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現身合肥分享發現數學之美 點讚中國科大年輕學子

2021-01-07 教育信息速報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一提到數學,可能很多人會緊張。就在上周末,來自國內外的數學家們聚集合肥,在2020年世界華人數學家聯合會(ICCM)年會上探索並傳遞「數學之美」。12月27日,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也現身年會現場,為年輕學者頒獎,並主持學術講座。在會議間隙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採訪時,丘教授表達了對合肥以及中國科大年輕人的讚美,並分享了自己對如何培養數學人才、發現數學之美的看法。

點讚中國科大年輕學子

世界華人數學家聯合會(ICCM)於2020年12月27日至12月29日在中國科技大學舉行第四屆ICCM年會。本屆年會由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和中國科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聯合主辦。

27日,第四屆ICCM 2020最佳論文獎在合肥頒發。在一個半小時的頒獎典禮上,這位70歲的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幾乎站滿全場,頒獎、宣布名單、與得獎的年輕學者合影。緊接著,又有多場學術講座等待他來主持並出席,抓緊時間與國內外數學家和年輕學者們共同探討數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28日,丘教授還要去中國科大給學生們做一場報告。

丘成桐現身合肥。

其實,這不是丘成桐第一次來合肥。幾乎在去年同一時間,他受邀訪問中國科大做客「大師論壇」,以「數學歷史大綱」為題為全校師生做精彩報告。與上次報告的主題不同,這次報告主題對普通人來說依然不是那麼好懂 — —廣義相對論框架下黑洞的存在性。黑洞也是他研究了幾十年的課題。

「其實去年的題目也不算通俗,今年的更是如此。但是我想,對做數學和物理的研究生來說,做一些有科學內容的演講,是有意義的。」現任哈佛大學數學系教授、物理系教授,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院長的丘成桐如是說。

這次來到合肥,行程很滿,丘成桐告訴記者,他對合肥印象不錯,尤其是這裡的年輕人。 「通過舉辦的大學生數學競賽比賽,我也觀察,中國科大一路以來的表現都不錯,得獎人數比較靠前。」不僅如此,他也邀請中國科大老師去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訪問,一直有互動交流。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

這些年,丘成桐十分關心數學教育,他領導舉辦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創辦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丘成桐數學英才班、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等,還在國內出版了《微分幾何》《調和映照講義》等專著。他說,自己做這些工作,就是為了給中國培養數學人才。他還透露,未來他們還有一些計劃專注數學科學人才的培養。

數學到底有什麼用?是這位著名數學家經常回答的問題。他很喜歡用自己老師陳省身先生的話來回應。 「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以前有人問陳先生,數學有沒有用?當時陳先生回答,數學是沒有用,但是你沒有數學成不了一個現代社會。」丘成桐教授告訴記者,人工智慧、大數據基本都是數學的應用,在任何一個有科技水平的國家,數學都是最重要的。

對於怎麼培養出好的人才,他也有自己的看法。 「陳省身先生他們都是一代大師,傳承了好的東西給後輩來學,我們還是要走自己的路,這樣才能做得好。」丘成桐強調,對於學生們他也持有一個開放的態度去帶領和教導他們。 「很仔細地去牽著他們的手是不好的,我會跟他們講大方向,希望他們走出自己的路來。」而在培養數學人才的這個過程中,丘成桐認為師資是最要緊的。 「好的老師才能帶出好的學生。所以這些年,我們也一直在花精力去培養優秀的老師出來。」

他時常會面對很多家長詢問如何教孩子數學。在他看來,家長們同樣要學著放手。 「孩子們要多學、多問、多念書、看書。家長參與太多也不是好事情,還是應當讓孩子建立自己的興趣。」

有了解才能體會數學之美

被問及學數學是不是要有天賦,丘成桐的回答依然是興趣, 「其實能考上不錯的學校,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天賦,看你自己的決心和恆心,有興趣才會去做。」

而他自己卻是一位讓人豔羨的數學家:22歲博士畢業,25歲任副教授,27歲攻克世界性數學難題「卡拉比猜想」。他是幾何分析學科的奠基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學中弦理論的基本概念,對微分幾何和數學物理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還在1982年度榮獲最高數學獎菲爾茲獎,是第一位獲得這項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華人,也是繼陳省身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

不過即便如此,丘成桐也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個天才, 「大家都不是天才,只是在這個領域感興趣的踏實做研究的數學家」。很多人並不清楚,1976年,27歲的丘成桐在攻克數學難題「卡拉比猜想」,其實花了六年時間。對於許多艱深的數學問題,丘成桐也思考了很多年。

