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藹北作品——山鄉裡的動物

2020-12-08 騰訊網

山鄉裡的動物

我家鄉在大庾嶺的山溝溝裡,動物資源是很多的。鳥類、魚類、獸類、昆蟲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種類繁多,品種不少。那些動物,生活在蘭溪東自楊村橋、南抵大蘭嶺、西界西坑裡、北至管前壩這方圓幾十平方公裡的土地上。

細細列舉而來,我知道,鳥類二十一種,魚類二十七種,獸類十一種,爬行類二十三種,兩棲類十三種,九十五種動物和諧地生存在我們家鄉蘭溪的山地裡、河溪中、荒灘間。可惡的是很多的昆蟲類繁衍在我們的土地上,永遠都無法滅絕。

春暖蝶飛,夏蟬嘶鳴,秋雁南歸,冬雪映麂,繁多的動物飛行在我們鄉村的上空,蠕行在荒地小徑,舞動於花木叢裡,景象煞是誘人。在這些身影和鳴聲中,蘭溪灰孔雀雉,是最為珍貴的鳥類資源,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陣營裡。

鳥類之中,蘭溪原雞雉、烏鶇、白鷳、黒鳶、貓頭鷹、鳳頭蜂鷹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它們和蘭溪灰孔雀雉和諧地生活在大窩嶺背、杉樹窩、樓筷嶺那些山地裡,原雞雉的數量最多,叢生的荊棘蓬動不動就騰飛起那些鳥的英姿。

隸屬於江西省級的保護野生動物蘭溪紅毛鷯哥、蘭溪雜毛八哥,更是橫行在樓筷嶺那些深林間。我記得年少時候我在山上砍柴,露箕叢裡就有一窩窩的小紅毛鷯哥在伸長著頸脖,等候其母抓蟲子回來吃。那樣子,很是惹人憐愛。

流經蘭溪家鄉的河流溪水,大大小小累計有十六條。河流縱橫,湖、溪、澗、圳遍布,觸目即是。池塘橫生,窪地瀰漫,淡水魚類就很自在地遊弋在我們蘭溪的水域中。

天上飛的鳥類才二十一種,而水裡遊的魚類則比那些鳥的種類更多。蘭溪山坑鯉魚、大庾嶺鯽魚、黃尾鯛魚、五嶺魴魚、刺鮑魚、花鰻鱺,是家鄉六大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你若到我家鄉來,能遇到的話,就算你很走運。

家鄉魚類行列裡,花鯽魚、青魚、烏鱧、鰱魚、草魚、紅鯉、塘鯴、鯰魚、白翛、黃鱔、泥鰍、花鰍、鯿魚的身影,常閃現在水底裡。赤腳探到河裡濯洗,說不定就有那些魚會觸到你的腳心,讓你痒痒的。

我們鄉村中的獸類不如鳥類和魚類多,這十一種獸類有的生活在民居中,有的生活在山野裡。蘭溪家豬、蘭溪野豬,蘭溪家兔、蘭溪野兔,就是很明顯的例證,毋需錐筆。牛、羊、狗則肯定是民居裡常見的動物了。

掃尾豪豬、長臂猿、梅花鹿、山麂子、山野牛、巖羊、灰豹、狐狸,肯定生活在山野裡。我砍柴賣的年少時,常在樹叢中看到這些野生動物的身影,更是見到過豺狼和金錢豹,那時候嚇得我腿打顫、魂飛散。現在想到它們,都很驚悚。

家鄉溫暖而溼潤,植被資源特別豐富,這就為鱗翅類的蝴蝶提供非常好的生長條件。蘭溪的蝴蝶有九種科類、八十一屬、一百一十二種,蘭溪花斑蝶、小汾烏頭蠅、樓筷嶺黑腳蜂,是最為名貴的三種昆蟲。

