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民營衛星工廠開建,年產超100顆百公斤級衛星

2020-09-07 浙商雜誌


9月1日,民營衛星公司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衛星工廠正式開工建設。這是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國家「新基建」政策後,首個落地建設的重大衛星項目,也是目前國內首個動工建設的民營衛星工廠,屆時可實現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

圖片來自:人民視覺

該智能衛星工廠位於唐山市路南區,九天微星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彭媛媛表示:「衛星工廠不僅是衛星整星總裝生產基地,還是衛星技術與應用研發實驗室。公司將依託現有的衛星和通信技術積累,積極開展下一代通信系統及平臺的設計研製,推動衛星網際網路終端產品研發和行業示範應用拓展,為衛星工廠提供『高科技、低成本』的技術成果轉化。」


據了解,工廠建設投產後,將引入智能化、脈動式的工業產線,改變傳統的衛星製造模式,以批量化生產服務國家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的建設需求。

此外,唐山衛星工廠計劃引入AGV機器人和MES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等智能化軟硬體,以確保在短周期、低成本的情況下,靈活批量化生產50-500公斤級衛星。但九天微星並未透露具體成本下降幅度。

九天微星成立於2015年6月,是國內小衛星全產業鏈服務商,主營業務包括衛星整星研製及在軌交付服務、衛星星座組網及通信服務等。


2018年,九天微星分兩次共發射了八顆衛星並全部成功運行,實現中國民營企業百公斤級衛星的自主研製及在軌驗證。2019年,九天微星全年營收約1億元。


今年5月14日,九天微星完成2.7億元B輪融資,由航空工業中航資本旗下基金中航產投、北京國富資本聯合領投。


事實上,近年來,各大公司布局衛星網際網路方興未艾,就連網際網路公司也紛紛推出計劃搶佔「藍海」。2015年,Google投資SpaceX公司布局衛星網際網路;2019年,Amazon推出「Kuiper」全球衛星寬帶服務,計劃投入數十億美元發射3236顆衛星。除此之外,波音、空客、三星等公司都在積極地開展低軌通信衛星系統的研發工作。


企業在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頻頻布局,源於巨大的市場空間。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日前發布的2020年衛星產業年度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整體太空經濟增至3660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了1.7%。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將衛星網際網路劃定為「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之一。衛星網際網路,指的是利用大量的衛星組成通訊網絡,利用衛星通信覆蓋面廣、容量大、不受地域影響等優勢,有效解決邊遠、分散地區以及空中、海上用戶的網際網路服務問題。

