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航天發展軌跡

2020-11-28 浙江在線

  中國航天事業自創建開始,迄今已走過60多個年頭。目前,我國主要專注於商用火箭的民營企業有星際榮耀、零壹空間、藍箭航天、星途探索、九州雲箭、靈動飛天等11家企業。

  2014年國務院又正式發布了鼓勵社會各類資本投資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歡迎各類社會資本投資中國的衛星商業發射、衛星應用等有關領域。

  2015年10月29日,國務院公布了《關於印發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的通知》,鼓勵支持民用空間基礎設施發展。同年,國內出現了第一批商業航天企業。

  2016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中明確寫道,進一步完善準入和退出機制,建立航天投資項目清單管理制度,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有序參加航天科研生產、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空間信息產品、衛星運營等航天活動,大力發展商業航天。

  一批優秀的民營航天公司逐漸成長起來。

  2018年2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首顆地震衛星「張衡一號」搭載長徵二號丁火箭成功發射升空並精確入軌。這顆衛星的發射和投入使用,將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擁有在軌運行多載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少數國家之一。

  2018年4月,中國首枚上天的民營固體驗證火箭「雙曲線一號S」在海南發射升空,首飛拉開了國內民營火箭發射的序幕。這枚被稱為中國首枚上天的民營固體驗證火箭,從提出、設計、製造到發射,在60天內完成,堪稱「火箭速度」。

