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佘曉晨
從2018年到2020年,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的國創動畫發展步伐正不斷加速。
11月21日,B站舉辦了2020-2021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宣布推出33部動畫作品新內容。除了《元龍》第二季、《百妖譜》第二季、《天官賜福》特別篇、《時光代理人》、《銀河之心》等多部新作,B站還發布了13部原創IP動畫。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加大投入力度和數量,今年的國創發布會上,B站還宣布了其在動畫電影和改編國創上的布局。
在動畫電影方面,B站宣布和追光動畫達成戰略合作,聯合出品動畫電影《新神榜:哪吒重生》,電影將於2021年春節檔與觀眾見面。而在改編國創上,電影《唐人街探案》的改編動畫也加入了B站動畫片單,獲得科幻星雲獎的小說《銀河之心》宣布將被改編為動畫。
從早期的扶持到如今的成果,B站的國創的確變得成熟起來。2016年,B站開始「小宇宙」計劃,與國內各大高校合作,將優秀動畫畢業設計作品在平臺上進行展映。2018年,B站還和繪夢動畫聯合成立哆啦嗶夢動畫公司;2019年,B站國創區MAU已首次超過番劇區,成為第一大專業內容品類。
據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透露,今年B站一共上線了106部作品,用戶整體觀看的時長增長了98%。B站也因此多了一些底氣——在此次發布會上,李旎表示,「2014年到2024年,我們跟動畫有一個十年的約定,希望B站能夠推動國產動畫成為亞洲動畫的中心,在產量、用戶規模上都可以取得領先的成績。」
如果說早期B站扶持國產動畫是基於社區生態的順勢而為,在其近年來推進國創發展的過程中,動畫也給B站帶來了更多價值。
一些數據證明了國創對於B站在增長上的意義。在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李旎表示,動畫是整個OGV(Occupationally Generated Video,專業生產內容)中對於大會員拉動最重要的部分。B站數據顯示,2020年平臺來自於國創的付費會員訂單同比增長450%,位居專業內容品類拉新能力TOP1。
此外還有廣告客戶的IP合作。在去年的AD TALK 2019營銷大會上,B站就宣布開放14部國產動畫在內的生態資源,加速內容生態的商業化。
長期來看,李旎認為,國創對於能夠對PUGV(專業用戶自製內容)生態形成反哺,促進平臺的拉新和留存。她強調,最有價值的一點是IP的延伸消費,雖然「不會在最近兩到三年對B站的財報或者收入上有過高的影響」。
目前,B站給予國創動畫的扶持覆蓋了全產業鏈,包括資金和團隊,同時平臺會在動畫、劇、遊戲、包括線下活動等方面放大內容和IP。在本屆發布會上,B站發布的13部原創IP動畫包括了哆啦嗶夢首次公布的作品,也包括第一屆小宇宙新星計劃獲獎團隊們的動畫。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IP會成為B站的長期資產。
實際上,結合B站今年在影視綜上的表現,上述想法也符合平臺的長視頻戰略。
一方面,國創動畫是長視頻內容的一種,而此次B站發布的國創新作中包含了科幻、治癒系、古裝等不同風格,加強多樣性背後是對於拉新的渴望。另一方面,相比於其他種類的長視頻例如影視綜藝等,在國創動畫方面,早期介入的B站擁有更多的優勢。
不過,從公司整體發展來看,商業化是B站眼下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但現階段國產動畫的變現較為有限,B站也只能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
B站三季度財報顯示,其淨虧損為11億元,而2019年同期為人民幣4億元。加上國內動畫產業仍存在產能和資金不足的問題,要「成為亞洲動畫中心」的B站,還需要和整個產業一同面對諸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