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鄉裡的動物
我家鄉在大庾嶺的山溝溝裡,動物資源是很多的。鳥類、魚類、獸類、昆蟲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種類繁多,品種不少。那些動物,生活在蘭溪東自楊村橋、南抵大蘭嶺、西界西坑裡、北至管前壩這方圓幾十平方公裡的土地上。
細細列舉而來,我知道,鳥類二十一種,魚類二十七種,獸類十一種,爬行類二十三種,兩棲類十三種,九十五種動物和諧地生存在我們家鄉蘭溪的山地裡、河溪中、荒灘間。可惡的是很多的昆蟲類繁衍在我們的土地上,永遠都無法滅絕。
春暖蝶飛,夏蟬嘶鳴,秋雁南歸,冬雪映麂,繁多的動物飛行在我們鄉村的上空,蠕行在荒地小徑,舞動於花木叢裡,景象煞是誘人。在這些身影和鳴聲中,蘭溪灰孔雀雉,是最為珍貴的鳥類資源,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陣營裡。
鳥類之中,蘭溪原雞雉、烏鶇、白鷳、黒鳶、貓頭鷹、鳳頭蜂鷹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它們和蘭溪灰孔雀雉和諧地生活在大窩嶺背、杉樹窩、樓筷嶺那些山地裡,原雞雉的數量最多,叢生的荊棘蓬動不動就騰飛起那些鳥的英姿。
隸屬於江西省級的保護野生動物蘭溪紅毛鷯哥、蘭溪雜毛八哥,更是橫行在樓筷嶺那些深林間。我記得年少時候我在山上砍柴,露箕叢裡就有一窩窩的小紅毛鷯哥在伸長著頸脖,等候其母抓蟲子回來吃。那樣子,很是惹人憐愛。
流經蘭溪家鄉的河流溪水,大大小小累計有十六條。河流縱橫,湖、溪、澗、圳遍布,觸目即是。池塘橫生,窪地瀰漫,淡水魚類就很自在地遊弋在我們蘭溪的水域中。
天上飛的鳥類才二十一種,而水裡遊的魚類則比那些鳥的種類更多。蘭溪山坑鯉魚、大庾嶺鯽魚、黃尾鯛魚、五嶺魴魚、刺鮑魚、花鰻鱺,是家鄉六大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你若到我家鄉來,能遇到的話,就算你很走運。
家鄉魚類行列裡,花鯽魚、青魚、烏鱧、鰱魚、草魚、紅鯉、塘鯴、鯰魚、白翛、黃鱔、泥鰍、花鰍、鯿魚的身影,常閃現在水底裡。赤腳探到河裡濯洗,說不定就有那些魚會觸到你的腳心,讓你痒痒的。
我們鄉村中的獸類不如鳥類和魚類多,這十一種獸類有的生活在民居中,有的生活在山野裡。蘭溪家豬、蘭溪野豬,蘭溪家兔、蘭溪野兔,就是很明顯的例證,毋需錐筆。牛、羊、狗則肯定是民居裡常見的動物了。
掃尾豪豬、長臂猿、梅花鹿、山麂子、山野牛、巖羊、灰豹、狐狸,肯定生活在山野裡。我砍柴賣的年少時,常在樹叢中看到這些野生動物的身影,更是見到過豺狼和金錢豹,那時候嚇得我腿打顫、魂飛散。現在想到它們,都很驚悚。
家鄉溫暖而溼潤,植被資源特別豐富,這就為鱗翅類的蝴蝶提供非常好的生長條件。蘭溪的蝴蝶有九種科類、八十一屬、一百一十二種,蘭溪花斑蝶、小汾烏頭蠅、樓筷嶺黑腳蜂,是最為名貴的三種昆蟲。
蘭溪地界上,最為常見的昆蟲有蟬、蠶、蜜蜂、馬蜂、黃蜂、蚊蜂、赤眼蜂、蛺蝶、鳳蝶、粉蝶、蜻蜓、蜈蚣、蝗蟲、蚱蜢、螳螂、蜘蛛、蚯蚓、甲蟲、蝸牛蟲、飛蛾、紡織娘、螢火蟲、瓢蟲、壁虎、蠍子、土鱉、蜣螂、象鼻蟲那些東西。
至於爬行類,我們蘭溪的山地上就有二十三種。大庾嶺蟒蛇、蘭溪穿山甲,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虎紋蛙、三線閉殼龜,江西省級保護野生動物有眼鏡蛇、銀環蛇、大頭龜、桃子龜、八角龜。
在蘭溪,最為常見的爬行類動物有兩種,那就是四腳蛇和泥蛇。我們山裡人把四腳蛇叫做狗婆蛇,春夏秋季節,草叢裡到處都有那些狗婆蛇,少年人釣青蛙,常常能釣上它。很討厭的!
泥蛇是我們蘭溪最不值錢的野生爬行類動物,從我們蘭溪俗語「泥蛇一谷籮都抵不上一隻青竹蛇」的寓意裡,就可見其價值有多低賤。在珠江三角洲,泥蛇和狗婆蛇常常用來燜湯煲湯,我一直很難、也很不接受這種飲食習慣。
蘭溪兩棲類的動物,蟾蜍、青蛙、麻婆蛙和犁頭蛙,是常見的。石蛙、田雞現在則是江西省省級保護野生動物,非常珍貴了。蟾蜍、犁頭蛙的形象在我們眼裡很不好,而在沿海,卻被當做山珍來對待。
漫步家鄉蘭溪村,行色即使再匆匆,飛蟲走獸、蜂飛蝶舞,還是常規性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蘭溪山水養動物,動物很滋潤地生活在那翠綠的山間水域,給了我們很豐富的歲月饋品。
作者:黃藹北
工作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增城中學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