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13億元後,編程貓新的增長曲線在哪裡?

2020-11-28 多知網

  來源|多知網

  文|張以慧

  圖片來源|Unsplash

 

  11月20日,編程貓正式宣布完成13億元D輪融資,這也是目前少兒編程賽道內單筆融資金額的最高紀錄。至今為止,編程貓歷史累計融資金額也已經達到了25.5億元。

  數據方面,編程貓2019年營收超過10億元,今年疫情期間單月營收超過1.2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倍。而此次公告顯示,目前編程貓單月營收已經超過2億元。

  如今站在2020年的末尾回望,在這被疫情打亂的一年,發展依然迅速的編程貓都做了什麼,其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此前編程貓創始人兼CEO李天馳曾提及,今年的目標是做到一千家線下門店,放緩擴張速度,並將線上線下、校內校外作為發展重心,這些規劃是否成功落地,又經歷了哪些變動?多知網採訪了編程貓COO陳婉青,在編程貓的業務條線、組織架構與發展規劃等方面一探究竟。

 

  01

  矩陣化階段:拓展年齡段與業務覆蓋,組織結構「去中臺化」

  今年,編程貓正式推出了低幼端新產品:小火箭幼兒編程和探月少兒編程,分別針對4-7歲和8-12歲的青少年,採用AI錄播+社群輔導的教學模式。

  兩個產品均孵化於編程貓團隊中工作室獨立研發的項目,經歷了2018年早期的艱難摸索,在2019年恰逢錄播市場的紅利得到快速發展,如今在正式推出品牌後,已經位於編程貓的主營業務位置,成為了第二條增長曲線

  編程貓有自己的內部孵化機制——工作室項目制,這是編程貓特殊的運作方式,比如小火箭項目就是在這樣的創新機制下誕生的。

  小火箭項目的誕生戲劇性十足。其負責人是出生在1993年的年輕人,在編程貓團隊裡做過市場拓展、地推、商務對接,參與過下沉項目「編多多」(該項目以失敗告終),後來在資源不是特別集中的情況下,在2018年帶領工作室默默開發了小火箭幼兒編程。2019年7月,小火箭才正式成立部門,此後,這位年輕人管理上千人,在幾個月內將業務從零帶到千萬級。

  在編程貓,團隊整體非常年輕,約95%的員工為90後,比較重視自由度和創新性,鼓勵年輕人去捕捉市場的關鍵點。於是,每個創新工作室根據對市場的判斷進行用戶需求分析,獨立開發產品,公司會予以資源調配支持,對於工作室的發展,有時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

  陳婉青告訴多知網,一個獨立項目孵化的過程中,編程貓通常圍繞兩個重點進行審視:一,項目是否真的符合市場需求,是否有市場的機會;二,這個團隊的組織能力是否能夠匹配這個機會。

  一看市場,二看團隊,這是編程貓以工作室創新為核心的孵化邏輯。

  以低幼端新產品舉例,低幼端的錄播產品價格親民,學習形態具有很大市場機會,同時,這兩支團隊的人數都是由個位數發展至幾十人,在產品開發、運營等方面具有較為紮實的基本功。因此,兩個產品能夠在創新業務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重要產品條線。

  不過,新條線同時也催生了一個問題:低幼端業務與編程貓原有的主營業務具有較大差異性,面對用戶的不同需求和特質,不僅產品邏輯難以複製,資源復用率也較低。

  在編程貓原有的組織架構中,由於主營產品線單一,編程貓採取職能劃分的形式進行組織結構設計,如教研、運營等板塊。然而,考慮到經營方式、產品形態以及兩條業務線的不可複製性,編程貓在組織結構上做出了一個重要決策:去中臺化。即,打破原本僵化的大中臺結構,讓每一條線成為更加獨立的部門和系統,能夠更高效、自由地調用產研等方面的資源

  目前,編程貓內部按照產品線劃分部門,部門內部配齊資源,獨立運作,隨時根據團隊需要調用資源。

  而當多條主營產品線同時運作,就會出現資源調用率低、分配不合理等問題。

  許多公司在產品規模化、矩陣化後,都會採用大中臺的方式進行降本提效。而編程貓之所以反其道而行之,也是基於業務自身的特性以及發展階段。基於當下這個時間節點,「最重要的是提效,要很快的速度。先要把新的產品線做起來,讓它健康獨立地長大。」

  在低幼端的探索完成後,編程貓「矩陣化」新階段頗具成果。矩陣化階段,即大班、小班、1對1班型全覆蓋,線上線下、公立校內外業務全覆蓋,幼小到大學生年段全覆蓋,也是編程貓自2015年來經歷了產品化、商業化、規模化之後的新階段。

  在產品矩陣趨於完善後,編程貓的重心將轉移至如何更好地進行產品分層,滿足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02

  布局線下合作的系統需求,產品分層是新關鍵

  另一方面,編程貓在B端的業務一直是一個重頭戲。

  編程貓是最早探索線下合作校的在線編程品牌,此後,2019年6月,編程貓正式推出「百城千店」計劃,在線下合作上持續快跑,以超過預期的速度達到了600家合作門店。但快跑之後,問題也隨之而來,品控成為其中最大的難點。

