期的趙高,明朝時期的魏忠賢等,都是權傾朝野的太監。
  • 慈禧太后生前最害怕的竟是一隻石頭刻的壁虎?
    眾所周知,慈禧太后可謂是帝制期間為數不多持久當政的女性。1861年11月,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訢聯合發動辛酉政變,此後三度垂簾聽政,直至1908年去世,統治中國長達47年之久。你們知道她生前最害怕的是什麼嗎?她竟然最怕一條石頭刻的壁虎!
  • 敢和慈禧正面對峙的公主,長相醜陋不失儀態,慈禧見她畏懼三分
    我們都知道,晚清時期雖然皇帝仍舊在位,但實際的權力已經被慈禧牢牢掌握在手中,雖然慈禧二十多歲就失去了丈夫,後來又早早失去兒子,但掌握了實權的她卻仍舊過著奢華富足的生活,並沒有因此而受到影響。
  • 史上最悲慘皇后:生前挺著大肚子被惡婆婆害死,死後陵墓還被盜!
    皇后的地位按理說僅次於皇帝,但正是針對正常的朝代,在慈禧統治的清朝卻是截然相反的。在慈禧掌權之後,讓自己的兒子同治成為了皇帝。但說白了同治皇帝也只是一個傀儡,根本沒有任何權利,一言一行都需要聽慈禧的調動。而同治皇帝的老婆就更加悽慘了。
  • 為什麼在光緒死後的20小時慈禧就死了,是因病而亡還是另有隱情?
    雖然女性當權在古代社會之中是嚴令禁止的,但奈何每個時代總會有一些例外因素出現。對於慈禧的評價,很多人常常將近代的沒落以及清亡之命運歸結到她的神聖,認為她才是一國衰落的根源。如此之談是否有點勉強,我們先不多說。  而最讓人們關注的除了慈禧的奢靡史之外,更多的便是慈禧和光緒皇帝的關係,尤其是在光緒死亡中慈禧所扮演的角色。
  • 奢華內飾、高貴品質林肯航海家優惠降價四萬,太香了
    奢華內飾、高貴品質林肯航海家優惠降價四萬,太香了作者:陳巧林肯航海家的官方指導價格定級為38.88萬起,作為一款純進口品質的大型豪華SUV,在給出終端優惠之後已經跌至34萬級,它的價格跌幅,已經比奔馳GLC
  • 慈禧和光緒的兩元之爭和廢兩改元
    今天我就和藏友們來共同探討一下,說說這兩個關於兩和元的歷史事件。相信喜歡錢幣和歷史的朋友一定對這兩件事不陌生。1903年朝廷保守派把之前所鑄龍洋銀元以重量和清朝慣用的兩為單位的例制不符,提出重新鑄造重量為庫平一兩的龍洋新幣,一兩重37克左右,舊造龍洋重量為26克左右,相差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