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北京交通大學實驗室爆炸 3名學生死亡 實驗室安全刻不容緩

2021-01-07 人人實驗

12月26日9時34分,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2號樓一實驗室發生爆炸。經核實,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期間,實驗現場發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事故原因正在調查。

在實驗室中,同學們經常與易燃燒、有腐蝕性和可能具有爆炸性的實驗室用品接觸,因此,需要十分重視實驗室安全工作。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了實驗室內常見危險品、實驗室事故的類型以及常見事故的處理方法等資料。

一、實驗室事故的類型

1. 火災性事故:火災性事故的發生具有普遍性,幾乎所有的實驗室都可能發生。釀成這類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忘記關電源,致使設備或用電器具通電時間過長,溫度過高,引起著火;

(2)供電線路老化、超負荷運行,導致線路發熱,引起著火;

(3)對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不慎或保管不當,使火源接觸易燃物質,引起著火;

(4)亂扔菸頭,接觸易燃物質,引起著火。

2. 爆炸性事故:爆炸性事故多發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壓力容器的實驗室,釀成這類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違反操作規程使用設備、壓力容器(如高壓氣瓶)而導致爆炸;

(2)設備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洩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3)對易燃易爆物品處理不當,導致燃燒爆炸;該類物品(如三硝基甲苯、苦味酸、硝酸銨、疊氮化物等)受到高熱摩擦、撞擊、震動等外來因素的作用或其它性能相牴觸的物質接觸,就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氣體和高熱,引起爆炸。

(4)強氧化劑與性質有牴觸的物質混存能發生分解,引起燃燒和爆炸。

(5)由火災事故發生引起儀器設備、藥品等的爆炸。

3. 毒害性事故:毒害性事故多發生在具有化學藥品和劇毒物質的實驗室和具有毒氣排放的實驗室。釀成這類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將食物帶進有毒物的實驗室,造成誤食中毒;

(2)設備設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質洩漏或有毒氣體排放不出,釀成中毒;

(3)管理不善,操作不慎或違規操作,實驗後有毒物質處理不當,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人員中毒、環境汙染;

(4)廢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廢水未經處理而流出,引起環境汙染。

4. 機電傷人性事故:機電傷人性事故多發生在有高速旋轉或衝擊運動的實驗室,或要帶電作業的實驗室和一些有高溫產生的實驗室。事故表現和直接原因是:

(1)操作不當或缺少防護,造成擠壓、甩脫和碰撞傷人;

(2)違反操作規程或因設備設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電觸電和電弧火花傷人;

(3)使用不當造成高溫氣體、液體對人的傷害。

5. 設備損壞性事故:設備損壞性事故多發生在用電加熱的實驗室。事故表現和直接原因是:由於線路故障或雷擊造成突然停電,致使被加熱的介質不能按要求恢復原來狀態造成設備損壞。

二、常見的實驗危險品盤點

實驗室事故有很多源於室內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等危險品,實驗室常見危險品有:

1. 易燃液體:這類液體極易揮發成氣體,遇明火即燃燒。可燃液體以閃點作為評定液體火災危險性的主要根據,閃點越低,危險性越大。

2. 易燃固體:此類物品著火點低,如受熱、遇火星、受撞擊、摩擦或氧化劑作用等能引起急劇的燃燒或爆炸,同時放出大量毒害氣體。如赤磷、硫磺、萘、硝化纖維素等。

3. 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氣體壓縮後貯於耐壓鋼瓶內,都具有危險性。鋼瓶如果在太陽下曝曬或受熱,當瓶內壓力升高至大於容器耐壓限度時,即能引起爆炸。鋼瓶內氣體按性質分為四類:

(1)劇毒氣體,如液氯、液氨等;

(2)易燃氣體,如乙炔、氫氣等;

(3)助燃氣體,如氧氣等;

(4)不燃氣體,如氮、氬、氦等。

4. 自燃物品:此類物質暴露在空氣中,依靠自身的分解、氧化產生熱量,使其溫度升高到自燃點即能發生燃燒。如白磷等。

5. 遇水燃燒物品

:遇水或在潮溼空氣中能迅速分解,產生高熱,並放出易燃易爆氣體,引起燃燒爆炸。如金屬鉀、鈉,電石等。

6. 爆炸品:具有猛烈的爆炸性。當受到高熱摩擦、撞擊、震動等外來因素的作用或其它性能相牴觸的物質接觸,就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氣體和高熱,引起爆炸。如三硝基甲苯、苦味酸、硝酸銨、疊氮化物、雷酸鹽及其它超過三個硝基的有機化合物等。

