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細作 砥礪前行 成就「硬核」履帶
——記徐工履帶底盤公司技術開發部履帶室室主任 鄧莉
徐工履帶底盤公司技術開發部履帶室室主任 鄧莉
性若春水且剛毅,巾幗不乏英雄氣。七年的時光裡,徐工履帶底盤公司技術開發部履帶室室主任鄧莉心無旁騖、心無雜念地專注履帶研發,以巾幗不讓鬚眉的實幹擔當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孜孜不倦地探索徐工「硬核」履帶產品,成為大家心目中公認的履帶研發專家。
篤定前行,攻克硬核技術
鑄大器者,非一時之役;成大器者,非一次之功。鄧莉認為技術研發人員不僅需要具備深厚的專業功底,還需要不服輸的信念和持之以恆的決心。在她的帶領下,團隊成員相繼完成了20餘種中小噸位履帶產品研發,實現了徐工全系列挖掘機履帶底盤自主配套和樁工機械用大噸位履帶產品的批量配套,並建立了外銷主要機型產品型譜。
「沒有過硬的、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來投向市場,肯定要被用戶所拋棄。」王民董事長的話擲地有聲。大噸位挖掘機零部件及核心技術過去長期被外資品牌壟斷,面對國內技術空白及與日俱增的市場需求,徐工決定進軍200噸級挖掘機用履帶產品。作為公司的技術骨幹,鄧莉帶著團隊成員,紮根一線,沉下心來研究大型挖掘機履帶產品實際工況應力分布,並矢志填補結構抗疲勞設計空白。經過無數次產品仿真和剛柔耦合分析、校核,他們最終完成了履帶產品全工況載荷解析,成功打破技術壁壘。
認真工作的鄧莉
2018年底,這一由徐工獨立研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200噸挖掘機用「四輪一帶」亮相上海寶馬展。當親眼目睹長5.5米、寬1米、高1.8米、重27噸的「龐然大物」傲然盤踞於徐工展廳時,鄧莉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她打心眼裡感慨:「能有機會參與這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產品研發過程,我很幸運!」
精益求精,嚴守硬核標準
2018年,工程機械行業持續回暖,公司的產量也開始大幅提升,現有履帶浸漆線的產能無法滿足配套需求,浸漆線改造迫在眉睫。鄧莉主動請纓,扛下重任。
時值盛夏,天氣炎熱,浸漆線上的氣味愈發嗆人,鄧莉帶著厚重的防毒面具,一遍遍核定浸漆、瀝漆和烘乾工序浸漆參數,一次次鑽進浸漆室仔細測量漆槽尺寸,設計最佳優化方案……歷時1個月,一條長9米,可供5噸履帶產品整體塗裝的浸漆線誕生了。優化後的浸漆線穩定性大幅提升,生產效率提高50%,為生產的有序進行提供強勁支撐。
認真工作的鄧莉
鄧莉深知高標準是高質量發展的先決條件,她帶頭組織優化多項產品工藝流程,修訂十餘項技術協議,參與編撰《產品圖樣及設計文件編號原則》《履帶產品存放流轉作業規範》《「四輪一帶」產品零部件的包裝及防護措施要求》等技術文件,為公司的研發工作提供了「硬核」標準。兼任公司內審員的她,積極參加內審工作,並對標改進系列履帶產品設計,有效提高產品過程質量控制,為打造「零缺陷」產品發揮重要作用。
苦練內功,保持硬核實力
2016年底,鄧莉開始著手70/95噸級挖掘機用履帶新品試製工作,白天調試新品,晚上校準檢測結果,驗證設計思路。寒風蕭瑟、呵氣成霜的季節,她每天來往現場與辦公室之間數次,常常凍得手腳麻木,但想著新產品試製漸漸有了眉目,心裡卻是暖洋洋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聚焦全生命周期,鄧莉從產品使用工況、材料性能、安全係數等方面著手研究,創造性提出了大噸位履帶總成可靠性設計方法,實現大噸位履帶產品裝機使用零故障,降低成本30%,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她基於該工作完成的《47噸-95噸系列大型挖掘機「四輪一帶」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榮獲徐工集團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回顧自己「孵育」的一項項創新成果,鄧莉立志打造「硬核」履帶的信念更加堅定了,「一輩子能把這一件事做好,就值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過硬的技術儲備,無疑是「硬核」技術人員的標配。入行數年,鄧莉仍不斷積蓄實力、儲備技術,順利通過國家可靠性工程師考試,取得實用新型專利6項,發表論文1篇,先後被評為「巾幗建功標兵」「先進工作者」……這些「含金量」十足的成績,是她過硬實力的最好證明。
榜樣力量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的鄧莉,秉持「珠峰登頂,科技先行」的信念,在產品核心技術研發之路上奮勇前行,用心用情打造徐工「硬核」履帶,為新時代徐工技術人的責任擔當和使命情懷,落下生動註腳。
(來源:XCMG徐工挖機)
責任編輯:leo
該內容由行業企業、終端個體、第三方機構提供,本網僅起到傳播該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問請與轉載來源機構聯繫解決,感謝支持。如發現侵權,本網編輯部將協助進行處理或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