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凌晨,SpaceX龍飛船,於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 39A 發射臺成功發射,乘「獵鷹9號」火箭飛往國際空間站。對於此次成功,中國網民們表現出了各種各樣的態度,歡呼雀躍有之,羨慕嫉妒恨有之,但幾乎沒有多少人真正去關注一直在默默前行的中國民營火箭企業。
龍飛船發射成功
中國投資機構對商業航天的關注始於2015年。作為基礎運載工具,商業運載火箭自然是資本押注的重點領域。現在我國註冊的民營運載火箭企業大約20多家。這些企業正在經歷一場殘酷的淘汰賽,對於這些研發成本大量前置、短期無法自我造血的企業來說,拿不到融資,就意味著生死劫。即使拿到融資的頭部企業也並非高枕無憂,仍然需要繼續面對重重關卡。
我們主要看看第一梯隊兩家代表企業的情況:藍箭航天和星際榮耀。2018年10月27日,藍箭航天的發射「朱雀一號」,但發射後入軌失利。2019年7月,星際榮耀首枚入軌火箭雙曲線一號遙一發射成功,成為我國首家成功入軌的民營航天公司。
藍箭航天,主打火箭是朱雀二號,其外形結構設計上基本參考了我國的長徵二號火箭,但是內核完全不一樣,採用的是自研的天鵲8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朱雀二號火箭2018年才完成方案設計,在陸續完成地面的一系列試車任務後,計劃將於2020年發射首飛。採用兩級火箭結構,芯級直徑為3.35米,其一級發動機採用4臺80噸推力的天鵲發動機,二級發動機則採用一臺80噸推力、一臺10噸發動機,整體起飛的總推力可以達268噸。最新進展是剛剛完成了的天鵲火箭發動機泵後搖擺技術驗證。
藍箭航天與其說學的是SpaceX,倒不如說是中國特色航天技術孵化出的一顆中國蛋。短短3年時間裡,藍箭航天的進步是非常顯著的,這可比當年SpaceX的發展速度快多了。網上好多網友說NASA大力支持Spacex,馬斯克才能取得成功,而我國就不如美國云云。但從藍箭航天的發展速度看,我國對民營航天事業的支持力度也是不小的,如果沒有國家科技基礎和政策的的背後支持,基本不會有這麼快的發展速度。當然,讓藍箭航天全國出名的事並不是發射朱雀一號火箭,而是張小平離職事件。
星際榮耀,是我國第一家真正發射入軌的民營航天公司,其創業者都是從體制內出來的大拿級人物,其紮實有序的作風,繼承了體制內嚴謹,旗開得勝也就不言而喻了。前段時間,星際榮耀公司發布了使用焦點一號火箭發動機的雙曲線二號火箭,其結構設計參考了SpaceX的獵鷹九號,可以看做一個小號的獵鷹九號。使用的焦點一號火箭發動機跟藍箭航天的天鵲發動機一樣,採用的是液氧甲烷燃料。
最新進展是焦點一號剛剛完成了完成二次啟動長程500秒試車,此舉也標誌著焦點一號成為全球首臺具備二次啟動能力的液氧甲烷發動機。今年下半年,星際榮耀的雙曲線二號火箭將進行百公裡級垂直回收實驗。在這裡預祝他們取得圓滿成功。
兩家企業的火箭一個參考le長徵二號,一個參考獵鷹九號,發動機都採用的是液氧甲烷,這種技術路線的選擇是比較正確的。現在民營航天企業的火箭發動機採用液氧甲烷成了一種流行趨勢,在研的有SpaceX的猛禽,藍色起源的,藍箭航天的天鵲和星際榮耀的焦點等。這也得益於這種燃料的好處多多,其他的先不多說,其中一個對於手頭不寬裕的民營航天企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省錢。火箭發動機要想可靠,那就得不斷的進行試車,一次次的試車,發動機噴出的火焰基本就是燒的錢,而甲烷就是天然氣,這東西一是便宜,二是容易搞到。這就大大降低了發動機研發成本。
我們從藍箭航天和星際榮耀的發展進展來看,我國民營航天事業的發展其實並不慢,現在有進一步加快的跡象,頭部企業也開始逐步領跑,未來可期將出現2-3家領先的企業,同航天科技集團一起成為我國航天事業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