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SpaceX,中國民營航天真的只差一個馬斯克嗎?-虎嗅網

2020-12-01 虎嗅APP

SpaceX擴張的步伐正在加速。


根據最新融資消息,今年3月和5月SpaceX分別獲得5億美元、3.462億美元投資,籌資標定股價為220美元,較2013年翻了一番,目前相關機構對SpaceX估值高達440億美元。在過去7年裡,馬斯克原先在郵件中定下的目標均已實現:2016年完成獵鷹9號一級火箭海上回收、2020年載人龍飛船成功發射。除此之外,SpaceX於2015年啟動的Starlink計劃正如火如荼——截至今年7月,星鏈衛星在軌總數達到538顆。


與SpaceX高速擴張相呼應的,是被馬斯克點燃的全球商業航天經濟。根據Statista預計,全球航天經濟規模到2030年將達到約6000億美元;其中,基於衛星網際網路的衛星寬帶市場將增至460億美元、2020-2030年之間增長5倍,衍生應用市場將增至990億美元、2020-2030年增長約100倍。


以國內為例,自2015年以來,形成了以星際榮耀、科工火箭、藍箭航天及長徵火箭為代表的商業火箭企業和以銀河行業、微納星空、天儀研究院及九天微星為代表的商業衛星企業,與涉及航天全產業鏈的SpaceX所不同的是,國內商業航天賽道的玩家起步較晚,融資輪次前傾,項目方向大都以產業鏈的單個環節為主,分散在衛星的發射、製造、遙感及通信模塊。 



今年4月20日,衛星網際網路首次被納入新基建範圍,商業航天的熱度被進一步催化。「若從SpaceX的發展歷程來分析,商業航天的確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市場,但就因為是商業航天,納入了市場因子,我們應當理性地看待它,要知道SpaceX的成功不僅僅取決於美國航天產業鏈的成熟度和原有的政治、資本土壤,還取決於馬斯克本人突出的能力——將晦澀、複雜的物理概念和商業計劃相結合,並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營利性產品。SpaceX模式的未來成長性如何,它的可複製性又如何?這些都要我們進行深入探究的。」中科創星董事總經理張輝對虎嗅Pro表示到。


中金公司曾在《商業航天:誰能成為中國的SpaceX》報告中提及,「在新基建的推動下,我們認為國內商業航天企業的發展有望進入快車道,但也要考量到相關風險因素,比如商業發射訂單不及預期,下遊衛星應用的商業化不及預期,商業火箭及衛星技術研發與生產製造不及預期等。  」


作為全球商業航天中鮮有的、覆蓋全產業鏈並擁有多個業務模塊,SpaceX是國內該賽道玩家毫無疑問的標的。為此,這篇深案例我們將著重分析:


・從公司出發,SpaceX 440億美元估值的背後因子分析?

・從市場出發,促使SpaceX的成功因素有哪些?

・從產業出發,SpaceX引以為傲的低成本秘訣是什麼?

