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前,張國立去南極拍紀錄片,用炸藥包救出100多人,後來怎樣

2021-01-13 臥顏侃娛

導語:相信很對人都對於南極十分的陌生,記憶中,可能就是南極只有企鵝動物,那裡是企鵝的樂園,而且那裡非常的冷,所以只有企鵝可以生活,對於其他人來說,是很難南極生活下去的,那麼究竟是不是這樣?

當然是這樣了,南極上面最多的動物就是企鵝,而且十分的冷,所以根本不是適合人們生活,但是隨著人類的科技發達,人類總會去探索未知的東西,那麼南極自然也是作為探索點供人類去探索解密了,於是南極上面便開始有了人類的足跡,那麼誰又知道,在32年前,演員張國立就去過南極拍紀錄片,並且用炸藥包救出了100多個人,這些人後來怎麼樣了?

一、成名路

張國立從小就是窮苦人家出身,他在16歲的時候就開始了工作,那個時候的他僅僅只是鐵路工人,但是在一個際遇,他抓住了機會,成為了工團的報幕員,接觸一些在當時比較新興的東西,隨後憑藉自己早前的積累,在轉業的時候開始當演員,初涉演藝圈。

相信看過康熙微服出訪記,銅牙鐵齒紀曉嵐的觀眾們,對於張國立是非常熟悉的,這是他的成名作品也是因為靠著這些作品,在1998年中國電視金鷹節獲得最佳男演員,這是大家熟悉的故事,但是在此之前,他前往南極,利用炸藥包救出100多人的故事,又有誰知道。

二、前往南極

故事發生在1988年,當時因為需要拍攝記錄南極科考的電視劇《長城向南延伸》,找演員的時候,得要求演員能吃苦,有覺悟,而且對於拍攝的知識很了解,當時的張國立沒想太多,認為自己符合要求就前往南極拍攝了。

但是到了南極,南極的惡劣的生活環境,真的十分磨礪人的意志力,但是他堅持下去了,而且在遭遇冰蹦的時候,全船人員需要救援的時候,他站出來了,並且拿著炸藥包炸開浮冰,讓眾人逃生,科考船也是因此得以脫困。

