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享受數學之美

2021-01-11 光明網

榮獲「菲爾茲獎」(被稱為世

界數學領域諾貝爾獎)的華人數學大師丘成桐先生,約請光明日報記者進行獨家專訪。丘先生北京時間12日凌晨4點從羅馬乘飛機,中午12:30到達首都機場,下午2:00在中科院數學所舉行講座,晚上8:00飛往香港。在京時間不足半天,記者採訪只能在首都機場路通往中科院數學所的45分鐘行車途中。

「您工作如此緊張、繁忙,為何還能保持這麼充沛的精力?」記者問。

「充沛的精力來源於對數學的熱愛和興趣。」丘成桐說,「搞學問如果沒有激情,就永遠達不到做大學問的地步。」雖經長途跋涉,丘先生依然精神飽滿,毫無倦意,侃侃而談。

丘先生說:「數學是一門很有意義、很美麗、同時也很重要的科學。從實用角度講,數學遍及到物理、工程、生物、化學和經濟,甚至與社會科學也有很密切的關係。文學最高境界,是美的境界,而數學也具有詩歌和散文的內在氣質,達到一定的境界後,也能體會和享受到數學之美。數學既有文學性的方面,也有應用性的方面,我對這些都感興趣,探討它們之間妙趣橫生的關係,讓我真正享受到了研究數學的樂趣。」

下午1:55,到達中科院。由於車上沒有備水,丘先生一連喝了5杯水。隨後走進演講報告廳。

下午2:10,丘成桐開始演講《時空的幾何歷史》。丘先生把枯燥的數學講得很美,聆聽的師生們沉浸在數學帶來的無窮樂趣中。演講結束時,丘先生用低沉的男中音吟誦起《莊子》的兩句話:「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這種激蕩靈魂的美妙感覺,這種天人合一的境界,深深地感染了大家。

稍事休息,丘成桐在楊樂院士的陪同下,繼續接受記者採訪。

丘成桐說,他目前正從事超弦理論、幾何度量、計算機圖形學等國際前沿領域的研究。同時,他還在哈佛大學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每星期至少要花20個小時跟學生討論、研究,指導學生的具體科研活動」。

談起數學的樂趣,丘先生臉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他說:「數學之美在於簡約嚴謹,應用一些簡單的數學定理把大自然萬物的關係描述出來。我想物理學家和工程師也可以體會到數學的美,比如,電腦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都可以用數學來解釋。以簡馭繁,這是一種很美好的感覺。這是與文化藝術共通的語言,張大千的國畫,寥寥幾筆,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丘成桐在享受美麗數學的同時,也把數學融入了生命、融入了生活。

丘先生的業餘生活頗為豐富,「消閒的時候,我就看小說、看電影、散散步、念念中國古代的詩詞,我的案頭上經常放著唐詩、宋詞。我對文學歷史一直都有興趣,每天都花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看歷史書和文學書。」

談起對中國傳統文學的愛好,丘先生說:「中國古典文學深深影響了我。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搞數學研究也有同樣的經驗,讀書只要有興趣,不一定要全懂,慢慢領會其思想。同時也一定要做到淡泊名利。陶淵明的詩文深得自然之趣,我們做科學的也需要得到自然界的氣息,需要同樣的精神。」

源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強烈認同感,丘成桐非常愛國,有著濃厚的「中國情結」。「20多年來,丘先生一直熱心於中國數學事業的發展,先後自籌資金在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了數學英才班,並設立了華人數學家的最高獎――晨興數學獎。他往來於北京、杭州、香港和美國之間,主持國際學術會議,邀請霍金等20多位世界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來華開展學術交流。而自己在中國任職卻不取分文報酬,往返機票錢都要自己掏。」楊樂院士對丘先生褒獎有加。「幫助中國成為數學強國。」這是丘先生最大的願望。

丘成桐1949年出生於廣東。美籍華人,哈佛大學教授,享譽世界的華人數學家。在幾何分析、微分幾何、微分方程、數學物理、代數幾何、流形拓撲、計算機圖形學等國際前沿領域取得了傑出成就。1969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師從數學大師陳省身攻讀博士學位。1977年任史丹福大學教授。1981年獲世界微分幾何最高獎維勃倫獎。由於在微分方程、代數幾何中的卡拉比(Calabi)猜想,廣義相對論中的正質量猜想等領域所作出的傑出貢獻,1982年榮獲被稱為世界數學領域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至今仍是惟一獲得該獎項的華人數學家。1987年任哈佛大學數學教授至今。1993年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4年獲瑞士皇家科學院克拉福特獎,並成為中國科學院和臺灣中央研究院外籍院士。1997年獲美國科學界最高榮譽「美國國家科學獎」。2003年獲得中國政府授予的國際科技合作獎。2005年被選為義大利科學院外籍院士。丘成桐先生熱心於中國數學事業的發展,無償為我國數學事業培養了大批數學人才。

