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為什麼要安裝履帶?履帶接觸面積更大,在惡劣地形中效果更好

2021-01-09 大國將令視頻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在軍事裝備中,坦克這種履帶式裝甲戰鬥車輛作為重型武器,是各國不可或缺的殺器。它不僅有著強大的直射火力,而且還具備高度的越野機動性和超強的防護能力。我們都知道,坦克一般會配備安裝一門大口徑火炮。這種炮臺是能夠活動的,這樣就能更好的全方位作戰。當坦克在行駛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它的履帶。那麼問題就來了,坦克為什麼要安裝履帶呢?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坦克這種裝甲武器也在與時俱進的更新升級,但是在通常的情況下,就算對坦克進行創新和改進,也都是圍繞著炮塔或者火炮進行的,很少會有對其它方面進行突破。我們以自行火炮為例,它在改進的時候就用了卡車等車輛作為底盤,可是坦克一直都是在輪胎的外面安裝履帶。試想一下,如果坦克也用卡車做底盤,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將輪胎與履帶作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履帶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更大。如果在輪胎外面加裝履帶,那麼就會把坦克自身的重量分散。這個優勢在特別惡劣的環境地形中,可以被體現出來。以10噸重量的輕型坦克為例,如果是陷入泥濘的道路中,輪胎因為承受巨大的重量就會越陷越深,而履帶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在輪胎外面加裝履帶,對坦克來說是最好的組合搭配,輪胎既不會失去自身的功能,而且行駛時還會更穩定。哪怕是遇到崎嶇的地形,也不用擔心走不過去。所以,在目前這種形態下,坦克是離不開履帶的。但是,也許在未來會被改變也說不準。

相關焦點

  • 不懼任何惡劣地形的突擊利器,半履帶車為何如此受到德軍的青睞
    提到二戰中德軍的武裝載具,除了大名鼎鼎的「虎」「豹」重型坦克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德軍的半履帶車了。任何一部反映歐洲戰場的電影和電視劇中,德軍步兵一出場,搭載他們的載具當中一定少不了半履帶車的身影。 在各類履帶車當中,出鏡率最高的就是SdKfz251半履帶車。
  • 偃師履帶車爬坡有什麼規格
    一種全地形車橡膠履帶張緊機構,鬆緊和方便履帶的拆裝,螺栓和張緊輪軸上的用於鎖緊輪軸的鎖緊裝置。減震臂連接在行走輪上,所述減震膠塊總成連接在車架縱梁上。固定安裝在所述減震臂上,並與所述減震臂呈一定角度。板7平行設置,並固定在所述減震延長臂3上;前橫板與所述張緊後橫板7上。
  • 為什麼輪式拖拉機在中國比履帶式更受歡迎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隨著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及國外大馬力輪式拖拉機的大量引進、國內輪式拖拉機的崛起,履帶拖拉機漸漸式微,直到消失,以至到現在都難得看到一臺東方紅履帶式拖拉機了。為什麼大馬力輪式拖拉機會取代履帶拖拉機呢?
  • 能上下樓梯的履帶輪椅
    Scalevo輪椅利用橡膠「坦克」履帶甚至能做到在樓梯上逆向移動。這項技術的出現意味著公共建築中的輪椅坡道和輪椅電梯變得越來越沒有必要。Scalevo輪椅在平地上時由兩個輪子維持平衡,就像賽格威一樣。但在樓梯上時,履帶則會低於輪子,即由履帶控制輪椅運動。履帶上的橡膠會鉤住一級級臺階,然後推動輪椅前進。當輪椅達到最高的一級臺階時,額外的一對小支撐輪則能起到防止輪椅翻倒的作用。
  • 出鞘:我國坦克行走機構與西方有多大差異?
