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航天獲新融資,中國民營航天企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2020-11-22 網易新聞

2020-11-22 10:40:37 來源: 拍拍娛樂說

舉報

  

  文/迪恩(公眾號:海哥商業觀察 ID:hgsygc)

  近日,中國商業航天領域銀河航天公司對外宣布其已經完成B1輪融資。

  本次參與融資的機構有:南通開發區智能製造產業投資基金、混沌投資、經緯中國、中金資本旗下中金基礎設施基金、順為資本、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君聯資本、源碼資本等。據介紹,經過本輪融資之後,銀河航天總估值達到了10多億美元,成為國內第一家商業航天領域獨角獸企業。

  目前的商業航天領域共有兩大類型的分支。一類是研發火箭、發動機等航空運載工具,例如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開發的梅林火箭發動機以及獵鷹系列可重複利用運載火箭,國內則有藍箭航天的朱雀運載火箭。第二類是應用於商業、農業等領域的通信衛星設計研發。本次獲得新一輪融資的銀河航天屬於上述第二類企業。

  

  銀河航天正式開始運營於2018年,其現階段主要致力於開發低成本、高可靠性、可用於大規模生產並投入運營的5G通訊衛星。公司目標是要打造世界領先的低軌道寬帶通信衛星星座,建立覆蓋全球的5G通信網絡,將來能夠為世界範圍內的客戶提供經濟實用、快捷方便的寬帶網絡和服務。

  銀河航天創始人兼CEO徐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曾先後在3721、奇虎360擔任技術總監等職位,後與合伙人聯合創辦可牛公司,並在之後擔任紐交所上市企業獵豹移動公司總裁。從獵豹移動公司離職後創辦銀河航天公司,擔任董事長。

  據了解,銀河航天公司投資人中不乏小米創始人雷軍這種業界大佬的存在,並且,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擔任其公司技術委員會成員。

  從2018年到2020年兩年的時間內,銀河航天獲得多輪融資,公司估值迅速上漲到數十億元人民幣。

  在今年年初,銀河航天公司業務取得重大進展。在1月16日,其開發的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低軌道通信衛星搭乘快舟一號運載火箭成功抵達預定軌道。這顆通信衛星在軌運行30天後,進行了通信能力測試,取得了低軌Q/V/Ka頻段通信能力驗證的成功。

  當前,銀河航天公司業務的主要目標競爭對手是SpaceX旗下的「星鏈」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約1.2萬顆通信衛星搭建「星鏈」網絡,提供衛星網際網路服務。

  

  「星鏈」計劃部分衛星與銀河航天所開發的通信衛星所利用的低地球軌道與通信頻段屬於有限資源,並且,隨著近年來各國以及各商業組織發射衛星速度的加快,這一資源的稀缺性變得愈發明顯。近兩年,SpaceX已經通過多次一箭多星發射任務將數百枚「星鏈」衛星送入太空軌道。

  客觀來講,中國商業航天的發展與美國企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是近年來政策的支持以及資本的青睞讓中國民營航天企業的發展顯現出了充足的活力。

