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形成,為啥鑽石堅硬透明不導電,石墨卻相反

2020-12-03 科普大世界

碳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元素之一,也是地球上含量最豐富的元素之一,有很多常見物質都主要由碳元素組成。比如動植物和菌類等生命物種本身和這些生物遺體形成的煤、石油、天然氣等,再如石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其中也有大量的碳元素。不過這裡我們重點講一下金剛石和石墨,這兩種東西都由純粹的碳元素組成,不像其他物質還有大量其他元素,然而這兩種東西各自呈現出來的性子卻完全不同。

金剛石可以做成鑽石,也可以說鑽石就是金剛石,其硬度非常高,是自然界中已知硬度最高的物質,其摩氏硬度是硬度為10,也是唯一一種摩氏硬度為10的自然界物質。但是石墨就不同了,它是自然界中最軟的物質之一,而且是又滑又軟,因此常被用作潤滑劑。

硬度不同之外,這兩種東西的色澤度也很不相同,石墨的顏色非常黑,是漆黑而不透明的,但是鑽石卻是透明的,透光性很好。

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金剛石並不導電,是良好的絕緣體;但是石墨的導電性能非常好,是優良的導體,甚至可以將石墨粉做成炸彈,這種石墨炸彈如果在敵方的發電廠、變電廠和供電系統上空中被引爆,飄灑下來的石墨碳纖維就可以將敵方的供電設施癱瘓掉,那麼敵方的工廠就無法運轉,城市也會陷入癱瘓狀態。

既然金剛石與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它們的物理性質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這是由於其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造成的。

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石墨中每個碳原子的周邊連結著另外三個碳原子,排列方式呈六邊形,以共價鍵結合,構成共價分子,這樣石墨中每個碳原子與其他碳原子只形成3個共價鍵,每個碳原子仍然保留1個自由電子來傳輸電荷,所以石墨可以導電。而且石墨中碳原子的結構為六角形,相互之間呈片狀重疊,這種層狀結構導致石墨受壓後很容易滑動,硬度也不高,所以石墨摸上去非常滑潤,是良好的固態潤滑劑。又因為扁平的石墨片材可吸收不同波長的光,因此表現為不透明的黑色。

但是金剛石晶體為正四面體結構,其中碳原子的4個孤對電子可以全部形成共價鍵,因此就沒有自由電子,這樣金剛石就不能導電。而且金剛石中碳原子以四價鍵連結,由於鑽石中的C-C鍵很強,所有的價電子都參與了共價鍵的形成,形成金字塔狀的晶體結構,所以金剛石硬度非常大。且金剛石的這種結構也使得它可吸收的光波段很少,照射到金剛石上的光線大部分被反射出去,因此它雖然硬度很高,看上去卻是透明的。

不過石墨和金剛石的分子和原子結構很難解體,因此它們都很耐高溫,金剛石的熔點是3550℃,而石墨常溫下壓根就沒有熔點,它會在3652℃~3697℃直接升華,因此石墨常被作為耐溫材料應用於各種高溫隔溫設施。

