翎客航天會是中國的SpaceX?

2021-01-11 孟婆斟湯

8月11日消息,中國火箭民企翎客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RLV-T5可回收火箭第三次低空飛行及回收試驗,飛行高度300米,落點精度優於7釐米,點火時間50秒。

這是繼今年7月25日星際榮耀的「雙曲線一號」火箭在酒泉順利發射升空後,中國民營航天帶來的又一個好消息。掌握火箭懸停技術和低空回收的公司當今世界只有三家,其餘兩家是傑夫·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和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在此之前翎客航天已經進行過兩次實驗,此次實驗打破了今年4月份創下的記錄。雖然300米離大氣層還有很遠的距離,但是不得不說中國民營航天又離大氣層進了一步。

不同於零壹空間和星際榮耀,翎客航太你並不是發展傳統的一次性火箭,翎客航天走的完全是SpaceX的發展模式,即發展可回收重複使用的火箭,這也就導致翎客航天在發展初期幾乎是無利可取。而翎客航天的創始人並不像SpaceX和藍色起源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和傑夫·貝索斯是億萬富翁,要知道馬斯克在發展SpaceX的過程中可是好幾次瀕臨破產。而翎客航天要想成為中國的SpaceX,面臨的困難還遠遠不止資本的缺少。

翎客航天缺少專業人才。

SpaceX發展最快的時期是歐巴馬政府削減航天經費後的一段時間,當時的馬斯克從NASA和波音手中挖來了大量工程師。近幾年來中國航天放緩腳步,一些其他原因也導致人才的流失,但在沒有充沛的資金的情況下,一家還不能完完全全看得到未來的民營公司,能否挖來並留住這些高端人才,這裡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缺少國家的技術支持。

在「奮進號」太空梭退役後,美國不得不面臨的一個窘境,美國的航天員不得不乘坐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飛往國際空間站,而俄羅斯也趁火打劫不斷提高單張船票的價格。在NASA的獵戶座也無法一時上天時,美國政府不得不支持民營航天公司,而且是資金和技術上的雙支持。雖然現如今國家制定了相關政策,放低了民營航天的發射門檻,但是想要國家放開火箭技術恐怕還是一件很難的事。

缺少市場。

現在SpaceX的回收火箭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每次成功發射之後也已經幾乎看不到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這表明SpaceX的商業流程已經相當完善,幾乎壟斷了商業發射這一市場。即使現在翎客航天掌握了相關技術,能不能從SpaceX手裡搶一塊肉還要看翎客航天的價格和成功率。另外,需要航天發射的國家和機構畢竟是少數,這個市場又能容納多少航天公司也值得考慮。

翎客航天所面臨的問題也同樣是中國民營航天集體所要面臨的問題,即使是在風投機制完善的今天,商用航天依然是少數資本家的遊戲。但是回頭看看我們國家曾經發展航天事業和SpaceX曾經面臨過的問題,不正是現在中國民營航天所面臨的問題嗎。雖然好像有很多困難,但方法總比困難多,中國的民營航天人定能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翎客航天不一定會是中國的SpaceX,但中國一定會有自己的「SpaceX」。