三、現狀如何

他們全體被授予了集體一等功,而張國立更是獲得了個人榮譽二等功,而且也完成了南極考察的拍攝任務,在事後張國立回憶起來說到:「這輩子的苦都在南極吃完了」。

結語:其實對於張國立我是十分敬佩的,因為不管是他演的電視劇,還是他在南極所做的事情,都是十分的深入人心,在演藝圈,他是老戲骨,老前輩,演戲沒得說,在名南極事件上,他更是個大英雄,有擔當,僅僅是因為有過爆破經歷,就敢於拼命冒險,對此你們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張國立曾冒死炸冰山 救南極科考船立二等功
    這一段往事擱任何人身上都能狂吹一輩子,但他卻幾乎沒有提過……大概正應了那句話:低調的人能成事。   所有的一切還要從1988年說起。那一年,國家決定首次在南極圈內建一個科考站——中山站。此次同行的還有電視臺的工作人員,他們要跟隨科考隊拍攝紀錄片《長城向南延伸》。這個紀錄片就是要向世界證明,中國人也有實力在南極圈內建立自己的科考站。
  • 主持《國家寶藏》,去過南極,張國立的傳奇人生,你知道多少?
    張國立榮立過二等功,可是他明顯並沒有傷殘。他的個人二等功,正是在南極考察中獲得的,當時,整個南極考察隊還榮獲集體一等功。那是1988年,國家組織了第5次南極科考,考察任務中就包含要拍新聞片和電視劇,所以需要一名懂電影電視拍攝的人一同前往,張國立就成了那個符合條件的不二人選,被選進了「南極科考隊」。
  • 張國立原來曾在南極炸冰山!我們都小看他了……
    節目《我就是演員》播出後張國立靠著精湛的演技徵服全場縱橫演藝生涯幾十年,張國立塑造了無數經典的熒幕形象,如今65歲的他依然英俊瀟灑,在他身上你能看到年輕人的活力也能看到被歲月洗禮後留下的沉穩,其實除了是國家一級演員張國立還是導演、製片人、碩士生導師等等,他的身份、他的經歷遠比我們所知道的更加精彩,但是最讓人想不到的是他曾在南極炸冰山救下了全船人的性命!
  • 冰山理論,你永遠不知道演員張國立身後還藏著多少本事!
    而世間上我們見到的人,不就完美符合這個理論嗎?我們見到的永遠只是他展現出來的冰山一角。娛樂圈的明星,其實很多人都是多才多藝的,很多才藝因為沒有必要,他們也不會可以向我們展現,比如你們絕對不知道,《甄嬛傳》的溫太醫扮演者張曉龍其實是舞者出身,還負責甄嬛傳的舞蹈指導吧?而很多人更不知道,張國立,其實是一個會爆破,立過國家二等功、會拍MV的神仙演員!
  • 《南極之戀》為什麼要去南極實拍?那些南極電影又是在哪裡拍得?
    真是太實在了,叫《南極之戀》就要去南極拍嗎?《火星救援》《月球》這些片子表示壓力很大。。。一、如果拍「月球之戀」怎麼辦之前有過不少紀錄片,包括著名《帝企鵝日記》《南極洲》這些的,人家確實是在南極拍得,因為是紀錄片啊,要實地考察的,有硬性要求。但電影故事片就不同,作為故事的發生場所,是可以「以假亂真」。
  • 張國立和中國首次東南極考察隊隊員們與南極中山站現場連線
    雖然在南極在成都唱的是同一首歌,但此時與彼時完全有別。1989年春節除夕之夜,收工的隊員們齊聚餐廳,與全國人民一道過年。先是考察隊長郭琨念來自祖國發來的一封封慰問電。男兒有淚不輕彈。也許是來自祖國的溫情觸動了每個人的心,也許是隊友們想起一個多月來種種磨難,伴著哭泣聲,人人垂淚。
  • 3歲去北極,5歲到南極,8歲他的紀錄片衝到了第一
    當城城聯繫上老極時,他帶著8歲兒子辛巴去旅行的紀錄片《辛巴奇遇記》,剛剛在愛奇藝平臺上線,甚至還衝到了紀錄片榜一的位置。    「這可是辛巴,去過幾十個國家!」  「3歲去北極,5歲到南極的傳奇小孩!」  「中國小貝爾。」  「才8歲,做到了很多人一生做不到的……」  老極笑著說道:「這一回,辛巴又要樂得鼻涕冒泡了。」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100年前的膠捲底片衝洗後畫面轟動世界
    在南極地區,探險隊在探索過程中意外發現來自100年前的膠捲,這不是什麼令人震驚的事情,重點在後面的照片內容。科學家們將膠片進行修復以及清洗後,呈現出的畫面讓眾人都驚呆了。這時有專家推測,這許是屬於一些極地考察人員或者探險隊所遺留,或許是第一批進入南極的探險隊,因它們來自100年前。
  • 《宰相劉羅鍋》是張國立、王剛、李保田演藝生涯轉折點?
    上一篇文章寫李嘉存老師,特意又去看了看當年的熱播劇《宰相劉羅鍋》,真是感慨啊,看看那麼年輕的張國立和王剛,還有從來沒年輕過的李保田,感覺謝東的「天地之間有桿秤」還在耳邊迴響。張國立在出演《宰相劉羅鍋》之前幾乎轉行了。他到北京之後連續出演過幾部電影,雖然電影不錯,奈何他自己不火。比如《頑主》,男二號男三號葛優梁天都火了,男一號張國立卻沒動靜。當時他還趕上婚變逼得跑到南極掙外快去。後來在北京開始大肆拍攝各種MTV賺到第一桶金,眼看他就正式投入導演行業了。
  • 《藍色星球2》大火 BBC口碑紀錄片是怎麼拍的?