業界認為,這標誌著2020年成為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元年。同時商業航天發展的分水嶺因此形成,行業發展也從「遊擊戰」轉為「陣地戰」。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個民營衛星工廠開建、「織女星」火箭攜53顆衛星成功發射
    國內首個民營衛星工廠開建,年產超過100顆百公斤級衛星9月1日,九天微星衛星研發製造基地——智能衛星工廠在河北唐山正式開工。據悉,衛星工廠將於2021年初建成投產,屆時可實現年產100顆以上50-500公斤級衛星的產能。 九天微星是中國最早布局衛星網際網路的企業之一,代表中國民營商業航天公司率先完成百公斤級衛星發射和運營。
  • 九天微星衛星工廠唐山開工,擬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
    九天微星衛星工廠唐山開工,擬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這是衛星網際網路納入國家新基建之後,首個落地建設的重大項目。「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孫家棟院士為工廠開工題詞:「九天衛星工廠,未來大有可為」,鼓勵商業航天企業和地方政府積極參與國家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儀式上,唐山市委副書記、市長丁繡峰宣布項目正式開工。
  • 衛星要批量化生產?這家中關村企業將年產100顆百公斤級衛星
    日前,中關村民營商業航天企業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九天微星」)衛星研發製造基地——智能衛星工廠正式開工。這是衛星網際網路納入國家新基建之後,首個落地建設的重大項目。據悉,衛星工廠計劃於明年年初投產,屆時將形成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
  • 國內首個民營衛星工廠開建
    9月1日,九天微星衛星研發製造基地,智能衛星工廠在唐山開工,預計將於2021年初建成投產,屆時將年產100顆以上50-500公斤級衛星。這是國內首個動工建設的民營衛星工廠。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中國首批民營衛星公司,項目生產的第一顆整星「唐山一號」預計明年第一季度下線。標誌我國的民營衛星事業取得重大進步!
  • 年產100顆衛星,重工業之都唐山將變「衛星之城」?
    「唐山即將崛起國內首個商業衛星智造工廠,2021年就將具備年產100顆衛星的能力。」今年9月1日,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衛星研發製造基地在唐山開工建設。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彭媛媛宣布,基地將是國內第一條智能化、脈動式的衛星工業生產線,服務國家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
  • 年產100顆衛星,重工業之都唐山將變「衛星之城」?
    「唐山即將崛起國內首個商業衛星智造工廠,2021年就將具備年產100顆衛星的能力。」今年9月1日,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衛星研發製造基地在唐山開工建設。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彭媛媛宣布,基地將是國內第一條智能化、脈動式的衛星工業生產線,服務國家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
  • 衛星將批量化生產?首個智能衛星工廠在唐山開工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聰聰)9月1日,九天微星衛星研發製造基地——智能衛星工廠在唐山市路南區正式開工。這是衛星網際網路納入國家新基建之後,首個落地建設的相關重大項目。據悉,衛星工廠將於2021年初建成投產,屆時可實現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
  • 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提速 九天微星衛星工廠開工
    作者:田瑞穎隨著衛星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我國商業航天發展從 「遊擊戰」轉為「陣地戰」。9月1日,商業航天公司九天微星衛星研發製造基地——智能衛星工廠在河北省唐山市正式開工。這是衛星網際網路納入國家新基建之後,首個落地建設的重大項目。
  • 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加速產業落地 九天微星衛星工廠在唐山開工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群孫家棟院士題詞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鬱):9月1日,小衛星全產業鏈服務商九天微星衛星研發製造基地——智能衛星工廠在河北唐山正式開工。這是衛星網際網路納入國家新基建之後,首個落地建設的重大項目。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孫家棟院士為工廠開工題詞:「九天衛星工廠,未來大有可為」,鼓勵商業航天企業和地方政府積極參與國家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據悉,衛星工廠將於2021年初建成投產,屆時可實現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
  • 唐山打造國內首個商業衛星製造基地_部分行政性、事業性服務機構...
    原標題:唐山打造國內首個商業衛星製造基地 年底完成一期建設,明年將具備年產100顆衛星能力  2020年9月1日,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衛星研發製造基地在唐山開工建設。
  • 像「造飛機」那樣生產衛星 10萬顆星座計劃引發的「衛星工廠競賽」
    中國第一個民營衛星工廠——九天微星智能衛星工廠近日也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正式開工。這是衛星網際網路納入國家新基建後首個落地的重大項目,將於2021年初建成投產,屆時可實現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
  • 「成都造」衛星明年量產 一期衛星工廠預計年產200顆衛星
    本報記者 張青青 攝成立兩年,成功研製並發射9顆AI(人工智慧)衛星;疫情期間完成1.5億元A+輪融資,目前估值近10億元;上榜中國航天企業30強;連續兩年進入成都新經濟企業「雙百」榜單……走進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國星宇航),展廳裡的一串數字折射出這家民營商業衛星公司的「火箭速度」。
  • 幾萬顆衛星就要上天,但衛星網際網路消費終端還未成型
    該項目初期工程建成後,將擁有年產100顆衛星的研製生產能力。這也是中國首個民營衛星研發製造工廠。隨著今年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範圍,資本及產業迅速跟進。2020年也被業界稱為衛星網際網路「元年」。低軌網際網路星座成競爭焦點因SpaceX進入大眾視野的衛星網際網路其實並不新鮮。
  • 唐山衛星工廠即將投入生產!
    導 讀「唐山即將崛起國內首個商業衛星智造工廠,2021年就將具備年產100顆衛星的能力。」今年9月1日,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衛星研發製造基地在唐山開工建設。
  • 今日航天快訊2020年9月1日 九天微星衛星工廠唐山開工
    今日航天快訊九天微星衛星工廠唐山開工2020年9月1日,九天微星衛星研發製造基地——智能衛星工廠在唐山市路南區正式開工。這是衛星網際網路納入國家新基建之後,首個落地建設的重大項目。「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孫家棟院士為工廠開工題詞:「九天衛星工廠,未來大有可為」,鼓勵商業航天企業和地方政府積極參與國家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
  • 中國民營衛星的小時代
    大型的人造星座如StarLink的星座設計規模為4.2萬顆小衛星,中國的銀河航天的星座規模為>1000顆,九天微星曾經也規劃了800顆規模的衛星星座。在國內,衛星的產能瓶頸已是迫在眉睫。這與國內衛星製造業的形態有關。
  • 中國建設智能衛星工廠 力促新基建落地
    九天微星衛星工廠效果圖。(採訪對象供圖) 新華社石家莊9月1日電(記者車雲龍 全曉書)九天微星智能衛星工廠1日在河北省唐山市正式開工。這是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中國「新基建」後,首個在該領域落地建設的重大項目。
  • 銀河航天工廠落戶江蘇 年產衛星將超300顆
    圖為銀河航天南通衛星超級工廠。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供圖新華社南京9月30日電(記者陳聖煒)記者近日從江蘇省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商業航天與衛星網際網路企業銀河航天將在開發區內投資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示範項目,打造新一代衛星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雙方攜手打造的衛星智能超級工廠已在南通開工建設,將致力於新一代衛星及單機的低成本、大批量智能製造。
  • 銀河航天超級工廠落地開工 年產衛星將超300顆
    新華社南京9月30日電(記者陳聖煒)記者29日從江蘇省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商業航天與衛星網際網路企業銀河航天將在開發區內投資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示範項目,打造新一代衛星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雙方攜手打造的衛星智能超級工廠已在南通開工建設,將致力於新一代衛星及單機的低成本、大批量智能製造。據悉,工廠一期項目建成後,將實現年產超過300顆衛星,預計年收入超過50億元。
  • 中國首條衛星智能生產線試運行,預計年產240顆遭質疑
    中國媒體近日報導稱,中國首條衛星智能生產線在武漢試運行,可年產240顆衛星。有分析認為,這一數據或許不準確。在1996年臺海危機中,因衛星而受制於人的中國開始將自己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大氣層以外,因而有了現在的北鬥等一系列中國衛星。