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結構與人腦到底有多相似?科學家對比後,直呼宇宙不可思議

2020-11-20 姿勢分子knowledge

這個宇宙,有的時候真的令我們感到非常神秘。

大自然紛繁多樣,卻在很多方面具有驚人的相似性。尤其是一些巨大物體和手邊小物件甚至是微觀世界的相似,更加令人困惑不已。比如著名的斐波那契螺旋線,就表現出了和宇宙中螺旋星系以及海洋中的甲殼類動物的相似形狀,又或者動物體內靜脈的分形和閃電以及樹枝的形狀高度雷同。

甚至當我們去看最巨大的宇宙結構,也能在自然界中找到相似的對應物體。很多人開玩笑說,我們的宇宙可能是某個巨大生物的大腦,因為二者的形狀非常相似。下面這張人類大腦神經元和宇宙結構的對比圖,相信很多人也曾經在網上看到過——

最近,真的有科學家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來自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Franco Vazza和義大利維羅納大學的神經外科醫生Alberto Feletti的跨領域組合,為了破解這個謎題而相互合作,給出了他們的看法。

實際上,很多人說二者高度相似,只不過源自於外形的相似,這只是最初級的相似。而這兩位科學家想要知道:大腦神經元和宇宙結構是否也有「神似」之處,或者說是否有功能上的雷同呢?

(圖片說明: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紅色是銀河系的位置)

早在2017年的時候,他們就在《鸚鵡螺季刊》上發表過相關的文章,指出:「星系可以結合為龐大的結構(如星系團、超星系團或絲狀結構),延伸出數億光年,這些結構和附近被稱作宇宙空洞的巨大虛無空間之間的邊界是極其複雜的。這些邊界處的物質會在引力作用下被加速到每秒數千公裡,在星系際氣體之間形成衝擊波和湍流。我們曾經認為:空洞-絲狀結構是宇宙中最難以揣摩的結構之一,需要海量的信息數據才能描述。這也使得我們陷入沉思:它是否比大腦更加複雜?」

從尺度上來看,大腦和宇宙差了至少27個量級,也就是一千億億億倍。但令人震驚的是,這絲毫不影響我們大腦的驚人複雜性,甚至絲毫不遜於跨幅達數億光年的宇宙結構。兩個人的研究甚至表明:雖然驅動宇宙結構和人腦的機制大不相同,但二者之間的複雜程度和自組織性竟然表現出了驚人的一致

(圖片說明:宇宙大尺度絲狀結構)

首先,兩個人羅列出了人腦和宇宙的相似之處:

  1. 人類小腦有690億個神經元,可觀測的宇宙網絡也包含多達1000億個星系,二者相差不多;
  2. 真正發揮主動作用的物質都只佔了一小部分,人腦中有77%的部分是水,它能起到決定性的支撐作用卻不是指令的來源;宇宙網絡結構中有72%是暗物質,它們不可見,卻提供了引力將這些結構約束在一起;
  3. 兩種結構排布形式都高度雷同,那就是一種網狀結構,人腦中的節點是神經元,宇宙結構的節點是星系,節點之間都是通過絲狀結構連接在一起;
  4. 和絲狀結構相比,二者的節點尺度都顯得非常小;
  5. 節點之間的能量和信息交換,都只佔了整個系統能量/質量的1/4左右;
  6. ……

(圖片說明:人腦神經元)

看到如此多的雷同之處,相信很多人都會忍不住驚呼:何其相似乃爾!

在羅列了這些驚人的相似點後,他們進行了進一步的量化分析,將腦部切片放大了40倍,與宇宙網狀結構的模擬圖像進行對比。結果發現:二者之間的物質密度高低分布在不同的尺度上竟然也展示出了驚人的不約而同

Vazza介紹說:「我們對兩個系統的光譜密度進行了計算,這種技術經常應用於宇宙學中,可以用來研究星系在空間中的分布。而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小腦神經元網絡中的數量分布於1微米到0.1毫米的尺度上。這和宇宙網狀結構中物質的分布再一次不謀而合,當然後者的尺度要更大一些,從500萬光年直到5億光年內都有。」