相關焦點

  • 丘成桐現身合肥分享發現數學之美 點讚中國科大年輕學子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一提到數學,可能很多人會緊張。就在上周末,來自國內外的數學家們聚集合肥,在2020年世界華人數學家聯合會(ICCM)年會上探索並傳遞「數學之美」。12月27日,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也現身年會現場,為年輕學者頒獎,並主持學術講座。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華附開講: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華附開講: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金羊網  作者:蔣雋;高焓  2020-12-01 11月30日,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 數學家丘成桐中學開講座 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
    數學家丘成桐中學開講座 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 2020年12月01日 14:51   來源:金羊網   參與互動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華附開講: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
    丘成桐講座吸引大批師生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桂炎 攝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蔣雋、實習生高焓、通訊員李芸報導:11月30日,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與中學生暢談「數學之美」,交流數學和基礎科學在應用科學中的重要性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華附開講: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
    :11月30日,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與中學生暢談「數學之美」,交流數學和基礎科學在應用科學中的重要性。這是丘成桐第三次到華附為學子們開講。 面對同學們,丘成桐以他與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所長的故事開場。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所長告訴丘成桐:「我們這裡研究的是無用之學,這些無用之學在未來會成為社會的盤石、國家的棟梁」。丘成桐指出,數學和基礎科學是許多應用學科的基礎。
  • 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與華附學子「聊數學」
    今天下午,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在「華附講壇」第156期開講,與廣東中學生暢談「數學之美」,交流數學和基礎科學在應用科學中的重要性。他以與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所長交流的故事開場:「我們在這裡研究的是無用之學,這些無用之學在未來會成為社會的盤石、國家的棟梁」。丘成桐先生指出,數學和基礎科學是許多應用學科的基礎。以計算機硬體設計為例,通過利用費曼算法做「大數字因子分解」的辦法,有望提高硬體的速度和儲存的能力,為此各國關於量子計算器的研發工作紛紛展開。
  • 享受數學之美 華工數學文化節開幕
    南方網訊(記者/柯丹潔 通訊員/鄭璐)一年一度的「雙11」就要到了,商家們推出的各種折扣、優惠方案,讓愛好網購的網友們算來算去、頗為「燒腦,直呼「我恨數學」。然而,近期在華南理工大學,卻有數千位數學愛好者,正在參加由數學學院舉辦的第五屆「數紛」數學文化節,「數理大賽」「數學文化展」「華工腦力王」「三行情詩」等活動,讓師生盡情享受著數學之美。在10月26日數學文化節的開幕式上,華東師範大學談勝利教授受邀給全校師生作題為「參數曲線與幾何之美」的講座,解讀參數曲線的歷史演變與未來,以及其中呈現的幾何之美。
  • ...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與會人員共同感受數學之美、探尋數理之源
    大會期間,與會嘉賓參觀了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聆聽了由丘成桐院士領銜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所作的專題報告,共同感受數學之美,探尋數理之源,共話發展之道。  數智聚「蕉」 探秘數理之源  藉助卡拉比-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召開的契機,昨日,菲爾茲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院長丘成桐院士領銜多位專家學者,在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現代數學研討會,進行學術交流與智慧碰撞,暢談數理、科技創新發展。
  • 政見|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人工智慧時代,亟須數學理論突破
    政見|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人工智慧時代,亟須數學理論突破深秋的石窟河,碧藍清幽,遠山叢林掩映其中,好似一幅極美畫卷。時隔兩年,國際數學大師、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再次踏上故土,發起卡拉比-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日前,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專訪時,年過七旬的他分享了自己與祖國、與家鄉蕉嶺的點滴故事,並為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的發展和人才培育鼓與呼。
  • 丘成桐與人合著新書《內空間之形》在美出版
    在THE SHAPE OF INNER SPACE (《內空間之形——弦理論和宇宙隱藏維度之幾何學》)一書中,丘成桐介紹了理解他的工作所需要的數學,也介紹了這項證明在數學和物理學領域的巨大影響。他最後問道,這一發現是否預示著宇宙的命運和幾何學自身的命運?