  今年,編程貓將重點轉向了運營健康度。李天馳曾告訴多知網:「大部分的店是近兩年開的,需要一些沉澱。」

  2019年下半年,編程貓開始對合作方進行回訪,對其中經營不善的機構無條件召回。編程貓內部搭建有一個幾十人的團隊專門負責線下門店扶持,並從教研、教學與經營三個方面進行全方位輔導。今年,編程貓進一步加大了門店教研側的投入,做最底層的迭代,並在教學側繼續提供師訓,此外,還有40餘位「訓練師」親自去線下幫助門店進行運營管理並提供指導。

  編程貓將線下的支持進一步細化。舉例來說,在運營方面,編程貓會負責管理線下店的物料,甚至朋友圈的宣傳素材也由編程貓統一全國投放,進行精細管控。

  而在健康度的考核方面,編程貓主要通過每月經營數據、學員滿意度等項目的考察來完成。建立在線上線下的數據流通是緊密的、雙向的,但並不僅僅用於健康度的監控,用戶的數據反饋更需要用來反哺編程貓的工具和內容。除此之外,課程安排、教材物流也能夠及時同步,更重要的是,如果合作方在經營上遇到障礙,總部能夠更快速地做出支援。

  此前李天馳曾表示,數位化鏈路在系統級別上的打通是最重要的。而這一次,談及線下合作校,陳婉青給出了她的觀點:「上一個時代傳統意義上的線下合作,非常依賴於對人的管理,而在這個時代則是靠標準化的教學產品,以及一個好的系統。門店一定不能靠人去管,而是靠系統去管。」

  今年春季,編程貓推出「穀雨」平臺,涵蓋銷售招生、人事管理、教務行政、上課授課幾大模塊。一經推出,穀雨系統立刻與100家機構達成合作,而大半年以後,穀雨系統似乎已經成為編程貓線下合作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支持。

  數位化系統的完善意味著課程、學員以及門店經營的標準化管理。編程貓的線下合作方也樂於得到更清晰的數據、更科學的管理,以及最關鍵的:總部的資源共享。

  換言之,系統是線上線下共享資源的路徑。各地區的門店能夠通過線上對於某具體區域的數據進行精準獲客,而線上同樣可以通過門店導流推薦的形式進行線下客源轉化。

  在陳婉青看來,線上化的產品天然更易進行標準化的複製,在底層上具備線下落地的可能性。過去線下品牌合作的風險在於,單純授權了品牌,卻沒有提供標準化的產品和管理。但基於在線教育在技術方面的完善,無論是產品還是經營上,都逐漸能夠擺脫「人與人」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人與系統」。

  而在這個時代,當底層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其難點將轉移到產品的分層上來

  「有了統一的數據與系統管理後,最關鍵的就是為不同需求的客群提供差異化的產品。」

  當然,地域只是用戶需求差異化的一個分支。大跨度的年段,以及公立校與機構端的覆蓋,則構成了這個問題的另外兩面。

  編程貓在公立校端的業務推進已經較為成熟,主要依託底層工具體系、教材與師訓。目前,教材方面已有粵教版、湘教版《編程教育》及教育部裝備中心版《中小學人工智慧》課程等相關教材採用了編程貓的工具。

  綜合來看,年段覆蓋4-16歲、校端與機構端覆蓋200餘城市,使用戶的年齡與地域差異又產生了進一步細化。於是就如上文所說,對於此時的編程貓來說,產品分層問題成為了當務之急。

  基於不同年齡、地域以及校端和機構端的差異,用戶訴求的差異體現在很多方面:需求升學方面的幫助,注重等級考試與賽事證書;部分地區編程進校成為學科,因此需求「學科教育」,提升成績;需求與時代接軌,需求未來科技素養的培養。

  不同年齡的教學產品會按照年段劃分為不同部分,地域也同理,雖然各不相同,但也存在一定相似之處。因此,編程貓目前的解決方案是,首先調研各區域用戶有哪幾類不同的需求,根據需求準備幾類不同的標準化產品,然後投入線下,在反饋與改良後實行規模化。

 

  03

  下個目標在海外?

  在產品矩陣化、差異化的規劃外,編程貓也瞄準了海外市場。

  陳婉青透露,目前,編程貓團隊內部正有工作室在做海外項目的相關設計,並且已經投入了一年的時間

  編程貓非常關注國際市場,有專門的海外事業部負責海外推廣。據了解,歐美及東南亞國家目前對編程教育都較為關注,這也是目前的重要潛在市場。

  「我們原以為中國的產品只能賣到東南亞去。」陳婉青說,通過探索一些歐洲國家市場,卻意外發現那裡的家長對編程教育的訴求遠遠超乎想像。在那裡,用戶並沒有多少成熟的在線產品可以選擇,而這正是機遇所在。

  到底什麼形態的產品更適合海外推廣,這是編程貓正在摸索的問題。「如果未來想實現規模化和標準化,一對一或許不是最好的方式。」同時,對於學習自主性更強的歐美國家學生來說,自主學習的體驗更受重視和青睞,這與國內已經成熟的產品具有非常大的差異。

  目前,海外市場的探索還處於研發階段。在部分東南亞和歐洲國家,編程貓已經開始C端產品的試水和打磨。

  當然,在以上的判斷與決策背後,編程教育自身的特殊基因奠定了底層邏輯:編程是一門獨立的「世界語言」,並且基於工具使用,不一定需要真人。因此,無論在教學內容還是形式上,編程教育都天然更適合出海,更適合全球化的市場。(多知網 張以慧)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