    前者可以看出是在輪子外面加上可以旋轉的鋼板,讓輪胎最終與地面接觸都是一塊平板,而後者的設計則是將鋼製的平板擴大到整臺車輛的長度,並通過將鋼板設計為一條皮帶的樣子,實現了「拆了後面的軌道鋪到前面」。這種設計一出現便在拖拉機上體現出了極大的價值,而武裝化的履帶式拖拉機則有了一個我們更為熟悉的名字——坦克。這之後,坦克的負重輪和履帶設計開始成為每一個坦克設計師的必修課。
  • 坦克後面為什麼要綁一根木頭?看似普通,實際上卻是自救的神器
    但受人類的機械設計條件限制,現在仍然沒有解決坦克陷入泥濘這個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想了許多辦法來解決它。我們在新聞報導與電視電影中,往往能夠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坦克的屁股後面經常會掛著一根光禿禿的原木。很多細心的人就想問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坦克要拖著這麼一根又大又粗的原木?不嫌原木沉嗎?是指望它保護坦克的「屁股」嗎?那麼就讓我來告訴你這根「壓沉」的圓木究竟是作什麼用途的。
  • 高速三角履帶總成機架靜載應力及模態分析*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作者:梁 康 相輝玉 張 勇摘 要:機架是三角履帶總成關鍵支撐結構,其模態特性直接影響高速履帶總成的高速行駛穩定性。為克服以上兩種常見行走方式的缺點,三角履帶總成逐步得以推廣應用。三角履帶總成採用橡膠履帶,具備行駛速度快、接地面積大、環境適應性強、承載能力大、不損傷路面等優點,廣泛應用於農業機械、搶險救援、雪地作業、地質勘探和軍用設備等。針對三角履帶總成相關技術及理論問題,國內外科研機構的眾多學者及技術人員針對三角履帶總成開展廣泛的技術研究。
  • 合肥1000噸履帶吊租賃優質商家
    履帶吊出租。「再次,我們履帶吊租賃企業,同行一定是朋友。我們是全國性甚至世界性經營,需要同行的支持。比如廣州有一個項目,我們設備在上海,拉過去就不合適,我就找廣州的同行用他們設備。我們有很多合作過的夥伴,但是那種合作是一種分散的。現在聯盟成員是籤盟約的,支持的力度就更大」,于濤介紹道。
  • 大學生發明「上下樓」輪椅,2分鐘爬10層樓,像坦克履帶!
    這個輪椅非常小巧,比傳統的輪椅小了很多,藍黑相間的外觀看起來就很炫酷,最特殊的就是它的輪胎了,表面是兩根履帶,就像坦克的履帶一樣,走起來可以轉動。它在平地上的時候和普通的輪椅沒什麼兩樣,可是一旦上樓的時候,它的後輪就會升起來,兩根履帶變得傾斜,但神奇的是輪椅依然是處在水平位置的。
  • 履帶起重機整機行走模式分析
    ,在情況1 中小車採取措施調整單條履帶速率過程中因2 條履帶速率差而產生履帶主機磨轉的效應。由於小車整體處於運動狀態中,在履帶調整方向過程中小車形心會偏離原小車運動軌跡,自然形心位置也會出現偏差,形心位置偏差的方向在排除地面摩擦力不一致的因素下與小車履帶調整的方向有關。在情況1 中,按採取的措施減小V14 的情況下,小車形心便以理論方向如圖15 中所示。
  • 不要輪子和履帶,該車越野能力卻無可比擬,僅一個國家擁有
    然而在汽車發展過程中,也有一些汽車「冒天下之大不韙」,它們的行走機構徹底的拋棄了車輪。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的就是這樣一臺逆天的汽車,它採用了阿基米德螺旋推進。阿基米德螺旋最早由古希臘先賢阿基米德在公元前三世紀發明,最早被用來解決尼羅河沿岸的灌溉問題。
  • 履帶吊車作業半徑專區
    情人住友SH130-6挖掘機提車作業 一直在要在這裡記錄 求租650t履帶吊車。751 2 履帶吊機 【個人介紹】本人需要租賃履帶吊機 鐵甲網【履帶吊車作業半徑】專區,為您匯總有關【履帶吊車作業半徑】的所有信息,專區內分為5大版塊,二手設備版塊可以找到【履帶吊車作業半徑】有關的二手設備信息,了解其報價信息,熱賣品牌,熱賣地區等;論壇熱帖版塊可以直接看到為您精心挑選的鐵甲論壇中【履帶吊車作業半徑】相關的精華帖及熱帖;機型庫版塊可以了解當前市場中,【履帶吊車作業半徑】相關的機械設備信息
  • 「北歐海盜」來到中國,BvS-10 Beowulf全地形消防車
    在之前的《來自北歐的維京神車,瑞典鉸接式裝甲全地形履帶車》文章中,我們介紹了瑞典的Bv202和Bv206履帶式全地形鉸接車輛的誕生背景和車輛性能。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十分認可瑞典的這一設計理念,造就了瑞典Bv系列車型在全球的影響力。
  • 鑄件履帶拋丸機的工作流程及設備特點
    鑄件履帶拋丸機是拋丸清理設備分類當中的一種,而且在鑄造行業當中應用是非常的廣泛,本機可以單獨的使用,也可以配線使用。青島華鑄公司就是專門生產這種設備的廠家,今天小編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鑄件履帶拋丸機的工作流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礦山用破碎設備為何要選擇履帶式移動破碎站?