  • 哈佛終身教授丘成桐:走進數學的王國
    丘成桐,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國際知名數學家。這個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的美籍華人,如今已年近70歲,但近年來,他在數學研究上依舊十分活躍:僅2015年一年,他就以每個月兩篇論文的速度進行了大量高質量的數學研究。  美好的沙田時光  丘成桐的父親丘鎮英,1935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翌年進入日本早稻田大學深造。
  • 美籍數學家丘成桐:曾攻破世界級數學難題,獲數學界「諾貝爾獎」
    1976年,世界級的數學難題「卡拉比猜想」被年僅27歲的丘成桐攻破,收穫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普茲將」。他在「卡拉比猜想」後面永遠加上了自己的名字——卡拉比·丘定理。同時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幾何分析學。丘成桐,世界知名數學家,更是著名的中、美兩國的科學院院士,亦是德高望重的哈佛大學教授。書香門第,父親思想的薰陶。丘成桐出身於一個書香家庭,他的母親是梅城最後一位秀才的女兒,父親也是做學問的哲學家。丘成桐從小就被父親要求背誦古文,像《論語》等。
  • 丘成桐:重大工程技術難題突破期待理論數學新進展
    著名數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8月3日應邀到山東大學講授《幾何學在理、工、醫各科的妙用》,指出數學與物理學、工程學與美學有著直接關係。那麼,數學是不是科學?報告後,《科學時報》記者請丘成桐回答這一學界長久爭論的問題,並請他歸納報告中講述的數學對科學研究與工程技術的作用;還就美國前些年提出「競爭力計劃」,強化教育對學生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4方面素質培養的問題,徵詢丘成桐有些什麼建議。數學研究大自然的真與美「數學是科學。」
  • 躉實名人小介紹 |數學大師丘成桐
    學風方面,身為數學大師陳省身的高徒,至今丘成桐仍然對恩師的學風讚不絕口,認為那才是做學問者應該遵循的方向。「陳先生做學問也出過錯,海外幾個學者提出來錯誤,也沒有辦法,錯了就承認。」丘成桐介紹說,上世紀30年代,陳省身等人大學畢業到海外求學,學成後毅然全部回國,沒有在海外留下,但是拿來了世界最先進的學問,當時國內許多大學互相交流,學風好得不得了。
  • 丘成桐:學好數學只是為了賺錢嗎?
    > 完整專訪 | 大數學家丘成桐 <沒時間看視頻也可以看文字以下為採訪摘要丘成桐:數學不單是為了生活,到達求真求美的階段,才能做得成功。丘成桐的數學之旅,始於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大學二年級,他修讀了剛剛從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的史蒂芬·薩列弗博士的數學課,這讓他初次品嘗到數學的精髓。因不同尋常的數學天賦,丘成桐被推薦到伯克利深造。
  • 清華數學學子斬獲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多項大獎
    原標題:清華數學學子斬獲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多項大獎——清華學子斬獲二十六枚獎牌 創歷史最好成績2016年8月12日晚,第七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在京落下帷幕。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以及多位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的國際評委參加了頒獎典禮。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頒獎典禮上致辭,並為獲獎學生頒獎。
  • 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中國數學,必須強大
    這位貴賓,名叫丘成桐,今年70歲,國際著名數學家,一身兼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等八院院士,是幾何分析學科的開創者。1983年獲得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章,成為首位華人得主。《紐約時報》稱他為「數學界的凱撒大帝」。祖籍鄉親們為了迎接數學泰鬥還鄉,下足了功夫。
  • 丘成桐:現在三分之二的數學與陳省身有關
    丘成桐,哈佛大學教授,享譽世界的數學家,也是惟一的菲爾茲數學獎華人得主。1969年,丘教授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師從陳省身先生,1971年獲得博士學位。  12月12日下午,在南開大學召開的陳省身先生追思會上,丘成桐說,陳省身與自己的父親同生於1911年,不幸的是14歲時自己的父親去世。
  • 丘成桐:數學在物理上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
    ——邱成桐  人物簡介  丘成桐(Shing-Tung Yau,1949年4月4日-),原籍廣東省梅州蕉嶺縣,客家人,生於汕頭,長於香港。著名華裔數學家,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及多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及沃爾夫數學獎得主之一。
  • 第六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成功舉辦
    第六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成功舉辦清華新聞網7月28日電 (通訊員 尚妤嬋)7月25日晚,第六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在京落下帷幕。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及三十多位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國際評委參加了頒獎典禮。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在頒獎典禮上致辭並為獲獎學生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