7. 氧化劑:具有強烈的氧化性,按其不同的性質遇酸、鹼、受潮、強熱或與易燃物、有機物、還原劑等性質有牴觸的物質混存能發生分解,引起燃燒和爆炸。如鹼金屬和鹼土金屬的氯酸鹽、硝酸鹽、過氧化物、高氯酸及其鹽、高錳酸鹽、重鉻酸鹽、亞硝酸鹽等。

8. 毒害品:具有強烈的毒害性,少量進入人體或接觸皮膚即能造成中毒甚至死亡。如汞和汞鹽(升汞、硝酸汞等)、砷和砷化物(三氧化二砷,即砒霜)磷和磷化物、鋁和鉛鹽(一氧化鉛等)、氫氰酸和氰化物,以及氟化鈉、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等。有毒氣體,如醛類、氨氣、氫氟酸、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鉻酸等。

9. 腐蝕性物品:具強腐蝕性,與人體接觸引起化學燒傷。有的腐蝕物品有雙重性和多重性。如苯酚既有腐蝕性還有毒性和燃燒性。腐蝕物品有硫酸、鹽酸、硝酸、氫氟酸、氟酸氟酸、冰乙酸、甲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氨水、甲醛、液溴等。

10. 致癌物質:如:多環芳香烴類、亞硝胺類、氮芥烷化劑、α-萘胺、β-萘胺、聯苯胺、芳胺以及一些無機元素、As、Cl、Be等都有較明顯的致癌作用,要謹防侵入體內。

11. 誘變性物品:如溴化乙錠,具強誘變致癌性,使用時一定要戴一次性手套,注意操作規範,不要隨便觸摸別的物品。

12. 放射性物品:具有反射性,人體受到過量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粉塵能引起放射病。如硝酸釷及放射性礦物獨居石等。

三、常見事故的處理方法

(一)火災事故的預防和處理

在使用苯、乙醇、乙醚、丙酮等易揮發、易燃燒的有機溶劑時如操作不慎,易引起火災事故。為了防止事故發生,必須隨時注意以下幾點:

1. 操作和處理易燃、易爆溶劑時,應遠離火源;對易爆炸固體的殘渣,必須小心銷毀(如用鹽酸或硝酸分解金屬炔化物);不要把未熄滅的火柴梗亂丟;對於易發生自燃的物質(如加氫反應用的催化劑雷尼鎳)及沾有它們的濾紙,不能隨意丟棄,以免造成新的火源,引起火災。

2. 實驗前應仔細檢查儀器裝置是否正確、穩妥與嚴密;操作要求正確、嚴格;常壓操作時,切勿造成系統密閉,否則可能會發生爆炸事故;對沸點低於80℃的液體,一般蒸餾時應採用水浴加熱,不能直接用火加熱;實驗操作中,應防止有機物蒸氣洩漏出來,更不要用敞口裝置加熱。若要進行除去溶劑的操作,則必須在通風櫥裡進行。

3. 實驗室裡不允許存放大量易燃物。

實驗中一旦發生了火災切不可驚慌失措,應保持鎮靜。首先立即切斷室內一切火源和電源。然後根據具體情況正確地進行搶救和滅火。常用的方法有:

(1)在可燃液體燃著時,應立即拿開著火區域內的一切可燃物質,關閉通風器,防止擴大燃燒。

(2)酒精及其它可溶於水的液體著火時,可用水滅火。

(3)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機溶劑著火時,應用石棉布或幹砂撲滅。絕對不能用水,否則反而會擴大燃燒面積。

(4)金屬鉀、鈉或鋰著火時,絕對不能用:水、泡沫滅火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滅火,可用幹砂、石墨粉撲滅。

(5)注意電器設備導線等著火時,不能用水及二氧化碳滅火器(泡沫滅火器),以免觸電。應先切斷電源,再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滅火器滅火。