(圖片說明:左側為被放大40倍的小腦切片,右側為尺度為300光年的模擬宇宙網狀結構)

接下來的研究,還帶來了更多驚人的發現。

他們對每個節點上所連接的絲線數量也進行了分析,對於宇宙網狀結構的星系來說,每個樣本中有共計3800-4700個星系,平均下來每一個星系周圍都連著3.8-4.1根絲線;另一方面,對於人類的腦部來說,取1800-2700個神經元為一個樣本進行分析,平均每個神經元的連接數量大約是4.6-5.4根,同樣非常接近。

甚至,最近還有研究表明,人腦中大概可以儲存2.5PB的信息。而Vazza在另一項研究中也表明:如果要儲存宇宙的複雜性,大概需要4.3PB的存儲空間。考慮到二者之間在尺度上的天壤之別,這個數據相差也不多。

因此,他們在2017年的報告中也指出:「粗略地說,這種記憶儲存空間的近似表明,人腦中儲存的所有信息(比如他一生之中的所有經歷)同樣可以通過宇宙中的星系分布來進行編碼。」

當然,說了這麼多,也不能粗暴地認為宇宙就是人腦,或者說宇宙有屬於自己的意識。但是從這些研究中我們確實發現,至少在生長規律上來看,宇宙大尺度結構和人腦有著極高的相似性。僅僅從這一點來看,就足以令人驚呼不可思議。

在此之前,2012年的一篇研究報告也指出:在這個加速膨脹的宇宙中,代表時空大尺度結構的因果網絡擁有著和人類大腦十分類似的冪律度分布。而這一次Vazza和Feletti的研究,更是助這個理論一臂之力。

Feletti告訴我們:「結構參數再一次證明了這種意料之外的相似度水平,或許,這兩個網絡的演化遵從著相似的物理法則,雖然二者內部的物理法則有著顯而易見的巨大區別。」

我們的宇宙太過宏大為壯觀,以至於我們的視野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小部分。也許,當我們走得足夠遠時,發現有些答案可能就在身邊。這個宇宙的玄幻,誰又能說得清呢?

相關閱讀:

