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考古專家對光緒皇帝毛髮及遺骨的檢測,可以斷定,光緒皇帝是被毒死的。雖然究竟是誰毒死了光緒皇帝,還有一些爭議,但是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光緒應該是被慈禧毒死的。
那麼,慈禧自己都是一個病入膏肓的人,她為什麼在死前,卻還要做毒死皇帝這件事呢?她究竟擔心什麼呢?
(慈禧舊照)
實際上,從光緒死後,慈禧讓三歲的溥儀當新皇帝這一點來看,顯然,慈禧是不願意死的,她自己也是認為她不會死的。如果她認定了她很快就會死,她為什麼還要扶持一個小皇帝呢?扶持一個小皇帝,又讓小皇帝的爹載灃攝政,不是顯得很麻煩呢?為什麼不直接讓載灃當皇帝呢?
她這樣做,明顯就是覺得自己不會死,還可以繼續垂簾聽政,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安排。
有人可能會說,你說得不對。既然慈禧認為她不會死,那她有什麼必要殺掉光緒呢?之前她不是一直沒有殺掉光緒嗎?
確實,慈禧之前一直沒有殺掉光緒。但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慈禧雖然認為她不會死,但是畢竟身體很差,不可能上朝處理朝政了。她不可能上朝處理朝政,朝政就必須要有人來處理。既然要找人來做,本身光緒是皇帝,卻不讓他做,顯然是不行的。至少全國各地的那些保皇黨們,絕對會跳出來鬧。朝中那些有保皇傾向的人,也會跳出來鬧。
鬧還是小事,很可能這些人就會發動政變,擁戴光緒奪位。光緒不是沒做過,在「百日維新」的時候,光緒就差點發動政變,把慈禧拿下來。最終還是袁世凱倒向了慈禧,慈禧先下手為強,把光緒拿下,她才坐穩了位置。
而且歷史上這樣的事情也多次出現,比如武則天年邁,對朝廷控制力不強的時候,立馬就有大臣擁戴李顯,把武則天推翻,擁立李顯為皇帝。
(光緒皇帝畫像)
慈禧病重,無法掌控朝廷的時候,她當然也是非常擔心這個問題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慈禧才會把光緒毒死。只要把光緒毒死了,就不可能發動政變,擁戴光緒發動政變了。
把光緒毒死以後,她不可能讓載灃當皇帝。畢竟載灃是成年人。儘管載灃很聽話,但是只要載灃當了皇帝,基本上就沒慈禧什麼事了。而選小孩子溥儀當皇帝,讓載灃當攝政王,同時載灃又很聽話,因此載灃什麼事都會去徵求慈禧的意見。這樣,慈禧就算一直躺在病床上,實際上她對朝廷的控制力也是相當強的。
很顯然,這就是慈禧毒死光緒的根本目的。
退一步說,假設慈禧看清現實,知道她的病好不了了,自己肯定會很快死掉。她自己也會在死之前,把光緒毒死。為什麼呢?
(載灃舊照)
我們還是拿武則天來進行對比分析。
武則天去世之前,為什麼要廢除自己的帝號,讓自己重新變回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就是因為她明白,如果以被推翻的朝廷的皇帝的身份去世,那麼,她就不可能得到祭祀,不可能獲得「廟食」。就算李顯孝道,依然認她是媽。但是大臣們可能不會這麼看。大臣們肯定會攛掇李顯否定她。畢竟她是篡奪李唐江山的那個人,是李唐江山的「罪人」。就算李顯不聽大臣們的,到李顯兒子當皇帝的時候,情況會不會又發生變化呢?總之,武則天將一直處在膽戰心驚之中。
如果武則天變成皇后,這種擔心就完全沒有了,「廟食」也不存在問題了。
慈禧太后當然也得考慮「廟食」問題。光緒被慈禧搞得夠慘,她不但毀了光緒的事業,殺掉光緒的愛妃和親信,而且還把光緒囚禁起來。光緒不恨慈禧是不可能的。如果光緒重新上臺後,就算慈禧死了,他也絕對不會放過慈禧。那樣的話,慈禧在陰間也就不會過得很好,「廟食」肯定也很困難了。
而把溥儀選為皇帝,讓載灃當攝政王,這兩父子必然對慈禧感恩戴德。他們自然是會把慈禧伺候得好好的,豐厚的「廟食」,也不用擔心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舊唐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