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河航天超級工廠落地開工 年產衛星將超300顆
新華社南京9月30日電(記者陳聖煒)記者29日從江蘇省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商業航天與衛星網際網路企業銀河航天將在開發區內投資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示範項目,打造新一代衛星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雙方攜手打造的衛星智能超級工廠已在南通開工建設,將致力於新一代衛星及單機的低成本、大批量智能製造。據悉,工廠一期項目建成後,將實現年產超過300顆衛星,預計年收入超過50億元。
-
銀河航天將打造新一代衛星智能製造超級工廠
中國日報11月18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國內衛星網際網路企業銀河航天獲悉,該公司將在江蘇南通重點打造新一代衛星智能製造超級工廠,目標為年產300-500顆衛星。該工廠建成後有望成為我國商業航天領域首條對標「星鏈計劃」——具備低成本、批量化製造新一代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的智能生產線。今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將衛星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範圍。
-
銀河航天超級工廠落地開工 衛星年產能將達300-500顆
9月28日,銀河航天與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籤署協議,銀河航天將在南通開發區投資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示範項目,重點打造新一代衛星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工廠衛星年產能將向300-500顆邁進。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羌強表示,衛星網際網路作為典型的戰略新興產業,具有顯著的技術牽引和產業帶動作用,銀河航天是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的領軍企業,其衛星智能超級工廠落地南通,將帶動長三角地區航天、通信、網際網路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加速推動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和產業發展進程。
-
銀河航天超級工廠落地開工 年產衛星300 - 500顆
近日,銀河航天與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籤署落地協議,將在南通開發區投資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示範項目,重點打造新一代衛星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預計年產能可達300-500顆。銀河航天是我國唯一正式承研國家衛星網際網路工程的民營企業
-
「超級工廠」將落戶南通,年產500衛星,直逼美國SpaceX
「銀河航天」發布官方消息,該公司的衛星研發和智能製造基地將在江蘇南通落戶。據了解,基地建設完成後將會投入人造衛星的設計和生產,該公司的目標是年產量達到300~500顆衛星。該消息引起了不少航天愛好者的關注,有人還把我國的銀河航天與美國的SPACE X放在一起比較,那麼兩者之間存在差距嗎? 銀河航天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
年產五百顆衛星,江蘇南通的「超級工廠」,碾壓美國SpaceX
而航天,指的是遠離地表,已經脫離地心引力束縛的飛行器,比如我們都熟悉的北鬥衛星、國際空間站等等,美國的SPACEX就屬於航天公司。早在2016年我國就出現了一家名為「銀河航天」的商業航天公司,四年以來這家公司一直在從事衛星通信、電氣設備、大數據等領域的研究開發。
-
銀河航天完成新一輪融資,超級工廠對標SpaceX「星鏈計劃」
銀河航天創始人兼執行長徐鳴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本輪融資後,公司將繼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構建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的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助力中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今年1月16日,銀河航天首發星成功發射,成為中國首顆通信能力達到24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也是我國目前由民營企業研製的唯一在軌運行的寬帶網際網路衛星。據銀河航天介紹,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二顆寬帶通信衛星已進入總裝階段。
-
衛星產業跑步進入工業化時代
今天銀河航天的衛星工廠正式落戶在江蘇南通。據悉,工廠建成後可年產衛星300-500顆。在銀河航天之前,本月1日九天微星的智能衛星工廠在唐山開工。據悉,該工廠將於明年初建成投產,屆時可實現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
-
銀河航天徐鳴:低軌衛星成本降至百萬元 才是商業航天的開始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怡然11月17日,銀河航天創始人、CEO徐鳴表示,傳統的低軌衛星的成本約有上億元人民幣,未來通過工業和技術的發展,企業有希望把衛星單價降至百萬元級別的水平銀河航天公司專注衛星網際網路,通俗理解,衛星網際網路是一種新型通信方式,多次發射數百顆乃至上千顆小型衛星,在低軌組成衛星星座,以這些衛星作為「空中基站」, 國際上衛星網際網路正在興起,以SpaceX和OneWeb公司為代表的民間航天公司正以數百甚至上千顆的低成本的通信衛星,實現太空網際網路的星座計劃。但對於一家民營企業,實現該願景需要航天和通信等技術的融合,成本高昂。
-
中國首條衛星智能生產線試運行,預計年產240顆遭質疑