在漫長的研究中遇到困難怎麼辦? 「那就慢慢一點點去解決,踏實去走,數學沒有快的方法。」丘成桐告訴記者,數學科學不是為工程技術服務而發展,而是有自己的生命力,探討的是宇宙中永恆不變的真理,有自己存在和發展的理由。

當很多人感受到數學的艱深時,仍有很多人看到了數學之美。當談及自己心中最美數學公式時,丘成桐的答案並不唯一。 「很多重要的,經常用的公式在我心裡都很美。」而如何去開啟這段美好的歷程,丘成桐打了個比方, 「國畫、油畫為什麼會美,隨便問個小學生可能看不出來,但是你熟悉之後,就能看出來它的表現方法在哪裡。所以數學也是一樣,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體會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攝影報導

【來源:安徽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清華數學學子斬獲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多項大獎
    原標題:清華數學學子斬獲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多項大獎——清華學子斬獲二十六枚獎牌 創歷史最好成績2016年8月12日晚,第七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在京落下帷幕。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以及多位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的國際評委參加了頒獎典禮。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頒獎典禮上致辭,並為獲獎學生頒獎。
  • 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與華附學子「聊數學」
    今天下午,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在「華附講壇」第156期開講,與廣東中學生暢談「數學之美」,交流數學和基礎科學在應用科學中的重要性。他以與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所長交流的故事開場:「我們在這裡研究的是無用之學,這些無用之學在未來會成為社會的盤石、國家的棟梁」。丘成桐先生指出,數學和基礎科學是許多應用學科的基礎。以計算機硬體設計為例,通過利用費曼算法做「大數字因子分解」的辦法,有望提高硬體的速度和儲存的能力,為此各國關於量子計算器的研發工作紛紛展開。
  • 丘成桐:享受數學之美
    榮獲「菲爾茲獎」(被稱為世界數學領域諾貝爾獎)的華人數學大師丘成桐先生,約請光明日報記者進行獨家專訪。丘先生北京時間12日凌晨4點從羅馬乘飛機,中午12:30到達首都機場,下午2:00在中科院數學所舉行講座,晚上8:00飛往香港。在京時間不足半天,記者採訪只能在首都機場路通往中科院數學所的45分鐘行車途中。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華附開講: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華附開講: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金羊網  作者:蔣雋;高焓  2020-12-01 11月30日,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 數學家丘成桐中學開講座 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
    數學家丘成桐中學開講座 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 2020年12月01日 14:51   來源:金羊網   參與互動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華附開講: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
    丘成桐講座吸引大批師生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桂炎 攝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蔣雋、實習生高焓、通訊員李芸報導:11月30日,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與中學生暢談「數學之美」,交流數學和基礎科學在應用科學中的重要性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華附開講: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
    :11月30日,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與中學生暢談「數學之美」,交流數學和基礎科學在應用科學中的重要性。這是丘成桐第三次到華附為學子們開講。 面對同學們,丘成桐以他與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所長的故事開場。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所長告訴丘成桐:「我們這裡研究的是無用之學,這些無用之學在未來會成為社會的盤石、國家的棟梁」。丘成桐指出,數學和基礎科學是許多應用學科的基礎。
  • 大師講堂活動回顧|跟隨大師丘成桐漫步數學史
    3月13日,國際知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丘成桐教授作為「大師講堂」主講嘉賓,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子帶來精彩一課。丘教授學識淵博,在講座中旁徵博引,不僅講述了中國數學歷史,穿插了希臘數學發展史,還妙用古代先賢的言論,將一場關於數學的主題演講增添了濃濃的人文氛圍。
  • 菲爾茲獎得主Efim Zelmanov受可瀚學堂創始人邀請訪問中國科大
    Efim Zelmanov教授在校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中國科大校史館。青藤掩映的中國科大校史館外觀雖不起眼,館內卻別有洞天,有「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中國第一臺質子靜電加速器等"鎮館之寶";還有郭沫若任校長時的辦公桌等極富文物價值的實物、以及國際頂尖的科研成果。中國科大短暫卻厚重的歷史、卓越的教學與科研成就讓教授為之讚嘆。
  • 溫江學子斬獲「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大獎!