相關焦點

  • 中國翎客航天成功進行首次自由飛行回收試驗
    中國翎客航天成功進行首次自由飛行回收試驗 2019-04-03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翎客航天推動技術快速迭代 民營可回收火箭完成「兩連跳」
    民營可回收火箭完成「兩連跳」  本報記者 楊學聰  2019年4月19日16時許,民營火箭企業翎客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在山東龍口的火箭回收試驗場完成了RLV—T5型可回收火箭第二次低空發射及回收試驗。  至此,翎客航天繼2018年1月份實現RLV—T3型火箭低空回收及平移,2019年1月份實現RLV—T5型火箭懸停飛行試驗後,在國內的火箭回收技術領域又進入了一個新的裡程碑。  近年來,全球民營航天市場發展迅速。2015年,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首次成功實現火箭回收。
  • 中國首個可回收民營火箭要來了,翎客航天已完成其首次低空飛行試驗
    日前,在位於山東龍口的火箭回收試驗場,翎客航天完成了RLV-T5的首次自由狀態下的低空飛行回收試驗。翎客航天的資料顯示,RLV-T5全箭高度8.1米,起飛質量1.5噸,動力系統採用5臺可變推力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並聯組成。該箭總體構型、著陸機構等部分核心技術,以及控制算法框架及試驗研製流程,可繼承至翎客航天首型商業運載火箭新航線一號(NewLine-1)。
  • 義大利航天局ALTEC公司代表團與翎客航天洽商合作事宜
    從左至右依次為:ALTEC公司總經理助理Hsiu-Jung Chiu、翎客航天創始人胡振宇、ALTEC公司市場銷售總監Cristoforo ROMANELLI、ALTEC公司總經理Vincenzo GIORGIO、翎客航天總經理助理王瑞璟此外,翎客航天還向義大利航天局ALTEC公司介紹了公司目前已全面進入試驗階段的全新一代可回收火箭驗證機RLV-T5,以及全箭常態化變推力點火試驗等。
  • 翎客航天首次完成火箭20米懸停回收 數月後高空飛行
    【文/觀察者網史雨軒】 「在可回收火箭的路上,相信我們一定會創造更多屬於中國的裡程碑。」翎客航天CEO胡振宇表示。 胡振宇稱,該型火箭首次在強外幹擾狀態下,完成自由狀態下低空飛行高精度回收,標誌著「中國首個可回收火箭」試驗成功。 觀察者網注意到,最近兩年,中國民營航天企業嶄露頭角,包括長光衛星、零壹空間(OneSpace)、藍箭航天(LandSpace)等。
  • 翎客航天CTO:回收火箭與Space X的差距還較大
    3月27日,翎客航天在山東龍口成功完成公裡級可回收火箭首次自由狀態下的低空飛行回收試驗。4月2日,翎客航天聯合創始人楚龍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火箭回收最關鍵的兩個技術難點在這次試驗中得到充分驗證,但火箭重量與Space X等公司比還有較大差距。
  • 民營火箭企業翎客航天完成第2次發射回收試驗 高度40米
    民營火箭企業翎客航天低空發射及回收試驗完成「第二跳」。4月19日16時許,民營火箭企業翎客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翎客航天」)在山東龍口完成RLV-T5可回收火箭第二次低空發射及回收試驗,飛行時間30秒,飛行高度40米,是首次自由飛行高度的兩倍。翎客航天成立於2014年,從事可重複發射與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研發。
  • 專訪翎客航天CEO:重複使用火箭必須做,這不是為了搶名頭
    在火箭民企翎客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翎客航天」)CEO楚龍飛看來,「未來火箭如果不重複使用,真的就幹不下去了,不光火箭幹不下去,由火箭支撐起來的整個行業都不會有大的發展。成千上萬顆衛星的發射市場,一定得基於極低的發射成本。」
  • Spacex公司吊打俄美航天
    spacex公司吊打俄羅斯航天和美國航天,馬斯克的三點獨門絕技馬斯克今天利用獵鷹9號衛星,為美國國家航天局發射了GPS三代衛星。目前spacex公司的發射成功率達到了98%,而且是在一級火箭可回收狀態下達到的成績,開創了世界上航天工程的歷史紀錄。最近,俄羅斯航天政策研究所所長莫伊謝耶夫說,這家只有6000人的私企,卻已經與擁有25萬員工的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相當。
  • 航天技術走下神壇,誰是中國的SpaceX?
    至少有70餘家投資機構對商業航天領域的30多個創業公司和項目進行了不同輪次的投資,其中順為資本、經緯中國、明勢資本、元航資本、創想天使等投資機構在該領域表現活躍。2018年,商業航天公司披露融資消息不斷,《2018中國商業航天產業投融資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航天發射次數達到114次,其中中國佔了39次。
  • 中國民營航天發展軌跡
    中國航天事業自創建開始,迄今已走過60多個年頭。目前,我國主要專注於商用火箭的民營企業有星際榮耀、零壹空間、藍箭航天、星途探索、九州雲箭、靈動飛天等11家企業。  2014年國務院又正式發布了鼓勵社會各類資本投資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歡迎各類社會資本投資中國的衛星商業發射、衛星應用等有關領域。
  • 印度私人太空公司完成發動機測試,中國是否也應該發展商業航天?
    如今世界的私人太空探索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很多像SpaceX也已經實現了商業化運作,那麼中國是不是也應該跟緊世界的步伐,去大力發展商業航天呢?事實上,中國的民營航天事業的發展並不比國外要晚,只是最近幾年馬斯克的SpaceX
  • 追趕馬斯克的中國商業航天拓荒者 | 深網
    近幾年略顯沉寂冷清的中國商業航天,再次熱鬧起來。翎客航天頂著「中國第一家民營航天公司」的光環,創立半年估值過億,胡振宇也開始被賦予各種頭銜,《財富》雜誌2014 年「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火箭壟斷市場的闖入者」等等。
  • Space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在即,全民太空時代即將開啟
    ,這將結束NASA在載人航天領域長達9年的中斷。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判斷一個人的商業才能固然很難從小發掘,但是我剛剛列舉的四家公司都是馬斯克幾乎同時創立或介入的,並且都持續經營至今,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能明白,他為什麼被稱作鋼鐵俠了吧?拋開即將被併入特斯拉和太陽城和早已被收購的Paypal,我們今天的話題重點是SapceX。
  • 中國航天發射數超美國 排名世界第一
    原標題:中國航天發射數量超越美國排名世界第一【觀察者網綜合報導】《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近日撰文稱,中國在2018年首次在航天火箭發射數量上超越美國,在這一指標上躍居世界第一。該雜誌根據12月中旬的數據統計計算得出,中國已經成功發射了35次,而美國只有30次。
  • 中國商業航天初創公司,到底有多少?
    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索、近地軌道空間應用……都在不斷加入新勢力新角色。 毫無疑問,中國是這股新勢力的領銜者。而真正唱主角的只有兩家國有航天巨頭:CASC中國航天科技集團、CASIC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 中國的"SpaceX"在哪裡?航天專家表示:很快會出現
    不過,隨著近年商業航天越來越受重視,一些不甘於「跑龍套」的民企開始奮力向航天市場進軍,希望能搭建自己的舞臺。在前景廣闊的航天市場中,「國家隊」和民企如何共同發展?中國什麼時候能出現SpaceX一樣的民營航天大腕兒?來自兩會內外的航天人向科技日報記者講述了自己的觀點。
  • 中國民營可回收火箭第3次發射及回收試驗成功|組圖
    新京報訊 8月10日10時35分,中國民營航天企業翎客航天在位於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鎮的火箭基地進行公裡級可回收火箭RLV-T5第3次發射及回收試驗,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此次回收試驗飛行時間50秒,目標高度300米,實際飛行高度302米,落地精度7釐米。
  • SpaceX有能力把人送到太空,意味著人類即將擁有太空旅行的能力
    載人航天,從來沒有在商業公司上進行過,如今,SpaceX即將做到。這意味著,成本被拉到很低,意味著載人航天正式開始由商業公司接管。商業公司的接管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項服務會商業化,意味著,人類即將擁有太空旅行的能力,載人航天的商業化,便是人類太空旅行實現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