    在對礦石進行生產加工的過程中,破碎設備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履帶移動破碎站作為新型的破碎設備,礦山也是履帶移動破碎站的常用領域之一。近期也有用戶諮詢:礦山用破碎設備為何都選用履帶式移動破碎站呢?它有哪些生產優勢嗎?
  • 坦克底盤的BAT-2推土機 戰鬥民族的硬核工程設備
    第一代的BAT工程車在20世紀60年代推出,共有BAT和BAT-M兩款型號,都是在T-54/T-55主戰坦克的底盤上改裝。為了發展經濟,BAT履帶式工程車一上市就收到了大量訂單,截止到停產共銷售35000多輛。BAT在改裝過程中保留了坦克的履帶式底盤,加裝了非裝甲的卡車式駕駛室,車輛前部安裝有一個推土機鏟刀,車輛尾部則有一個小型隨車吊。
  • 戰爭中,精神的重要性三倍於物質!東線坦克戰中的人員要數
    當坦克開過一段較長的距離後,履帶和負重輪會受到來自大塊巖石、樹樁和各種戰場殘骸的嚴重傷害。履帶是由長銷連接起來的,會斷裂開來,乘員必須不斷觀察它有沒有損壞的跡象。大多數坦克都攜帶備用履帶,但往往缺少把它們連接在一起的銷子。好的車組乘員只要坦克能停幾分鐘就會檢查一下履帶和車輪並及時上緊。如果不這麼做,履帶就會從車輪上脫落,坦克拋錨。
  • 安徽宣城250噸履帶吊廠家供貨
    安徽宣城250噸履帶吊廠家供貨【工程機械網 報導】近日,國內迄今出口的大噸位履帶起重機從徐工起重機械事業部啟程,發往東南亞,這臺起吊噸位為1250噸的徐工XGC16000履帶式起重機,將用於印度尼西亞海洋工程的施工應用中。徐工XGC16000作為國內首臺出口海外的千噸級履帶起重機,一舉打破了國內履帶式起重機產品出口海外的大噸位記錄,徐工成為國內實現千噸級履帶式起重機出口的企業。
  • 史達林的鋼鐵洪流(三):中型和快速坦克
    BT系列坦克和T-26型坦克不是1930年代蘇聯坦克研製項目的所有成果,蘇聯人在發動機、裝甲、彈道、履帶和火力等相關技術領域取得了許多有益的經驗教訓,並運用到之後的一系列坦克設計中。戰爭爆發兩年後,蘇聯人在烏拉爾山脈以東新建或東遷的工廠中生產出的T-34和KV坦克讓德國坦克兵大吃一驚,當時德國人仍陶醉於對蘇聯坦克的優勢中。
  • 裝車輪的坦克:瑞典L-30輪履兩用坦克研製實錄
    Landsverk L-5或m/28在歷史檔案上有很多空白,只知道它與其他德國坦克到了蘇聯喀山。在蘇聯檔案中,這種坦克被稱為「GHH坦克(輪履式)」。Otto Merker因為工作出色而獲得了一筆獎金。1929年8月22日,「GHH坦克」在蘇聯首次試驗。首先是從輪胎與履帶的相互轉換。事實證明,變換過程只需要一分鐘,轉換機構運行沒有問題。發動機像鐘錶一樣工作,運行平穩無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