(6)衣服著火時,千萬不要奔跑,應立即用石棉布或厚外衣蓋熄,或者迅速脫下衣服,火勢較大時,應臥地打滾以撲滅火焰。

(7)發現烘箱有異味或冒煙時,應迅速切斷電源,使其慢慢降溫,並準備好滅火器備用。千萬不要急於打開烘箱門,以免突然供入空氣助燃(爆),引起火災。

(8)發生火災時應注意保護現場。較大的著火事故應立即報警。若有傷勢較重者,應立即送醫院。

(9)熟悉實驗室內滅火器材的位置和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發生火災時要做到三會:

會報火警

會使用消防設施撲救初起火災

會自救逃生

手提式乾粉滅火器使用方法:

(1)撕掉小鉛塊,拔出保險銷;

(2)再用一手壓下壓把後提起滅火器;

(3)另一手握住噴嘴,將乾粉射流噴向燃燒區火焰根部即可。

(二)爆炸事故的預防與處理

1. 某些化合物容易爆炸。如有機化合物中的過氧化物、硝酸酯、乾燥的重氮鹽、疊氮化物、重金屬的炔化物等,均是易爆物品,在使用和操作時應特別注意。含過氧化物的乙醚蒸餾時,有爆炸的危險,事先必須除去過氧化物。若有過氧化物,可加入硫酸亞鐵的酸性溶液予以除去。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不宜在烘箱內乾燥。乙醇和濃硝酸混合在一起,會引起極強烈的爆炸。

2. 儀器裝置不正確或操作錯誤,有時會引起爆炸。如果在常壓下進行蒸餾或加熱回流,儀器必須與大氣相通。在蒸餾時要注意,不要將物料蒸乾。在減壓操作時,不能使用不耐外壓的玻璃儀器(例如平底燒瓶和錐形燒瓶等)。

3. 氫氣、乙炔、環氧乙烷等氣體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比例時,會生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即會爆炸。因此,使用上述物質時必須嚴禁明火。對於放熱量很大的合成反應,要小心地慢慢滴加物料,並注意冷卻,同時要防止因滴液漏鬥的活塞漏液而造的事。

(三)中毒事故的預防與處理

實驗中的許多試劑都是有毒的。有毒物質往往通過呼吸吸入、皮膚滲入、誤食等方式導致中毒。

處理具有刺激性、惡臭和有毒的化學藥品時,如濃硝酸、發煙硫酸、濃鹽酸,乙醯氯等,必須在通風櫥中進行。通風櫥開啟後,不要把頭伸入櫥內,並保持實驗室通風良好。

實驗中應避免手直接接觸化學藥品,尤其嚴禁手直接接觸劇毒品。沾在皮膚上的有機物應當立即用大量清水和肥皂洗去,切莫用有機溶劑洗,否則只會增加化學藥品滲入皮膚的速度。

濺落在桌面或地面的有機物應及時除去。如不慎損壞水銀溫度計,撒落在地上的水銀應儘量收集起來,並用硫磺粉蓋在撒落的地方。

實驗中所用劇毒物質由各課題組技術負責人負責保管、適量發給使用人員並要回收剩餘。實驗裝有毒物質的器皿要貼標籤註明,用後及時清洗,經常使用有毒物質實驗的操作臺及水槽要註明,實驗後的有毒殘渣必須按照實驗室規定進行處理,不準亂丟。

操作有毒物質實驗中若感覺咽喉灼痛、嘴唇脫色或發紺、胃部痙攣或噁心嘔吐、心悸頭暈等症狀時,則可能系中毒所致。視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後,立即送醫院治療,不得延誤:

1. 固體或液體毒物中毒:有毒物質尚在嘴裡的立即吐掉,用大量水漱口。誤食鹼者,先飲大量水再喝些牛奶。誤食酸者,先喝水,再服氫氧化鎂乳劑,最後飲些牛奶。不要用催吐藥,也不要服用碳酸鹽或碳酸氫鹽。重金屬鹽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幾克硫酸鎂的水溶液,立即就醫。不要服催吐藥,以免引起危險或使病情複雜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須緊急就醫。

