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綜藝《嚮往的生活》上,歐陽娜娜聽著懷舊的老歌突然傷感起來:
「我每天睡不著,不開心的事情有很多。」
娜娜埋在何老師懷中痛哭,眼淚根本控制不住。何老師連忙安慰:
「哭就是最好的發洩,小朋友就應該學會發洩情感」。
黃磊在旁邊看到娜娜哭得這麼傷心也表示:「哎呦我的小寶貝,我真受不了她的哭。」
看完這個片段我也感到難過,不禁反思:大多數人的情緒狀態是處於壓抑狀態,不是不願意表達情緒,而是沒有人能夠理解你。
不理解你是其次,反而還會有人嘲笑你太過脆弱,於是你的心開始封閉起來,情感漸漸麻木。
只有在被理解的人面前,才能展示最真實的自我。善待別人,從理解開始。
外賣小哥邊吃蛋糕邊抹淚
有個武漢的外賣小哥在自己生日當天,意外收到送給自己的生日訂單。
剛接到訂單時,小哥還一臉納悶,連忙問店員是不是搞錯了,備註上是這麼寫的:
「人還沒到家,放在小區門口就好,一份是送給外賣小哥的,記得按時吃飯呦!」
店員打電話確認後,的確是給送外賣小哥的。
小哥拿著蛋糕,坐在門前的臺階上,咬了一口蛋糕眼淚就突然掉下來,只能邊吃邊抹眼淚。
不知道此時此刻他的心裡在想什麼,但心裡一定是很感動的。
託爾斯泰在《童年 少年 青年》說過:
我們平等地相愛,因為我們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被人愛的感覺,就好像心裡所有的痛苦委屈都得到理解,心底開出花來。
我想他會把這份愛傳遞下去,因為理解,就是對人最好的善待。
理解: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標誌
馬東曾在節目中提及他的母親:
76歲的母親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關燈。屋裡燈亮著,只要沒人在,她就第一時間關掉。
剛開始我會勸母親總是一開一關會影響燈的使用壽命,就算開著也費不了多少電。
母親總是回答「好」,但接下來還是會像之前那樣去關燈。
後來過了一段時間,我不再管這些事情了,因為節約用電應該已成為母親固定的思維。
馬東理解了媽媽這麼做不是和他對著幹,而是母親的固定思維。
法國19世紀文藝批評家聖佩韋說:
「理解人的方法只有一個:判斷他們的時候不要急躁。」
成熟的人不會隨便因為別人沒有滿足自己的期待而急躁,因為他理解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沒必要對別人要求這麼嚴格。
在理解的背後,是一個人內心成熟的表現。
理解他人,從簡單的動作做起
1.一個溫暖的擁抱
科學們通過MRI和PET掃描發現,擁抱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能緩解我們的壓力。
何炅溫柔擁抱歐陽娜娜那一刻,南仿佛所有的委屈和痛苦都能得到理解。
對於任何人來說,傷心難過時不需要你說話,她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擁抱,就夠了。
2.讓女人傾訴,對男人欣賞。
在《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書中有句話闡述男女的核心需求:
女人需要傾聽 男人需要欣賞
對於女人來說,傾訴是發洩自己情緒最好的方式。
女性感到壓力時,需要傾訴自己的感受,才能回到女性的一面。
男人即使無法完全理解,只要簡單傾聽,也能很好緩解她們壓力。
對於男人,要對他欣賞和讚賞。
欣賞是讓男人提升自信心並發掘出他最好的一面,
女人只要欣賞和肯定男人的付出,就能讓他重新起來。
總結:理解是奢侈品,從我做起。
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被人理解是奢侈品,人人都被各自的瑣事所累,哪有時間去傾聽別人的煩惱,?
正因如此,即使沒人願意這麼做,也要從我做起,不奢求他人的理解,只求我能理解你。
請給需要理解的人一個擁抱吧,那是對他最好的善待。
我是@堂哥說情一個有思想有態度的情感諮詢師,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讚,如果對我有建議,請評論,我會認真對待每一條評論,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歡迎大家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