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榮耀完成近12億元B輪融資 今秋將發射雙曲線一號遙二火箭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星際榮耀研發的雙曲線系列運載火箭。星際榮耀供圖

中新網北京8月25日電 (郭超凱)8月25日,中國民營航天企業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際榮耀」)宣布完成11.92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創中國國內商業航天領域單輪融資最高紀錄。今年秋天,星際榮耀將執行雙曲線一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

據了解,本輪融資由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領投,中金甲子、廣合信誠、泰中合投資等繼續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雙曲線系列運載火箭的研製、焦點系列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的研製以及人才隊伍的建設培養等方面。

星際榮耀是中國領軍的民營商業航天企業,也是中國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邁過「入軌」(將衛星等有效載荷送入預定軌道,實現商業邏輯閉環)這一運載火箭技術門檻的民營企業。

自成立以來,星際榮耀秉持「由固到液、由小到大」的技術發展路徑,從上輪融資至今,在固體運載火箭和液體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的研發方面均取得相應進展。

固體運載火箭方面,2019年7月25日13時,星際榮耀自主研發的雙曲線一號遙一小型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意味著該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完成運載火箭入軌發射任務的民營公司,並且該型號首次發射便將衛星以極高精度送入預定軌道。今年秋天,星際榮耀將執行雙曲線一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雙曲線一號運載火箭也是國內首個產品化民營火箭型號,已具備規模化、持續化發射能力。

液體運載火箭方面,星際榮耀自主研發的焦點一號(代號「JD-1」)15噸級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完成了多次全系統長程試車、大範圍連續變推力試車、二次啟動試車等地面試驗,為運載火箭的可重複使用奠定了堅實基礎。焦點二號(代號「JD-2」)百噸級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研製工作也在有序進行。

能夠實現連續變推力的液體火箭發動機,是實現運載火箭垂直回收復用的關鍵。焦點一號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設計可重複使用次數達30次,大大降低了太空探索的成本。據了解,焦點一號發動機將裝配在星際榮耀自主研發的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雙曲線二號」上,於2021年執行火箭一子級百公裡垂直起降試驗,並於同年執行首次入軌發射任務。

未來,星際榮耀將繼續進行雙曲線一號的規模化發射以及小型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雙曲線二號、中型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雙曲線三號、15噸級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焦點一號及百噸級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焦點二號等的研發工作。(完)