2. 吸入氣體或蒸氣中毒者:立即轉移至室外,解開衣領和鈕扣,呼吸新鮮空氣。對休克者應施以人工呼吸,但不要用口對口法。立即送醫院急救。

(四)實驗室觸電事故的預防與處理

實驗中常使用電爐、電熱套、電動攪拌機等,使用電器時,應防止人體與電器導電部分直接接觸及石棉網金屬絲與電爐電阻絲接觸;不能用溼的手或手握溼的物體接觸電插頭;電熱套內嚴禁滴入水等溶劑,以防止電器短路。

為了防止觸電,裝置和設備的金屬外殼等應連接地線,實驗後應先關儀器開關,再將連接電源的插頭撥下。

檢查電器設備是否漏電應該用試電筆,凡是漏電的儀器,一律不能使用。

發生觸電時急救方法:

1. 關閉電源;

2. 用幹木棍使導線與被害者分開;

3. 使被害者和土地分離,急救時急救者必須做好防止觸電的安全措施,手或腳必須絕緣。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並送醫院救治。

(五)實驗室其他事故的急救知識

1. 玻璃割傷:一般輕傷應及時擠出汙血,並用消過毒的鑷子取出玻璃碎片,用蒸餾水洗淨傷口,塗上碘酒,再用創可貼或繃帶包紮;大傷口應立即用繃帶紮緊傷口上部,使傷口停止流血,急送醫院就診。

2. 燙傷:被火焰、蒸氣、紅熱的玻璃、鐵器等燙傷時,應立即將傷口處用大量水衝洗或浸泡,從而迅速降溫避免溫度燒傷;若起水泡則不宜挑破,應用紗布包紮後送醫院治療;對輕微燙傷,可在傷處塗些魚肝油或燙傷油膏或萬花油後包紮;若皮膚起泡(二級灼傷),不要弄破水泡,防止感染;若傷處皮膚呈棕色或黑色(三級灼傷),應用乾燥而無菌的消毒紗布輕輕包紮好,急送醫院治療。

3. 被酸、鹼或溴液灼傷:

(1)皮膚被酸灼傷要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衝洗(皮膚被濃硫酸沾汙時切忌先用水衝洗,以免硫酸水合時強烈放熱而加重傷勢,應先用幹抹布吸去濃硫酸,然後再用清水衝洗),徹底衝洗後可用2-5%的碳酸氫鈉溶液或肥皂水進行中和,最後用水衝洗,塗上藥品凡士林。

(2)鹼液灼傷要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衝洗,再用2%醋酸洗或3%硼酸溶液進一步衝洗,最後用水衝洗,再塗上藥品凡士林。

(3)酚灼傷時立即用30%酒精揩洗數遍,再用大量清水衝洗乾淨而後用硫酸鈉飽和溶液溼敷4-6小時,由於酚用水衝淡1:1或2:1濃度時,瞬間可使皮膚損傷加重而增加酚吸收,故不可先用水衝洗汙染面。受上述灼傷後,若創面起水泡,均不宜把水泡挑破。重傷者經初步處理後,急送醫務室。

4. 酸液、鹼液或其他異物濺入眼中:

(1)酸液濺入眼中,立即用大量水衝洗,再用1%碳酸氫鈉溶液衝洗。

(2)若為鹼液,立即用大量水衝洗,再用1%硼酸溶液衝洗。洗眼時要保持眼皮張開,可由他人幫助翻開眼瞼,持續衝洗15分鐘。重傷者經初步處理後立即送醫院治療。

(3)若木屑、塵粒等異物,可由他人翻開眼瞼,用消毒棉籤輕輕取出異物,或任其流淚,待異物排出後,再滴入幾滴魚肝油。若玻璃屑進入眼睛內是比較危險的,這時要儘量保持平靜,絕不可用手揉擦,也不要讓別人翻眼瞼,儘量不要轉動眼球,可任其流淚,有時碎屑會隨淚水流出。用紗布,輕輕包住眼睛後,立即將傷者急送醫院處理。

5. 對於強酸性腐蝕毒物,先飲大量的水,再服氫氧化鋁膏、雞蛋白;對於強鹼性毒物,最好要先飲大量的水,然後服用醋、酸果汁、雞蛋白。不論酸或鹼中毒都需灌注牛奶,不要吃嘔吐劑。