相關焦點

  • 宇宙結構與人腦到底有多相似?
    實際上,很多人說二者高度相似,只不過源自於外形的相似,這只是最初級的相似。而這兩位科學家想要知道:大腦神經元和宇宙結構是否也有「神似」之處,或者說是否有功能上的雷同呢?人類小腦有690億個神經元,可觀測的宇宙網絡也包含多達1000億個星系,二者相差不多;2.
  • 宇宙是27個數量級的人腦?科學家:相似之處眾多
    科學家也發現人腦和宇宙有很多相似之處!,雖然有點不可思議,但是人類的存在確實可以和宇宙相比擬!物理學家佛朗哥·瓦扎以及醫學家阿爾貝託·費萊蒂對人腦和宇宙之間相差27個數量級進行了一定的分析。結果中可以看出雖然擁有巨大的差距,但是二者的內部的連通性都是通過相像的原理演化而成,而且不同的演化過程中還有相同複雜度以及自組織性的結構!可能這種描述過於系統化,那到底是何意思呢?
  • 宇宙是未知生物的大腦?你相信嗎?人腦結構竟然與宇宙驚人的相似
    但就算這樣,我們的腦洞還是無限大的,如果有人告訴你,宇宙其實是一個超級大腦,而我們的大腦確是一個個的小宇宙,你會相信嗎?不過,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來證明,大腦跟宇宙存在驚人的相似之處。這是2018年《紐約時報》刊登過的2張照片,一張是老鼠腦細胞的照片,一張是宇宙的照片,你能分辨出來,哪個是腦細胞,哪個是宇宙嗎?
  • 科學家發現人腦和宇宙有驚人相似性,難道宇宙是一個大腦?
    科學家最新的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和宇宙之間有不可思議的相似性。費萊蒂(Alberto Feletti)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詳細闡述了星系的宇宙網絡和人腦中複雜神經元網絡之間的相似之處。具體來說,人腦由大概1000億個神經元組成的複雜網絡構成,這些神經元形成了100萬億個神經連接。
  • 滄海與一粟的相遇:科學家發現人腦與宇宙存在結構相似性
    宇宙的一個引人入勝之處是,相似的形狀和圖案總是能不經意間在最不相干的地方被發現。人類耳蝸和螺旋星系具有著類似的螺旋結構;閃電轉瞬即逝的痕跡中出現了與人類靜脈類似的走向;中子星外層和人類細胞細胞膜形態接近……而在一項最近的研究中,科學家比對了人腦神經元網絡與宇宙網絡的形狀特點,並發現了二者在結構上的驚人類似。
  • 宇宙類似大27個數量級的人腦?科學家發現大量令人震驚相似之處!
    雖然這個猜想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將人腦神經網絡和宇宙星系網絡進行了定量對比,還真發現這兩個相差了10^27倍的系統之間存在大量令人震驚的相似之處。這項研究來自博洛尼亞大學天體物理學家佛朗哥·瓦扎(Franco Vazza)和維羅納大學神經外科醫生阿爾貝託·費萊蒂(Alberto Feletti),他們對這兩個在規模上相差了27個數量級的網絡進行了定量分析。
  • 宇宙會是巨人的腦袋嗎?科學家找到了證據,宇宙類似於人腦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認為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的人,而太陽系只是其中一個細胞。但是,許多人就只是提出了這樣的猜測,並沒有去尋找更多的證據。博洛尼亞大學的兩位科學家認為,人類的大腦類似於宇宙,並且找到了證據。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物理學前沿》雜誌上。
  • 宇宙等於「巨大的人腦」?星繫到底有多複雜?
    人類大腦和宇宙星系哪個更複雜?有句名言稱大腦為「已知宇宙中最複雜的物體」,這句話並不是危言聳聽,你知道嗎?大腦有1000億個神經元和100萬億個連接,數量極其龐大,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物體。然而宇宙的複雜並不比人腦差多少,例如,星系可以聚集成巨大的結構(稱為星系團、超星系團和絲狀體),這些結構可以伸展數億光年。這些結構和鄰近的被稱為宇宙空洞的空白地帶之間的邊界可能非常複雜。因此,我們時常會聯想:宇宙是不是一個巨大的人腦?星繫到底有多複雜?
  • 最近,科學家通過嚴格的對比分析,發現宇宙和大腦確實驚人地相似
    相似之處一目了然。這是否意味著,我們的大腦可能也是整個宇宙。但是這些圖像之間的相似性可能僅僅是一種不存在的錯覺(感知相似),但實際上並不存在。畢竟,考慮到兩者之間巨大的規模差異,它們怎麼會有相似之處呢?但是,如果除了大腦中的神經元網絡和宇宙中的星系網絡之間的視覺相似性,一種客觀的測量方法可以比較它們到底有多相似。
  • 能思考宇宙本質,人腦有多複雜?它怎麼形成的?科學家稱不可思議
    是否曾經想過,在跨越數百億光年的無限宇宙中,我們遇見最複雜,功能最強大的機器是什麼?從古老的文明到不可思議的黑科技,再到控制整個宇宙的文明,直到今天都還無法被理解,這就是人類的大腦。由於消耗了如此多的能量,當我們進行更多思考時,我們很快就會開始感到疲倦。這個事實涉及到了意識和物質間的能量轉換問題。
  • 為何宇宙網狀結構與大腦如此相似?