相關焦點

  • 中國民營火箭首成功入軌 雙曲線一號火箭首飛成功
    中新網北京7月25日電 (郭超凱) 北京時間2019年7月25日13時0分,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際榮耀」)的雙曲線一號遙一(下稱「SQX-1 Y1」)長安歐尚號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按飛行時序將多顆衛星及有效載荷精確送入預定300公裡圓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中國民營運載火箭成功入軌零的突破。
  • 中國太空探測的先行者,星際榮耀直達蒼穹
    遙望星空,天問一號在急速奔向火星,古人不會想到在漆黑的太空裡也能有人類的足跡,又何以一定要邁向太空呢?人類不甘居一隅,科技的發展必然帶來宇宙的探索,這也是在探索人類的起源。隨著國外民營航天公司SpaceX登天的步伐,國內也有這樣一家公司開啟太空之行。
  • 當徐冰遇見星際榮耀......
    原標題:當代藝術家徐冰宣布攜手星際榮耀,實現藝術與航天跨界融合 近日,著名當代藝術家徐冰宣布攜手民營商業航天公司星際榮耀,共同參與星際榮耀雙曲線一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基於航天技術進行藝術創作,雙曲線一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將被命名為雙曲線一號遙二「徐冰天書號」。
  • 星際榮耀焦點一號發動機完成二次啟動試車
    「焦點一號」(代號「JD-1」)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成功完成二次啟動長程500秒試車。此次試車成功,標誌著「焦點一號」成為全球首臺具備二次啟動能力的液氧甲烷發動機,也意味著星際榮耀突破了運載火箭垂直回收的又一項核心技術,為雙曲線二號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的成功入軌發射奠定堅實基礎。以垂直著陸的技術實現運載火箭子級回收,對火箭的動力系統提出很高的技術要求,其中一項核心技術就是發動機的二次啟動。
  • 當代藝術家徐冰宣布攜手星際榮耀,實現藝術與航天跨界融合
    近日,著名當代藝術家徐冰宣布攜手民營商業航天公司星際榮耀,共同參與星際榮耀雙曲線一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基於航天技術進行藝術創作,雙曲線一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將被命名為雙曲線一號遙二「徐冰天書號」。此次跨界合作,由北京萬戶創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獨家統籌策劃,藝術家徐冰進行全流程藝術創作,星際榮耀提供航天技術及產品支持。
  • 為什麼中國需要自己的商業火箭?
    2020年8月25日,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近12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領投,中金甲子、凱聯資本、上海科創基金、廣合信誠就目前來看,國內民營商業火箭的潛在王者應該會在星際榮耀、藍箭航天和星河動力等幾家公司中產生,而星際榮耀在完成近12億元人民幣的國內商業航天領域單輪融資最高紀錄後,其贏面顯然又大了一截。
  • SpaceX光環下,低調前行的中國民營火箭企業
    這些企業正在經歷一場殘酷的淘汰賽,對於這些研發成本大量前置、短期無法自我造血的企業來說,拿不到融資,就意味著生死劫。即使拿到融資的頭部企業也並非高枕無憂,仍然需要繼續面對重重關卡。我們主要看看第一梯隊兩家代表企業的情況:藍箭航天和星際榮耀。2018年10月27日,藍箭航天的發射「朱雀一號」,但發射後入軌失利。
  • 民企逐鹿火箭發射④ | 拔得頭籌又失之交臂,零壹空間:年底還將進行一次智能火箭發射
    在此之前,有藍箭航天朱雀一號固體運載火箭、零壹空間OS-M固體運載火箭、星際榮耀雙曲線一號遙一固體運載火箭三枚民營火箭先後挑戰入軌發射。其中,零壹空間OS-M固體運載火箭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成為首枚入軌」的民營火箭。被寄予厚望是因為,自2015年創立以來,「首個」是伴隨著零壹空間成長的標籤。
  • 航天科技月報|藍箭航天完成12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天兵科技完成數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以及值得關注的熱點資訊
    國內民營航天企業又出現了超過十億級別的融資事件,藍箭航天完成12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天兵科技完成數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航天科技集團所屬的中天火箭也成功登陸深交所上市,並在連續數個交易日內出現漲停。包括「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央視頻號」衛星在內的「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衛星,通過長徵十一號實現我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下遊方面,衛星製造和應用領域也在快速發展。
  • 航天科技月報|星河動力完成A輪2億元融資,長光衛星完成24.64億元...
    本月商業航天遙感領域火熱,國內商業航天領域投資出現井噴,單月出現3筆過億元的融資。其中,長光衛星的24.64億元Pre-IPO輪融資,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研發投入、遙感影像質量、影像銷售收入是商業遙感企業的三大齒輪,一旦形成飛輪效應,加上衛星軌道資源先佔先得的壁壘,將形成巨大的競爭優勢。星河動力在宣布完成A輪融資後隨即成功發射「穀神星一號」,成為第二個成功入軌的民營航天企業。
  • 航天科技月報|星河動力完成A輪2億元融資,長光衛星完成24.64億元Pre-IPO輪融資,以及值得關注的熱點資訊
    本月商業航天遙感領域火熱,國內商業航天領域投資出現井噴,單月出現3筆過億元的融資。其中,長光衛星的24.64億元Pre-IPO輪融資,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研發投入、遙感影像質量、影像銷售收入是商業遙感企業的三大齒輪,一旦形成飛輪效應,加上衛星軌道資源先佔先得的壁壘,將形成巨大的競爭優勢。星河動力在宣布完成A輪融資後隨即成功發射「穀神星一號」,成為第二個成功入軌的民營航天企業。
  • 星際榮耀姚博文:探索「星辰大海」,對我們到底有什麼價值?
    當火箭不再只是國之重器,民營運載火箭能否打破國內「有星無箭,多星少箭,廉星貴箭」的情況?中國還需要多少年才能出現比肩 SpaceX 的商業航天公司?去年 7 月,中國民營商業航天企業星際榮耀,成功入軌發射了中國首枚商業運載火箭——雙曲線一號遙一。
  • 火箭成功入軌SpaceX花了6年,這家中國公司用了3年,又見中國速度!| 高增長瞪羚榜
    而直到近20 年後,中國才誕生了星際榮耀、藍箭航天等民營商業火箭企業,以及以國星宇航、紫微科技、零重空間等為代表的商業衛星企業。2019年,中國民營商業航天首次運載火箭入軌發射成功。在中國商業航天史上,實現這一歷史突破的是星際榮耀,它也是中國首家自主研製並成功完成運載火箭發射入軌任務的民營商業航天公司。
  • 「天兵科技」完成過億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研發HCP 液體火箭...
    近日,天兵科技宣布已於2020年3月完成了過億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浙大聯創領投,英諾天使、老鷹基金跟投。據悉,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完成「天火」系列HCP火箭發動機全系統熱試車、「天龍」系列液體運載火箭的研製和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
  • 航天科技季報 嫦娥五號榮耀歸來、長光衛星融資24.64億元、長十一...
    →泰伯網《山東首個衛星網際網路產業園落地煙臺,航天、地信企業聚集》  十一月月度新聞TOP 10   11月17日,民營衛星企業銀河航天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近80億元人民幣,成為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企業。
  • 試車500秒,中國可回收火箭發動機二次啟動成功,核心技術已突破
    2020年5月27日,我國火箭民企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對其自主研發的「焦點一號」液氧甲烷發動機進行了二次啟動測試,並完成了全系統500秒試車。擁有二次啟動能力的液氧甲烷發動機,本次試車成功意味著星際榮耀公司突破了火箭垂直回收又一核心技術,為接下來可重複使用的「雙曲線二號」火箭奠定了基礎。
  •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點火發射升空!
    今天晚上19時23分23秒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大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升空!而當時這枚火箭,其實是中國最早的一批航天人採用了借鑑飛彈技術來發展火箭的思路。△宇宙高歌「東方紅」長徵一號,這型中國人最早的運載火箭,進行過兩次發射,也讓中國人真正邁出了奔向太空的第一步,它當時直徑只有2.25米,而直到中國人研製成功長徵二號,中國的運載火箭才增大到3.35米的直徑,並一直沿用至今。
  • 馬斯克的載人火箭都成功上天了,中國的民營火箭發展到哪一步了?
    2015年3月,翎客航天在內蒙古發射了翎客一號、二號。通過仿真模擬計算射高,兩枚火箭分別到12千米和68千米。雖然射高與57年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師生製造的探空火箭相比還有差距,但蜂擁而至的媒體,大量的曝光,給胡振宇和翎客航天冠上了「中國馬斯克」、「中國『SpaceX』」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