中國媒體近日報導稱,中國首條衛星智能生產線在武漢試運行,可年產240顆衛星。有分析認為,這一數據或許不準確。在1996年臺海危機中,因衛星而受制於人的中國開始將自己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大氣層以外,因而有了現在的北鬥等一系列中國衛星。
-
銀河航天超級工廠落地開工 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正式開啟星座時代
2020年9月28日,銀河航天與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為南通開發區)正式籤署落地協議,銀河航天將在南通開發區投資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示範項目,重點打造新一代衛星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銀河航天衛星智能超級工廠將向年產能300-500顆衛星邁進。
-
中國版"星鏈"超級工廠開工,衛星年產或達500顆,為何這樣強
他們組成一體化的整體,形成了合力,而最近我國的民營企業的衛星超級工廠落地無錫,已經開工,實現自動化生產,年產能可以達到500顆。馬斯克還是有點慌的,為啥呢?2020年1月16日,中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6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成功,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將衛星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2020年有望成為中國衛星網際網路元年,現在我國航天衛星超級工廠將在南通開發區落地開工。
-
九天微星衛星工廠唐山開工,擬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
九天微星衛星工廠唐山開工,擬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唐山市委副書記、市長丁繡峰宣布項目正式開工據悉,衛星工廠將於2021年初建成投產,屆時可實現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唐山市路南區委書記孫輝福告訴記者,九天微星衛星工廠作為唐山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工程落戶路南區,市區兩級有關部門為此開闢了多個專項綠色通道,全力支持衛星工廠建設,希望能夠為唐山戰略新興產業打造一張新名片,以唐山模式服務國家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
-
國內首個民營衛星工廠開建,年產超100顆百公斤級衛星
9月1日,民營衛星公司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衛星工廠正式開工建設。這是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國家「新基建」政策後,首個落地建設的重大衛星項目,也是目前國內首個動工建設的民營衛星工廠,屆時可實現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
-
「成都造」衛星明年量產 一期衛星工廠預計年產200顆衛星
本報記者 張青青 攝成立兩年,成功研製並發射9顆AI(人工智慧)衛星;疫情期間完成1.5億元A+輪融資,目前估值近10億元;上榜中國航天企業30強;連續兩年進入成都新經濟企業「雙百」榜單……走進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國星宇航),展廳裡的一串數字折射出這家民營商業衛星公司的「火箭速度」。
-
衛星將批量化生產?首個智能衛星工廠在唐山開工
據悉,衛星工廠將於2021年初建成投產,屆時可實現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唐山市路南區委書記孫輝福說,九天微星衛星工廠作為唐山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工程落戶路南區,市區兩級有關部門為此開闢了多個專項綠色通道,全力支持衛星工廠建設,希望能夠為唐山戰略新興產業打造一張新名片,以唐山模式服務國家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作為國內最早布局衛星網際網路的企業之一,九天微星代表國內民營商業航天公司率先完成百公斤級衛星發射和運營。
-
國內首個民營衛星工廠開建、「織女星」火箭攜53顆衛星成功發射
,年產超過100顆百公斤級衛星9月1日,九天微星衛星研發製造基地——智能衛星工廠在河北唐山正式開工。據悉,衛星工廠將於2021年初建成投產,屆時可實現年產100顆以上50-500公斤級衛星的產能。 九天微星是中國最早布局衛星網際網路的企業之一,代表中國民營商業航天公司率先完成百公斤級衛星發射和運營。
-
年產100顆衛星,重工業之都唐山將變「衛星之城」?
「唐山即將崛起國內首個商業衛星智造工廠,2021年就將具備年產100顆衛星的能力。」今年9月1日,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衛星研發製造基地在唐山開工建設。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彭媛媛宣布,基地將是國內第一條智能化、脈動式的衛星工業生產線,服務國家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
-
像「造飛機」那樣生產衛星 10萬顆星座計劃引發的「衛星工廠競賽」
2、10萬顆星座計劃引發了「衛星工廠競賽」,現在中國已經具備像「造飛機」那樣生產衛星的能力。3、誰先將衛星送上天空,誰便在太空中佔有一席之地。中國第一個民營衛星工廠——九天微星智能衛星工廠近日也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正式開工。這是衛星網際網路納入國家新基建後首個落地的重大項目,將於2021年初建成投產,屆時可實現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
-
年產100顆衛星,重工業之都唐山將變「衛星之城」?
「唐山即將崛起國內首個商業衛星智造工廠,2021年就將具備年產100顆衛星的能力。」今年9月1日,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衛星研發製造基地在唐山開工建設。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彭媛媛宣布,基地將是國內第一條智能化、脈動式的衛星工業生產線,服務國家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