相關焦點

  • 中國開放民營航天,真的會加快技術進步嗎?顯然不會
    我們中國同樣有承包商,不同之處在於是國家控制。中國航天局同樣不會製造火箭,我們同樣是承包給承包商製造,而我們中國的承包商企業主要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因為我們是國家控制,因此不會存在像美國航天那樣的「黑店」企業。這就是我們的一種優勢,而不是劣勢。民營企業就一定厲害嗎?
  • 中國開放民營航天,技術進步速度就會快嗎?
    有趣的是,當人們在見證了SpaceX所創造的一個又一個歷史時,開始出現了一種思想:如果我們中國開放了民營航天,進步的速度會加快很多。其實這種思想不僅是出現在航天領域,就連關於國家安全命脈的軍事領域,人們同樣擁有這種想法:因為他們看到了美國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波音,諾斯羅普·格魯曼等等公司的實力比中國國企的軍工技術還高。
  • 翎客航天會是中國的SpaceX?
    8月11日消息,中國火箭民企翎客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RLV-T5可回收火箭第三次低空飛行及回收試驗,飛行高度300米,落點精度優於7釐米,點火時間50秒。這是繼今年7月25日星際榮耀的「雙曲線一號」火箭在酒泉順利發射升空後,中國民營航天帶來的又一個好消息。
  • 星際榮耀校招 SpaceX成功載人航天,中國民營火箭企業能趕超嗎?
    這幾天,中國民營商業航天企業星際榮耀開啟了2021校園招聘。說到該公司,據「青青灣求職」青青君所知,這是家非常年輕的企業,成立於2016年。但就是這個「小年輕」,卻在短短幾年中,推進了中國民營火箭領域的發展。
  • 中國商業航天和馬斯克還差多遠?看過這篇科普,你就知道
    一般人都以為航天是各國政府牽頭做的事兒,其實這些年民間企業在航天領域的角色越來越重。行業裡習慣把政府主導的航天稱為政府航天,把民營企業主導的航天稱為商業航天。發展到今天,這兩家都有近20年的歷史了,而我國商業航天企業,大概也就五六年的歷史。 所以說,我國商業航天和SpaceX存在差距,那是可以理解的。那麼,這個差距到底有多大?到底差在哪兒?未來追趕的方向又是哪兒呢?
  • Spacex公司吊打俄美航天
    spacex公司吊打俄羅斯航天和美國航天,馬斯克的三點獨門絕技馬斯克今天利用獵鷹9號衛星,為美國國家航天局發射了GPS三代衛星。目前spacex公司的發射成功率達到了98%,而且是在一級火箭可回收狀態下達到的成績,開創了世界上航天工程的歷史紀錄。最近,俄羅斯航天政策研究所所長莫伊謝耶夫說,這家只有6000人的私企,卻已經與擁有25萬員工的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相當。
  • 中國何時能出一個SpaceX公司?沒有一個馬斯克,再過十年都難
    5月31日,美國SpaceX的龍飛船發射成功,這是全球首次商業航天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搭乘龍飛船的兩名太空人將前往國際空間站從事相關研究工作。提到SPACE X人們的心情是複雜的,作為一個民營企業能在航天領域做到如此成績讓人敬佩。
  • 馬斯克再創歷史,SpaceX龍飛船成功送太空人返回地球
    連馬斯克都坦言:「我是一個無神論者,但這一次我為他們祈禱」。他們是由SpaceX提供的「獵鷹9號」(Falcon-9)火箭運載上太空,這開創了美國太空飛行的一個新時代。馬斯克還要走多遠?馬斯克一直在探索通過新技術改變人類的生活,而他的設想也都在通過他的努力逐一實現。在汽車領域,他創立了新能源汽車特斯拉。
  • 中國第二枚民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創始人:不要急著當馬斯克
    所有火箭公司只有具備穩定批量的入軌發射能力,才能開始談真正的競爭,這也真正到了民營火箭「見分曉」的時刻,「也就兩年時間。」至於「誰誰誰在追趕馬斯克、誰誰誰最像馬斯克、誰誰誰是中國馬斯克」的說法,劉百奇呼籲,「大家不要著急去當馬斯克,重要的還是踏踏實實解決產業上的問題。」
  • 中國民營火箭公司,為什麼成為不了SpaceX?
    較早嘗試商業航天的民營公司南德也就此止步,同期「國家隊」的航天商業化進展也遇到瓶頸。整個90年代,中國承擔了商業發射市場近7%~9%的發射任務。90後的他在2013年成立領客航天,就揚言要自己做火箭、發衛星,結果還真的收穫了來自國家隊的小訂單,以及投資人的關注。
  • 盈亞證券諮詢:SpaceX上天后,中國民營航天亦將打開新篇章
    當科技狂人馬斯克用1200顆衛星組成的星鏈來表達改變世界的願望時,火箭、太空、衛星等元素構成的科技故事,也在中國落地生根。而早在2018年,阿里巴巴就發射過「糖果罐號迷你太空站」和「天貓國際衛星」,據說目的是讓購物者在「雙十一」能夠開啟宇宙級玩法…… 長期以來,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一直是由國家隊扶持,依託於國家撥款和做國家項目的航空航天事業,並無動力去開拓商業市場。2015年,《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規劃》的出臺,允許市場化資本和民營企業進入到航天領域。