6. 水銀容易由呼吸道進入人體,也可以經皮膚直接吸收而引起積累性中毒。嚴重中毒的徵象是口中有金屬氣味,呼出氣體也有氣味;流唾液,牙床及嘴唇上有硫化汞的黑色;淋巴腺及唾液腺腫大。若不慎中毒時,應送醫院急救。急性中毒時,通常用碳粉或嘔吐劑徹底洗胃,或者食入蛋白(如1升牛奶加3個雞蛋清)或蓖麻油解毒並使之嘔吐。

四、實驗室急救箱

醫藥箱內一般有下列急救藥品和器具:

1. 醫用酒精、碘酒、紅藥水、紫藥水、止血粉、凡士林、燙傷油膏(或萬花油)、1%硼酸溶液或2%醋酸溶液、1%碳酸氫鈉溶液等。

2. 醫用鑷子、剪刀,紗布,藥棉、棉籤、創可貼、繃帶等。

注意:醫藥箱專供急救用,不允許隨便挪動,平時不得動用其中器具。

相關焦點

  • 痛心!北京交通大學一實驗室爆炸,3名學生死亡
    今天(12月26日)上午9時30分許,北京交通大學東區第二教學樓環境工程實驗室發生爆炸。據北京消防消息,經核實,現場為2號樓實驗室內學生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時發生爆炸。通報:爆炸致3名參與實驗學生死亡據「北京消防」下午2時許最新消息,12月26日上午發生在北京交通大學實驗室的爆炸,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
  • 痛心!北京交通大學垃圾滲濾液實驗突發爆炸,3名學生死亡
    北交大垃圾滲濾液實驗突發爆炸,3名研究生死亡「北京交通大學」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稱,12月26
  • 大學實驗室爆炸致3名學生死亡!這些專業真危險!
    據北京消防微博消息:今天9時34分,市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2號樓一實驗室發生爆炸。經核實,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期間,實驗現場發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
  • 北京交通大學實驗爆炸致3名學生死亡,他們每個人都有諾貝爾的夢
    今天網上一則消息登上了百度熱搜,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2號樓一實驗室發生爆炸,在爆炸中,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事故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事故具體原因尚不明確,但是血淋淋的事實是三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為了祖國的環保事業死在了科研的道路上。
  • 從一次爆炸事故談談實驗室安全
    川大化工實驗室發生爆炸,3名學生受傷。2011年4月14日15時45分,四川大學江安校區第一實驗樓B座103化工學院一實驗室,3名學生在做常壓流化床包衣實驗,實驗物料意外爆炸,導致3名學生受傷。南京理工大學廢棄實驗室爆炸致1死3傷。
  • 復旦一實驗室爆炸 現場一名學生手被炸傷
    近年來,國內高校實驗室危險事故頻發,安全狀況不容忽視。9     原標題:復旦一實驗室爆炸 現場一名學生手被炸傷   3月27日23時45分,記者從上海市消防部門獲悉,當晚接到119報警電話稱復旦大學一實驗室發生爆炸,接報後於21時35分趕赴現場救援處置,現場一名學生手被炸傷。
  • 復旦一實驗室爆炸 盤點近年高校實驗室爆炸事件著火事故如何預防
    9月21日,東華大學松江校區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實驗室發生爆炸致3學生受傷的人身安全事件,讓高校化學品及實驗室安全再次成為關注點,教育部重申高校要加強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我們知道,實驗室中的任何一個隱患,任何一個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釀成大的事故,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下面佰佰安全網專注公共安全知識的小編為您盤點近年高校化學實驗室爆炸安全事件。
  • 東華大學實驗室爆炸致3名學生受傷 其中1人獲賠162萬
    來源:中洪博元醫學實驗幫、實驗室安全防護控制 去年12月28日,持續4年無果的東華大學實驗室爆炸案在上海市長寧區法院一審宣判:東華大學因有明顯過錯,存在重大過失,需向受害學生郭宏振賠償醫藥費等各部分類費用162萬多元。
  • 警鐘長鳴 盤點近年高校實驗室爆炸事件
    2006年3月15日凌晨左右,復旦大學化學西樓一實驗室內突發爆炸,放置室內的試管、容器等相繼發生連鎖爆炸,所幸未釀成人員傷亡。雲南大學爆炸事件實驗室發生化學爆炸,一名博士重傷。2008年7月11日10時許,雲南大學北院雲南省微生物研究所5樓510實驗室,一名臨近畢業的博士生在做實驗時發生化學爆炸,該名博士生被嚴重炸傷。
  • 北交大實驗室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專家:或因試驗產生甲烷爆炸