  2018年5月,零壹空間發射了「重慶兩江之星」探空火箭。此次發射成功實現了中國首枚民營自研商用亞軌道火箭首飛,開創了中國商業航天事業的嶄新起點。

  2018年9月5日和9月7日,星際榮耀的商業亞軌道探空火箭「雙曲線一號」和零壹空間自主研發的第二枚商用亞軌道火箭「重慶兩江之星」分別發射成功。

  2018年10月,先有翎客航天在月初成功完成可回收液體火箭RLV-T5的點火實驗,後有藍箭航天首枚民營運載火箭「朱雀一號」的升空探索。

  中國民營航天正走在春天裡。

相關焦點

  • 民營火箭首次成功入軌 外媒:中國航天業正在實現跨越式發展
    「第一次」:中國民營商業航天運載火箭首次成功發射並高精度入軌、中國民營商業航天首次一箭多星發射入軌。近年來,中國航空航天事業飛速崛起,每一步發展都全球矚目,這一次也不例外。在「雙曲線一號」成功問鼎蒼穹後,英國路透社第一時間進行了報導,稱在兩次嘗試失敗後,中國民營運載火箭企業首獲成功。報導指出,2018年10月,由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藍箭空間」)研製的中國首枚民營火箭「朱雀一號」在酒泉發射,但所搭載衛星未能入軌。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助力民營商業航天快速發展
    本報酒泉11月7日電 奉青玲、記者安普忠報導:7日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的穀神星一號商業運載火箭,是我國民營火箭首次向500km太陽同步軌道發起挑戰,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民營火箭商業航天發射達到新的裡程碑
  • 銀河航天獲新融資,中國民營航天企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文/迪恩(公眾號:海哥商業觀察 ID:hgsygc)  近日,中國商業航天領域銀河航天公司對外宣布其已經完成  本次參與融資的機構有:南通開發區智能製造產業投資基金、混沌投資、經緯中國、中金資本旗下中金基礎設施基金、順為資本、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君聯資本、源碼資本等。據介紹,經過本輪融資之後,銀河航天總估值達到了10多億美元,成為國內第一家商業航天領域獨角獸企業。  目前的商業航天領域共有兩大類型的分支。
  • 美國民營公司SpaceX載人飛船成功返回,中國民營航天公司在哪?
    近日,美國民營公司SpaceX的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球,讓全球人都為之矚目,那中國的民營航天公司在哪呢?公司發展前期專注於高品質、低成本、快響應的小型智能運載火箭研發,為全球小衛星及星座客戶提供一體化的商業發射服務。2018年4月5日,星際榮耀發射了名為&34;的商業火箭。
  • 中國開放民營航天,技術進步速度就會快嗎?
    正是因為他不安於現狀,就一直往上爬,途中難勉摔倒,最終發展成今天的:世界最大太空運載公司中國民營航天與SpaceX的區別:馬斯克本身就是一個億萬富翁,物理人才,SpaceX首席設計師。SpaceX依靠著馬斯克的領導,資本主義市場,美國本土得天獨厚的優勢,NASA的扶持,才發展到今天的規模。
  • 中國民營航天邁出重要一步,明年將一飛沖天
    前言:在航天領域,我國發展迅速,不過與其它西方國家相比,中國要晚了幾十年,導致許多領域受到嚴重影響,最典型的就是航天發動機。最近,關於航天發動機,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可能許多人不熟悉藍箭航天這個企業,但是這幾年來,這家民營企業堅持運載火箭的研製,說白了也就是中國版的SpaceX,它所研製的「朱雀二號」直接對標全球民營火箭公司研發的產品。
  • 中國開放民營航天,真的會加快技術進步嗎?顯然不會
    我們中國同樣有承包商,不同之處在於是國家控制。中國航天局同樣不會製造火箭,我們同樣是承包給承包商製造,而我們中國的承包商企業主要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因為我們是國家控制,因此不會存在像美國航天那樣的「黑店」企業。這就是我們的一種優勢,而不是劣勢。民營企業就一定厲害嗎?
  • 一文盤點中國商業航天:民營火箭的兩類瓶頸和三大趨勢
    2019伊始,中國航天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而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中國民營航天的步子也邁得沉穩。「朱雀一號」,雖遺憾未能入軌,但在國內第一次拿到中國民營運載火箭發射許可證,並獲得官方正式的服務支持,開創了中國民營火箭的先河,具有重大裡程碑意義。
  • 中國民營航天企業或成太空商務領域主角
    日媒稱,在太空研發領域,中國民間的初創企業正在崛起,它們紛紛參與火箭的研發與發射,以及人造衛星的製造與應用等,目前已誕生了100多家這種民營企業
  • 馬斯克的載人火箭都成功上天了,中國的民營火箭發展到哪一步了?
    航天時代落幕後,美國已近10年沒有載人發射能力,但今天發射的SpaceX將掉隊的美國拉回了載人發射國家之列。那麼中國的民營火箭發展如何?我們的「造火箭新勢力」和美國相比,差距有多大?這篇2018年的舊文如今看來依然發人深思,今日佳作重讀,以饗讀者。
  • 盈亞證券諮詢:SpaceX上天后,中國民營航天亦將打開新篇章
    當科技狂人馬斯克用1200顆衛星組成的星鏈來表達改變世界的願望時,火箭、太空、衛星等元素構成的科技故事,也在中國落地生根。而早在2018年,阿里巴巴就發射過「糖果罐號迷你太空站」和「天貓國際衛星」,據說目的是讓購物者在「雙十一」能夠開啟宇宙級玩法…… 長期以來,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一直是由國家隊扶持,依託於國家撥款和做國家項目的航空航天事業,並無動力去開拓商業市場。2015年,《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規劃》的出臺,允許市場化資本和民營企業進入到航天領域。
  • 中國民營衛星的小時代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也在天津投資AIT廠房,實現為「鴻雁星座」工業化製造衛星。「工業化造星」也是中國民營衛星製造商的願景。天儀研究院與九天微星均向放大燈表示,像美國那樣,以工業化模式批量生產衛星的模式,將是國內衛星製造商的發展方向。
  • 星際榮耀校招 SpaceX成功載人航天,中國民營火箭企業能趕超嗎?
    這幾天,中國民營商業航天企業星際榮耀開啟了2021校園招聘。說到該公司,據「青青灣求職」青青君所知,這是家非常年輕的企業,成立於2016年。但就是這個「小年輕」,卻在短短幾年中,推進了中國民營火箭領域的發展。
  • 頭部民營航天企業紮根 特色「火箭街區」亮相北京亦莊
    開發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開發區的商業航天產業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產業綜合實力,並初步形成了產業生態。甚至區內的一個特色街區,因為商業火箭企業聚集而被稱作「火箭街區」。開發區在北京率先建設「場景新城」,深化城市場景革命,吸引各類技術離開實驗室,到開發區發展,讓城市成為創新的第一現場。此前,開發區陸續發布了「5G城市」「無廢城市」等場景的建設成果。
  • SpaceX已經能把人送上太空,中國的民營航天企業怎麼樣了?
    那麼回頭看看我們中國的民營航天企業,都能幹什麼了。目前我國民營航天企業發射過最大的運載火箭就是今年11月7日所發射的「穀神星一號」,這是民營航天企業星河動力公司自主設計的四級固體運載火箭,火箭直徑1.4米,全長19米,起飛質量3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350公斤。
  • 航天產業發展概述
    但從圖 5 所示的中國太空飛行器(包括人造衛星,空間飛船及空間探測器)的發射數量變化可以明顯看出,自 1970 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後,我國太空飛行器年均發射數量均保持著穩定且快速的持續增長態勢,表明了我國航天產業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助力民營商業航天「飛」向新高度
    新華社酒泉11月8日電(奉青玲)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7日下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這是民營火箭首次挑戰500km太陽同步軌道成功,表明我國民營商業航天「飛」向新高度。近年來,我國商業航天產業發展迅猛。
  • 中國民營火箭公司,為什麼成為不了SpaceX?
    較早嘗試商業航天的民營公司南德也就此止步,同期「國家隊」的航天商業化進展也遇到瓶頸。整個90年代,中國承擔了商業發射市場近7%~9%的發射任務。面對種種現狀,有時黃志澄不得不想起在業界流行的話——中國的民營航天就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兩、三年後,現在的民營火箭、衛星公司可能還會倒閉一些,但並非完全沒有成功的機會,「我國民營航天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也許有點兒長」。「國內商業航天處於起步階段,生命周期尚在兒童時代。」
  • 印度私人太空公司完成發動機測試,中國是否也應該發展商業航天?
    如今世界的私人太空探索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很多像SpaceX也已經實現了商業化運作,那麼中國是不是也應該跟緊世界的步伐,去大力發展商業航天呢?事實上,中國的民營航天事業的發展並不比國外要晚,只是最近幾年馬斯克的SpaceX
  • 翎客航天會是中國的SpaceX?
    8月11日消息,中國火箭民企翎客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RLV-T5可回收火箭第三次低空飛行及回收試驗,飛行高度300米,落點精度優於7釐米,點火時間50秒。這是繼今年7月25日星際榮耀的「雙曲線一號」火箭在酒泉順利發射升空後,中國民營航天帶來的又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