蘭溪地界上,最為常見的昆蟲有蟬、蠶、蜜蜂、馬蜂、黃蜂、蚊蜂、赤眼蜂、蛺蝶、鳳蝶、粉蝶、蜻蜓、蜈蚣、蝗蟲、蚱蜢、螳螂、蜘蛛、蚯蚓、甲蟲、蝸牛蟲、飛蛾、紡織娘、螢火蟲、瓢蟲、壁虎、蠍子、土鱉、蜣螂、象鼻蟲那些東西。

至於爬行類,我們蘭溪的山地上就有二十三種。大庾嶺蟒蛇、蘭溪穿山甲,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虎紋蛙、三線閉殼龜,江西省級保護野生動物有眼鏡蛇、銀環蛇、大頭龜、桃子龜、八角龜。

在蘭溪,最為常見的爬行類動物有兩種,那就是四腳蛇和泥蛇。我們山裡人把四腳蛇叫做狗婆蛇,春夏秋季節,草叢裡到處都有那些狗婆蛇,少年人釣青蛙,常常能釣上它。很討厭的!

泥蛇是我們蘭溪最不值錢的野生爬行類動物,從我們蘭溪俗語「泥蛇一谷籮都抵不上一隻青竹蛇」的寓意裡,就可見其價值有多低賤。在珠江三角洲,泥蛇和狗婆蛇常常用來燜湯煲湯,我一直很難、也很不接受這種飲食習慣。

蘭溪兩棲類的動物,蟾蜍、青蛙、麻婆蛙和犁頭蛙,是常見的。石蛙、田雞現在則是江西省省級保護野生動物,非常珍貴了。蟾蜍、犁頭蛙的形象在我們眼裡很不好,而在沿海,卻被當做山珍來對待。

漫步家鄉蘭溪村,行色即使再匆匆,飛蟲走獸、蜂飛蝶舞,還是常規性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蘭溪山水養動物,動物很滋潤地生活在那翠綠的山間水域,給了我們很豐富的歲月饋品。

