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8月15日電 (記者 徐靜 通訊員 尚妤嬋)8月12日晚,第七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在京落下帷幕。清華大學校長邱勇、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在頒獎典禮上分别致辭,並為獲獎學生頒獎。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樂、陸汝鈐、李邦河、席南華,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喬建永,國內外高校及研究機構的著名數學家,多位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的國際評委和參賽選手等約200人出席頒獎典禮。
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近100名同學參加了本次競賽,經過嚴格的筆試和口試,來自復旦大學的張頁獲得大賽設立的華羅庚獎金獎,清華大學徐凱和北京大學黃開獲陳省身獎金獎,清華大學徐凱和北京大學呂世極獲周煒良獎金獎,清華大學李陽垟和王昊宇分獲林家翹獎及許寶騄獎金獎。丘成桐獎,即個人全能獎,由清華大學李陽垟和徐凱摘得。清華大學的秦翊宸、王怡、邵城陽、楊羽軒、王昊宇組成的團隊獲得團體賽金獎。
邱勇校長致辭。
邱勇代表清華大學向獲獎學生表示祝賀,對競賽發起人丘成桐先生及評委專家表示感謝。邱勇說,清華大學高度重視數學等基礎學科建設,丘成桐先生在清華創辦數學科學中心,六年來在學生培養、科學研究、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未來,清華將強化支持力度,努力推動數學研究和數學人才培養。邱勇希望,所有參賽學生永遠保持對科學事業的探索精神,努力做出不平凡的成就。
丘成桐教授致辭。
丘成桐教授對清華大學同學取得的優異成績表示祝賀。他說,目前中國在應用數學上與世界一流還有差距。中國要成為世界一流的「數學王國」,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培養本土人才。他肯定了清華的本科數學教育,並對同學們說,真的「學問」不是考試可以達到的,做「學問」也不是一天能夠達成的,而是要通過不懈的努力。很高興看到同學們的成功,也很關注同學們的成長,希望一起努力將中國的數學辦好。競賽組委會主席劉克峰介紹了競賽的發展背景、組織情況以及本次大賽的評獎情況。
今年,清華學子不僅包攬個人全能及團體金獎,斬獲個人全能和團體各兩項銀獎,在各單項獎的比賽中也表現優秀:共獲得華羅庚獎4銅2銀,陳省身獎4銅1銀1金,周煒良獎2銅1金,林家翹獎2銅1金,許寶騄獎1金。全能獎兩位金獎得主都來自清華大學數學系。獲獎同學表示,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績,除了老師的課堂教學、個人的努力學習,還要感謝「討論班」——數學系學生自發組織的數學討論班,大家一起分享、研究最近讀的文章,形成「頭腦風暴」,共同提升對數學的敏感度。在團體賽口試準備期間,清華2隊(本屆團體賽金獎得主)的5位同學雖然每人的比賽科目不同,但積極發揮團隊合作精神,互相取長補短,最終取得了優異成績。
清華大學團體賽金獎團隊合影。
「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是由丘成桐先生發起,面向中國大陸、香港地區及臺灣地區在讀本科生開展的數學競賽,旨在測試大學生的數學知識、修養與能力,促進中國的大學數學教育。自2010年成立至今,競賽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吸引了很多大學生慕名前來一試身手。參賽者中,不少人已是多次參賽的「老將」。他們表示,通過參賽發現了自己在數學研究上的短板,經過賽後針對性地總結和學習,大大拓寬了眼界,希望再次參賽獲得名次、檢驗學習成果。