    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它被譽為「華人青少年的諾貝爾獎」,由中國著名數學大師丘成桐先生於2013年為全球華人中學生設立,是目前公認的能體現國內中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最高獎,在華人社區甚至全球範圍內有極高的學術影響力與含金量。
  • 第九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決出61個獎項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7月22日電 (記者 馬海燕)記者22日從清華大學獲悉,第九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總決賽在北京落下帷幕。經過為期兩天的激烈角逐,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11所高校的100餘名參賽選手共決出61個獎項。
  • 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中國數學,必須強大
    丘成桐的老朋友、同樣是數學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慕白(化名)對《科學大師》記者解釋當時國內學人的反應,「一個華人學者在數學方面做到了這樣好的成果,我們當然都感到很高興。」這之後,丘成桐回中國走動的次數越來越多,他的老師陳省身在國內設立幫助中國大學生留美的陳省身項目、引入外國名學者提高國內研究生專業水準的暑期學校項目,丘成桐都有參與具體工作。
  • 政見|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人工智慧時代,亟須數學理論突破
    政見|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人工智慧時代,亟須數學理論突破深秋的石窟河,碧藍清幽,遠山叢林掩映其中,好似一幅極美畫卷。時隔兩年,國際數學大師、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再次踏上故土,發起卡拉比-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日前,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專訪時,年過七旬的他分享了自己與祖國、與家鄉蕉嶺的點滴故事,並為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的發展和人才培育鼓與呼。
  • 第七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落幕
    第七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落幕清華學子斬獲二十六枚獎牌  創歷史最好成績清華新聞網8月15日電 (記者 徐靜 通訊員 尚妤嬋)8月12日晚,第七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在京落下帷幕。獲獎同學表示,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績,除了老師的課堂教學、個人的努力學習,還要感謝「討論班」——數學系學生自發組織的數學討論班,大家一起分享、研究最近讀的文章,形成「頭腦風暴」,共同提升對數學的敏感度。在團體賽口試準備期間,清華2隊(本屆團體賽金獎得主)的5位同學雖然每人的比賽科目不同,但積極發揮團隊合作精神,互相取長補短,最終取得了優異成績。
  • 國際數學大師評丘成桐:在哈佛,一人就是一個數學系
    國際數學大師、阿貝爾獎獲得者辛格說:「即使在哈佛,丘成桐一個人就是一個數學系!」  整理:黃培強  少時成名▶▷ 鍾愛鑽研成果豐碩  丘成桐,原籍中國廣東蕉嶺,1949年4月4日生於廣東汕頭,後全家移居中國香港。早年父親丘鎮英去世,家境清貧,母親梁若琳克服種種困難供其上學。
  • 清華學生獲多項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金獎
    ,旨在全面測試大學生的數學知識、修養與能力,促進中國的大學數學教育改革。  首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由清華大學主辦,浙江大學數學研究中心、中國科技大學數學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中心參與競賽評審環節,阿里巴巴公司提供贊助。  「培養一位好的數學家,一個重要的步驟是在他們開展研究工作時具備數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 第六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成功舉辦
    第六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成功舉辦清華新聞網7月28日電 (通訊員 尚妤嬋)7月25日晚,第六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在京落下帷幕。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及三十多位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國際評委參加了頒獎典禮。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在頒獎典禮上致辭並為獲獎學生頒獎。
  • 丘成桐怒斥2020丘賽清華排名:一流大學的數學人才該怎麼培養?
    1971 年,丘成桐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博士學位(師從陳省身),他也是繼陳省身之後第二位獲得有「數學界終身成就獎」之稱的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2018 年 5 月,清華大學增設「丘成桐數學英才班」。「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由丘成桐教授在 2010 年發起,面向中國大陸、香港及臺灣地區高校在校大學生開展。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然而,通過和國內學校的直接接觸,丘成桐卻拋出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論:「這些年,中國大學的基礎教育存在很多問題,大學生的基礎水平,尤其是修養和學風在下降。」 「有人說中國的基礎教育不比美國差。但是在實踐中我發現,國內大學的教育水平並非人們想像得那麼高,美國的大學教育比中國好得多。研究生教育美國比中國好得更多。」
  • 丘成桐與人合著新書《內空間之形》在美出版
    在THE SHAPE OF INNER SPACE (《內空間之形——弦理論和宇宙隱藏維度之幾何學》)一書中,丘成桐介紹了理解他的工作所需要的數學,也介紹了這項證明在數學和物理學領域的巨大影響。他最後問道,這一發現是否預示著宇宙的命運和幾何學自身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