相關焦點

  • 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碳嗎?
    碳在人類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人類生產生活處處離不開它。 鑽石恆久遠 金剛石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物質,它的硬度是剛玉的4倍,石英的8倍。 金剛石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硬度呢?
  • 同為碳元素組成,為什麼鑽石是透明的,而石墨就不透明?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會好奇,同樣是碳元素組成的,為什麼鑽石就是透明的,而石墨卻是黑的呢?原因是它們的微觀結構不同導致的。具體原因且聽老郭為您細細道來。首先拿玻璃來說,玻璃是我們日常都非常常見的透明物質,但實際上,我們真正接觸的玻璃,在平時的應用當中,也就是幾毫米的厚度,100毫米的玻璃磚都是很少見的。如果我們把玻璃碾碎成為玻璃渣,我們會發現玻璃就不透明了。其次,我們再來說說水。從超市裡面買回來的純淨水和礦泉水都是清亮透明的,我們捧起一捧海水也是如此(有泥沙的除外)。然而我們都知道,在海洋300米以下除了微弱的藍光,基本上就沒有光線了。
  • 昨天520你收到的鑽石,和鉛筆裡的石墨,組成元素其實是一樣的
    昨天應該有不少美眉收到了鑽戒,大過節不好提別的,今天算是風頭已過,有個事實需要向大家提出來,那就是你收到的鑽戒,和鉛筆裡面的石墨,在組成元素上,其實是同相同的,都是碳。鑽石和石墨,在組成元素上沒有區別因為稀少珍貴,堅硬無比,而光澤又璀璨透徹,鑽石不僅被視為稀世寶石,還被賦予了愛情的意義,儘管價格不菲,仍然收到世人的追捧。而上科學家們指出,鑽石在組成元素上,和鉛筆中的石墨沒有本質區別,他們都是由碳元素組成。
  • 鑽石的來源,鑽石是怎樣形成並被切割的?
    碳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元素之一,也是據我們所知生命存在所必需的4種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元素有3種基本存在形態.◇鑽石:一種極其堅硬、透明的晶體◇石墨:一種由純碳構成的質軟、黑色的礦石。◇富勒烯:一種由60個碳原子組成極其規則的球形分子所構成的礦石。鑽石形成於地下160千米的地幔層的一般條件是:碳元素受壓力至少為3x 10千帕,溫度至少為400C。如果兩個條件有任何一個不具備,那麼形成的就是石墨而非鑽石。
  • 鉛筆和鑽石
    「那石墨又是什麼?」小黑繼續追問。「石墨是由一層層屬於碳元素的碳原子構成的,每一層碳原子都排列成很多個整齊的正六邊形。但層與層之間並不是很緊密,可以相對滑動,所以石墨整體結構比較鬆散,你在紙上輕輕摩擦就落下來了。」「難怪我削鉛筆一點也不費勁。這個碳原子和煤炭有什麼關係嗎?」
  • 鑽石和碳成分一樣,是鑽石商的騙局?來聽一聽各種碳單質的自述
    這裡用了「碳」和「炭」兩個字,「碳」一般來說是指碳元素;而「炭」則是以木炭為參照,指像木炭那樣的一些物質。碳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只有0.023%,但是它卻有著最龐大的族群,很多和黑色搭不著邊的物質中都少不了碳。碳是構成一切生物體的基石。現在我們一起到碳的家族裡做一次採訪,聽一聽各種碳單質的自述。石墨(見圖13-1) 我是一種深灰色有金屬光澤的細磷片狀固體。
  • 隕石中發現比鑽石還堅硬的物體
    研究人員在用金剛石拋光一塊隕石時,發現其中存在比鑽石還堅硬的碳晶體。這種超硬鑽石或許不會戴到我們手上,但是卻有助於科學家學會如何在實驗室製造出更堅硬的鑽石。這種碳晶體比地球內部形成的鑽石硬度還要大。碳元素組成的、具立方結構的天然晶體。
  • 全世界4200多種礦物質中,鑽石為什麼是最堅硬的?
    通過這個實驗,查明了鑽石是由碳物質構成的。但是,鑽石含碳並不是堅硬的理由。例如鉛筆使用的石墨也是由碳構成的,但石墨卻是比人的指甲還柔軟的礦物。兩者的差異到底是什麼呢?1913年,英國物理學家威廉·布拉格父子找到了答案。
  • 更堅硬的鑽石在實驗室中被製造出來,你家的鑽石有可能會貶值呀
    澳大利亞領導的一項研究首次在室溫下製造出鑽石。鑽石是一種由純碳製成的物質,被碾碎後形成一種既透明又堅硬的晶體結構。儘管通常需要數十億年才能形成鑽石,但這項新的研究在實驗室裡僅用了幾分鐘就造出了鑽石。來自坎培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布拉德比說:「天然鑽石通常形成於數十億年前,在地球深約150公裡的地方,那裡的高壓和溫度超過1000攝氏度。」。天然金剛石形成所需的最小壓力約為15-20 GPa。以前的研究使用高壓、高溫的方法在實驗室裡模擬這種環境,從而快速形成鑽石,但是布拉德比和他的同事採取了不同的方法。
  • 細數石墨膜那些事兒