  • spacex公司星艦SN6再次起飛,馬斯克的星空真的越來越近
    本月5日,spacex的「大水塔」SN5首次實現全尺寸星艦原型機起飛,處女跳150米驚豔了全世界,讓很多認為不可能的「專家」閉了 嘴。然而spacex可不僅僅只進行一次150米跳躍測試,另一艘星艦將在8月28日再次起飛!
  • 馬斯克的「大水塔」飛天了!今早spacex星艦SN5成功完成150m跳躍
    等待測試的SN5SN是spacex技術驗證的系列的星艦型號,按照馬斯克的說法,在星艦完全實現之前,spacex將建造20個SN系列的驗證機,SN5就是第5個。其實在SN之前,還進行過MK系列原型機的建造,後來由於工藝的升級,全部改成SN系列了。
  • 馬斯克的SpaceX逆襲成功!中國能否擁有自己的SpaceX?
    黨中央、國務院看到了航天發展必須用到市場經濟這隻無形手來調動資金和資源的大趨勢,所以在三年前允許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源進入到航天領域來發展。所以,商業航天就是這隻市場經濟的無形手,商業航天是中國通向航天強國的必經之路,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了。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私人企業家馬斯克載人航天被封神
    為了擺脫這樣的窘境,美國大力鼓舞國內私企開發研製往返太空站的航天飛船,推動民營的太空飛行商業化。競標的有四家公司,2011年,SpaceX以1.33億美元的單次價格比對手「軌道科學公司」低了2億美元,與宇航局NASA籤下了第一份貨物運輸補給的合同。
  • SpaceX一「射」成名,特斯拉和馬斯克終於被吹上天了
    而助力美國完成這一航天壯舉的,正是我們眾所周知的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所創辦的一家民營航天公司SpaceX。一句話,中國的制度沒那麼差,國外的制度也沒那麼好。所以即便中國出不了所謂的「馬斯克式」的英雄人物,但更多時候我們在各行業各領域,同樣有著美國出不了的英雄人物。
  • 追趕馬斯克的中國商業航天拓荒者 | 深網
    那時候申報發射空間執照這個欄裡是沒有民營公司的,基本上都是部委、氣象局,最起碼是個高校,沒有民營公司正式走入商業發射的過程。」作為國內第一個走完衛星商業化流程的創業者,謝濤說自己當時懷著一顆理想主義的心。2015年被認為是中國商業航天元年。當年1月,馬斯克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星鏈計劃」:SpaceX計劃將約1.2萬顆通信衛星發射到軌道,並從2020年開始提供服務。
  • SpaceX光環下,低調前行的中國民營火箭企業
    5月31日凌晨,SpaceX龍飛船,於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 39A 發射臺成功發射,乘「獵鷹9號」火箭飛往國際空間站。對於此次成功,中國網民們表現出了各種各樣的態度,歡呼雀躍有之,羨慕嫉妒恨有之,但幾乎沒有多少人真正去關注一直在默默前行的中國民營火箭企業。
  • 美國民營公司SpaceX載人飛船成功返回,中國民營航天公司在哪?
    近日,美國民營公司SpaceX的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球,讓全球人都為之矚目,那中國的民營航天公司在哪呢?星際榮耀致力於研發優秀的商業運載火箭並提供系統性的發射解決方案,為全球商業航天客戶提供更高效、更優質、更具性價比的發射服務,以大幅提升人類自由進出空間的能力。 星際榮耀是一個極具專業經驗和創造力的團隊,人員囊括了技術研發、業務管理、顧問諮詢等多個領域的精英,擁有非常強的綜合實力,志在商業航天領域大有所為。
  • 中國「馬斯克」在簡陽誕生?成都商業航天未來在哪?
    發射成功後,外界期待,這裡是否會走出中國「馬斯克」?而根據知名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史坦利的預計,到2040年全球太空經濟的價值將會達到1萬億美金,這也意味著成都的航天產業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劉百奇生於1978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三年,後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從事火箭總體設計工作。當年4月,國家航天局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國家建設航天強國的重點任務之一,就是貫徹落實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商業航天發展。在政策與資本的推動下,當年國內就有多家民營火箭公司進行了試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