    時隔16年,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在10月30日回歸,同時,在騰訊視頻每周同步播出,這意味著中國觀眾也可以第一時間看到這部堪稱「美到窒息」的海洋紀錄片了。看完預告片,許多人發現,BBC不僅這次又把紀錄片拍出了新境界,還在兩季期間,推出了被譽為「最具有好萊塢大片範兒」的《地球脈動2》和被稱為「腦洞開出新高度」的神作《荒野間諜》。
  • 零下20多度 民警冒雪救出32人
    截至23日15時,民警共救出被困車輛12輛,被困32人全部獲救。
  • 諾貝爾獎被稱為「炸藥獎」,它有著怎樣的過去?
    有的科學家為了生活,不得不花費時間去掙錢,而導致沒有太多的時間用在科學研究上。所以在120年前,一個叫諾貝爾的人,為了讓有能力有抱負的科學家能夠免去生活煩惱而專門進行科學研究,他用自己的遺產設立了一個獎項,這個獎項就是諾貝爾獎。說起諾貝爾獎,大家都不陌生。
  • 往返超過100小時路程……為何去南極的中國人卻越來越多?
    有時,嶗山人在破冰船上,卻還惦記著生意的事。不過,一旦到達南極,這些私心雜念,都奇蹟般地消失了。這片能讓人靜下來的大陸,讓嶗山著迷。與其說,去南極是一次旅行,不如說,這是一次深層的向內探索。就這樣,幾年時間內,嶗山先後去了10次南極。和嶗山一樣為南極瘋狂,大有人在。
  • 100年前就被「瓜分」的南極,如今中國還有機會嗎?
    ▲2018年高分番劇《比宇宙更遠的地方》直接用這句話當標題從地理距離上來說,毛利衛說的沒錯。畢竟100千米之上就可以算作太空了,國際空間站的高度也只有400千米左右。「我們比歷史上任何航海家向南考察得更遠」,庫克船長用幾乎凍僵的手指勉強握住筆桿,在航海日記上寫道,「雄心促使我,去到任何人類能去的地方。」庫克船長永遠想不到,自己剛剛看到的冰,就屬於人類尋找了近兩千年的「未知南方大陸」——南極洲。
  • 32年前被拐賣到山東的女研究生王蓮,被困魔窟71天,救出後怎樣了
    2007年上映的一部名叫《盲山》的電影,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該片講的是一位女大學生被拐賣到一個法盲山村後受盡折磨,多年以後才被解救的故事,電影中女主角白雪梅的經歷讓人既痛心又憤怒。然而這部電影就是我國多年來拐賣人口現象的縮影,在我國,每年被拐賣的婦女兒童達到了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32年前的王蓮就是其中的一員。1998年,當時的王蓮在上海的一所名牌大學讀研,她馬上就要畢業了,等待她的應該是一個十分光明而美好的前景。然而就在準備論文的過程中,她卻陷入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噩夢之中。
  • 南極破舊小木屋中,發現100年前的相機膠捲,裡面記錄了什麼?
    南極是地球上最為寒冷的區域,在這裡最冷的時候可以達到零下94.2攝氏度,平均氣溫在30~40攝氏度左右,這樣寒冷的地區根本不適合人類生活,卻吸引了無數的科學家,因為他們都想在這片神秘的大陸上實現自己的夢想,徹底徵服這片土地。沒人知道在厚厚的冰層下究竟埋藏了多少探險家的身軀。
  • 紀錄片拍到南極企鵝偷竊鄰居築巢石塊(圖)
    >這隻扒手企鵝被看到偷了鄰居的一塊石頭(左),並把它帶回自己的石頭堆放下  這隻阿德利企鵝在地上用石頭築巢,用來養育後代,並在南極冰融化後,防止它們被水衝走  築得巢最好的雄企鵝,引起異性注意的機會會更大,因此在這種斯巴達式的環境中,擁有最好的石頭比什麼都重要
  • 南極旅遊的一點信息
    沿途遇到一些去過南極的中國人,加之自己的經歷還有和船組聊天:現在幾乎南極每條船上都有會中國遊客。我們船上一共8個,含4個香港人(一共110人)。日韓之類其他亞洲國家人則相當少。烏斯懷亞主街上溜達1小時,100%遇到中國人。現在去南極跟去非洲一樣,是常規路線。 個人意見每個人一生都應該來一次,體驗實在太好了。
  • 這部口碑極高的足球紀錄片,中國團隊是如何拍出來的?
    慢工出細活:耗時九個月,跟拍近40場比賽 在很多人看來,紀錄片不需要劇本,也不需要多高的拍攝技巧,只需要真實記錄就行。尤其在移動時代,Vlog橫行,似乎人人都會拍紀錄片。即使像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足球單元最佳影片《球迷董大姐》,也就以山東魯能vs江蘇蘇寧比賽為軸心,跟拍了主角兩三天時間,結合一些歷史影像,做出了一個5分多鐘的球迷紀錄片。當然,拍攝時間短、素材少,並不意味著紀錄片的質量就不高,抖音一個10秒的作品也可能讓人瞬間落淚。
  • 高達100多米的風力發電機,是怎樣拆除的?鏡頭拍下全過程!
    高達100多米的風力發電機,是怎樣拆除的?鏡頭拍下全過程!風力發電是一種綠色清潔能源,它主要依靠風力發電機來進行發電,這些風力發電機的體積龐大,每個高達100米,但它的使用壽命有限,在到達使用年限時,就面臨著被拆除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