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玲(左)、何立富解讀「麥德姆」特點及影響。
專家: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玲 何立富
採訪人:新華網記者戴琳凌 中國氣象報記者吳越 實習記者王若嘉
記者:請先介紹一下今年我國颱風的概況。
張玲:截至2014年7月23日,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有10個颱風生成,比常年平均(7.5個)偏多2.5個。有3個颱風登陸我國,比常年平均(1.9個)偏多1個。
記者:能否簡單講講今年第10號颱風「麥德姆」的生成和發展情況?
張玲:今年第10號颱風「麥德姆」(熱帶風暴級,英文名:Matmo;名字來源:美國;名字意義:大雨)於7月18日凌晨2點鐘在菲律賓馬尼拉東偏南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生成後以每小時15~20公裡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19日凌晨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隨後逐漸轉向西北方向移動向臺灣東南洋面靠近,強度繼續加強,19日晚上加強為颱風級,以後保持颱風級強度大約1天半左右的時間。22日下午在臺灣東南近海海面加強為強颱風,23日凌晨0時15分前後在臺灣臺東縣長濱鄉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2米/秒)。以後橫穿臺灣島,於23日05時從臺灣省彰化縣移入臺灣海峽,並減弱為颱風。7月23日15時30分前後,在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鎮沿海登陸,登陸時減弱為強熱帶風暴級。
記者:「麥德姆」具有那些特點?
張玲:根據目前監測的實況和未來的預報,我們發現「麥德姆」具有三個比較明顯的特點。
第一,颱風的雲系與西南季風結合,降雨強度大。7月22日0時到23日12時,臺灣大部已出現大到暴雨,部分地區出現大暴雨到特大暴雨,臺灣東部局部地區降雨量達500毫米以上,花蓮慈恩的降雨量達598毫米。
第二,颱風的強度減弱慢。預計「麥德姆」在登陸福建後將深入內陸,強度緩慢減弱,未來陸上維持時間較長,較為少見。
第三,颱風登陸北上,與冷空氣結合,影響範圍廣。7月23日至27日,我國東部(臺灣、福建、浙江、江西、江蘇、上海、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山東、河北、天津、遼寧、吉林)將有一次明顯的風雨天氣過程,尤其要關注對北方海域和地區的風雨影響。
記者:未來一段時間,預計「麥德姆」的路徑如何,又將影響哪些省市?
何立富:預計「麥德姆」在登陸福建後將向西北方向移動,24日早晨以熱帶風暴強度進入江西境內並減弱北上,先後影響浙江、江西、安徽、江蘇、山東、遼寧等地,並給華東及東部海域帶來強風雨。
從降雨影響來看,23日至26日,江南中東部、江淮、黃淮東部等地累計降雨50~80毫米,其中福建中北部、浙江南部和西部、江西東北部、安徽南部、山東半島和遼寧東部等地雨量100毫米以上,福建中北部沿海、浙江南部和山東半島東部等地250~400毫米、局地可達400毫米以上。23至24日,浙江南部和西部、福建中北部有暴雨到大暴雨、福建東北部和浙江東南部局地特大暴雨;之後強降水區將逐漸北移,江西、安徽、江蘇、山東、遼寧等地將先後出現暴雨或大暴雨天氣。
從大風影響來看,23日至26日,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南海東北部海面、臺灣以東洋面、臺灣海峽、東海大部、黃海大部、渤海海峽、渤海及廣東東部、臺灣、福建、浙江、上海、江蘇、山東半島、天津、河北、遼東半島等沿海和遼寧東部、吉林東部將有7~8級大風,部分海域或地區風力可達9~10級,「麥德姆」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或地區的風力有11~13級,陣風可達14~15級。
記者:上述地區應該做好哪些應對措施?
何立富:我們提醒有關部門需要特別加強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城鄉內澇及山洪、滑坡等災害,並注意水情監測,防範中小河流洪水。
另外,華東地區及東部海域需防範大風天氣的不利影響,相關海域的漁業養殖、航行船舶和作業人員需儘快回港,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記者:為什麼「麥德姆」會在登陸後繼續北上深入內陸?一般來說,颱風在陸地上維持時間較長的原因是什麼,需要哪些天氣氣候原因與條件?
張玲:颱風的移動主要取決於引導系統和引導氣流的情況,像這種北上的颱風主要的引導系統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引導氣流是颱風和高壓之間的偏南風。由於「麥德姆」北上過程中,其東側一直受到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且在兩者之間存在著偏南風,在其引導下,颱風就能到達比較北的地區。
何立富:一般來說,颱風在陸地上的強度維持主要由水汽和能量的補充狀況決定,比較好的熱力條件和動力條件的配合,不斷的水汽輸送,環流系統比較穩定,使得深入陸地後的颱風能夠維持比較長的生命周期。根據我們預計,「麥德姆」類似於這種情況。此外,一般來看,北上颱風常見於6至8月份的盛夏季節。
記者:「麥德姆」對農業有什麼影響嗎?
何立富:「麥德姆」對農業的影響有利有弊。有弊的一面主要是指,颱風的風力強度較大,可能會造成農作物出現倒伏的狀況,因此農業部門要提早做好防風工作。從有利的一面來看,今年梅雨季節,特別是江淮地區的梅雨季節出現「空梅」現象,降雨量相對較少,從前段時間對農業的土壤墒情監測情況來看,部分地區包括黃淮西部有一些旱情出現,而「麥德姆」北上帶來的雨水,則有利於緩解旱情。
同時,在初夏季節,颱風北上帶來的雨水也有利於緩解持續的高溫天氣。
記者:氣象部門為了應對「麥德姆」做了哪些工作?
張玲:從7月21日6時開始,中央氣象臺先後發布颱風藍色、黃色、橙色預警,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蘇等相關地區氣象部門也發布相應的颱風預警信號。同時,中國氣象局啟動了風雲2F衛星加密區域掃描,增加了全國的颱風加密視頻會商,並於7月22日8時30分啟動了重大氣象災害(颱風)Ⅲ級應急響應。我們將加強會商分析,加強做好預報預警服務、公共服務和決策服務,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動,全力做好颱風防禦工作。
(責任編輯:欒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