作者:黃藹北

工作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增城中學高中部

相關焦點

  • 黃藹北作品——老南安梅關
    梅花,綻放在淺顯的冬日裡,香氣蕩漾著。 梅樹的影枝橫斜著,將古道上踽踽獨行的身影存放在關樓青牆中,兩漢隋唐的歲月風雲就把張九齡開鑿嶺北通衢的艱辛給琢磨得條分縷析,給雕塑得明暗清楚。寒冬的山風吹拂著,淺淺的梅香將大庾嶺裝束出了濺濺隱匿的馨香。 大庾嶺,橫浦關,梅嶺,那三個名字幾乎是等同的。
  • 今天,2020「富春山居·味道山鄉」第十二屆銀杏節開幕
    以「新時代裡展新貌 杏福路上話小康」為主題的2020「富春山居·味道山鄉」第十二屆銀杏節,今天上午在富陽萬市鎮楊家村銀杏主題公園開幕。被譽為「浙江省銀杏之鄉」的萬市,全鎮共有銀杏林面積267公頃,光楊家村百年以上的銀杏樹就有1200多棵。其中,樹齡最大的達1200多年,被稱為「銀杏王」,另外還有一棵同樣穿越漫長歲月的「銀杏皇后」,至今仍生機勃勃。
  • 味道山鄉裡的「饅頭西施」
    《大潮起之江 「窗口」看小康》走進杭州富陽—— 味道山鄉裡的「饅頭西施」 2020年12月14日 06:58:58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浙江在線12月14日訊
  • 富陽「味道山鄉」到底是什麼味道?看這場國家級研討會的腦力激蕩
    說起山鄉,眼前浮現的應該是連綿的群山、蜿蜒的山路、恬靜山谷以及勤勞淳樸的山民,正如黃公望筆下那片山水蒼茫、氣韻悠長的畫中世界。富陽不僅是山鄉,更是有歷史文化底蘊、有深厚人文情懷、有美麗豐饒物產、有多姿多彩風情的山鄉。2019年,富陽依託本地豐富的自然稟賦,以廣袤鄉村為舞臺,啟動了「富春山居·味道山鄉」活動。
  • 建設新農村的藝術佳作——電影《山鄉書記》觀後
    《山鄉書記》的主題是深遠的,在深入貫徹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建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的過程中,無疑可以經久發揮它的作用。能打動人的藝術作品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 宋育英
  • 我省太行山區首次發現黃腹鼬 為目前該物種自然分布最北界
    【發現】濟源愚公林場發現黃腹鼬蹤跡 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國有濟源愚公林場相關人士說,自2015年以來,國有濟源愚公林場與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在河南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段)內開展了大中型獸類紅外相機調查和監測。
  • 「蘑菇叔叔」的一千零一夜:百轉千回,山鄉巨變!
    「蘑菇叔叔」的一千零一夜:百轉千回,山鄉巨變!鬱鬱蔥蔥的柚樹爬滿山崗,大棚裡的蘑菇破土而出。今年秋天,村裡的二號食用菌基地迎來建成後的首次豐收,小山村找到了致富的「金鑰匙」。久困於窮,冀以小康。脫貧路上,寫滿了無數奮鬥者的故事。那年,來自廣州市人民檢察院的幹警萬國付成為了扶貧工作隊長、駐村第一書記。剛到青石村時,村委會還在小學教室裡辦公,泥濘的道路連路燈都沒有,他深一腳淺一腳地挨家走訪。
  • 紅黃藍80幅作品入選 「和大自然說說話」兒童畫國際巡展
    展覽作品中,有憨態可掬的長頸鹿,有陷入深思的藏羚羊,有歡呼跳躍的海豚,有清晨的鱷魚和小鳥,有河邊休閒度假的火烈鳥,還有瀕危的大熊貓、朱䴉、褐馬雞、穿山甲等珍稀動物。一千個孩子心裡有一千個大自然,每一幅作品都有著屬於孩子的獨特視角。他們在用心傾聽每一個細小的聲音,用純真童心回應大自然的呼喚。熱愛自然、敬畏生命,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代代傳承下去的信念。
  • 自駕雲南,縱貫紅河百年鐵路與夢境山鄉
    蒙自,百年鐵路話滄桑 我們由北向南縱穿紅河州的路線其實基本也就是滇越鐵路的行進路線。滇越鐵路北起雲南省省會昆明,途經蒙自從河口出境,進入越南老街直抵港口城市海防。鐵路全線長854 公裡,其中我國境內(昆明至河口)有465 公裡,是目前我國仍在運營的最古老的一條米軌鐵路。
  • 吃黃燜雞拼骨骼標本獲點讚
    從吃飯到拍完要用五六個小時黃燜雞、魚頭泡餅、北京烤鴨……在盧靜的視頻中,簡直可以拼一切,而她通過拼出菜裡食材的骨骼,發現上的菜沒有給足分量,讓網友驚嘆「知識就是力量」。對話最大挑戰在于堅持拍攝北青報:我們注意到,隨著粉絲增多,開始有觀眾主動將野外發現的動物骨骼發給您,請求您辨認這些骨骼屬於哪種動物。
  • 上宅垟村「紅黃藍」三原色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在龜湖鎮上宅垟村有這樣一片金黃的茶園,其燦黃的茶葉,不僅換來了山鄉巨變,還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精準定位了村民脫貧致富的道路。  2013年上宅垟村發現黃茶變異株,該茶「通體金黃,與眾不同」。村兩委抓住契機,將該黃茶樣本拿到浙江大學茶葉研究院進行初步檢測,發現胺基酸、茶多酚、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更適合現代人飲用,極具養生保健價值。
