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專咬丁丁的小魚(點擊左側藍色字體)嗎?小魚兒們又回來了!不過這次它們不咬丁丁,改咬趾甲了!你問我「丁丁」是什麼玩意?可以不裝嗎?!
在以前的科普中,我提到,魚療需要關注兩個問題:
第一,因為有魚的存在,魚也需要排洩,所以有魚的溫泉池裡病原微生物環境要比其他池子複雜。
第二,魚療的時候,如果很多人在一個池子裡面,或者前後共用一個洗腳盆。魚當然是同一群魚。魚咬咬這個人皮膚,咬咬那個人皮膚。誰能保證每個做魚療的人皮膚都很健康?那如果有人是有傳染性皮膚病,那病原體是有可能通過魚的叮咬傳染到另一個人的皮膚,尤其是身上有傷口的人。
國外已經報導了魚療以後出現皮膚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和足部分枝桿菌感染的病例。這次最新的報導,魚療後趾甲居然出問題了!
再次感謝我的偶像,浙大附一院皮膚科喬建軍教授在朋友圈分享的、最近在很NB的皮膚科雜誌JAMA Dermatology上發表的一個病例:
魚療後甲脫落
到底發生了什麼?
首先普及一下魚療,魚療近十年挺火,這種特殊的小魚喜歡吃人的皮膚,尤其是腳皮(當然,還有丁丁),可以使腳更平滑,更清新,增加血液循環,消除真菌和細菌,還能治療牛皮癬和溼疹。雖然實際的依據是很不充分的。
國外一妙齡女子,最近半年趾甲出現了一些異常變化,好幾個趾甲出現了脫落。具體趾甲的變化,上面的圖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
醫生幫忙找原因,找來找去,唯一可疑的是趾甲出現問題前幾個月做過足部的魚療。
國外的皮膚科醫生繼續分析原因了,他們推測,很可能由魚咬多個趾甲引起的直接創傷,導致了甲板停止生長。當然了,是「很可能」,不敢說絕對。
最後簡單說說我個人對魚療的看法,一個字:弊大於利。
我不知道體驗過魚療的朋友有什麼愉悅的感受?應該是癢吧。主要是好奇心、覺得有趣才去做的吧。
朋友們,魚療需謹慎吶!
皮膚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