    比如,我國優秀國產單程高導熱石墨膜的導熱係數為1900w/mk,意味著它可以使發熱元件表面降低溫度4-7攝氏度,這同時意味著,該石墨單膜的導熱能力比自然界導熱導電性能最佳的元素,銀,的導電性能還要高3倍。要說,石墨膜,我們先來說一說「石墨」這個1.0版本的老大哥。
  • 鑽石的形成原因是什麼?鑽石是怎麼形成的
    在地球深處只有很少的地方具有這種鑽石形成的物理、化學條件。從目前開採的鑽石礦中發現,絕大多數的鑽石形成年代都在20億至30億年前,在南非地區發現的一些鑽石的年齡甚至達到了45億年左右,這也能在一方面證實鑽石是在地球誕生後不久便開始在地球內部結晶的。鑽石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寶石。
  • 從石墨與鑽石的同素異形體談領導能力的提升
    大家知道,光芒摧琛的鑽石和黑不溜秋的石墨可以說有著天壤之別,但實際上它們是同素異形體,都是由碳原子組成的不同形態。,而是以立體的四面體結構排列,為複雜的面心立方結構,所以造成了鑽石的堅硬無比與石墨的不堪一擊。
  • 黃金和鑽石哪個更稀有?是怎麼形成的?
    地球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烏爾裡希·福爾(Ulrich Faul)說:金是一種重金屬,是地球上較為稀有的元素之一,是中子星碰撞時形成的。地球科學教授、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達爾豪西大學高壓地質研究實驗室聯合主任亞娜·費多查克說:在地球形成過程中,最重的元素被吸引到地核,這意味著在地殼附近很難找到大量的黃金。
  • 認識有趣的化學元素第6課:「碳(C)」為觀止
    所有的生物,其主要構成元素中都有碳元素。並且支持生命運轉的營養元素,比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都是碳的化合物。在每一個細胞、每一條遺傳物質DNA鏈上,也都有碳的存在。所謂的「食物鏈」,換句話說,實際上就是碳元素的傳遞鏈。若缺少碳元素,那麼地球上的生命便就不會存在。
  • 鑽石那麼硬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這篇文章解開我多年的疑惑!
    其實很多的小夥伴都知道鑽石的本質是「碳」,在化學本質上和鉛筆裡的石墨,作為能源的煤炭是沒有區別的。在物理層面,由於晶體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和軌道雜化的不同,形成了碳的他同素異形體,這也直接導致了性質截然不同的現象。我們以石墨為例,在其晶體中,同層的碳原子以sp2雜化形成共價鍵,每一個碳原子以三個共價鍵與另外三個原子相連。
  • 圓你一個鑽石夢—金剛石是怎麼煉成的?
    更重要的是,如何實現「點碳成金剛石」?金剛石——世界上最堅硬的天然物質金剛石,俗稱鑽石,是一種僅由碳元素單質組成的礦物。金剛石擁有著正八面體的晶體結構,晶體中的每個碳原子都以sp3雜化軌道與相鄰4個碳原子行成穩定的共價鍵,擁有10級的摩氏硬度。鑽石既然這麼硬,我們到底要用什麼方法來加工和打磨鑽石呢?
  • 太陽成為白矮星後內部會有個大鑽石?想多了,它實為一種特殊物質
    說白矮星的中心有一顆大鑽石,其實指的是它的中心有一個碳核,這個碳核的直徑可達數百或到數千公裡,如果說它是一個「大鑽石」的話,那麼這個鑽石真的是夠大了,然而這樣的說法其實是不嚴謹的。,恆星外圍的氫元素等物質會被拋散出去,內部凝聚成一顆白矮星,由於碳和氧是形成白矮星的重要元素,大量碳元素存在於白矮星的內部,所以都認為白矮星裡面有一個巨大的碳核,另外也有主要有氦和氧元素等組成的白矮星。
  • 鑽石是如何是被發現的呢?
    鑽石結構特點:鑽石是由碳元素組成,是一種碳元素的結晶體,硬度是10,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天然礦物,密度為3. 53 ( ±0. 01 ) g/ cm3,折射率為2. 417,色散為0. 044。是金剛石經過切割、打磨加工後的產品,在金剛石礦產中能夠達到寶石級的約佔五分之一,稱為寶石級金剛石,國外稱「鑽石原石」或「鑽坯」。
  • 初三化學小知識:鑽石與木炭,同是碳單質,為何差異如此巨大!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一般的1克拉的鑽石價格在就在4W-7W左右,別說那些品牌定製的了,動輒6位數起步。鑽石是怎麼形成的呢?為何它如此的昂貴?說到鑽石,就不得不提碳(C)這個元素。有的同學就要問了,跟碳有什麼關係?
  • 鋯石和鑽石的區別 鋯石和鑽石有什麼區別
    一般戒指都是由銀飾和鑽石組成,好看且大方,女孩子很喜歡。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鋯石長得和鑽石很相似,很容易被搞混。那麼,如何區分鋯石和鑽石呢?它們有什麼區別?  鋯石和鑽石的區別  金剛石俗稱「金剛鑽」,也就是鑽石的原身,是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礦物,是石墨的同素異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