    科學家介紹到,如果拋開單個星體或恆星系,從更高一層的整體角度來看,宇宙的結構存在著許多有趣的地方,其中也承載著太多的秘密。將星系縮小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清晰看到宇宙存在著一個「網狀結構」。星系和星系之間,並不是以相對平均的狀態均勻分布在宇宙空間中的,而星系內部的星體也遵循著這個道理,它們總是能形成一種具有顯著特徵的結構。
  • 宇宙和大腦有多像?這些不可思議的事實令人深思
    科學家在多年前就發現宇宙深處傳來的神秘訊號,直到利用宇宙微波背景完成了宇宙的整體描繪以後,發現宇宙竟然和大腦有著驚人的相似處,而且整個宇宙到處都有神秘的閃光訊號,就像人類大腦中的神經元在傳遞信號。因此有人認為整個宇宙其實就是個巨大的生命體,人類只不過是生活在這個生命體其中一個部位上,想明白宇宙的奧秘就必須了解自身大腦的秘密,那麼宇宙與大腦到底有多相似?
  • 宇宙尺度的超級大腦?大腦神經網絡與宇宙網結構驚人相似
    近日,一項天體物理學與神經學創新結合的研究便對人腦神經網和宇宙星網間的相似之處做了系統的對比。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這種比較可能並不鮮見,或許你已經對關於大腦神經與模擬星系網之間圖片對比的驚人相似印象深刻,但表象上的相似是否與內在機制的相似存在關聯,還是未解之謎。
  • 整個宇宙有多重?有科學家給出一個數字,讓人們感到不可思議
    而宇宙有無數像地球,太陽這樣的天體組成,那是否說明宇宙的質量大到不可思議,我們無法進行測量呢?可能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宇宙有無法統計數量的天體存在,這些天體集合起來的質量有多大,沒有辦法進行準確的測量。即使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測量,我們也無法做到,因為我們不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少不同的天體存在。
  • 科學家在人腦內發現「多維宇宙」,人腦或是打開11維空間的鑰匙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人腦的重量約為成年人體重的2%,其中含有140億個神經細胞,大腦控制著我們的思維與行動,如果沒有發達的大腦,那麼我們或許與動物並沒有區別。而在最新的一項關於人腦的研究中,科學家認為人腦中存在著多維度的幾何空間,科學家發現,人腦中最多可以含有11個維度,最少則有7個維度,換句話說,人腦中竟然含有一個龐大的多元宇宙。
  • 原子的結構和宇宙驚人的相似,科學家:宇宙可能就是一個微觀世界
    學過物理學的可能都知道這麼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我們的原子內部是由原子核和圍繞原子核不斷運轉的電子組成,與此同時,我們的宇宙中無論是太陽系的結構還是其他星系的結構都和原子的結構驚人的相似,於是就有科學家提出宇宙可能就是一個微觀世界的觀點。
  • 科學家發現了宇宙與大腦之間的相似之處
    義大利科學家比較了可觀察宇宙中的星系網絡和人腦中的神經網絡。他們發現他們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這項研究發表在《物理學前沿》雜誌上。人腦的功能歸功於其龐大的神經網絡,據信其中包含約860億個神經元。可觀測的宇宙又由至少1000億個星系組成。兩種結構中的神經元和星系僅佔總質量的約30%,並以長絲或節的形式排列。
  • 大腦神經元的結構跟可觀測宇宙有著驚人的相似
    物理學家與神經外科醫生合作一位天體物理學家和一位神經外科醫生合作出星系大腦理論的一項研究,雖然這一開始聽起來像是一個玩笑話,但義大利研究人員已提出了一個真正的星系大腦論述,他們表示可觀測宇宙的結構與人類大腦的神經元網絡驚人地相似。
  • 腦洞大開,宇宙與大腦竟然有很多相似之處
    ,有沒有一種客觀的測量方法可以比較它們到底有多相似呢?下面是弗朗哥·瓦扎(博洛尼亞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和阿爾貝託·費雷蒂維羅納大學的神經外科醫生)在《物理學前沿》上發表的發現:一個星系間的連接人腦實際上是宇宙中已知的最複雜的結構之一——它本身也是最複雜的結構之一。大腦有大約800億個神經元——這些細胞處理來自感官的輸入 ,並通過神經系統向你的身體發送信號。
  • 黑洞演化跟宇宙誕生十分相似,難道我們生活的宇宙在一個黑洞中?
    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看到浩瀚的時候,也開始不斷認知宇宙中的各種天體。而在人類的認知裡,行星,恆星等天體,它們都是有具體的實體結構,能夠被我們直接觀測到。我們都知道,黑洞的質量是超級大的,它的引力也是強大到不可思議,宇宙中沒有天體能夠抵抗黑洞的吞噬,即使是恆星也不行。當天體或物質靠近黑洞的時候,被黑洞引力拉扯在其周圍會形成一個吸積盤。吸積盤中的物質越聚越多,它們之間相互摩擦會產生強大的能量,這些能量會向宇宙擴散,從而被我們觀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