  銀河航天創始人徐鳴表示,經過本輪融資,公司將加大研發投入,繼續發力衛星研發以及網絡搭建能力,助力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商業航天必將彎道超車,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步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國民營航天發展軌跡
    中國航天事業自創建開始,迄今已走過60多個年頭。目前,我國主要專注於商用火箭的民營企業有星際榮耀、零壹空間、藍箭航天、星途探索、九州雲箭、靈動飛天等11家企業。  2014年國務院又正式發布了鼓勵社會各類資本投資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歡迎各類社會資本投資中國的衛星商業發射、衛星應用等有關領域。
  • 商業航天提速「升空」
    因此,為了滿足通信衛星的正常運行,各國均加快了衛星相關產業的發展步伐,一場關於太空資源的產業追逐戰也悄然展開。隨著國家發改委明確「新基建」範圍,中國衛星網際網路產業迎來了良好發展前景。對標「星鏈計劃」,中國商業航天領域也開始加速發展。
  • 民營火箭首次成功入軌 外媒:中國航天業正在實現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中國航空航天事業飛速崛起,每一步發展都全球矚目,這一次也不例外。在「雙曲線一號」成功問鼎蒼穹後,英國路透社第一時間進行了報導,稱在兩次嘗試失敗後,中國民營運載火箭企業首獲成功。報導指出,2018年10月,由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藍箭空間」)研製的中國首枚民營火箭「朱雀一號」在酒泉發射,但所搭載衛星未能入軌。
  • 銀河航天超級工廠落地開工 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正式開啟星座時代
    2020年9月28日,銀河航天與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為南通開發區)正式籤署落地協議,銀河航天將在南通開發區投資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示範項目,重點打造新一代衛星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銀河航天衛星智能超級工廠將向年產能300-500顆衛星邁進。
  • 巨額融資接連湧向民營航天 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首隻獨角獸現身
    原標題:巨額融資接連湧向民營航天 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首隻獨角獸現身  天地通信已成為現實,我國空天地一體化產業建設也不斷提速。11月17日獲悉,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首隻獨角獸企業銀河航天現身中關村,亦莊「火箭街」已集納全市約1/4民營航天企業,成為衛星網際網路產業助推器,中關村科學城還將建成千億級空天產業集群。
  • 盈亞證券諮詢:SpaceX上天后,中國民營航天亦將打開新篇章
    當科技狂人馬斯克用1200顆衛星組成的星鏈來表達改變世界的願望時,火箭、太空、衛星等元素構成的科技故事,也在中國落地生根。而早在2018年,阿里巴巴就發射過「糖果罐號迷你太空站」和「天貓國際衛星」,據說目的是讓購物者在「雙十一」能夠開啟宇宙級玩法…… 長期以來,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一直是由國家隊扶持,依託於國家撥款和做國家項目的航空航天事業,並無動力去開拓商業市場。2015年,《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規劃》的出臺,允許市場化資本和民營企業進入到航天領域。
  • 銀河航天完成新一輪融資,超級工廠對標SpaceX「星鏈計劃」
    記者 | 彭強1界面新聞獲悉,國內民營衛星企業銀河航天於近日完成新一輪融資。銀河航天並未對外披露本輪融資的具體規模,但據其介紹,本輪融資以後,公司估值已接近80億元。銀河航天創始人兼執行長徐鳴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本輪融資後,公司將繼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構建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的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助力中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
  • 銀河航天超級工廠落地開工 衛星年產能將達300-500顆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羌強表示,衛星網際網路作為典型的戰略新興產業,具有顯著的技術牽引和產業帶動作用,銀河航天是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的領軍企業,其衛星智能超級工廠落地南通,將帶動長三角地區航天、通信、網際網路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加速推動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和產業發展進程。
  • 航天領域專家及企業看好海南航天事業發展: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自貿...
