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海進入「霜降」節氣。上海中心氣象臺說,本周申城天氣很符合「霜降」特點,秋高氣爽,而且少雨。目前來看,只有周四前後有一場小雨。
不過和此前相比,冷空氣到訪的頻次變多了。本周二至周三,周四至周五,上海各迎一場冷空氣。雖然降溫幅度不大,但也預示著深秋的步伐越來越近。畢竟,「霜降」已經是農曆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根據往年數據,上海在「霜降」節氣,秋高氣爽的特點更為明顯,氣溫多在13℃至21℃,白天最高氣溫很少超過25℃。從本周來看,上海最高溫僅22℃,最低溫為13℃,都在往年平均範圍內。
寒意越來越明顯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另一樣事物也在怒刷存在感,那就是颱風。
昨天,第18號颱風「莫拉菲」生成,最強可達颱風級或強颱風級。彼時,第17號颱風「沙德爾」仍在海上起舞。本周起,我國南方,颱風霸屏,而在北方,一股中等強度冷空氣正強勢南下。在很多人看來,颱風屬於夏季,冷空氣屬於秋冬,兩者並存,實在違和。其實,兩者之間有著必不可分的關聯。
首先,颱風並非秋冬專屬,而是一年四季都可能存在。只是冬天和春天的颱風個數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那麼,剛剛誕生的第18號颱風會不會影響上海?答案是,沒有直接影響。它誕生于洋面,又將在今天移入南海東部海面,以後趨向於越南中部沿海。
不過,颱風引起的天氣系統變化是顯而易見的。以第17號颱風「沙德爾」為例,它的主要影響範圍是南方地區,廣東、海南等地都有中到大雨,乃至暴雨和局地大暴雨。但是,「沙德爾」的影響不止這些。氣象專家指出,颱風對冷空氣具有強大的吸力。這是因為,冷空氣對應的天氣系統是冷高壓,而颱風是低壓系統,氣體和水流一樣,可從高向低處運動。因此,在颱風的強大吸引下,冷空氣南下會更加迅速和深入。比如,上海郊區上周最低溫跌至個位數,長三角部分城市出現霜凍等,都是受到「沙德爾」的間接影響。這種影響不一定反映為降溫,還有可能是大風等等。
今天凌晨,「沙德爾」登陸越南並迅速減弱,但「莫拉菲」的影響才剛剛開始。接下來,它也會給海南帶來大風大雨,給閩粵地區帶來大風,在此影響下,整個南方可能會比往年偏冷。中國氣象局氣象工程師信欣表示,截至10月25日,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在10月份共生成5個颱風,超過常年同期的3.7個。通常情況下,7月至10月是全年颱風生成最多的時候,平均18個。今年7月,颱風數量為零個;8月偏多1.3個;9月偏少0.8個,10月偏多1.3個。年末,颱風趕工完成KPI,基本把進度追平。
對上海來說,本周要記得適度增衣。除了冷空氣滲透,北風加大,氣溫下降,晝夜溫差也在慢慢拉開,最多可達7℃。大家也要珍惜這天朗氣清的秋季。所謂「金秋」也是在說秋季像金子一般珍貴。據氣象數據統計,上海雖然四季分明,但是長短差距很大。夏季和冬季加起來約佔三分之二,春秋兩季相比,秋季更短,只有6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