    「科技日報」微信公號12月26日消息,據北京消防微博消息:12月26日9時34分,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裡,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試驗期間,現場發生爆炸,過火面積約60平米,並造成了3名參與試驗的學生死亡。
  • 東華大學實驗室爆炸案一審宣判_中國網
    【東華大學實驗室爆炸案一審宣判】2016年9月,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一實驗室發生爆炸,導致研二學生郭宏振眼部受傷,面部嚴重毀損。由於學校未按照承諾繼續支付醫療費用等,2019年8月,郭宏振將東華大學訴至法院。2021年1月5日,郭宏振告訴新京報記者,2020年底,法院一審判決東華大學賠付郭宏振160餘萬元,扣除墊付的34萬餘元,還將支付128萬餘元。
  • 北京交通大學紅色"1+1"活動走入國家級實驗室 揭開科技神秘面紗
    北京交通大學紅色"1+1"活動走入國家級實驗室 揭開科技神秘面紗 發布時間:2016-12-14 12:50:12.0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4日電(記者朱夢琪)由北京交通大學理學院本科生2013級光科材化黨支部與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教育教學黨支部紅色
  • 北京理工大學實驗室爆炸
    前日早上6時20分許,北京理工大學一平房發生爆炸並引起火災,幸無人員傷亡,爆炸可能是兩種爆竹試劑引起。現場消防員稱,他們將火撲滅後進入平房發現室內的圖書和桌櫃已被燒毀過半,具體爆炸原因仍需調查。  爆炸事發地位於「機電工程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樓北側的舊平房,總面積約五六十平方米。
  • 實驗室安全事故案例之【氣體鋼瓶事故】
    據北京安監局報告指出爆炸原因跟氫氣有關,事故造成一名博士後死亡  可能原因:  1.氫氣鋼瓶連基本的使用條件都不完善,使用氫氣必須配置回火防止器及報警裝置,有條件實現人氣分離  2.冬天房屋密閉,夜間達爆炸極限  3.開關火花引爆
  • 實驗室安全小貼士|"小細節"關係"大安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據北京消防通報,2018年12月26日9時34分,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期間,實驗現場發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市應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消防總隊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
  • 保存伊波拉、天花病毒的世界頂級實驗室爆炸,離中國很近
    由於伊波拉病毒和天花病毒的極度危險性,全世界只有兩個實驗室有保存,然而,禍不單行,短短兩個月內,這兩個實驗室先後發生安全事件。 所以此次存放天花病毒的實驗室發生爆炸,難免讓人恐慌...
  • 東華大學實驗室爆炸案一審宣判:校方有「嚴重過失」被判賠償受傷...
    去年12月28日,持續4年無果的東華大學實驗室爆炸案在上海市長寧區法院一審宣判:東華大學因有明顯過錯,存在重大過失,需向受害學生郭宏振賠償醫藥費等各部分類費用162萬多元。1月4日,郭宏振的代理律師向上遊新聞記者表示,4日是上訴終止最後一天,而不是晚些時候未收到東華大學的吸引力狀。意味著一審判決效力。
  • 動畫演示實驗室各種爆炸 場面恐怖
    2016年9月21日,位於上海松江大學園區的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一實驗室發生爆炸,兩名學生受重傷,暫無教師受傷。
  • 【實驗室安全我做主】實驗室安全員:實驗室安全工作的踐行者
    制度制定之後,落實並切實執行更為重要,祝忠民在每月匯同院領導對實驗室進行檢查之外,還堅持晚上不定期地巡查樓內各實驗室,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並不厭其煩地提醒晚上工作的學生,務必注意安全,讓師生在思想上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在學校第二屆實驗室安全月活動期間,祝忠民積極協調組織了學院安全知識講座、與化工學院聯合進行消防應急逃生演練、積極參加研究生消防運動會等活動。
  • 實驗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化學實驗室裡,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潛藏著諸如發生爆炸、著火、中毒、灼傷、割傷、觸電等事故的危險性。雖然知道許多化學藥品易燃易爆,一些化學藥品對身體有害,但是每天都要接觸這些東西,安全意識也就逐漸淡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