    記者 李昊 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5日消息(記者 王子遙)隨著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於24日在文昌國際航天城成功發射,25日,在商業航天產業聯盟第一次年度會議期間,航天領域專家及眾多商業航天領域企業負責人也紛紛表達了對海南發展航天事業的看好以及與海南加強合作的期待。
  • 銀河航天將打造新一代衛星智能製造超級工廠
    中國日報11月18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國內衛星網際網路企業銀河航天獲悉,該公司將在江蘇南通重點打造新一代衛星智能製造超級工廠,目標為年產300-500顆衛星。該工廠建成後有望成為我國商業航天領域首條對標「星鏈計劃」——具備低成本、批量化製造新一代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的智能生產線。今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將衛星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範圍。
  • 中國民通航天未來可期
    1月10日,獵鷹9號運載火箭搭載的「龍」飛船發射成功,「龍」飛船安全入軌,民用航天逐漸進入公眾視野。幾年內,以英國OneWeb和(北京)星際榮耀(江蘇)深藍航空為首的中外民用航天公司快速崛起,掀起航天「淘金熱」。
  • 銀河航天徐鳴:低軌衛星成本降至百萬元 才是商業航天的開始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怡然11月17日,銀河航天創始人、CEO徐鳴表示,傳統的低軌衛星的成本約有上億元人民幣,未來通過工業和技術的發展,企業有希望把衛星單價降至百萬元級別的水平銀河航天公司專注衛星網際網路,通俗理解,衛星網際網路是一種新型通信方式,多次發射數百顆乃至上千顆小型衛星,在低軌組成衛星星座,以這些衛星作為「空中基站」, 國際上衛星網際網路正在興起,以SpaceX和OneWeb公司為代表的民間航天公司正以數百甚至上千顆的低成本的通信衛星,實現太空網際網路的星座計劃。但對於一家民營企業,實現該願景需要航天和通信等技術的融合,成本高昂。
  • 中國民營衛星的小時代
    進入2020年,乘著新基建概念的東風,衛星網際網路突然成了當紅炸子雞。過去,人們看衛星發射如看絢麗的煙花:壯觀,震撼,但大多時候與普通人無關。而今,世道變了,這個自帶「科幻」光環的行業,已駛入民營化快車道,不僅每天都在創造歷史,還將很快深刻改變每個人的生活。
  • 中國民營航天企業或成太空商務領域主角
    日媒稱,在太空研發領域,中國民間的初創企業正在崛起,它們紛紛參與火箭的研發與發射,以及人造衛星的製造與應用等,目前已誕生了100多家這種民營企業
  • 銀河航天工廠落戶江蘇 年產衛星將超300顆
    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供圖新華社南京9月30日電(記者陳聖煒)記者近日從江蘇省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商業航天與衛星網際網路企業銀河航天將在開發區內投資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示範項目,打造新一代衛星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雙方攜手打造的衛星智能超級工廠已在南通開工建設,將致力於新一代衛星及單機的低成本、大批量智能製造。
  • 距離SpaceX,中國民營航天真的只差一個馬斯克嗎?-虎嗅網
    根據Statista預計,全球航天經濟規模到2030年將達到約6000億美元;其中,基於衛星網際網路的衛星寬帶市場將增至460億美元、2020-2030年之間增長5倍,衍生應用市場將增至990億美元、2020-2030年增長約100倍。
  • 頭部民營航天企業紮根 特色「火箭街區」亮相北京亦莊
    開發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開發區的商業航天產業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產業綜合實力,並初步形成了產業生態。甚至區內的一個特色街區,因為商業火箭企業聚集而被稱作「火箭街區」。開發區在北京率先建設「場景新城」,深化城市場景革命,吸引各類技術離開實驗室,到開發區發展,讓城市成為創新的第一現場。此前,開發區陸續發布了「5G城市」「無廢城市」等場景的建設成果。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助力民營商業航天快速發展
    本報酒泉11月7日電 奉青玲、記者安普忠報導:7日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的穀神星一號商業運載火箭,是我國民營火箭首次向500km太陽同步軌道發起挑戰,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民營火箭商業航天發射達到新的裡程碑
  • 星際榮耀校招 SpaceX成功載人航天,中國民營火箭企業能趕超嗎?
    這幾天,中國民營商業航天企業星際榮耀開啟了2021校園招聘。說到該公司,據「青青灣求職」青青君所知,這是家非常年輕的企業,成立於2016年。但就是這個「小年輕」,卻在短短幾年中,推進了中國民營火箭領域的發展。
  • 航天產業發展概述
    這也意味著無論是航天央企、其他航天產業相關國企或者民營企業均可參與其中。回顧航天發展的歷程,航天起源於國防,在國防建設中得到發展,而航天的發展帶來了社會需求,促使航天出現了向商業化發展的方向。較傳統航天產業而言,商業航天需要在市場環境中,兼顧「保成功」以及經濟性,力求投資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