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篇文章引起了人們的議論,說的是人到中年,不敢面對自己的體檢報告了。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是因為人到中年,身體的各個方面已經出現了衰退,尤其像長期工作和勞累的白領,檢查報告幾乎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問題,輕者只是某項化驗結果存在異常,所以這才讓這些白領不敢直面自己的報告單。
而在眾多的報告單中,有一項叫做肝功能的檢查,是能反映自身肝臟功能的指標,不少人都存在肝功能異常的情況,那麼肝功能都有哪些指標,分別都表示什麼情況呢?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肝功能可以發現的疾病,讓大家能直面自己的檢查報告,並且看懂它。
1、急性肝炎、肝損傷
觀察急性肝炎的指標,常用的是轉氨酶,它分為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這兩項指標,都主要是反應肝細胞受損的嚴重程度,當然,不排除有的人在檢查前大量飲酒,這會導致檢查結果出現異常。但一般來說,輕度的升高的轉氨酶主要見於急性的肝炎或者急性肝損傷,在慢性的肝炎的恢復期也會出現肝功能輕度升高,轉氨酶重度升高,就需要考慮較為嚴重的肝壞死。
2、免疫性溶血、重症肝炎、膽結石
膽紅素是發現這些疾病的敏感指標,其實膽紅素就是我們老百姓經常說的黃疸指標,它是由血液中紅細胞的代謝產生。膽紅素如果升高,通常提示三方面的問題。一是紅細胞被大量的殺傷、破壞,這種情況多見於溶血,可能在是免疫紊亂或者是輸血過程中發生。二是肝細胞損傷,比如重症的急性肝炎,由於肝臟的功能嚴重下降,攝取膽紅素的功能下降,膽紅素在血中堆積,就會導致黃疸發生。三是膽管的排洩功能障礙,比如膽結石等,膽紅素的排洩途徑被阻塞,也會導致黃疸發生。
3、抵抗力下降
人體的抵抗力,可以從白蛋白和其他的一些蛋白反映出來。這些蛋白主要反映體內肝臟的功能,很多導致抵抗力下降的疾病,都會導致患者出現白蛋白下降,有的時候,醫生還會讓家屬去給患者買白蛋白給患者輸注,其實就是補充蛋白。而白蛋白具有營養、免疫等作用,如果下降,會導致體內出現嚴重的水腫、抵抗力降低等症狀。
4、肝臟腫瘤
甲胎蛋白是反映肝臟腫瘤的指標,尤其像肝癌等疾病,甲胎蛋白的指標會升高數倍,有時候,醫生還會讓額外檢查癌胚抗原等指標,都是為了輔助診斷腫瘤性疾病。
以上只是簡單的介紹了下肝功能的幾個常見指標,因為正式的肝功能報告有十多項,但作為普通人,不可能像醫生那樣精通,所以只要大致了解這些指標,並且在查出異常後,要及時向醫生確認病因,只有多檢查、早預防、堅持保健,才能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