本屆競賽評委包括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王躍飛、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數學研究所所長尚在久、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執行主任兼數學系主任劉克峰、中科院院士嚴加安等34位專家教授。決賽評委更是「陣容豪華」,幾何與分析方向由丘成桐教授領銜,其他各科也不乏來自國際著名高校教授,不少今年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的報告人也參與了評審工作。
競賽測試題目由丘成桐先生領銜、歐美一流的數學家親自命題,題目難度與國外知名大學的博士研究生資格考試相當。不少參賽選手在面試後認為難度較大,表示需要在平時付出更多的努力,學習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
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自2010年設立以來,至今已成功舉辦七屆,共300餘位大學生獲得各類獎項,已成為一個具有良好社會影響力的賽事,並成為發掘和選拔優秀數學研究生的一個重要途徑。前六屆獲獎選手中共有約70名學生前往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史丹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巴黎第十一大學、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等國外名校深造,其中僅哈佛大學一校就有十餘名獲獎學生被錄取。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也把競賽作為研究生招生渠道之一,把獲獎選手作為重點招收對象;另有一批獲獎學生獲得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國內院校的讀研資格,為中國和世界數學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優異後備力量。
附:2016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獲獎名單
華羅庚獎,即分析與微分方程方向獲獎者:
銅獎 清華大學 邵城陽
銅獎 清華大學 朱晶澤
銅獎 復旦大學 錢列
銅獎 清華大學 李陽垟
銅獎 清華大學 張志宇
銀獎 清華大學 王昊宇
銀獎 清華大學 徐凱
銀獎 中國科技大學 馬明輝
銀獎 北京大學 李藝軒
金獎 復旦大學 張頁
陳省身獎,即幾何與拓撲方向獲獎者:
銅獎 清華大學 王高明
銅獎 北京大學 沈澈
銅獎 清華大學 白少雲
銅獎 清華大學 邵城陽
銅獎 清華大學 熊昊仁
銀獎 北京大學 李藝軒
銀獎 清華大學 王志涵
銀獎 中國科技大學 馬翹楚
金獎 清華大學 徐凱
金獎 北京大學 黃開
周煒良獎,即代數、數論與組合方向獎獲獎者:
銅獎 清華大學 王浩旭
銅獎 中國科技大學 錢艦
銅獎 清華大學 張志宇
銅獎 臺灣大學 羅啟恆
銅獎 臺灣大學 趙庭偉
銀獎 北京大學 陳成
銀獎 復旦大學 孟凡君
銀獎 臺灣大學 吳博生
金獎 北京大學 呂世極
金獎 清華大學 徐凱
林家翹獎,即應用數學與計算數學方向獲獎者:
銅獎 清華大學 劉冠華
銅獎 北京大學 金晨子
銅獎 清華大學 王昊宇
銀獎 武漢大學 黃曠
銀獎 北京大學 金輝
金獎 清華大學 李陽垟
許寶騄獎,即概率統計方向獲獎者:
銅獎 北京大學 王飛騁
銅獎 北京大學 付偉龍
銅獎 北京大學 顧超
銅獎 復旦大學 唐博浩
銀獎 北京大學 劉浩然
金獎 清華大學 王昊宇
丘成桐獎,即個人全能獎獲獎者:
銀獎 清華大學 張志宇
銀獎 北京大學 李藝軒
銀獎 清華大學 王昊宇
金獎 清華大學 李陽垟
金獎 清華大學 徐凱
團體賽獲獎者:
銅獎 復旦大學 錢列、周易鋮、石佳、陳小帖、陳品翰
銅獎 復旦大學 孟凡君、鄒嘉驊、繆欣晨、金正中、唐博浩
銅獎 中國科技大學 何聲、馬翹楚、馬明輝、高英瓚、袁望鈞
銅獎 北京大學 王翔、沈澈、孫成章、金輝、肖非依
銀獎 清華大學 徐凱、王志涵、趙瑞屾、賈楸燁、李林駿
銀獎 清華大學 王浩旭、白少雲、李陽垟、郭怡辰、徐則馳
銀獎 北京大學 顧超、黃開、李藝軒、袁宏霖、段雅琦
金獎 清華大學 秦翊宸、王怡、邵城陽、楊羽軒、王昊宇
編輯:悸寔 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