  • 中科院副研究員吃黃燜雞拼骨骼標本獲點讚
    今年6月,盧靜發布了自己的第一段抖音科普,通過將一份魚頭泡餅裡的胖頭魚骨頭拼成標本,展示了標本的製作過程。「拍的時候也沒想到,這個視頻一下子就火了,第一條視頻發出來沒幾天,粉絲就到了10萬。我看網友的評論,發現很多網友對於這方面的知識很感興趣。」  截至北青報記者發稿時,「玩骨頭的盧老師」已經收穫了超過20萬粉絲,前述用黃燜雞拼標本的視頻,點讚數超過100萬次。
  • 紅黃藍幼兒園200餘幅作品入選中國兒童畫國際巡展
    這是繼紅黃藍參與2017年"尋找小梵谷"畫展後再次參與國際性兒童畫展的活動。在2017年6月,紅黃藍小朋友積極參與了"尋找小梵谷"國際兒童畫展,30幅作品在荷蘭梵谷之家舉辦的國際兒童畫展中參展,得到了國際友人與業界專家的喜愛與認可。
  • 中國首例異體克隆動物「北山羊」在新疆降生(圖)
    中新網1月23日電 據都市消費晨報報導,中國首例異體克隆動物——克隆北山羊1月21日在新疆烏魯木齊縣六十戶鄉降生。  在異體克隆研究領域,目前國際上僅有印度野牛和歐洲盤羊取得成功。  完成這一世界領先水平科研課題的是一家民營公司——新疆金牛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他的合作者是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和新疆畜科院郭志勤研究員。
  • 蘭州作家張海龍作品《西北偏北男人帶刀》首發
    蘭州作家張海龍作品《西北偏北男人帶刀》首發張海龍在首發式上接受採訪每日甘肅網4月2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記者高宏梅/文 甘霖/圖)4月1日,張海龍作品《西北偏北男人帶刀》首發式在蘭州廣場書城舉行,基於對蘭州特殊的情感,這部述寫以蘭州為中心的中國西北偏北一帶的風物、方言、飲食、民謠、歷史、地理、流變以及命運的書籍受到了讀者的喜愛,也在文學界獲得好評。
  • 中國兒童畫國際巡展啟動,紅黃藍幼兒園小朋友200餘幅作品參展
    紅黃藍教育機構副總裁藺玉華在講話中表示,「藝術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紅黃藍教育機構之所以持續性地組織這樣的活動,旨在為每一個紅黃藍寶貝提供一個藝術體驗的機會,讓孩子在學齡前奠定審美認知基礎。2017年紅黃藍孩子的作品首次走進荷蘭梵谷故鄉,現場外國觀眾駐足觀看並拍照留念。
  • 黃愛東西:一個碰巧生活在廣州的「字控」
    黃愛東西說:「我絕對相信張愛玲如果住在廣州,會把廣州寫得很好;如果住在香港,會把香港寫得很好。」書房主人黃愛東西,媒體人及專欄作家。嗜文字,喜編輯行當。近期出版作品有:《我有一個同事》、《夏夜花事》、《西關花月夜》、《桃花開》、《四季如夏》、《有一個人》。私閱讀:紙質書也許會成為奢侈品信息時報:你每天看書的時間是怎麼安排的?
  • 巫山:首次發現世界瀕危動物黃腳漁鴞
    國家二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世界瀕危物種之一 ——黃腳漁鴞(xiāo)於近日在該縣首次被發現。據了解,巫山縣抱龍鎮林業站的一名工作人員1月2日在當地一片山林中巡查時,發現一隻受傷的動物,外形酷似貓頭鷹,但體形比普通貓頭鷹大許多,由於不能判定其種類,隨即將其送往縣林業局進行判定並救治。「據我們判定,它屬於黃腳漁鴞,是國家二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在我縣屬首次發現。」
  • 大自然的作品之七:植物與動物
    這是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1)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2)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3)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4)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5)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6)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7)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8)大自然的作品:植物與動物?
  • 巢黃高速繁昌北收費站以北1 公裡處出現十幾米長裂縫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昨天,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從交通部門了解到,受持續降雨影響,我省巢黃高速路面出現十幾米長裂縫。目前,該路段半幅路面已封閉並實行交通管制,車輛從無為東收費站開始分流,不能直接去蕪湖,只能從合肥、銅陵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